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初三快中考还在玩游戏、刷抖音的学生,是什么心态?

欧阳林浪


说明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这个情况是比较危险的,现在国家都没有明确中考推迟,那么等学校一旦开学,那么学生这段时间纳下的学习,都要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面补习回来。这样就会导致学习上压力更大,学不好。所以建议家长多跟孩子沟通,多陪伴还在学校。


海纳说


最近我老公要备考,都快30岁了,985高校的研究生毕业,每天学习抱着手机,看1个小时才能看一行字,我也是惆怅。他看的是微博、知乎等,不管是搞笑视频还是军事新闻,刷的不亦乐乎。昨天我实在没有忍住,就又唠叨了他几句。他脾气上来了,一直说我这是自己不飞,就让自己的蛋飞。还说自己就是学不下去。气的我当时就把他的笔都给折断了。后来我气消了,仔细想想,我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这个考试是我非得让老公考,之前老公开始备考,我陪着他学习,我俩谁也不玩手机。老公学的挺认真的,过年期间,在老家,爸妈亲人在一起玩闹,没学习的氛围。后来回到自己的家,整天在家隔离,我每天刷手机看电视,却希望他学习,然而他压根做不到努力学习。

想想以前自己上学的时候,脑子也是整天想着玩,盼着玩游戏,写着作业瞅着电视。爸妈看电视,却非得让我进入学习。在屋里学习的时候,我耳朵一直偷听外面的声音,哪有心思学习。

孩子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不要老是念叨他们,要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是学习。学习氛围很重要,如果家长能沉心来,安静的陪孩子看书,慢慢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晒太阳的方方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哪几种情况。然后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这种属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

第二种情况,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应该用心努力,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缺乏自控能力,需要有人监督管理才行。

第三种情况,知道好好学习,不用家长管理,有远大理想跟目标。并且付诸实施。

当然了,第三种情况的孩子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并且,这种孩子属于凤毛麟角,普通人家很难碰到。

那先说说第一种孩子,这样的孩子其实最该检讨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请问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已经初中的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学生的工作是学习不是每天游戏、视频这个简单的道理他都不知道,价值观堪忧。

早知道,以后的世界,如果没有文化,可能连最简单的工作都做不了。

人工智能的社会,你会被抛弃的很彻底。

那作为父母,这个时候,亡羊补牢,还不算晚,抓紧把思想工作补上,让孩子明白,他之后的人生跟现在的关系,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你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信他能听懂这些道理。

再说第二种情况的孩子,他们缺的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也是大多数孩子的共性问题。

毕竟,游戏、视频玩起来让人更轻松,学习会很枯燥,而且,学习很难让他们精神愉悦。

那作为父母,就应该跟孩子约法三章,学习就专业致志的学习,休息的时候可以玩一玩,但是,一定要有时间限制。

说实话,现在的孩子在如今的环境下,不碰手机是不可能的,只要掌握好分寸,问题也不大。

你总不能要求他没有休息的时间,一直在学习。娱乐一下未尝不可。

所以,每个孩子的模样,背后都有父母的身影,都说孩子是父母综合的复印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董卿之所以是董卿,因为她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而且,爸爸对幼年的董卿相当的严厉。

在孩子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时候,应该给他们正确的价值导向,让他们知道,做什么才是正确的事。



秀芬姐姐


首先我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中考在即,孩子仍然沉迷游戏、娱乐,家长急得不行,孩子貌似对游戏乐在其中。孩子到底怎么想的,还有很多家长想和孩子对玩游戏的问题进行沟通,但大部分孩子并不愿意沟通。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孩子正处于成长叛逆期,这个年龄最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不得不说很多游戏迎合了孩子的这种心理。别说是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一旦玩上了也会上瘾。

第二,十三四岁正直心理快速成长期,很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一旦玩上瘾,很难控制自己。

第三、孩子的自控力还没有成人高,很多家庭因为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和自控力的培养。

