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系列」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爱恨情仇

很早就有计划写一个关于读《史记》的系列文章,希望能在阅读《史记》的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除了领略《史记》的魅力外,也能更加辩证地看待历史,那么与诸君共赏。

《史记》开篇第一本纪,即华夏始祖黄帝本纪,这位传说中的华夏祖先,据考证,在战国之前的史料中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最早记载黄帝的应该是《尚书》,之后影响力最大,相对全面的首推《史记》,随着《史记》的传播,黄帝便成了大家所认可的祖先。

「读史记系列」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爱恨情仇

我们就先从《史记•黄帝本纪》结尾处的「赞曰」开始读起。《黄帝本纪》并不是只记述了黄帝,还包括了上古五帝的事儿,太史公最后曰,学者们说的五帝,实际上五帝的时代已经十分遥远了。司马迁从《尚书》中翻找的关于上古五帝的记述,也只是讲了尧以来的政事资料,关于黄帝却没有任何记录,而当初孔子撰述《五帝德》以及《帝系姓》,因为儒家弟子们认为不是孔夫子的圣人之间,很少传习。为此,司马迁走访各地,听各地的百姓们讲黄帝、尧、舜的典故,但关于风俗教化的内容不尽相同。

总体上而言,司马迁比较认可《尚书》的记载,《春秋》、《国语》的阐述也很清楚,只是因为当时的学者极少涉及这个领域而缺乏相应认知。他把《黄帝本纪》作为《史记》的开篇,是认可上古黄帝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完全荒诞无稽。

除了参考以前人的著述,比如残缺的《尚书》、《春秋》、《国语》以及孔子的《五帝德》和《帝系姓》之外,司马迁治史之严谨,还体现在他走遍名山大川,听民间百姓父老长者,讲述流传下来的故事,然后相互印证,最后分析辨别后才写了出来。

「读史记系列」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爱恨情仇

《史记•黄帝本纪》开篇介绍了黄帝的身世,即少典之子,姓公孙,名叫轩辕。而关于黄帝的父亲少典,司马公却没有提及,可见关于少典(有熊氏)之前的伏羲,燧人氏,司马迁是没有当成信史的。

接下来关于黄帝的这个人的本事,记述就略为夸张了,“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一串排比句式关于皇帝本人的记述,文才极好。虽然“生而神灵”并不是指黄帝生出来就是个神的意思,而是指黄帝生下来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灵异之处,也就是与众不同。大致上在中国古代的书籍中,关于一些有大成就的人物,特别是开国帝王之类的,难免会有诸如此类的“神异”之处。黄帝作为华夏始祖,这么记述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毕竟黄帝对于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太过于遥远了。

介绍黄帝这个人的聪明伶俐、异于常人是为接下来其终结乱世做的铺垫。作为有熊氏部落的首领,他生存的时期里,神农氏衰弱,也就是炎帝的部落,各地的诸侯相互攻伐,而炎帝的实力不足以平定暴乱。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炎帝应该是类似于部落联盟盟主一般的存在,而司马公说的“诸侯”应该指的是当时的大小部落,毕竟那个遥远的时期,还不存在分封制,社会状态刚刚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

「读史记系列」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爱恨情仇

而年轻的轩辕黄帝“习用干戈”,操练自己的部落的小子们,征服了周围大大小小的部落,从而以黄帝部落为核心,组建了新的部落联盟。当时蚩尤的部落最残暴,没有哪个部落干得过。而在轩辕黄帝崛起的过程中,炎帝就去侵犯凌辱其他部落,那些部落就跑来投靠轩辕。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部落联盟的衰落,后另外一个新兴部落的崛起。关于炎帝神农氏,司马公没有详细的记述,他在史记中充分打了酱油,成为了黄帝崛起的反衬,表现也比较不堪,由此也给黄帝的崛起奠定了舆论基础。

当炎帝的部落衰落之后,那些曾经宾服他的部落纷纷投入黄帝的部落,新的部落联盟在黄帝的带领下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实际上是大部分人该种田的种田,其他一部分人脱产搞军事训练。而《史记》中黄帝训练的军队比较厉害了,不但是有人类军团,还有

教熊罴貔貅貙虎这些凶猛的野兽队伍。果然黄帝是一个“神人”,比之现代的驯兽师还要厉害,能让这些上古凶兽为自己作战。

老百姓们在黄帝的指导下顺应节气种田,分种五谷,一下子就把黄帝的部落联盟经济提高了一大截,在粮食后勤有了保障后,黄帝决定去争夺一下天下公主的位子,跟炎帝在阪泉郊野展开激战,三次战斗下来,炎帝屈服,黄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读史记系列」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爱恨情仇

而然这个时候蚩尤作乱,不听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征集了部落联盟的军队会师一统与蚩尤战于涿鹿的郊野,擒杀了蚩尤。此后,整个地区的大小部落尊奉轩辕为天子,代替神农氏,被称之为黄帝。天下凡是有不服气黄帝的,他就去征伐人家,平推之后,就带兵离开。黄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披荆斩棘,开山凿路,没有享受过一天安逸日子。

读到这里,我有点纳闷。那就是黄帝、蚩尤、以及炎帝三人的关系。首先根据《国语•晋语》中的记载,黄帝和炎帝是亲兄弟,都是少典的儿子,而且还是那种同一个父母的亲兄弟。他们哥俩长大后,一个在姬水建立了部落,另外一个在姜水拥有了地盘,所以黄帝姓姬、而炎帝为姜。

那么这哥俩看起来起点是差不多的,都是各自单干然后成为部落首领,可在《史记》中显然不是这样的,一开始炎帝明显势力要比小年轻黄帝强,黄帝还没出头的时候,他基本上已经是一些部落联盟的首领了,只是后来可能本部落不给力,导致了各个部落不听号令,相互征伐,而黄帝部落在这种乱战局面下走上了崛起之路。最后黄帝还把炎帝打趴下了,然后独自单挑了不服气的蚩尤。

「读史记系列」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爱恨情仇

可在其他的史料记载中,黄帝先是跟炎帝联合,在逐鹿干掉了东夷集团的蚩尤,然后两人又在阪泉决战,最终皇帝一统两个部落,成为了天下公主。

如此看起来《史记》的记载就显得过于推崇黄帝的才能,一路单干,见谁刚谁,炎帝一直都处于下风,从没有一点曾经部落联盟盟主的样子........

而蚩尤也很奇怪,司马迁一开始介绍他的时候,说他暴虐,谁都不服,谁也不敢打他,但是在皇帝和炎帝决战之后,再说蚩尤的时候,却是这么一句:“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这句话说得很突兀,也很蹊跷。蚩尤不是独立集团么,怎么会是“作乱”?

或许这个“作乱”的意思,应该理解为来搞黄帝,挑衅他的威严,这样才能说得通。

《史记》中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记载,显然没有采用《国语》的说法,即没有表明黄帝姬姓、炎帝姜姓,更加没有提及他们俩是兄弟。在介绍这三个人的时候,除了交代了皇帝是少典的儿子,关于炎帝、蚩尤毫无记载,可见司马迁对于这些神话故事的版本选择上,偏向于选择了大家都认同的部分来记载,不认同存在争议的就没有写。

那么今天的《读史记》就先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以上个人见解,阅读如有不适之处,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