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相信不少我們都能在網上看到一些家長輔導寫作業的視頻,簡簡單單的一個作業,在孩子面前卻彷彿像是變成了千斤磐石,饒是父母磨破了嘴皮子,這作業它就是空白的。有句話還是說得挺貼切的: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作業雞飛狗跳。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卻也正好切中了不少父母所面臨的困境。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今年剛上三年級,正是愛玩愛鬧的年紀,讓他寫個作業就是滿臉的苦大仇深,尤其是面對不喜歡的學科,那更是能逃多遠就逃多遠。這家庭作業還算好些,學校裡的作業他就是能賴就賴。為了鼓勵孩子,朋友就想出了獎勵的老辦法。還真別說,剛開始是有點用的,可時間久了這方法也不頂用了。

通過獎勵的方式之所以能夠起到作用跟大腦裡的“獎勵機制”有著必然的關係。現代腦神經專家經過研究發現不斷重複能夠獲得“獎勵”的行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本能,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也會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而這種本能同樣也會驅使孩子會因為想要得到獎勵而努力學習,但也決定了孩子為了想要得到遊戲中更多的裝備而沉迷遊戲。

既然遊戲公司能夠利用“獎勵機制”誘導孩子沉迷遊戲,家長們為何不能採用類似的方法讓孩子沉溺於學習呢?確實是有家長嘗試過這種方法,但我們也能發現很多時候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會讓我們精心給孩子設計的“獎勵”漸漸失效。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那麼到底有哪些獎勵雷區是需要避開的呢?

第一、“模式化”獎勵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孩子剛開始會為了一顆糖果的獎勵去完成作業,但過了一段時間,這顆小小的糖果就已經無法讓大腦感到興奮,孩子的胃口會越變越大,不單單滿足於糖果,可能會想要巧克力等等更加誘人的獎勵。一成不變的獎勵會讓孩子的大腦感到疲倦,並開始停止分泌多巴胺。我們常說的“喜新厭舊”就是大腦當中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種機制會讓大腦對於常見的獎勵慢慢習慣,這也就是所有模式化獎勵會逐漸失效的原因之一。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第二、“交換式”獎勵

日常說活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家長對孩子這樣說:“你只要寫完作業就能玩平板”,但這種“交換式”獎勵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因為這樣的獎勵會讓孩子的認知產生偏差,會不由自主地將玩平板這件事情看得更重,而寫完作業卻會變成為了達到玩平板這個目的而實施的手段,本末倒置,也就會與家長的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馳。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在排除了這些雷區之後,那麼到底是怎麼樣的獎勵方式才能夠持久地起到效果呢?

第一、總能得到的小獎勵

著名的心理學家布萊恩通過實驗證明,真正讓人慾罷不能的,不是獲得獎勵的這個結果,而是對獎勵的深切渴望。所以,家長們儘量不要限定孩子得到獎勵的次數,要讓孩子感覺到意外,而這意外的獎勵也就能成為孩子繼續學習的動力。舉個例子來講,原本孩子做完一項作業才可以得到一個獎勵,但現在只要孩子有了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比如說幾行字寫得特別工整清楚,或者是寫作業的過程不開小差等等,家長們就可以用實際的行為表達自己對於孩子的支持,鼓鼓掌,親孩子一口或者給孩子吃一小塊糖果等等這些方式都是可以的,這些小小的獎勵就像遊戲中隨機掉落的積分,也會讓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期待著爸爸媽媽給的獎勵,並且也能夠明白是因為自己做作業認真才能得到獎勵,那麼對於寫作業這件事情,孩子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第二、無法捉摸的大驚喜

曾經有一項實驗,參與實驗的對象是兩組菸民,讓他們參加為期兩個月的戒菸治療。其中的一組人在治療完畢後可以“抽個獎”,而獎品既有精神鼓勵,也有實質性的物質獎勵。兩個月過去了,有抽獎的那組的戒菸成功率明顯要高於沒有獎勵的那一組。

對於這些戒菸者來說,實質性的獎勵才是他們堅持的動力。因此,在給孩子設置的獎勵中,也可以嘗試設計一些出其不意的驚喜,比如說孩子有一次考試考了滿分,突然通知孩子週末可以一起出去玩,而這樣的大驚喜也會讓孩子不斷地期待下一次的到來。

不過這裡家長要注意的是,家長儘量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驚喜對應起來,比如說“你考得好,我們就出去玩”這樣類似的話,時間久了,這個獎勵方式又會慢慢變成我們前面所分享的獎勵雷區中的模板化獎勵,這樣的話,遲早是會失效的。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第三、從獎勵過渡到自律

我們設置獎勵的目的並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完成某項任務,更重要是要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掌控自我,學會自律。當驅使孩子前進的動力不僅僅是來自於外界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於孩子內心的自我鼓勵時,我們的目的才算是真正地達到了。比如說孩子從剛開始的一寫字就哭到現在慢慢會自己鼓勵自己:“我今天很棒,只寫錯了一個字!”在這個時候,孩子其實就已經找到了自律的途徑,再也不需要家長在旁邊費力地督促。而這恰恰就是家長最願意看到的。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瞭解大腦“獎勵”機制,3招培養孩子自律


在孩子擺脫學習困境的路上,家長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從獎勵過渡到自律,需要家長以更多的耐心與細心對待孩子。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自控能力大多比較差,沒有父母的引導,很容易就被外界的誘惑所吸引。因此,如何巧妙利用獎勵機制幫助孩子逐漸把外界的動力內化為習慣也是家長們需要認真研究的一門學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