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人,清明节快到了,这事一定要注意!

滨海人,清明节快到了,这事一定要注意!

自古以来

我们在清明这个节日

缅怀故人

寄托哀思

关于清明祭扫

这封文明祭扫倡议书

你有必要抽出时间看一下

“绿色祭祀·文明缅怀”倡议书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为让“绿色祭祀·文明缅怀”成为大家自发意识和自觉行动,使清明节成为文明健康、孝思感恩、环保节俭、安全有序的节假日,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绿色祭祀。树立环保节约意识,不要在道路、小区、公园、广场等场所焚香烧纸、抛撒冥币、鸣放鞭炮,参与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多样化的祭扫活动,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共同维护绿色的生态环境。

二、倡导感恩祭祀。提倡父母带着孩子去革命烈士纪念碑、先人陵墓进行文明祭祀,提倡“献祭礼、致哀思、作汇报、诵家规、谈感恩”等家庭祭祀文明礼仪,教育子女对祖国感恩、对社会感恩、对先人感恩、对父母感恩。

三、倡导节俭祭祀。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亲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四、倡导安全祭祀。自觉维护祭祀场所的公共秩序,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在烈士陵园、纪念馆、公墓内违规用火。大力提倡绿色出行,驾驶机动车辆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

广大党员和公务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做绿色、感恩、节俭、安全祭祀的表率,并动员自己的家属、亲友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共树文明新风。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绿色祭祀·文明缅怀”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以移风易俗、低碳祭扫、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书写“强富美高”新滨海的和谐篇章。

滨海县文明办

滨海县民政局

二○一九年四月

滨海人,清明节快到了,这事一定要注意!

中国历史上的厚葬之风,一般认为兴于春秋时期,盛于汉唐,至明清又呈一个高潮。这几个时期国力较为强盛,相对来说国富民安,社会财富总量大增,这给厚葬创造了一个物质条件。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金银珠宝陪葬,于是,在形式上吹吹打打、大张旗鼓,做出一个“厚葬”的样子,好像不如此“厚葬”就对不起先人,生者就脸面无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丧葬的陋习。

扫除陋习,就要从如何理解真正的孝道开始。“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都是古人劝人行孝的名言。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厚养老人,让老人幸福生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而不是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与“厚养”相对应的“薄葬”,并不是说老人过世了,简单处理了事。我们反对奢糜丧葬,提倡“薄葬”,其实是反对在老人去世后,子女们为了做给活着的人看、给自己“充门面”,显得特别“慷慨大方”,奢侈攀比,大讲排场,铺张浪费。

有句话说得好,厚养薄葬方为孝。中国是一个讲孝道的国家。孔子在论孝道时曾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礼仪到了,心意表示了即可。如果老人活着时享受不到至爱亲情,老人死后,无论儿女们如何大操大办丧事,老人都感觉不到了。

“孝敬父母大如天,死了孝不如活着孝”。期待“厚养薄葬”在我们滨海大地上蔚然成风,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幸福地安享晚年、颐享天年。

清明是一种信仰

清明,是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就是清正廉洁;清明,是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农耕信仰;清明,是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就是对先人的追思祭情。

据史书上说,清明祭奠曾是古代帝王个人独享的信仰,或许他不肯与人分享这清明时节的情思。可是,当晋国公子重耳下旨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不准生火做饭,只吃冷食,纪念为之“割股奉肉的介子推”以后,青青的柳枝便拂去“寒食节”的哀思,反而让“清明节”承载了一场全民祭奠的盛典。在那纷纷细雨中,唐代诗人杜牧着一袭素袍,骑一匹跛驴,吟出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把这虔诚的祭奠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其实,清明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民族、国家、家族的精神文化信仰。

清明,无论是陕西黄帝陵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还是河南新郑黄帝故里的拜祖盛典,抛开“黄帝之争”的经济利益,剩下的全是信仰:“同根同祖同为炎黄子孙,同心同愿同拜炎黄始祖!”是的,一个民族的认同感,是建立在积极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祭黄帝,他是人文始祖,勤劳勇敢;祭炎帝,他尝遍百草,创立农耕文化;祭尧帝,他禅让君位,大公无私废除家天下;祭大禹,他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清明的公祭,就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民族信仰。

清明,万物生长皆此时,苍松翠柏环英烈,人们在铭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默哀献花,一种爱国主义信仰油然而生。无论是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还是建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是改革开放中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批革命先烈为之前赴后继、不懈追求、流血牺牲,忠于信仰。清明,我们凝望着鸭绿江的对岸,遥祭长眠异国他乡的英魂,保家卫国;清明,我们在南京“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前深鞠一躬,勿忘国耻;清明,我们献一束鲜花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遗址上,多难兴邦……清明的缅怀,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就成为一种振奋向上的信仰。

爱让我们手同携,身相依,心相连。理所当然,亲人永逝的时候,我们的爱也就应该随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而去,为他们做一盏引路的明灯。所以,不管逝人如何,我们这些生人都会在清明这个特定的日子,扶老携幼,来到亲人的坟墓前,燃上香烛,奉上祭品,并在内心的深处道一声:你在他乡还好吗……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样做,没有人问过为什么。或许这就是清明的家族信仰吧。

清明,祭祀亡灵,为民族、为国家、为家族,它是我们最虔诚的精神信仰。

清明祭祀莫用塑料花

2019年清明节即将来临,祭祀用花也开始走俏,塑料花仍是不少市民购买祭祀用品的首选。

可塑料花常开不败也给公墓留下了难题。如对塑料花进行填埋处理,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降解,而且在降解过程中会对土壤产生严重污染;如果对塑料花进行焚烧处理,则会产生烟尘和酸性气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清明扫墓是对逝者的追思和悼念,更是对生者的启迪与激励,重在感情,贵在真诚。我们提倡一束鲜花、一盆绿植、一根黄丝带、一个鞠躬的文明祭扫形式,摒弃塑料花等不环保用品,用安静的告慰和心灵交流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在健康文明祭扫活动中怀念。

目前,全国已有许多城市明令禁止塑料花等塑料祭祀用品进入墓园。今年,县文明办、县民政局联合发出倡议书,大力倡导安全文明祭扫新风,为文明滨海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李红明 审核| 徐建华 终审 | 郁步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