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後盾,是你我勇敢戰鬥的動力

堅強的後盾,是你我勇敢戰鬥的動力


記錄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口腔科 黃曉靜護師

2020年2月13日

2月7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二批醫療隊131名同事奔赴武漢,馳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這是我院歷史上派出人數最多的一支醫療隊。作為我院口腔科護理團隊的一員,我和我科護士劉金娟也第一時間響應徵召令,積極報名,最終光榮隨隊出征!


堅強的後盾,是你我勇敢戰鬥的動力

黃曉靜護師

出征前,受到科室領導和同事們的無限支持和鼓勵,他們一早就帶著幫我們準備的物資來到醫院給我們壯行,讓我們心中滿滿的感動。我深刻感受到,此次出征武漢支援,不僅關係個人榮譽,也事關科室、醫院榮譽。我在心中默默叮囑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平安歸來,不辜負大家的讚譽與期望!

到達武漢後,醫療隊領導把我們的衣食住行,包括醫療防護物資等一切都安排的有條不紊,經常還看到領導半夜2點、3點在微信群回覆隊員們的信息,發佈相關的通知和資料。有隊員半夜下班拖班,錯過了定點的班車返回駐地,在微信群裡求助,我們的醫療隊隊長許可慰副院長立馬回覆,安排車輛去接。細微之處見真情,用親人的心去對待戰友,怎能不團結,怎能不戰勝此次的疫情攻堅戰呢!


堅強的後盾,是你我勇敢戰鬥的動力

黃曉靜護師(左起第二)與同事們在隔離病區

按照醫療隊安排,我分配到原武漢協和醫院西14樓重症病區,上的第一個班,凌晨4點-8點的大夜班,看似短短的上班時間4小時,卻分分秒秒裡倍受考驗!按照安排,我和另外一名帶班護士一起管13個重症病人,其中有2個病危,有3個在使用無創呼吸機。因為沒有家屬及護工,我們除了完成臨床護理工作,也變成“全能護士”,給病人喂水喂藥、翻身、協助大小便、接開水、換床單等等。那天晚上,有個病危的老人家,她反覆地把吸氧面罩和身上的監測儀器設備拆掉,吵著下床要回家。我和帶班老師每次都合力把她送回床上,安慰她好好休息養病,老人家口上答應,回頭呼吸情況稍好,又吵著要回家。如此反覆,我只能每次和老人家耐心囑咐,多留心看著她,直至迎來晨曦,老人家終於安穩睡了。


堅強的後盾,是你我勇敢戰鬥的動力

黃曉靜護師在隔離病房工作

穿著防護服,行動不便,動作緩慢,尤其困難的是護目鏡容易起霧氣,影響視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需要定時測體溫。為看準體溫計讀數,我每看一支體溫計,經常需要找不同角度看半天。打針、抽血等平時對我們來說得心應手的事情,在隔離病房裡顯得更受考驗。視力受阻,又戴著多層手套的雙手,非常不靈活,真是有勁也使不上。由於護目鏡和N95口罩必須佩戴嚴實,以致容易有缺氧的感覺,使頭部脹痛厲害,時間越長越明顯,額部和鼻樑處因此也擠壓明顯,每次下班,我們都成了“壓瘡臉”。由於駐地距離醫院車程將近一小時,每次上班,我們要提前兩個小時出門,一小時車程去醫院,預留一小時穿防護服。為節約防護服,每次上班,為避免上廁所,我們提前幾小時開始就不喝水。一個班前後將近9個小時不吃不喝,對體力和耐力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我也深刻體會到,什麼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了”。


堅強的後盾,是你我勇敢戰鬥的動力

黃曉靜護師在隔離病房工作

工作才剛剛開始,我也還在不斷調整適應環境中。每天科室領導和同事們都會給我發來鼓勵和關心,讓我備受感動和鼓勵。有你們堅強的後盾,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務,平安回家!


通訊員:林偉吟 黎智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