第四、孩子接触到的同学也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喜欢攀比 ,如果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玩伴 想控制很难。

第五、家庭环境。家长在家一定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都喜欢玩游戏刷刷视频娱乐,也是给孩子竖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孩子会觉得不服气。

第六、现在的学习压力真的挺大的,孩子有时候也需要心理释放 而玩游戏刷视频也是他们的一种施压方式。

解决方案:

1、不要一味地施压抱怨,没有人喜欢被施压被抱怨。要试着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走进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2、有空多和孩子聊聊天,聊聊他的同学,悄无声息中教会孩子应该选择什么的同学接近。

3、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引导,让孩子自己分析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做的后果是什么。引导孩子树立短中长期目标,有目前的孩子自控力会提高。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从自身做起,和孩子相处时少玩或者不玩游戏,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多看看书,并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有益的 ,培养良好的习惯,书香门第教出来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看书就是这个原因。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鸡蛋,从外部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是动力。你品, 你细品!


郝哥自媒体


这是当今社会的现状也是一种常态!我们在感恩科技进步的同时又责怪智能手机带来的潜在危害,大人更方便了,孩子们倒是宠腻了,这种宠是手机的各种宠,抖音游戏k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大到老人,小到两三岁小孩,几乎都是慵懒成性,习惯成性,天天捧着手机,出口成脏,暴力倾向,唠叨两句,极其不耐烦,怒目圆睁。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光是家长的反思,也是社会的一种焦虑。



竹林谷主烟雨楼


在这个时候还玩着手机的有一下几种心态:

第一,觉得自己的成绩就那样,在怎么学也不会进步。

第二,自己对高考不重视,认为高中读完就好,不想上大学。

第三,干虐自己的成绩还可以,不学习也能考足够分数,比较骄傲自大。


影视圈姐


初三学生年龄一般都是十五岁左右,正处于叛逆期,对周围的事物敏感度高,以自己为中心,自控能力差。而现在信息发达,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大人很多都是手机控,无论坐车还是走路,都能看到刷抖音或朋友圈的成年人,何况是15岁左右的孩子。

所以我建议尽量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不是孩子不上进,是因为电子产品对孩子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且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容易让孩子性格孤僻,不爱和人交流,而且对视力影响更大。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还是建议家长和孩子好好谈谈,如果家长说不进去,可以请孩子比较敬佩的人,比如他喜爱的老师或亲戚去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尽量让孩子在初三这么关键的时间段里不要玩手机,现在考高中比老大学还难,而要考好点的高中更难。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搏理数理化之巅


看到你说的情况!勾起了我的回忆,你就像是那时我的翻版!用心看完以下我要对你说的话~~~我说的话可能你有点不爱听,但我是过来人,我就实话实说了。

1.\t首先他的过往缺少尊重孩子。尊重他的兴趣,他对学习就会有兴趣。况且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家长和老师们不妨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只要孩子有兴趣、有能力学,都值得鼓励。

2. 身边没有好榜样。孩子大部分的行为,都是经由模仿和学习而来的,如果家长随时都在学新知识,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孩子便会加以模仿,对新事物也产生兴趣。

3、孩子觉得提高成绩希望渺茫。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很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4 、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孩子得先要有自信心,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父母们可从下列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不要让孩子学习超过他能力太多的事,给孩子多一点成功的机会。其次,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学习和练习,不要嫌他慢,要让他有机会重复练习。此外,多鼓励、多支持、多陪伴、多关心,少干预、少责骂、少代劳,并多包容孩子幼稚的表现和想法,如此,才能使孩子更有自信而更有学习的动力。

5. 学习的方式方法欠缺或无知。让孩子有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玩具、事物、朋友。在生活中,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动、多问、多说。便越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兴趣。

给孩子的建议

第一,\t要平衡心态。不要过于紧张,虽然中考很重要,但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把平时做题都当成中考,这样中考时就能像平时一样自如。并且适当进行娱乐活动,保持好心情,但不能耽误学习。

