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鏈條留疑點,就是留下隱患。也只有用一股較真勁一追到底,並完整披露,公眾才能更加心安。
近日,天津市寶坻區“教科書式”疫情排查受到了網友廣泛關注。為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因為整個排查過程猶如“剝洋蔥”,對病毒的“作案鏈條”抽絲剝繭,一個疑點都不放過。2月2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張穎在新聞發佈會上抽絲剝繭,揭開謎團,化解了難題,也因此成了“網紅”,被網友讚譽為“天津福爾摩斯”。此後的10多天裡,每一次張穎在發佈會上亮相,都能引發關注。
那麼,張穎是如何帶領傳染病預防控制室的同事分析病例的?這背後還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和故事呢?今天就帶您一探究竟!
“淡定”張穎:必須把陣地守好
寶坻區處於京、津、唐三角地帶,臨近大廠回族自治縣,距天津市區較遠。寶坻百貨大樓 是一家有40年曆史的商業場所。春節前夕,正值集中購買衣物、年貨的重要時點,當地人基本都是選擇本地的購物中心和商超購物。
但從寶坻區最早發現的3個病例情況上看,似乎找不到任何流行病學上的關聯性。張穎和她的同事對3人進行了細緻深入的詢問。三人工作區域是否有公共設施?是否共用過衛生間?甚至還向商場管理人員詢問春節前是否有過集體會議或是慶祝活動?但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他們三人之間的流行病學聯繫始終打著問號。”此時的結果讓張穎感到頭疼。直到第4個病例、第5個病例陸續出現,終於迎來了曙光。
經過天津疾控中心的排查推理,疾控專家們建立起5例病例的流行病學聯繫。結論是:第4例(售貨員)在外地感染,回津以後發病,造成了百貨大樓內的病毒傳播。第5例(顧客)購物時被感染。
至此,張穎將寶坻區百貨大樓出現的聚集性疫情的來龍去脈整理清晰了。但張穎介紹,由於售貨員的職業特點,在商場內發生的傳播異常危險。“因為售貨員的職業特點,近距離對話容易導致呼吸道傳播。另外,飛沫汙染了外環境,顧客或售貨員等可能觸摸了被汙染的物表,流動到另外一個櫃檯,通過手部傳播,再把另外櫃檯的物表汙染了。”
隨著與“寶坻百貨大樓”相關聯的確診病例不斷攀升,這裡已經成為天津目前確診病例最多、影響範圍最廣的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地。寶坻的防控形勢嚴峻,事關天津疫情防控的大局,也帶來了一個深刻的警示!
“這次疫情,我們在前面做群體性防控,臨床醫生在做個體的搶救跟治癒。如果我們把百姓的傳播都防控了,其實是我們在相應地保護臨床醫生。因為病例減少了,醫生被感染的風險就少一分。我們必須把陣地守好,替百姓守好,同時也要守好我們一個戰壕裡的兄弟——臨床醫生!”張穎說話向來語氣輕柔,這幾句卻說得鏗鏘有力。
“網紅”張穎:我不是一個人!
