三國人物智商對比

三國的謀士軍師厲害在事情沒發生前料敵先機、運籌帷幄,好多網友上帝視角把前後過程看了多少遍再看三國就覺得自己都能知道後來會怎樣,一個個覺得自己聰明呂布沒腦子,實際上少有人能達到這些謀士的程度,三國真正頂級的謀臣也就幾十個(幾百上千萬裡出這些個),絕大多數網友放到過去估計想奉承袁術稱帝都到不了那個地位(參照現實那都算能人),而且看三國能學東西,讓呂布看個幾遍他照樣知道對錯,不要覺得自己多聰明,事情沒發生前讓你做事判斷事的機會就是你的人生,看看自己的人生到什麼程度了再來評價別人吧,半步笑百步,也不知道害臊,事後諸葛亮也好意思賣弄,呂布是有虓虎之勇而無奇英之略,沒有奇謀不代表傻,傻子到不了那個位置上,歷史上更是文官出身,頗有文筆,放眼三國武將裡又有哪個敢說有奇謀?哪個武將又能以曹操軍團為對手得到勝利?有關張趙的劉備還不是隻能跑來跑去,有了孔明才開始打勝仗,這時候趙雲有謀略?(別人說幹什麼他就幹什麼罷了,人都是在不斷改變和學習的)把呂布拿來跟謀臣比本就是牛馬不相及,曹操也是冷靜善於判斷,有時自己想錯了謀士諫言能聽進去,而呂布本就是因為勇武非凡而自大,再加上陳宮不像荀彧那樣有心機知道領導喜歡聽什麼把諫言用主公愛聽的方式說出來,陳宮雖然謀略出眾為人卻很耿直,雖然我很敬重這樣的人,但也是為此陳登父子的獻媚之言更得呂布信任,呂布的失敗陳登父子的內應作用關係非常大,就像袁紹優柔寡斷,但是官渡之戰就算不用許攸之策曹操無糧也會失敗,許攸竟然因為袁紹不用他的速勝之策而轉投曹操,獻計導致袁紹的大敗,可以說成敗之中性格有很大的作用,而關羽趙雲沒有被稱為匹夫也多是因為遇事冷靜,並非有奇謀,這樣的性格加上忠義立身活得長了後來都能跟著諸葛亮學到東西,關羽有水淹七軍,趙雲利用曹操的多疑空寨退敵都是後事,但劉備稱王起勢後關羽受人敬重地位斐然也變得傲慢自大,那時候的關羽做法又怎麼說?諸葛亮讓他聯吳抗曹他說虎女焉能嫁犬子(不要跟我說吾女焉能嫁權子這裡討論演義)導致受到吳魏聯合攻擊,不聽諫言敗走麥城突圍前夜還後悔不聽王甫之言,結果突圍時又一意孤行非走小路,導致被擒身死,跟呂布不聽陳宮之言又有什麼區別,地位高了自然不願隨意聽地位低的人隨意主張,哪怕有道理,這就是人性,呂布性格不好但不是沒腦子(只是作為主公他的想法太單純,只看眼前利益,但如果他沒腦子那中國不如他的人千千萬萬豈不都沒腦子),關羽這個人物刻畫的很棒也正是有很多人性之舉,就像劉備為了報仇不顧一切(很多時候都在想劉備的偽裝,但這個時候為了報兄弟之仇不顧一切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感動)也讓人感動(雖然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犧牲),貼近現實有人性的人或事物才更真實更有意義,像是趙雲已經近乎完美無缺的形象還有人要把他捧上武將之巔跟玩遊戲開掛又有什麼區別(尤其是與歷史記載出入很大),而且袁紹這種四世三公的背景本就是實力的一部分,其實他的手下能力也都很出眾,就因為敗給曹操現在人談到就覺得郭嘉荀彧智謀超群,袁紹那邊的就要遜色,有郭嘉荀彧這樣的謀臣曹操這樣的主公肯定能打贏這樣的想法深入人心,實際上不過是成王敗寇論,事實發生前誰都不知道誰會贏,甚至讓呂布再跟曹操打一次都不好說誰贏(演義裡濮陽之戰呂布敲擊曹操頭盔沒認出來,如果順手殺掉的話曹操也不過是後人眼中的一般諸侯罷了),官渡之戰袁紹當時贏面更大,只是因為輸了現在人就打上不如曹操的標籤,我說這些不是為了說網友怎樣,只想讓大家換個角度(貼近現實的角度)去思考當時的局勢,再去看他們的做法和選擇,有的人是真沒本事沒有

三國人物智商對比

野心,有的人是與成功擦肩而過,結果不只是看能力也要看運氣和很多局外因素(舉個簡單的例子,駕照考試有很多學的很好的往往一次不過,一些學的一般的卻有的過了,結果論就會認為過了的開得好,謀士也是這個道理,實際上到底哪邊更出色只看結果顯然不公正),如果袁紹贏了相信現在吹捧的就是袁紹手下的謀臣(實際上袁紹手下謀士不差只是不和,再加上袁紹性格做不出正確判斷,但袁紹的背景根基又是曹操不及的),這裡說了很多也總會有不嚴謹的地方,我只是想說手下留德不要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噴來噴去當一個鍵盤俠,現在的藝術作品也各有美化和醜化,就像王允幾個表情幾句話就刻畫成了董卓第二(演義原作可是憂國憂民的大忠臣),每一個形象都經過人為的處理,就像演義擁劉備為正統延續多少年,現在又有很多電影作品迎合觀眾口味拍曹操,只要(尤其是掌權者,現在的導演)想黑白顛倒是英雄還是小人都有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