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的动人故事一一成都市锦江区“书苑人”疫情防控掠影

女儿睡梦中呼喊妈妈

2月13日,书院街街道办干部刘晓佳的朋友圈让人泪目:“妹子昨晚说梦话都在喊妈妈......”。

办事处的刘晓佳已经连续工作20天没有回家了,她三岁的女儿然然和老人住在崇州。晓佳在做疫情防控入户排查,接触的人又多又复杂。她不能也不敢回家看望老人孩子。只能抽空与家人视频。

在电话里,小然然含着眼泪一声一声叫妈妈,把晓佳的心都扯疼了,她只好柔声地哄:“乖乖,妈妈忙完工作就回家,到时天天带你玩哈!”

电话那头的小然然虽然不明白妈妈忙些什么,可还是听从外公外婆的教导对晓佳说:“妈妈你要保护好自己,忙完工作快回家!”女儿懂事的话语让放下电话的晓佳涕泗横流。

晓佳内心虽有千万不舍,疫情面前却毫不退缩。从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晓佳沉入社区,搞好疫情知识宣传、人员摸排、小区封控等工作,先后40余次深入院落小区,张贴宣传资料100余份,入户排查144户260余人次,她所负责的楼栋摸排完成率达到100% 。


战“疫”一线的动人故事一一成都市锦江区“书苑人”疫情防控掠影


在抗击疫情里,刘晓佳还高质量的完成自己所负责的街道人事工作,按时发放街道工资,以及人事工作的上报下达。甚至在大年里还去伙房帮厨了5天,切切实实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革命同志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优良作风。

“最严守门人”李作能

综治办干部李作能是2017年转业到街道的退役军人,家中小宝宝刚满1岁3个月,正是调皮可爱的时候。

春节前30天,李作能就请好假买了往返火车票,准备一家三口回老家探亲。

启程前夕,李作能敏锐关注到新冠病毒爆发迅猛,军人出身训练有素的他在部队曾多次参加过应急任务,判断出未来很可能会有一场硬仗要打,那么自己作为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于是,李作能立即退票选择留在成都。果不其然,单位很快就向全体人员下达了停止休假立即返回的命令。

按照区委安排,街道干部全部下沉社区,要挨家挨户去做入户排查工作。从1月26日起,李作能就一直奋战在阻击疫情第一线。


战“疫”一线的动人故事一一成都市锦江区“书苑人”疫情防控掠影


他所在的小组入户摸排了岳府街社区桂王桥东街2号院、4号院和红星路122号院,精准掌握了全部318户1000余人的行踪状况。摸排任务结束后所有院落责任到人,他负责红星路二段122号院落。

这个院落是新世纪初刚修的公寓楼,内部情况也最复杂。总户数虽只有52家,但正住户仅有12户,另有20家民宿,其余几家是公司,再就是群租户,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

为了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撒”的工作,他和片区民警及小区看门人紧密联系互通有无,担当起“最严守门人”的职责,将院落里每一户人家的信息都掌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的优良作风使这个任务最艰巨的院子成为社区执行封闭式管理最坚决、也是最让人放心的院落。

因为爱你,所以远离

城市转型服务科科长李丽媛本想春节带她1岁2个月的小宝宝,首次回老家看望年逾80的曾祖父母,但因疫情爆发取消行程。

大年过后,她接到单位停止休假的通知,小李和爱人商量之后艰难决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这国家用人的关键时刻,她作为政府基层干部奔赴一线为国分忧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李丽媛从1月24日开始上班至今未曾休息1天。

眼看爱人单位也要开工,如何妥善安排宝宝成了小两口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若是将年前刚回老家的爷爷奶奶再度请来,那自己在一线工作辛苦摸排,每天接触大量各行业各阶层人员冒着巨大风险不说,单说天天早出晚归的也无法帮助家里买菜做饭护佑老幼周全。两人思虑再三,只有将小宝送回老家安置。

2月12日,爷爷奶奶早上5点就从重庆涪陵驱车而来,经过6个多小时的奔波抵达成都。

为了能够配合防疫当日赶回,年迈的老人甚至连小区大门都没进,更别说能回家喝口茶水。当爱人把行李已经放上车,小李还在抱着儿子亲了又亲,最终含泪将小宝递给奶奶。老人接过孙儿立即返程。

这简单的“交接”虽然还不到10分钟,但自孩子出生以来,小李工作再累归家再晚,只要看到儿子的小脸,所有辛苦全都烟消云散。


战“疫”一线的动人故事一一成都市锦江区“书苑人”疫情防控掠影


如今,儿子第一次远离妈妈450多公里,小李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但疫情一天不解除,党员又怎能离开战疫第一线。

孩子,请原谅妈妈不能陪你,正是因为爱你,妈妈才要去努力打败“病毒大怪兽”,给你和所有的小朋友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好让你们将来都能够高兴自由的放心玩耍。

(书苑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