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以前觉得是父母的唠叨现在觉得是对的事?

啊哎呦哎呦


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觉得小时候父母的“唠叨”是正确的,我现在也是为人母了,觉得身上有自己父母当年的影子,拿来教育自己小孩。

一、好好读书

小时候父母说的最多的是“不好好读书,提鞋都没人要你”多么正确啊,社会就是这样的,知识的年代,社会上 的各种的招聘招工之类的,硬性条件就是专科学历、要么本科学历以上的,没有学历,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山东淄博类似生产润滑油、玻璃杯的小厂子招工要求都是专科及以上学历。

二、不要打架、不要逃课,早点回家

想想如果自己孩子和同学打架逃课了,我们会着急成啥样子,会被学校老师叫去批评教育,重要的是孩子受伤学坏之类的,更不用说没有按点回家了,这样的话,你和你老公直接晕过去,惊动整个家族、警察。

三、书包整理好没书包整理好没,你赶紧看一下,免得到学校才发现没带什么书。钢笔也拿出来看看有没有墨水,免得要写的时候写不出来……

小时候会觉得父母这是多管闲事,咸吃萝卜淡操心。真的是没毛病,凡是小孩或轻或重都会有丢三落四的毛病,难免上学书本及用具会落下,去了学校,别的同学都写字呢,你干看着,家长被老师教育、功课落下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

总之,我们也都是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明白过来,母亲把爱寄托在无限的唠叨中,如涓涓细流滋润幼苗成长。问世间什么样的爱是永恒不变的?那无疑是父爱和母爱,这份爱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然而,我们的到来,也给父母带来了莫大的负担,父母却把这份负担当成幸福,用心爱我们,用生命爱我们,我们哭,他们伤心,我们笑,他们高兴,我们健康快乐,他们会露出无比幸福的微笑。


米米升舱


我年轻时候,喜欢交朋友。工作以后,结交面越来越广,同学、同事、哥们。好玩的,聚在一起喝喝小酒,离不开江湖义气;好聊的,一杯清茶,海阔天空到半夜,多半志趣相投。朋友三教九流,分布不同行业,有事一吆喝,都立马往前凑。朋友多,人缘好,邻居们羡慕。

父亲看在眼里,经常叮嘱我,某某心眼多不可靠,说话注意点;某某是个惹事之人,尽量少来往。我明白父亲的心思,无非是告诉我,交朋友要慎重。因为父亲年轻时,为此吃过亏,所以对我放心不下。我记得,每当父亲谈起这些事的时候,总好在我耳边反复唠叨一句话:人一辈子要远离两个地方,一是医院,二是法院。我挺心烦的,什么医院法院的,给我有啥关系!心里一百个不理解。

父亲走的时候,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说实在的,在之后的许多年里,我也曾经吃过亏上过当,让我经历这些的,少不了都是“朋友”。中年时,自己工作有些成绩,被推上了领导岗位。眼见的身边同仁有的因经济问题,被审查被惩罚。而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利益所动,清清白白。

年龄越长,越觉得父亲的话,虽然浅白直接,甚至当时还有点丈二和尚。走到今天再细细品味,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嘱咐我交朋友,要学会分清好人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至于医院法院之说,一是,人活着,要有健康的身体,少给医院打交道;二是,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做触碰法律的事,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这些年里,我常常想念父亲,想起父亲的唠叨。那耳熟能详的叮嘱,可惜再也听不到了。


东音八度


从以下三个影响我最大的方面:

1:读书时望子成龙。母亲口里的一首打油诗: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亮灯,必须加油。九十年代初基本上每个家庭里的条件都苦,像我们家姐妹六七个更苦,能进个学堂门就不错了,庆幸的是父亲常年在外可以经商可供我们几姐妹上学读书。老大小学毕业,老二扫盲班毕业,老三小学毕业,老四初中毕业,老五中专毕业,老六初中毕业,老么儿子大学毕,细数实属不易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里里外外一把辛酸泪把我们扯大成人,读书识字不就是想有个子女有所出息。

排行老五的我调皮捣蛋,但对写字,打乒乓球,吹口琴笛子之类感兴,所以就觉得我或许有所希望,因个不高,怕下田有蚂蝗,怕上山砍柴有蛇和蜂窝等等,所以母亲就以次老鼓励我,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到城里工作,以后不就不用回农村种田……可是读着读着还是荒于嬉,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工作中儿行千里母担忧。九十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流行下海捞金。中专毕业的我迫不及待的收拾好行李准备和同学闯荡江湖去。结果母亲知道后死活不让我去,发话给我同学,谁把我带走找谁负责,就这样计划夭折了。原来是父母托人在找关系,想在县城找一个企事业单位安安稳稳的上个班,虽然工资低,但将来有个铁饭碗的。天呐,我哪里听得想去,就知道家里为我们子女读书花那么多钱,为我花的敢多,现在我毕业了可以去赚钱了,是该我报答父母的时候了,于是乎在一个中秋节后第二天离家出走直奔广州同学了。

