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解《黄帝内经》:非同一般的黄帝

梵解《黄帝内经》:非同一般的黄帝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出生时跟普通人不一样,不是说有神通(通常将神灵翻译成神通值得商榷),而是有异象。圣人和贤者来降临人间,天人是很欢喜的。

为什么会欢喜?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天人眼里,人间如果罪恶太多,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污浊恶臭的河流,而圣贤的思想和领导能力,能净化这条河,“河”里的众生,就不会那么多烦恼。这是天人愿意看到的。


所以圣贤降生,天人会前来祝福,赞叹,撒撒天花,普通人看不到,但能闻到满室的异香;奏奏梵音,普通人听不到,但觉突然耳聪目明,头脑清醒;跳跳天舞,而在普通人眼里,只能看到天有华光,彩虹遍布。


这些就是异象,跟神(天人)有关。那灵是什么?圣贤因为自己本身就具非常大的功德,天地会感应,从而也会有异象。这就灵。比如佛陀降生,大地震动。震动不是地震,是磁场的变化。


随着人类的贪嗔痴越来越重,天地的磁场就会紊乱,万物就会错位,形成大的毁灭性的灾祸。佛陀或菩萨一出世,震动天地,拨乱反正,万物归位,欣欣向荣。


《黄帝内经》并不是给黄帝立传,所以开篇并没有明确地说明是什么异象,只是略说一句:生而神灵。


第二句,弱而能言。黄帝在婴儿时期就能说话了,不是简单的那种呀呀伊伊,是能说完整的语句。婴儿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黄帝不一样,拿玩具逗他,他就会来一句“真有意思”;掐他脸玩,他说不定会吐一句:“你有毛病吧”......当然这是开个玩笑。


普通人投生到这个世界的业种里,贪嗔痴是很深重的。身根弱,在妈妈肚子里吸收营养比较慢,出生以后也是如此;意根也弱,胎儿和婴儿时期基本上处于很懵懂的状态。后天除非是自己努力调整,否则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就只能是平均水平。


黄帝很有可能是天人投胎,贪嗔痴比较薄。因此身根清奇,以现在的话说,就是基因好得不了得了,在母胎里有多少营养都能吸收,眼耳鼻舌身这些成形得比较满。


到了婴儿时期,意根也更快成熟,接受和消化外在事物、信息的能力比一般人要好得多。在别的婴儿还在试着去适应这个世界的时候,黄帝就已经能学习、理解和模仿人类的语言行为模式了。


这就是天赋异禀,赢在了起跑线上。按这个速度成长,黄帝到了幼儿时期,也就是会走路以后,心智都能与大人相媲美了。学啥都很快,老师上课前布置作业,九九乘法表一个月背熟。下课铃一响,黄帝就能倒背如流。


这就是幼而徇齐。徇通迅,很快的意思;齐是达到同一水平或标准。同样是跑一百米,让你十米,你在前面喊:“来啊,来追我啊!”话音未落,我一个健步就与你齐头并进了,这就叫徇齐。


长而敦敏。黄帝在七八岁以后,身体敦实健壮,头脑聪慧敏捷。一个天才差不多成型了。他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海绵,这个世界的知识都不够他吸收的。


成而登天。成年以后,黄帝顺理成章成为部落的首领。那个时代的世界观,已经有了明确的天道、人道和鬼道之分,轮回之说,而人道的德者、智者,通常被视为天人降生,所以被称为天子。不是天人的孩子的意思,这里的子,指的是男性。翻译成由天人转生而来的大丈夫更为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