第二,\t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多做习题,查漏补缺,分层次的系统的复习。要保持各科均衡发展,千万不能偏科。

第三,要调整作息时间。不要晚上熬夜到太晚,不然可能会影响白天的学习,得不偿失。

第三,\t多跟老师同学沟通,不懂就问,既能丰富知识,也能搞好人际关系,为自己减轻心里压力。 第五,要对自己有信心。时常憧憬一下未来,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不妨试试心理暗示。 第六,要有计划的复习。

因为,当初我是在初三下学期才觉悟的!很高兴我能遇到你这个疑惑,也希望能让你不再迷惑!记住,一旦决定学习了,就要心无旁骛,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日志本里写下要考进的那所高中的名字,然后向着它努力吧,每天起来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能行!!还有,学习没压力是不会有动力的,只有其他人比你优秀了,你才有动力去追赶,不要因为一点压力就被压的喘不过气,想想你的父母为了你而奔波的身影吧~~你会发现,你能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记住,有压力才有动力,要不断逼迫自己跨过那些跨不过的槛,你要相信,世上没有跨不过去的槛!还是那句话:我能行!这就是我当初怎么做的,能不能做到,也看你自己了~~~以后碰到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尽可能为你解答~~但你,要努力啊~~。

总结: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待大小考试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自省,不骄不躁。 还有一年时间,我也要中考了,我比你更紧张,但是没办法,一定要努力,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也要加油哦!!





薇草箫声堂


第一种就是绝望型的学生,觉得自己努不努力都无法考上高中的,

第二种是无所谓型的,讨厌读书,高中对于自己来说无所谓,甚至不想读书的,

第3种是懒惰型,这类学生心里想学,但是管不住自己。没有意志力克服自己的懒惰心理。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总的来说,这些学生都没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对今后的人生,走一步算一步。靠天吃饭。混吃等死。


谌老师的幸福生活


初三的孩子还在玩游戏看抖音,这是什么心理呢!家长在旁边急得跳脚,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一副我就这样了,爱咋咋地。

——我觉得造成现在这种状况,孩子平常的学习态度就不太好,导致在学校成绩一般。平时基础就没打好, 后期乃至初三,知识点越来越广,要学的东西又特别多,孩子感到越学越吃力。也越吃力越不愿意学。

——我怎么觉得孩子好像也已经豁出去了?反正已经这样,学不学都无所谓混个初中毕业,后面的事后面再说。

——可家长不想呀!父母吃过的苦,不希望孩子再走父母走过的路,吃父母吃过的苦,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几个孩子能懂父母的良苦用心?总觉得父母说的将来对他(她)们而言还很遥远不用着急。

——大部分人都会说跟孩子聊聊,看看孩子怎么个想法,作为父母能没聊过吗?没用,你说你的,孩子不言不语,十五.六岁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说不代表没有,父母急的挠墙却使不上劲,作为父母是何等心伤。

——初三毕业,无非是上高中,或技校或专科的院校,再不就是直接不读书了,打工去了,身边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见,我的同事,三个小姑娘,一东北的,两个山东的,小小年纪就出来上班,我问其原因:一个小姑娘说中考结束能上的高中有不喜欢的同学在读就不去了,另两姑娘倒是上了高中,一学期不到不上了,理由么:校风不好.同学不好想处就不上了,就这任性,父母是一点招都没有。

——说实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想父母过多的干涉自己,可她(他)们不知道身体是长高了,可心智还不成熟,对于很多事还不能做 出正确的判断,就算是成年人好多时候也都是心有于而力不足。

——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念书,能多接触更多优秀的同龄人,提高见识.开阔眼界,可以选择过不一样的人生。不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无法重来的一生,每个人都没有后悔的机会。告诉孩子,做什么选择就得接受什么样的后果。尽人事听天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