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上朝制度,京城的幾品官員有資格,外地官是不是很瀟灑?

曾經狠遙遠


京城也有職位低的官員,例如京城守倉庫的官員,京城京兆府府尹的屬官。

當京官與地方官各有優劣,不能一概而論。


跪射俑


平日我們看的電視劇經常演皇帝上朝的時候,總是百官先來句“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然後才開始君臣議事,共商國事,要知道朝廷的文臣武將是非常多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上朝議政的,裡面有著嚴格的規定,今天就一起來扒一扒!

古代的上朝叫做“點卯”,指的就是官員上朝的時間,這卯時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早晨五至七點,這大概就是上班的時間。但是清朝皇帝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因此大多數勤政,更是嚴格執行,搞得皇帝累,大臣更累。大家都知道上班有時會遲到的,那上朝也一樣,歷朝懲治遲到者甚為嚴苛,處罰措施五花八門,可不像現在僅僅是扣工資罷了。

上朝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萬一國事繁忙,早朝的時間自然挺長,得上午才九點“散朝”,要是早餐不吃的話,肯定得捱餓,因此散朝後各官員在宮門外可以吃皇帝恩賜的“早點”後,就各自幹日常工作去了。

上朝的官員的品級沒有太嚴格的規定,一般會分為京內京外,以清朝為例子,四品以上京城官員都必須上早朝,四品以下以及地方官必須得到皇帝的傳召才能上朝。第二個就是根據職位來上朝,像都察院御使雖然品級不高,一般是六七品,但是御史臺負責監察百官,所以要隨事向皇帝稟告官員的情況,以便於皇帝瞭解官員的情況,總的來說每天早朝的官員大約也就是三四十人而已。


匹諾曹jun


經常看電視劇的時候,會看到上朝的時候,群臣跪拜皇帝的一幕,皇帝高坐在龍椅上,每天接受群臣的朝拜,彙報工作,這被稱為“上早朝”,也是文武百官彙報工作的時候,但是幾品官可以擁有上早朝的資格?這件事恐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上早朝的那些事。


首先說明,上早朝的人號稱是“文武百官”,實際上只是個代表,真實的上朝人數可沒有這麼多,以明朝為例,也就是幾十個人而已,上朝的人從大學士到六部官員,各種品級都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都是一品、二品的大員,稱之為政界要人吧,往下面就是六部郎中,這就是三品了。

六部給事中是隻是七品,但是有上朝的權力,都察院御史一般也只是六七品而已,但是也擁有上朝的權力,但是細數到人數的話,都察院的御史倒可以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號人,還不一定到的全,沒事是不需要上早朝的,而且整個國家的三品以上大員其實是很少的,不包括沒有實權的大員。

平常上朝的官員大都是京官,地方官首先是離得太遠了,不方便,而且也是有具體的等級劃分的,地方官品級達不到四品以上,是沒有資格上朝的,除非是皇帝要見他,而四品官也是不多的,因為四品官大都是巡撫或者類似於巡撫的級別了,已經屬於是現在的省長、副省長那個級別。

上朝的官員沒辦法以品級論處,因為即使是封疆大吏,貴為一品官,或者是加封太子太保、太傅之類的高官,也是沒有天天上朝的權力的,因為離得遠,明朝的時候,南京作為陪都,同樣也是照著北京的編制設置了六部、大學士,這些人是有上朝的權力,不過鑑於離北京也是很遠,所以也是不能上早朝的


HB一歲的公羊


在這裡小編要說,在國家權力運行規則中,所謂的朝會制度(這裡主要指早朝)意義不是很大,其禮儀上的意義要遠大於實際意義。

大家受影視劇影響,很容易想當然的認為,封建王朝處理政務就像影視劇中那樣,在早朝上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最後由皇帝乾綱獨斷。只是實際上,乾綱獨斷是真的,唇槍舌劍是不太可能見到了,除非專門組織的“朝議”。

因為在封建時代,朝政的處置要突出帝王的意志,處理的正確性反倒是推舉其次了。以明朝為例,明朝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之後,逐漸形成了內閣制度。

在明朝,一般政務的處理流程是這樣的,政務形成書面文件上報到朝廷中樞後,除了少數緊急重要事件,直接上報給皇帝外,其餘庶務先送到內閣,由內閣大臣先形成建議,內閣大臣的建議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一般情況下,皇帝僅僅象徵性的批寫幾本,甚至一本都不批,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

因此,在明朝在中樞系統運行過程中,內閣有票擬權,司禮監有批朱權,是內外相維的雙軌制。但雙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內閣難以與司禮監抗衡,雙方權力的大小,是以皇帝的向背為轉移而互相制約,保證了皇權的一家獨大。

因此,內閣和司禮監之間,大部分時候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維相濟,而只有對權力的激烈爭奪。皇帝寵信司禮監時,司禮監就有可能盡奪內閣權力,如劉瑾、魏忠賢時;若是皇帝重新內閣,司禮監就真正成為文書抄寫員了,內閣首輔就變成事實上的權相,如嚴嵩、張居正時。

雖然,在明清時代一般的朝請禮儀作用大於實際作用,但是皇帝還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在明朝,皇帝一旦早朝不到,御史和六部言官的上書就會像雪花一樣飛來,所以一般皇帝對這個制度的堅持都非常好,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明神宗,此君將近30年不上朝,隨你大臣上書勸諫,一概不理,頗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不僅不上朝,連奏摺都不看,國事也不理,但是由於內閣制的存在,朝廷還是維持了基本的運作。

在明朝,一般上朝是這樣的,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都是一品和二品大員,六部侍郎是三品,但六部給事中只是七品,這些都可以上朝,另外就是都察院,明朝都察院的御史雖然只是六七品官,但也要上朝。

地方官的話,四品以上才能上朝,四品就是巡撫了,也就是接近省長一級了,但是他們一般都分駐在地方,除非皇帝召見或者是進京述職,一般是不上朝的。

整個明朝,武將不算,三品以上文官全國不超過120個,能天天上朝的只有京官,撐死就是二十來個。六部給事中總計七八十個,但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倒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號人,還不一定到的全。除此之外,還包括九卿的長官,按照禮制要求也需要上朝,因此,每天早朝的官員大約也就是最多百十號人而已。

另外,地方官員平時的日子確實是瀟灑,不是有一句話叫“縣官不如現管麼”,且不說布政使,按察使,這樣的省級大員,就算是基層的知縣,平時在自己的一縣之地也是土皇帝。

明朝地方知縣,教諭一類的“在編”官員,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考慮到科舉考試的難度,絕對都是真正的“天之驕子”,但是到京外任職的進士一般都是排名靠後的。

科舉一甲出身的稱為“進士及第”,只有“狀元,榜眼,探花”三個人,一般都是進翰林院的,二甲的進士想進翰林院還要再考一次,成績優異者才能進翰林院學習,剩下的進士名次高的,出身好的,都會想盡辦法留在京中任職。


留在京中雖然沒有放外任威風,但是晉升潛力也不是京外官員能比的。許多放外任的進士,終其一生,不過在知縣之類的六七品的品級上晃盪。而京官,論資排輩的晉升機會要多的是,一旦被皇帝青眼看中,外放就直接是知府以上的高位,京官的前程不是地方官可以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