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三個方法來幫你解答

有一個同事,在公司工作了八年,對工作內容非常熟練,有時候作出工作上的決定都不用思考超過一分鐘。可是,她很煩惱,為什麼她的職位一直沒有升上去?

在與她相處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 同事雖然對工作內容熟悉,但僅限於目前這個崗位,不願學習新的管理知識,只想待在舒適區。
  • 講話太直接,容易生氣,不能接受其他同事的質疑,每次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必定爭得面紅耳赤。
  • 面對老闆交代的培訓新人任務半推半就,不願意帶新人。

我想說,這些問題看上去似乎和升職沒有多少聯繫,但其實有著很大的影響。

對於職場人來說,具有成長型學習思維是關鍵。公司在發展,你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也要迭代;說話的藝術是職場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有時候適當地放低自己的姿態,會得到讓自己成長的信息;培訓新人不僅不會搶走你的飯碗,還能幫助你更新專業知識。

那麼,我們要如何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職位升上去呢?就像這本《好好學習》中講的那樣,

這就需要你有學習的能力,掌握底層規律,刻意練習,以此來提高職場核心競爭力。


職場人士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三個方法來幫你解答

《好好學習》的作者成甲,他的主業是景區設計諮詢,曾多次創業,但也專注於知識管理。成甲從羅輯思維“得到”App的音頻節目《成甲說書》出發,曾入選羅輯思維的“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不管是主業還是副業,他都在做同一件事:深入思考問題,熱情分享經驗,激發別人潛能。

《好好學習》告訴我們,在信息過盛的時代,擁有快速獲取重要知識並應用的能力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學習知識不僅僅是收集和整理,更重要的是掌握底層規律,將知識內化,進而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職場人來說,更加需要通過知識管理,改變固有思維,來提高職場競爭力。《好好學習》中講了很多知識管理在職場中的運用,我在這裡分享三點,分別是:

  • 綠燈思維,學會接納
  • 堅持反思,不斷精進
  • 以教為學,為工作賦能

下面一一來說明:


一、綠燈思維,學會接納


工作中,同事之間經常會遇到意見不同的時候,但是,有的人會因為這個而生氣,因為他固執已見,不能接受不一樣的聲音。

成甲老師在《好好學習》中說,這叫習慣性防衛,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觀點、尊嚴可能會受到挑戰的時候,我們第一個反應不是思考對方的挑戰和質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對我,和他幹!

的確如此,認識一個同事,每次只要我們提出不同意見的時候,他的情緒馬上會變得很急躁,一定要來和我們爭個面紅耳赤。

而怎樣才能打破這種防衛呢?成甲老師說,要建立綠燈思維。

什麼是綠燈思維?簡而言之,就是積極地考慮新觀點裡有價值的地方。

喬布斯在生前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我特別喜歡和聰明人在一起工作,因為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考慮他們的尊嚴。

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聰明人就是利用了綠燈思維。他們知道尊嚴不是在別人駁倒自己時去維護面子,真正的尊嚴是抓住讓自己成長的機會,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在職場中,我們也要利用綠燈思維,通過發現新的觀點,並接納有價值的地方,讓知識快速成長,從而來提高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職場人士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三個方法來幫你解答


二、堅持反思,不斷精進


之前上班的時候,公司都會發一本正能量日誌。每一頁的內容,除了工作事項完成清單表,還有一項是每日覆盤。剛開始接觸這本日誌的時候,很多同事都不是很理解,尤其是每日覆盤那一欄,覺得找不到那麼多內容可以寫。

成甲在《好好學習》中說,反思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

聽到成甲老師這樣一說,這本正能量日誌的每日覆盤有很多內容可以寫了。

比如,覆盤每日工作完成情況,哪些完成了,哪些沒有完成,沒有完成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自己太拖延,還是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

再比如,在工作中,作出決定之前,反思一下,“自己做出決策的過程合理嗎?”,“要實現的目標還有其他方法嗎?”,“考慮的因素全面嗎?”等等,如此一來,我們就更能發現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方案。

《一分鐘經理人》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改變,是因為他得到了反饋。

每天寫日誌,對工作內容進行反思,找到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個舉動,看上去要花費很多時間,但如果你不這樣做,未來因此浪費的時間可能要數倍於此。


職場人士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三個方法來幫你解答


三、以教為學,為工作賦能


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這樣的煩惱:本來工作就已經很多了,領導還讓你帶新人。

在工作中,職場老人帶新人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多人會不喜歡這個工作內容,認為工作量增加,影響本職工作,對自己沒有好處等等。

其實,千萬不要著急拒絕領導這個要求,因為這是領導對你工作的認可,不然不會把一個新人放心地交到你手上。

成甲老師提到,以教為學,教別人的過程也是幫助自己學習的過程。

也有人會問,學習是一個輸入知識的過程,為什麼說教職場新人能夠促進學習呢?這是因為,在教別人的過程中,會得到以下三個價值:

1、如果要教別人,就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這就會迫使自己發現沒有掌握專業知識的地方,從而會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

2、教別人的過程,也是讓自己再學習一次的過程。一邊教學,一邊現場演練,也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記憶。

3、教學的時候,通過職場新人的提問,會讓我們對問題有新角度的解讀,有助於跳出原來的舊思維模式。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所以,不要以為教新人對自己沒有一點好處,其實積極主動地教別人,也是我們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

職場人士,應該把握住這個帶新人的機會,以此來更深入地研究工作知識,為現有的工作賦能。


職場人士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三個方法來幫你解答


獵豹董事長傅盛說:不要停止學習!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唯一的界限,就是認知。

很多人認為,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工作,就會與學習無關了。即使是那些想要學習職場知識的人,也是貪多貪速,很少有人能真正靜下心來學習。《好好學習》一書從底層思維出發,提到了這三點運用於職場,分別是:1、綠燈思維,學會接納;2、堅持反思,不斷精進;3、以教為學,為工作賦能。這三個點,正是將信息變成知識,進而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

想要有深度的認知和學習,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有句俗語說:慢慢來,比較快。知識管理,不只是收集和記錄,重要的是找到對自己最有價值的地方。在這個商業時代,具備底層認知方法論的人才,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