在自己的視頻被放到網上後,張穎似乎突然火了起來。她的手機不斷接收同事、朋友們發來的各種鏈接。可她卻說,“我自己都沒有仔細看,因為我平時都不太關注這些事,大家說我上了熱搜,我連熱搜具體是什麼都不知道。”
在天津市疾控中心四樓一個大辦公室的角落裡,是張穎的工作區域。從1月19日開始對疫情進行研判以來到現在,張穎只回了一次家,其他時間都是不分晝夜在工作。累了就躺在辦公桌旁的一張簡易床上睡一會兒。
張穎說,在發佈會上向公眾發佈的只有她一個人,但其實這個結論背後是一個40多人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團隊在默默工作,大家更應該看到這個集體的努力。
疫情發展到現在,天津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所已經收集了大量數據。下一步,張穎和同事們依然不能鬆懈下來,因為還有很多數據整理、分析研判、總結歸納的工作要做。“這次疫情對我們疾控人是一次大考,作為前線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的工作是要救治病人,而我們的職責是要站在醫務工作者和公眾的前面,找到預防病毒的方法。”張穎笑著說:“我希望大家今後不要在電視上看到我,那就證明病毒已經被打敗了”。
天津市疾控中心除了要開展公共衛生服務以外,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在重大疫情發生時及時為政府的決策提供有力依據。而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處置工作中,市疾控中心提出建議後,市委、市政府及時作出了應對措施,避免了疫情更大範圍的傳播,保障了更多群眾的健康。
“較真”張穎:刨根問底,只為情景重現
為了給政府防控疫情提出及時、精準的決策建議,做流行病學調查,要對患者進行刨根問底式的詢問。“問到什麼程度,獲取多大的信息量,是否詳盡,這些細節有助於接下來採取措施作為依據,這些真的是要靠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的耐心跟細心。畢竟問得太多了,會觸及到患者個人隱私,患者會害怕,有顧慮,不願意說的太多。”張穎說,“
這種隱瞞是出於一種顧慮,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告訴他們任何個人信息和隱私是絕對替患者保密的,我們只去研究或者深入細化對於疫情防控相關的信息,其他無關信息是不去關注的,也不會披露出來的。以此來減輕患者們在心理和精神層面的壓力。”“每一步調查都是有意義的,為什麼要較這個真?是必須要把傳播方式瞭解清楚,把它切斷。”張穎和團隊的疾控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醫學領域偵破案件。
雖然面對面交流是最有效的調查手段,但有時候為了保證一線臨床醫生和實驗室檢測人員有足夠的防護用品,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還會採取電話調查的方式開展工作。張穎說:“能電話調查的就不要進病區,這樣也減少暴露的危險性。可電話調查的信息有時會出現不確定、不真實、不充足、不完整。”
本週,張穎和同事們就情景重現式調查了兩個懷疑造成院內感染病例的情況。“我們在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一些重點病例患者去過醫院,但是沒有去過發熱門診,在醫院裡走過很多圈。像這種情況,我們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必須要進到紅區裡去調查的。”張穎說,“我們必須按照患者的路徑親自走一遍。從進醫院大門開始,就沿著患者走過的原路線走一遍,驗證患者說的是否正確。比如患者說去過發熱門診,那麼我們就要調出當天發熱門診的記錄,看看患者是否去過,幾點去的,待了多長時間,在發熱門診跟誰接觸過,這些都要一一記錄下來。”
這樣一個情景重現式調查,容不得半點疏忽。張穎說:“患者說我離開發熱門診又去照CT了。那麼我們接著走,從發熱門診走到CT室很關鍵。中間經過哪些診室,經過哪個樓道,旁邊有什麼樣的情況,都要重新走一遍。判定一下患者有可能汙染的區域跟路線。到了CT室,同樣調取患者信息,什麼時間來的,誰給照的CT,當時醫務人員的防護情況怎樣,患者當時就診的時候,周圍是否有其他病患,有沒有陪護,這些點都必須落實到位。”
遇到這種複雜病例,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是必須要進紅區的。整個走完的信息要跟患者面對面核實,因為有些信息患者沒有提供,疾控專家確實在現場找出了新線索,患者確實去過,所以一定要再次確認。需要患者提供還去過哪裡,因為回憶中間有岔頭了,確認的過程必須面對面。
疫情擴散鏈條留疑點,就是留下隱患。“較真”的張穎和同事們一追到底,終於把一切掰開了揉碎了,大夥兒自然也就不慌了。她所表現出的專業精神、較真勁頭,正是網友點讚的!
目前全國疫情防治形勢仍相當嚴峻,這是所有人必須面對的現實。或許,不是每個“案子”都能破,但要儘量充分、完整地向社會披露“劇情”。讓張穎和她的同事這樣高標準動作成為“標準動作”,或許能有效縮短這場戰役的時間,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閱讀更多 天視都市頻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