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律”並不難,只需遵循這3大“原則”,讓孩子會更優秀

文丨小豆爸爸的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律性相對起來比成人是要差一點。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我弟弟今年才九歲。上小學四年級。他是個很愛吃零食的孩子。平常在家裡面看不出來。一旦出去超市的時候,看到超市裡。琳琅滿目的零食。就止不住他的雙腳跑過去就要拿。無論跟他講道理,而是來硬的過了軟的跟根本沒有用。在超市裡面耍鬧,弄得一旁好多人,沒有辦法只好去給他買下,我媽媽經常在家裡跟他說,吃太多零食對身體不健康。他好像從來沒聽進去過。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孩子“自律”並不難,只需遵循這3大“原則”,讓孩子會更優秀

孩子的自律性往往表現的學習上面比較多。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一會東張希望,一會出來喝水,他總是坐不住。吃飯的時候想著看動畫片,甚至有時候邊吃邊看,影響食慾,晚上孩子總想著玩,

像平常來說,孩子磨磨蹭蹭,做作業的時候東搞西摸,學習效率很低;孩子老想著玩手機遊戲,吃飯的時候還想著遊戲,影響食慾;孩子總是想著玩耽誤了睡覺時間,遲遲不肯入睡,影響睡眠質量……這些都是孩子自制力低的表現,身為家長,還是對孩子這些不好的習慣和行為作風很在意的,希望他能改正過來,增強自制力,成為更好的人。其實,孩子自律並不難,最重要的是家長的以身作則和不斷引導,遵循3大原則,孩子長大會更優秀。

孩子“自律”並不難,只需遵循這3大“原則”,讓孩子會更優秀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他的自制力也會有所不同

其實孩子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有了自制力了,當嬰兒從來到世界上開始,就會對周圍的事物都會感覺到好奇,比如他會感覺到聲音、光亮、顏色、味道等,對於嬰兒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當孩子長大一點,也會對媽媽的撫摸、輕輕地搖擺、親切地語言等,孩子會對這些家庭成員有規律的日常生活進行自我調整。

在孩子長大到在3-5歲時,孩子發展出抑制自己第一反應的能力

我們的孩子在到青少年時期,自制力會突飛猛進地發展,他們能夠很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情感,例如,當他們在不開心的時候,會用一些小技巧來輔助自己來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保持一種舒暢的心情,就像有些孩子在生氣的時候,他不是去打架,而是用跑跑步、打打籃球出一身汗來排解情緒,那麼女生在難過的時候,她就會把不開心的事寫在日記裡或者畫個畫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達到自己排解負面情緒。

孩子“自律”並不難,只需遵循這3大“原則”,讓孩子會更優秀

一、自制力影響因素與什麼有關?

1、自制力與孩子大腦的發育程度相關,孩子的發育成熟度和自制力是不可分開的。也就是說,孩子的年齡越大自我控制能力越強,自律性也就很高。比如孩子小的時候喜歡賴床不願意起來。長大了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其實自制力也會跟孩子的生理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你像發育不成熟也會限制他們一部分的自制力。

2、孩子自制力跟家長的教育聯繫緊密,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他會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並把觀察到的信息存到大腦中,逐漸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理解。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會經常陪伴在身邊,隨著我們家長的一舉一動,孩子就會觀察去模仿,就算家長在處理一家事情的時候孩子也會去模仿,對此,我們的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的自律,要從自我做起。

3、但是,要注意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家長不能過多進行外部的干預。如果孩子被父母過多的管控,很少有機會鍛鍊控制自己的能力,自制力卻反而不及平時經常有機會自我控制和調節的孩子了。

孩子“自律”並不難,只需遵循這3大“原則”,讓孩子會更優秀

二、培養孩子的自律,3大原則可幫助家長

1、傾聽理解原則,孩子在自律性差一般表現在缺乏安全感、生理或者敏感信息等因素,特別是一些比較年幼的孩子,每次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比如小朋友第一次來到幼兒園,還有從幼兒園來到小學的第一天等,都會引起孩子的不安和恐懼,離開父母來到新的環境會讓他們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時,我們的家長一定要表示出已經瞭解到孩子的心情並給孩子做好安撫和關心的工作,但是家長還是要放手讓孩子開展獨立的學習生活,家長可以跟孩子做做思想工作,告訴孩子學校裡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要一直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昂朱孩子早日適應學校。

孩子“自律”並不難,只需遵循這3大“原則”,讓孩子會更優秀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對學校的日常活動不感興趣,比如易怒、打架、發脾氣亂扔東西等這都是自制力差的表現。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關心孩子,千萬不可打罵孩子,要從孩子的方向出發去理解他,還可以讓孩子大聲說出失控的心情,並安撫和引導我們的孩子。

2、家長要做好榜樣,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家庭環境和成長的經歷對孩子的自制力有很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孩子要想學會自律,我們的家長首先就要做好自律的榜樣,除了我們父母本身要有足夠的自律的示範以外,還要讓我們的孩子看到我們是怎麼管理和約束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樣我們的孩子可以從家長的行為中學習和模仿。逐漸培養自己的自律性。

孩子“自律”並不難,只需遵循這3大“原則”,讓孩子會更優秀

3、陪伴原則,有些孩子很容易就沉迷一些遊戲和不好的事物裡,這說明孩子的自律性不強,有很多的壞習慣,也許是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我們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孩子多參加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動,假如孩子沉迷遊戲,我們家長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已經多長時間沒有陪孩子郊遊了等,其實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陪孩子的時間是與孩子成長質是成正比的,除此之外,家長還要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成長空間,讓他們學會掌握自己的節奏,自主地規劃學習和生活,自己去管理自己的時間,這樣堅持下去,時間一長孩子會很快地養成自律的習慣。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寶媽寶爸對孩子不自律有什麼看法?或你們是怎麼引導不自律的孩子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小豆爸,想第一時間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育兒有趣的事,歡迎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大家帶來育兒小知識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