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上朝制度,京城的几品官员有资格,外地官是不是很潇洒?

曾经狠遥远


京城也有职位低的官员,例如京城守仓库的官员,京城京兆府府尹的属官。

当京官与地方官各有优劣,不能一概而论。


跪射俑


平日我们看的电视剧经常演皇帝上朝的时候,总是百官先来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才开始君臣议事,共商国事,要知道朝廷的文臣武将是非常多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朝议政的,里面有着严格的规定,今天就一起来扒一扒!

古代的上朝叫做“点卯”,指的就是官员上朝的时间,这卯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早晨五至七点,这大概就是上班的时间。但是清朝皇帝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因此大多数勤政,更是严格执行,搞得皇帝累,大臣更累。大家都知道上班有时会迟到的,那上朝也一样,历朝惩治迟到者甚为严苛,处罚措施五花八门,可不像现在仅仅是扣工资罢了。

上朝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万一国事繁忙,早朝的时间自然挺长,得上午才九点“散朝”,要是早餐不吃的话,肯定得挨饿,因此散朝后各官员在宫门外可以吃皇帝恩赐的“早点”后,就各自干日常工作去了。

上朝的官员的品级没有太严格的规定,一般会分为京内京外,以清朝为例子,四品以上京城官员都必须上早朝,四品以下以及地方官必须得到皇帝的传召才能上朝。第二个就是根据职位来上朝,像都察院御使虽然品级不高,一般是六七品,但是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所以要随事向皇帝禀告官员的情况,以便于皇帝了解官员的情况,总的来说每天早朝的官员大约也就是三四十人而已。


匹诺曹jun


经常看电视剧的时候,会看到上朝的时候,群臣跪拜皇帝的一幕,皇帝高坐在龙椅上,每天接受群臣的朝拜,汇报工作,这被称为“上早朝”,也是文武百官汇报工作的时候,但是几品官可以拥有上早朝的资格?这件事恐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上早朝的那些事。


首先说明,上早朝的人号称是“文武百官”,实际上只是个代表,真实的上朝人数可没有这么多,以明朝为例,也就是几十个人而已,上朝的人从大学士到六部官员,各种品级都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是一品、二品的大员,称之为政界要人吧,往下面就是六部郎中,这就是三品了。

六部给事中是只是七品,但是有上朝的权力,都察院御史一般也只是六七品而已,但是也拥有上朝的权力,但是细数到人数的话,都察院的御史倒可以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号人,还不一定到的全,没事是不需要上早朝的,而且整个国家的三品以上大员其实是很少的,不包括没有实权的大员。

平常上朝的官员大都是京官,地方官首先是离得太远了,不方便,而且也是有具体的等级划分的,地方官品级达不到四品以上,是没有资格上朝的,除非是皇帝要见他,而四品官也是不多的,因为四品官大都是巡抚或者类似于巡抚的级别了,已经属于是现在的省长、副省长那个级别。

上朝的官员没办法以品级论处,因为即使是封疆大吏,贵为一品官,或者是加封太子太保、太傅之类的高官,也是没有天天上朝的权力的,因为离得远,明朝的时候,南京作为陪都,同样也是照着北京的编制设置了六部、大学士,这些人是有上朝的权力,不过鉴于离北京也是很远,所以也是不能上早朝的


HB一岁的公羊


在这里小编要说,在国家权力运行规则中,所谓的朝会制度(这里主要指早朝)意义不是很大,其礼仪上的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

大家受影视剧影响,很容易想当然的认为,封建王朝处理政务就像影视剧中那样,在早朝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最后由皇帝乾纲独断。只是实际上,乾纲独断是真的,唇枪舌剑是不太可能见到了,除非专门组织的“朝议”。

因为在封建时代,朝政的处置要突出帝王的意志,处理的正确性反倒是推举其次了。以明朝为例,明朝在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之后,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

在明朝,一般政务的处理流程是这样的,政务形成书面文件上报到朝廷中枢后,除了少数紧急重要事件,直接上报给皇帝外,其余庶务先送到内阁,由内阁大臣先形成建议,内阁大臣的建议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一般情况下,皇帝仅仅象征性的批写几本,甚至一本都不批,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因此,在明朝在中枢系统运行过程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但双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内阁难以与司礼监抗衡,双方权力的大小,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皇权的一家独大。

因此,内阁和司礼监之间,大部分时候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皇帝宠信司礼监时,司礼监就有可能尽夺内阁权力,如刘瑾、魏忠贤时;若是皇帝重新内阁,司礼监就真正成为文书抄写员了,内阁首辅就变成事实上的权相,如严嵩、张居正时。

虽然,在明清时代一般的朝请礼仪作用大于实际作用,但是皇帝还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在明朝,皇帝一旦早朝不到,御史和六部言官的上书就会像雪花一样飞来,所以一般皇帝对这个制度的坚持都非常好,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明神宗,此君将近30年不上朝,随你大臣上书劝谏,一概不理,颇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不仅不上朝,连奏折都不看,国事也不理,但是由于内阁制的存在,朝廷还是维持了基本的运作。

在明朝,一般上朝是这样的,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是一品和二品大员,六部侍郎是三品,但六部给事中只是七品,这些都可以上朝,另外就是都察院,明朝都察院的御史虽然只是六七品官,但也要上朝。

地方官的话,四品以上才能上朝,四品就是巡抚了,也就是接近省长一级了,但是他们一般都分驻在地方,除非皇帝召见或者是进京述职,一般是不上朝的。

整个明朝,武将不算,三品以上文官全国不超过120个,能天天上朝的只有京官,撑死就是二十来个。六部给事中总计七八十个,但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倒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号人,还不一定到的全。除此之外,还包括九卿的长官,按照礼制要求也需要上朝,因此,每天早朝的官员大约也就是最多百十号人而已。

另外,地方官员平时的日子确实是潇洒,不是有一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么”,且不说布政使,按察使,这样的省级大员,就算是基层的知县,平时在自己的一县之地也是土皇帝。

明朝地方知县,教谕一类的“在编”官员,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考虑到科举考试的难度,绝对都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但是到京外任职的进士一般都是排名靠后的。

科举一甲出身的称为“进士及第”,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个人,一般都是进翰林院的,二甲的进士想进翰林院还要再考一次,成绩优异者才能进翰林院学习,剩下的进士名次高的,出身好的,都会想尽办法留在京中任职。


留在京中虽然没有放外任威风,但是晋升潜力也不是京外官员能比的。许多放外任的进士,终其一生,不过在知县之类的六七品的品级上晃荡。而京官,论资排辈的晋升机会要多的是,一旦被皇帝青眼看中,外放就直接是知府以上的高位,京官的前程不是地方官可以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