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遇到問題就哭鬧,怎麼辦?

147895600


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哭,是孩子表達自己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當孩子哭鬧以後,情緒得到釋放了,依舊可以把任務完成的話,就是心理彈性強的表現。有的孩子回彈能力較差,很難從消極的情緒中恢復,表現出來的就是立馬放棄。

那家長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呢?從父母身上習得心理防禦機制

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天生就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不自覺地避免被外界傷害、避免去感受痛苦的自我保護方式,叫做防禦機制。

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把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教給孩子。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豐富的,通過聆聽、模仿就可以學會調節自己的焦慮情緒,通過不斷地練習,他們能夠應對各種不舒適的感受。

這就要求,父母或者照顧孩子的人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情緒穩定的成長環境,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情緒防禦機制。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發脾氣,給孩子做好示範。

2.

家長要避免“情緒倒灌”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常常把自己的辛苦和焦慮都傳遞給孩子。比如,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愛把“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不好好學習怎麼對得起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之類的話掛在嘴邊。父母自身的焦慮過重,無意識地把情緒釋放到了孩子身上,希望通過孩子來安慰自己,其實這是父母情緒失控,並將情緒倒灌給了孩子。




老毛說我是好人


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會有情緒,在肚子裡有情緒了也是會哭的,但是還沒有睜開眼睛,那麼就會蹬自己媽媽的肚子。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哇哇的哭聲就開始了,彷彿在告訴這個世界我來了。這個時候,嬰兒哭鬧最多的原因就是餓肚子了。“快點給我吃的,不給我吃的我就會一直餓,我餓了你們也別想消停”。多麼可愛的小傢伙,這麼小就開始鬧情緒嘍!嬰兒沒有一日三餐這個概念,我餓了我就哭,不給我喝奶我就一直哭個不停,反正總會有人心疼我的,吵到你們你們還得伺候好了我,就這麼任性。等過了嬰兒期、乳兒期,小孩子開始慢慢會理會其他人的意思了,會根據語氣和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了。我要把圖畫書從書架上拿下來,可是我夠不到,我翹腳試試,還是夠不到!氣死我了,我該怎麼辦?我就開始哭,看看有沒有人過來幫忙。[流淚][流淚]這個時候媽媽來了,“怎麼了寶貝,你想要什麼呀?”小孩用手指頭指了指書架上的書,媽媽會問是不是這本呀?小孩子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眼淚突然就消失了,真是個天生的演員。我想要拼一個玩具,可是有一個件怎麼拼都拼不上,怎麼辦?哭哭哭,震耳欲聾的聲音開始響徹在房間的每一個角落,媽媽速度80邁過來幫孩子拼接上。孩子又笑了[可愛][可愛]。孩子再大一點上幼兒園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哭是有原因的。舉個例子:我們班一個小孩想尿尿了,但是不跟老師說,經常在老師沒注意的時候就尿褲子了。眼睛裡還含著淚水。我們會經常告訴他想尿尿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老師,跟老師說:老師我想尿尿。可以後來他還是好幾次尿褲子,我們也跟他說了好幾次。我們大約摸到他要尿尿的時候特別注意到他,就問他:寶貝,你想尿尿嗎?這個時候寶貝點了點頭,我立刻帶他去了廁所,並告訴他:寶貝,你想尿尿的時候呢,可以不用告訴老師,直接來廁所尿尿就可以了,知道嗎?孩子點了點頭。她尿完尿之後我獎勵給她一個棒棒貼。這個時候能看到孩子非常的開心。有一次我們看到這個孩子自己跑去了廁所,自己尿完了尿。我們鼓勵了她並給她了棒棒貼。以後她再也沒有尿褲子,當然也就不會哭了。孩子哭鬧一定是有原因的,當父母或老師的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在好好的和他交流並積極鼓勵。當這個方法行不通的時候,我們要嘗試換一種方法解決,總之要明白她為什呢哭鬧,為什麼和他說了還是會哭鬧?原因我們找到了,在對症下藥。一定不要說不對,一定不要嚴厲的批評!與孩子積極交流,沒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的。






90後男幼師


當了媽媽後,常常聽到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小孩一不順心就會大哭大鬧。

我們什麼辦法都嘗試過了,孩子為什麼還是那樣呢?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沒有原因的,只是父母沒有理解孩子為什麼這樣做,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自然處理不好。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世界上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雖然愛的方式有多種。但是你確定你的孩子感受到你滿分的愛了嗎?由於嬰幼兒腦回路發育的結果,如果孩子想要父母更加的關注自己,她們就會沒理由的發脾氣,而那些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為恰恰說明她們缺乏愛。所以,父母經常的對孩子說我愛你,給他溫暖的擁抱,每天花時間陪她們一起玩,當孩子感到充實,幸福就不會遇到問題就哭鬧了。

其次,說停比說不好

當你覺得孩子的行為不好時,跟她說不通常是沒有結果的。比如,家長對2歲的寶寶說不要吃糖,孩子卻非要吃。這時候跟他說等一會再吃,她可能就會忘記了。

最後,當孩子想自己做什麼時,放手讓他去做

孩子到了3歲左右,自我意識會比以前更加的強烈。什麼都想自己來,她其實更想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飯,家長怕弄髒了衣服。


