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探索踐行ESG投資理念 追求可持續發展投資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理念驅動下,國際資產管理領域逐漸興起ESG投資理念,即在選擇投資標的時,不僅僅關注其財務績效,同時還關注其社會責任的履行,考量其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

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與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私募基金一方面積極適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另一方面也在探索踐行新的發展理念和投資路徑。

私募已邁出

踐行ESG投資第一步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瞭解,近年來國內已有部分私募機構率先行動,踐行ESG投資理念。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中國已有35家機構正式加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其中私募機構12家,有10家為近三年加入。這說明ESG投資被越來越多私募投資機構認可並應用。

作為國內首家加入UNPRI的人民幣母基金和私募股權機構,星界資本2019年榮獲UNPRI頒發的“新興市場年度領袖”獎項。據其管理合夥人方遠介紹,ESG是其投資中不可或缺的內在因素,貫穿投前篩選、盡職調查到投後管理等全業務流程,公司還通過構建ESG委員會、聘請ESG專家智庫顧問、委派部門ESG代表等制度確保ESG投資的實施。

“我們設立了獨立的ESG委員會,確保ESG戰略有效落地實施,同時,要求各業務部門至少委派一位代表負責ESG的部門執行督導。在投資流程上,ESG貫穿項目全生命週期:投前採用原創的兩階段ESG評估問卷收集數據,從ESG認知、投資流程、投後管理、信息披露四大維度評估,並就數據真實性展開ESG現場盡調;在投後管理階段,按季度跟蹤GP的ESG表現,對底層項目進行ESG風險排查,投後ESG評估結果將為下一期基金投資提供參考。”方遠說。

國內首家加入UNPRI的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機構——盛世投資也將ESG融入募投管退投資全流程中。據其合夥人姜燕介紹,盛世投資在集團層面搭建了ESG體系,主要包含企業內部ESG行為準則及ESG投資體系。在ESG投資體系建設上,盛世投資設立了ESG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ESG方面的戰略制定、政策執行和監督管理。

“投資團隊在盡調時會關注GP在投資策略及過往投資過程中如何實踐ESG理念,ESG風險及機遇,投資協議裡是否有相關約束,如何追蹤ESG數據,如何幫助項目改善ESG表現,是否定期進行風險監測,項目退出如何評估ESG績效等,投資、風控、投後等各部門協作,將這些因素納入整個流程管理。”姜燕說。

ESG理念也是信中利資本多年來堅守的投資準則,其董事長汪潮湧表示,鑑於早年在華爾街的投資經歷,公司自成立伊始就將ESG理念融入價值判斷。“ESG理念貫穿於公司投資業務的全流程,是投資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具體來說,信中利不會投資諸如傳統化工等不注重環保和節能減排領域的項目;在項目盡調、立項及投資決策時,法律盡調等非財務信息是其考量的重點;在投後管理方面,針對初創型企業,會協助企業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對於成長到一定階段的企業,會綜合評估其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此外,信中利會重點關注已投項目的ESG負面指標,在環保合規、員工勞動規範、稅收合規等方面對其進行嚴格追蹤和投資風險排查,以防止“黑天鵝事件”發生,控制投資風險。

ESG投資方興未艾

正向效應逐步凸顯

雖然私募踐行ESG投資理念已邁出第一步,但相較於ESG在國外資管領域的廣泛應用,國內機構對此的理解和詮釋才剛剛起步。

據方遠介紹,星界數據庫錄入了四五百個GP,從盡調結果看,擁有ESG認知的GP佔比不到20%。“雖然這個比例在我們的推動下有所提高,但相比於歐洲等深耕ESG多年的地區,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國內ESG投資仍處於早期階段,市場對ESG普遍持有懷疑態度,例如,投資者為什麼要關注ESG、ESG與投資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等。”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是,在投資中關注ESG指標,到底會不會給業績帶來正向影響?汪潮湧表示,有研究顯示,ESG與企業業績具有正相關性。ESG做得好的企業,能給機構和投資人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

方遠認為,目前很難量化ESG投資的回報。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內外發布了2200餘份ESG與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其中90%的研究表明,ESG表現良好的上市公司往往能獲得更高的財務績效。“由於中國一級市場數據匱乏,我們很難得到準確結論,不過,大趨勢是一致的。”

