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味就好|赵明


对味就好|赵明

作者/赵明

二十多年前,我女儿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东华大学。我风尘仆仆从深圳赶往上海,在长宁区离校园不远的一家小餐厅里,订了一桌丰盛的大餐,隆重迎接从乌鲁木齐远道而来的妻子和女儿。但拿起筷子吃到嘴里后,我们都大大失望了。这些菜看起来都不错,但它都是上海的师傅用上海人的口味做的,吃起来甜腻腻的,味道也很淡,吃不出任何浓烈的香味。对于吃惯了咸辣酸麻口味的新疆人来说,那不是在享受,完全是在遭罪。所以这七八盘菜,我们连三分之一都没吃完。快六十元的一桌好菜,就这样闹了一个闷闷不乐,大家不欢而散的结果。

无独有偶。近二十年来,我妻子每年要到深圳探亲。深圳的朋友约好见面,热情款待了她。一桌子鱼啊虾啊,还有各类没有见过的精制菜肴一齐摆了上来。看到我妻子皱了皱眉头,朋友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饭后,他问今天饭菜可口不?妻子直言相告:不可口。他很纳闷,问那你喜欢吃什么呢?妻子说有新疆的大盘鸡或者抓饭就很好啊!朋友问,新疆吃这些,一顿大概要花多少钱?回答说几个人吃一餐,不到一百元。啊,这样啊!你知道我今天花了多少钱吗?快到一千元了。结果你还没有吃好。真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啊!你们今天吃的那条鱼,就是360元。下次我要少花钱,还要让你吃好。后来,他多次带我们吃的都是新疆菜和有辣味的菜。效果是皆大欢喜。

最让我感慨的,是2003年在上海发生的一件事。那年我在为中央台拍摄系列片“道德的力量”中的“友善”篇。其中有一个典型的高潮部分,是说当年新疆昌吉县农机公司35岁的维吾尔族干部雅森,在1975年患了重病,去上海治病期间,与上海橡胶六厂的汉族哥哥相互交往的民族团结佳话。当年,上海这家55岁的老工人吴清云,对在医院有一面之交的雅森,给予了方方面面的帮助和照顾,留下了28年不断的延续发展的友谊。为了展现他们的感人故事,我带着雅森老两口,一到上海就去探望了已经83岁的吴清云老人,也和故事中的老人的孩子们见了面。见面后的第二天,吴家特地找了一家上海很有名的穆斯林餐厅,请新疆的亲人吃饭。东西很丰盛,场面很气派,格调也很高雅。据说这桌饭在当时的上海,那一定是要花上千元才会有的规格。那一天,我忙于拍摄,少吃了几口饭,就一直在忙节目的运作,也没对这餐饭的效果,做过多的体验和反映。

又过了两天,雅森给我打了电话。问我这两天都在哪里吃饭?有没有合口味的,也给他推荐一下。我想是啊,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他一定是觉得这几天吃得太不合口味了。得赶紧给他找一处有西北风味的饭馆,才能让他好好的舒服舒服一下自己的肠胃。雅森两口一进到宾馆的房间,就抱怨说:上海吃的东西又贵又不好吃,这两天嘴里没味,人都要快发疯了。我说我明白了,一会让你花六块钱吃顿饭,就能让你笑逐颜开的。

我们走了五分钟,在街边的一个拐角,找到了我熟悉的一家很不错的兰州牛肉面馆。一大碗三块钱,两大碗六块钱。当时这个价钱,里面的牛肉还是相当多的。结果他们吃得酣畅淋漓,洋溢着一脸的满足感。我问他们,那千元的大餐吃得不好吗?回答说:太不好了,对我们来说,那哪叫吃饭啊,就跟吃药差不多。但自己没吃饱,还让他们花了大价钱,真是冤枉啊!

以后我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招待客人一定要懂得客人喜欢什么样的口味才行。一句话,就是要对口味。不然你花了钱,效果也是极差的。

其实给人送礼物也有类似的情况会发生。我老伴总是认为,我给母亲的东西都太一般了,应该买些贵重的东西送给老人家才好。我说送东西,也一样要对口味才好。我母亲喜欢什么,你心里不懂,我却是最清楚的。母亲最喜欢的是做针线活。因为在那个心灵手巧的世界里,她有自己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所以回乌鲁木齐探亲时,我说,妈我给你买了点东西带给你。母亲说,“我啥都有,不要不要,坚决不要。”我见了妈妈后说,我给你送的东西你一定喜欢,现在看你还说不说“不要”。妈还是说,“能有啥东西,我不要。”我掏出了一排从深圳买的针,亮在了她面前。她说“这个我要我要。”我又掏出了三十卷线,妈说“这个我也要。”我问为什么喜欢这些东西呢?妈妈说,你看深圳出的这些针,钢的材质好,光滑结实,针眼还有特别的扩大,很好穿线,想到了老人的使用方便。这些线质量也很好,结实,颜色正,做出来的东西能保证质量。她还说,上次你买的剪刀太好用了,还有刷子,都是我很喜欢的东西。做针线活时时刻刻都离不了的。对了,还有那个小磨刀石,经常用到,很实用啊!

哈哈,钱不在多少,关键是要合人家的口味才好。我给一个爱摄影的朋友,送了一个军用的水壶,它是多用途的,能当水壶用,还能来盛饭烧水用。还给了他一个前苏联的望远镜,他都喜欢极了。我自己家里也是这样,老伴是台湾人,喜欢吃鱼。只要今天买了鱼,那她当天一定胃口大开,会越吃越开心的。

不管是什么东西,送给人家做礼物的也好,让人家一起来分享的也好,不见得它必须要有多么的贵重,也不见得它必须多么的高档和值钱,只要合了人家的心思,对了人家的胃口,是人家喜欢的才好。人也是一样,能说到一起的,那就会酒逢知己千杯少,说不到一起的,就只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对味就好|赵明

赵明: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42年前考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和编辑。30岁时,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和二等奖。1992年起从事电视事业。在新疆电视台拍过很多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全疆优秀电视节目大奖。39岁时破格评为主任记者职称。2000年在深圳拍摄20集纪录片“外国人在深圳”来深圳电视台工作。所拍20集纪录片“道德的力量”,在中央台播出获奖。前年退休。现居住在深圳市龙岗区。本人爱好广泛,除了朗诵外,摄影水平也不错,另外多年的新闻生涯,也练就了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