所以當小孩遇到問題就哭鬧時,不妨可以試試哦。帶娃的媽媽都不容易,有什麼問題及時關注我哦


謙謙爸媽vlog


動不動掉眼淚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不利於他們自信和堅強個性的養成。父母應該想辦法—— 改掉孩子哭鬧的不良習慣,現實生活中,一些孩子由於驕慣等原因,動不動就哭,為一點小事就哭個沒完,往往搞得父母、長輩手足無措、心煩意亂。

要改變孩子哭鬧得習慣,就要讓他知道哭並不能產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要達到這個目標,父母首先要檢討自己對孩子哭的反應。

以下有幾點建議:

①當孩子有問題時,不要一聽見他的哭聲就緊張地回應他,而要讓他先停止哭,把問題說出來。訓練他不要每一次有事都只以哭聲來表達不滿,同時要給予他充分的時間去平復情緒。一個哭得嘻哩叭啦的孩子,要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父母先清楚地把話說完,然後靜靜地陪在一旁,等他平復下來,不要催促或者表現出不耐煩。

②平時父母對於孩子的任何問題,都要認真回答,讓他們學習如何用語言來表達意見,不必每一次都要哭。

③當孩子一不如意就哭起來的時候,決不能因此而照他的意思去做,籍以讓他停止繼續哭下去;因為他們回習以為常,以這種方式要求父母為他做事或得到一些東西。反之,如果知道孩子是有目的而哭,父母應立即走開,不理會他。

④堅定自己的立場,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鬧讓步,讓他知道哭泣並不能為他帶來他想要的東西;如果不哭,或許還有機會得到。

⑤年紀稍大的孩子,有必要向他解釋動輒哭泣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教導他遇到問題應該立即想辦法去解決。例如,遇到問題而自己卻不能解決時,可以告訴父母,向父母求助;有任何需要或病痛時,可以直接向父母說明。

⑥稱讚一些他認識的不愛哭的孩子,並鼓勵他向這些孩子學習。偶有不如意卻沒有哭的話,就及時誇獎他有進步了,給他一些口頭稱讚、一個擁抱或一個親吻等。

如果父母能堅持以上的方法,不向孩子的哭鬧讓步,逐漸的他將會停止以哭泣來威脅你。

對於因為缺乏自信性格懦弱的孩子,必須多給他鼓勵,讓他嘗試自己去處理一些問題,不要凡事都要求得到別人的幫忙;雖然做不好,也鼓勵他再次嘗試。失敗了,教會他先不要哭,靜下來想一想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問問他:媽媽(爸爸)也一起來幫忙好嗎?得到認同後,母(父)子一起把問題處理好,再與他一起檢討這件事。

懦弱的孩子,大半是因為父母溺愛造成的,所以必須多給孩子自己去面對難題的機會,不要凡事都替他去做;還要讓他多與其他孩子接觸,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才不會凡事都感到害怕,逐漸把膽量壯大起來

希望這些建議可以幫助到你!!!

祝你生活愉快!!!


公主上學咯


哭是孩子的本能,剛出生的孩子就用哭來告訴家長餓了或者不舒服。孩子通過哭鬧獲得大人的關注並解決自己的飢餓和病痛。孩子長期由此產生一個強關聯,哭鬧可以得到關注並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人類進化正常的能力,不需要過於擔心。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Ta的需求不再只是解決飢餓和病痛,需求越來越多,這時候Ta會繼續用哭鬧來表達訴求,因為這招長期屢試不爽。因為孩子的需求很多是無法或者不應該被滿足的,這時候孩子和大人之間存在博弈。現如今人們生活好了,對孩子的關注格外的多,孩子很聰明,你越在乎Ta,Ta的需求越多,甚至越出格。

管孩子管什麼,其實就是告訴Ta哪些事不要做。能答應的事情直接答應,不能答應的事情態度要堅決,即便哭鬧也不答應。最怕的是開始不答應,一哭鬧便答應。那孩子後面遇到更多的更嚴重的問題就會哭鬧得更厲害。比如看電視和喝涼酸奶,我家孩子哭鬧也在解決中,共勉。

孩子和大人的博弈,各人、各家有不同的尺度,需要掌握好分寸,逐漸養成好習慣。此外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家裡的大人保持相同的尺度來與孩子相處,避免在尺度小的人面前哭鬧沒用,尺度大的人在附近,哭鬧得更兇了。


就很酷


小孩遇到問題就哭鬧,家長首先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才能知道該怎麼辦。

那為什麼小孩遇到問題就哭鬧呢?我分析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1、習慣性逃避問題:這可能是和孩子從小的父母教育方式有關。小孩在小時候父母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幫孩子做好,孩子的動手能力差。再有就是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通過哭鬧的方式來引起父母注意或幫助解決問題的習慣。所以當小孩要自己獨自處理一些事情時,就習慣性的通過哭鬧來逃避問題而想父母或別人來幫忙解決。

2、缺乏自信心問題:當孩子沒有養成自我動手習慣時,也就沒有太多的自信心能做好一件事,這就是在自信心方面的缺乏。對問題措手無策,也就只能通過哭鬧來逃避問題了。

那父母該怎麼辦呢?


