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来自哪个历史典故?在古代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吗?

野骆驼9005184025938


“齐眉举案”的历史典故出自《后汉书 .梁鸿传》 。梁鸿是汉代的一位书生,不求当官情愿回家务农,因贫穷,以给人家做活挣饭吃。但他很诚实,其为人处事的高尚品德受到了乡里的称赞。本地一位叫孟光的姑娘,长得又胖又黑,年龄三十了还不嫁人,誓言非梁鸿不嫁。梁鸿知道后便迎娶了孟光。孟光打扮的漂漂亮亮嫁了过去,梁鸿竟七天不对新婚妻子说一句话。孟光跪下问其原因。梁鸿说,你穿得这么好,如何与我过苦日子?孟光赶紧穿上原来干活时的旧衣服。这时,梁鸿方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

从此,梁鸿每天下地干活,孟光做家务。每当吃饭时孟光都是"齐眉举案”,“不敢仰视”。


请读者注意“这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一句,一个“奉”字让我们看出,原来梁鸿看中孟光的,并非其人品,更不是不计较胖又丑的长相,他所最看重的是妻子能侍奉自己。

再注意“每归,妻为具食,不敢於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一句, 这就是说,她把饭板举起,并非出于尊敬丶恩爱,而实是“不敢仰视”。只能低头躬腰,奉若主子。

读完巜梁鸿传》掩卷而思,实在让人体味不到夫妻相敬如宾的气息。看到的只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一个视妻子如下人奴婢的傲慢男人,还看到一个毕恭毕敬、极其卑怯的妇女形象。


本昌谈历史


“举案齐眉”这个成语通常是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相处之道,也是我们对家庭相处模式的美好寄望。

古代普遍现象并没有真正的男女平的的社会关系。一开始是母系社会又称女系社会、母系氏族制社会。 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后期出现了父系社会1、私有制诞生。父系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诞生。男性在体力等生理方面天然优于女性,在人类进化早期,更强的体力意味着更多的食物来源,部落战争中更多的生存机会。2、经济回报率不同。农耕社会,男性能更好的老公,获得更多收益,是家庭的经济财源,在古代能得到更多的养育回报,在资源有限甚至匮乏的情况下,也构成了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经济原因。3、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在宋代,特别是南宋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女子的思想受到极大的禁锢,纲常伦理,促使女性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地位自然低下。

而现代首先历史原因就有男尊女卑的流传,虽然观念淡化了不少,不过依然存在。不过在以后的将来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会越来愈好



史事探秘


举案齐眉的典故最早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说的是东汉初年,挟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关北)有一隐士梁鸿。他虽家境贫寒,却极为清高。梁鸿回老家时,有许多女子想嫁给他,他都谢绝了。有个叫孟光的女子虽然生得又矮又胖,但品行修养很好。她拒绝了许多人的登门求婚后,三十多岁如愿以偿地嫁给了梁鸿。婚后,他们靠种地和织布为生,日子过得幸福和睦。

后来梁鸿因在一首诗中触犯了汉章帝,夫妻俩不得不流落到吴中。每天梁鸿帮人干完活回来,孟光总是低着头,把准备好的饭菜用托盘举到跟眉毛平齐的高度侍候丈夫用餐。案:托盘。这个成语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举案齐眉”能够成为典故的流传至今,恰恰说明了古代男女关系的不平等,否则举案齐眉就不值一提了。


一叶知秋2007


举案齐眉:折射出的恰恰是男尊女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一对夫妻恩爱,总会说他们“那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因此举案齐眉一词,一般被我们用来形容夫妻二人之间,互敬互爱。可是大略的看一下字面的意思,便知道敬爱是有的,只不过不是互敬互爱,而是妻子对丈夫的敬爱,至于丈夫对妻子如何那就两说了。其实笔者认为,“举案齐眉”这个词恰恰折射出了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的普遍现象,是男尊女卑观念的直接体现!

“举案齐眉”一词的白话解释是:将餐具(盘子)举得和眉毛一样高。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梁鸿是东汉初年著名的隐逸之人,由于他性情孤傲不愿做官,便和自己的妻子孟光隐居在,今天绍兴一带,以帮人舂米作为营生。每天回家,妻子为他准备饭菜吃食,在梁鸿跟前从不仰视,总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恭敬的侍奉梁鸿。

从汉武帝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日益森严,逐步建立起了以三纲五常为规范的社会伦理体系和规范,其中一条便是“夫为妻纲”。在婚姻生活中,男方与女方的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说好听一些,女性婚后的责任是相夫教子,说的直白一些,不过是娶到家里的一个免费用人。“举案齐眉”就是一个最明显最典型的例子!在现代夫妻之间同桌而食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在古代妻子必须先侍奉丈夫吃饭之后, 才可以进食。而所食之物,不过是丈夫和孩子吃剩下的残羮冷炙而已。



“举案齐眉”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夫妻的恩与爱。只不过是丈夫对妻子的恩(孟光为丑女,年过三还嫁不出去,而梁鸿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美男子,孟光得以服侍他,那是十世修来的福分)妻子对丈夫的爱(梁鸿需要一个会操持家务能吃苦耐劳的妻子,这样他便可以袖手,不节而疲于奔命地维持生计,以保持隐逸之士的形象。)


孟光这样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会操持家务的妻子是任何男子希望娶到的贤内助,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当然是不惜笔墨的大书特书。其实,抛开恩爱的表现,不过是男人对于女性独立人格的践踏,将自己的妻子当做娶到家的一个免费保姆而已。


旧事旧人历史说


举案齐眉的典故:

东汉学者梁鸿回老家时,有许多女子想嫁给他,他都谢绝了。有个叫孟光的女子虽然生得又矮又胖,但品行修养很好。她拒绝了许多人的登门求婚后,三十多岁如愿以偿地嫁给了梁鸿。婚后,他们靠种地和织布为生,日子过得幸福和睦。

后来梁鸿因在一首诗中触犯了汉章帝,夫妻俩不得不流落到吴中。每天梁鸿帮人干完活回来,孟光总是低着头,把准备好的饭菜用托盘举到跟眉毛平齐的高度侍候丈夫用餐。案:托盘。这个成语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在古代,男女地位显然是不平等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时代在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女性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 。





天其书法


东汉时有一个文人叫梁鸿,很多女人想要嫁给他,但是他都没有同意,后来他娶了虽然又矮又丑但品行很好的孟光,后来梁鸿触犯了汉章帝,夫妻两人被迫流落到吴中,有一天孟光举着托盘举到与眉毛齐平的地方,伺候梁鸿吃饭,这件事成为典故,后来人们就用举案齐眉来形容夫妻之间相互尊重。

在古代男女地位并不平等,男的地位高于女的地位,所以在古代梁鸿夫妻的举案齐眉才能流传这么广。


李大说历史


来自梁鸿传中梁鸿与他妻子的典故,这并非体现男女平等,而是体现夫妻之间的关系和睦,所谓先内后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论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其家,保证家庭和睦,才能在外成就一番事业


万古不改


来自《后汉书.梁鸿传》,古代妇女地位很低,男尊女卑思想很严重。


湘客贝木


后汉方,梁鴻传,为人赁春,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在古代男女的地位是男尊女卑。


邳州墨客赵百传


举案齐眉是汉朝孟光梁鸿的典故,古代男尊女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