他表示,將ESG與財務回報聯繫起來有兩個層次,一是風險防範,ESG可以甄別出公司存在的重大風險點,作為投資判斷的重要依據;二是ESG可以開拓投資視野,財務回報是過往投資人的核心關注點,但財務回報來自企業家行為,而企業家行為必然會對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產生影響,所以,ESG不失為一個挑選投資標的的利器。

姜燕也坦言,從國內實踐來看,短期很難斷言ESG與財務回報一定有正相關性或帶來超額收益,但海外大量實證研究的結論表明,ESG能降低風險,尤其對於負面剔除、避免“踩雷”有明顯效果。

她還表示,如果企業的ESG做得好,可能有利於機構未來退出。“現在二級市場非常關注ESG信息披露,從監管層面來看這會是一個逐步加強的過程,將倒逼上市公司和二級市場投資機構更加關注ESG,也會逐步傳導至一級市場。由於很多一級市場的項目未來會在二級市場退出,所以,在投資時就關注ESG,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利於未來退出。”

方遠也稱,作為一級市場投資者,其將ESG理念前置,就是為了在意識上很好地推動機構一把手重視和發展ESG,也為上市後披露做鋪墊。“專業投資機構的能力應該是全面、綜合的,包括行業研究、投資判斷、資本運作及投後管理服務等,ESG在其中不可或缺。”

建立ESG投資體系

需多方合力

目前,ESG投資尚未成為行業共同話語體系,仍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任重道遠。協會此前開展的2019年度ESG投資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機構投資者認為當前發展ESG投資的主要障礙,依次集中在缺少完整統一的ESG信息披露、缺少ESG投資實踐的方法和工具、市場對ESG投資認知不足等方面。

方遠認為,當前在中國推動ESG有三大難題:一是資本寒冬,一級市場流動性收緊,GP首要任務轉變為融資;二是標準匱乏,一級市場尚無統一的ESG標準,各主體普遍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實施困難;三是全局推動,除行業內驅力外,ESG發展還需要各界力量聯合推動,包括監管機構以及資金端的養老金、保資、主權基金、大學捐贈基金等。

他同時表示,中國推動ESG發展的核心優勢在於監管層支持,在政策引導下ESG已進入發展快車道。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要確保動作不變形及政策的持續性。“中國的股權投資正在邁入新階段,關注重點應從早期‘單一的財務退出’逐步變為‘兼顧回報及可持續發展的綜合退出’,這與當前中國經濟轉型緊密聯繫。我們希望將過去十餘年在海外資產管理市場積累的ESG經驗落地到中國市場,也願意與其他機構一同發起成立ESG專項基金,以促進ESG發展。”

姜燕提到,目前國內開展ESG投資的環境需要持續改善。首先,期待政策層面更加完善,希望監管層能出臺相關政策或指引,鼓勵一級市場機構踐行ESG理念;其次,市場需要引導,尤其是行業內能作為表率的頭部機構,需要更多發揮示範作用;此外,國內目前缺乏規範統一的ESG標準,如數據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披露、績效如何做評價等,期待通過與各家機構的共同探索、實踐及分享,加之監管層、第三方主體、學界等各方力量推動與參與,探索出適合中國一級市場發展與落地的ESG標準。

姜燕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機構在投資中採用ESG理念。“無論是全球可持續發展,還是中國倡導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都與ESG息息相關。隨著國內資管行業的國際化,對標國際標準是必然趨勢。未來國內投資機構要想發展壯大、探索國際化,同時降低投資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完善ESG發展理念也是必然的。”

汪潮湧也指出,ESG投資理念的核心是“可持續發展投資”,鼓勵長期投資,而中國創投行業的大部分資金來源於個人投資者,期限較短,這決定了基金投資期限相對較短,與ESG理念相悖。他建議,從頂層制度設計上鼓勵和引導長期資本進入創投領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創投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將ESG理念落到實處。此外,創投行業目前缺乏具體的ESG指標體系和制度規範,沒有剛性約束。“讓ESG形成行業標準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政府、企業、機構、媒體等各方合力推動。”

他還表示,近年來A股納入國際指數已經大大推動了ESG投資理念在中國的發展。對於一級市場的初創型、創業型企業而言,二級市場ESG理念的推廣亦可以倒逼企業注重環境保護、公司治理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軟實力”,從而有利於中國私募股權、創業投資行業的長期發展。ESG發展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勢所趨,考慮到外資大量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情況,這種趨勢可能加速。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