習慣已養成,要改是很難的。當父母發現這些問題出現後,一定要反省自我,從現在起馬上要改變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

1、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動手做。多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從一件件小事開始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2、在孩子動手做事過程中絕對不能批評指責或打罵他,哪怕是做錯了,做慢了,或做的不對。父母需要有特別的耐心從正確方向去引導,直到把一件事做成功。這樣來慢慢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我是一個七零後三個娃奶爸,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咱家的娃兒


最近聽了一些關於兒童教育的課,跟大家分享一下上課的內容和心得。

我聽的這個課是叫做適應性教育,也叫作因材施教。

現在很多家長反映孩子遇到問題就哭,很苦惱。其實這個問題我們追溯到根源是因為孩子的適應性欠佳。

什麼是適應性欠佳呢?比如當學習或者遊戲任務難度升級時,孩子會有情緒上的反映,普遍的反映為不耐煩,尖叫啊,或者說我不跟你玩了等,這些都是適應性欠佳的表現。適應性欠佳的孩子遇到困難遇到挫折的時候大腦第一反應就是不願意面對,能逃就逃。比如孩子哪天作業特別多,馬上就會哭鬧,然後說肚子疼啊,胃疼啊,有些小孩子早上說不願意去上學,然後就說肚子疼等,帶去醫院醫生卻檢查不出來問題。家長會說孩子是裝病不想去上學。但是其實孩子有可能是真的疼。其實這是心理上的不適引起的生理上的不適。這也是因為孩子適應性欠佳,不願意面對上學帶來的各種問題引起的。

適應性欠佳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就會逃避,影響孩子成績。這樣的孩子在人際交往時也會不順利。看到叔叔阿姨不敢打招呼。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玩等。

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總結為8個字“不厭其煩,超有耐心”。

在學習方面我們以複習為主。學校裡上完課,回到家在複習一遍。一遍不會就倆遍。千萬不能發火。你越發火,孩子越不知道怎麼辦。有的家長說剛教完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孩子轉眼就忘了。火蹭的一下就竄上來了。這個時候千萬要忍,忍不住就離開一會,比如去衛生間做個深呼吸,深蹲等,基本三到五分鐘火就下去了。還有的孩子寫作業特別慢。很簡單幾個字,一個小時都寫不完,家長也千萬不能催。你只要吼孩子,你只要催孩子,你就會發現孩子的適應性越來越差。以後遇到問題就會一件事,就是哭!因為孩子的適應性差,責怪孩子沒有意義。這都是家長總是情緒失控,缺少方法互動造成的。你比如孩子每天就是倆點一線,除了學校就是家裡,他習慣了這倆個環境以後就不願接觸陌生的環境和人,那遇到問題他自然不知道怎麼處理。大人遇到從沒經歷過得事情也會慌亂不是嗎。

我們平時生活中有很多的方法鍛鍊孩子的適應性。孩子小,我們家長要創造條件讓孩子經歷更多的事情,接觸不同人,適應不同的環境。孩子經歷多了,自然就不怕了。比如晚餐後下樓散散步,和小區的其他孩子玩玩。每週末出去認識一個新朋友。組織有同齡的孩子的家庭聚餐,寒暑假去不同的地方露營等等。有的家長說忙,沒時間。那你可以在家裡做啊。今天在餐廳坐著吃飯,明天可以比如鋪個毯子在地上吃,後天我們學印度人吃手抓飯。總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經歷更多的事情。如果家長什麼都不願意做,又想讓孩子學習能力強,人際關係好,那是不可能的。

最後在總結一下,孩子遇到困難哭怎麼辦?還是八個字“不厭其煩,超有耐心”!

祝大家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長。大家可以在評論裡分享一下自己是怎麼做的哦!相互學習!


熱門精彩動漫


我覺得孩子哭鬧,最大的原因是1.無法語言來表達委屈,2.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生活中,孩子摔倒了,父母都會說是地上石頭的問題,把原因歸結到其他事情上面,以為幫助孩子開脫,這本來就是孩子自己不小心造成的,父母說了那麼多,孩子頓時覺得委屈,用哭鬧來表達委屈。所以,父母要記住孩子受了委屈用哭鬧錶達時,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告訴孩子真實的原因,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思考方式,這樣孩子學會正確的思考,就不會動不動就哭鬧,懂得用語言告訴父母自己的問題,需要什麼幫助等等。

控制情緒,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則,控制自己情緒,不然崩潰的父母身邊都是哭鬧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通過扮演不同情緒下的,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老涵的爸B


孩子遇到問題,不要馬上幫他,想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平時就要懶一點,這樣寶貝就會變得能幹一點。

要時刻關注孩子,瞭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如果想讓孩子完成任務,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長就要一起激發寶貝的自信心。孩子經過努力還不能完成,家長給予適當的鼓勵,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引導獨立思考。

家長要把握好這個度。





宸宸d媽咪


孩子哭鬧,媽媽們需耐心去探索原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b70000458c370e41d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