每每休假回家,母亲就问厂里吃的怎样?住的怎么样?工资怎么样?晚上坐床边喋喋不休问东问西,打工打工两手空空……然而我也只有报喜不报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3:不当家不知道锅是铁做的。渐渐的父母年迈而且穷怕了,节俭虽然是中华传统美德,可是我们回来买给他们吃的穿的用的非要存捡到放坏,这便产生代沟。我们扔了是浪费,买到多了穿不上是浪费,够用就好多了也是浪费……如今您们老了,做子女的不是想辛苦一辈子的父母在有生之年能吃好点穿好点用好点,或许是我们没有撑控这个“好”的量。如今个个自己当家作主了才明白父母的苦口婆心呐。

母亲已离我们而去数载,父亲健在时有陪伴。每每思母泪如雨下。

记于20200214夜



文川阁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以前不懂这些道理,对父母的话为没怎么听,可能是年轻气盛,觉得父母是多么的唠叨。可过了那么年才发现以前父母唠叨很多是对的,很多前人走过的路,我们按脚印走就好了,我们缺偏偏不这样,有时就走到沼泽里。

以前父母常唠叨,好好学习,我没听进去,经常旷课打游戏,勉强上了三流的大学,邻居家的上了好得学校,现在也比我混的好,这就因果吧。以后我孩子长大了,也会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听,希望他不要再像我。




百易品牌顾问


不要乱花钱!

不要多喝酒!

不要太在意单位的事,尤其不要发脾气!

......

还有好多好多,其实那哪里是父母的唠叨,那是父母的叮咛、父母的牵挂、父母的经验之谈!

能挣钱的时候,想不到积攒;没有的时候,只能让自己陷入困境!我跟很多人一样,经历过一天挣10块,到一天挣100,到一天挣1000;还与很多人不太一样,幸运的是每天挣几千,持续大半年;每天挣几万,持续个把月;最多时一天挣个七八十万...也是曾经有过的。

又怎样,能挣钱的人不在少数,能守住的才是牛人!大家都知道,有个福布斯,每年首富都在换,只有李嘉诚,极少的人,屹立几十年!

我们不跟大富豪比,但道理是一样的。只有过来人才明白,三穷三富活到老的道理;能守住一份够用的收入、守住一份平和得心态、守住一份健康的身体。这些老人们懂,那也是他们刻骨的记忆,他们的唠叨只是不想孩子们再走弯路,受二茬苦。

原本想把我的得失财富的记录贴出来,每看一次、回想一次也是挺疼的,还是算了。

感谢朋友阅读🙏🙏





蓝日


1.买房子的时候,告诉我们一定要一次性买一个大房子,最好三居室那种……结果没听,买了小两居,生了孩子立马拥挤不堪……

2.买房子告诉我们最好一次性付清,不要欠银行的钱,那时候外面的理财收益动辄就是十几个点年化,银行贷款才四个多点,差异这么大,有暴力可图,坚决不听。结果这两年接二连三的各种理财暴雷,别说收益了,本金都没拿回来,哭都没地儿哭

3.告诉我们要存钱,无论如何都要存钱,但是我们总觉得自己很能赚钱,各种超前消费,信用卡花呗白条,结果因为疫情来了,关了半个月而已,就已经捉襟见肘,还要还房贷,小孩子的费用等,不得不出去赚钱,太惨了……


小斧子讲家庭故事


小的时候,我不喜欢学习,然后我们县城。有一个武术学院。然后我特别想去,跟我父母闹了几年最后去了、然后我觉得特别后悔,因为那里面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象的生活,因为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武侠电视剧 原本我以为学了武术,我可以行侠仗义行走江湖。最后不上学了,然后我就走进了社会。原来真正的社会不是行侠仗义 哎……错一步步步错 如果当初我努力学习 好好的去理解这个社会 我可能不会是这个样子





平原小影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父亲让我工作时注意身体,少喝酒,因为年轻当时觉得烦,觉得唠叨,不仅不放在心上,还我行我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渐渐不如以前,在住了三次院后,也不怎么喝酒了,现在想想真是惭愧,悔不当初,想想父亲当时苦口婆心的劝自己,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小哲电影解说赏析


很多事情啊。比如学习比如花钱比如男朋友比如结婚,这些事情遍布从小到大的时间里。

小时候,父母总是说好好学习别玩手机,以后考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很重要。自己不信,不认真学习,不喜欢听他们唠叨。后来长大了,交男朋友也不听他们的话,嫌他们唠叨都是老一套的想法,一意孤行找了现在的老公。很多方面吧,他们是过来人。怎么说,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什么事好话。以前有个朋友说过一句话糙理不糙,只有吃过屎💩才知道真的是屎💩。我表弟高一成绩理科很差,分科前期他妈妈让我和我弟去劝他选文科,当时我感觉我们把自身的感受从高一到高考到选大学的利弊都说了一遍,或者好几遍他都听不进去。很像之前的我们,油盐不进,坚持自我。真的只有亲身经历才懂得人生。

父母总归是父母,抛开过来人这老生常谈的身份。还有一个理由,父母永远都是为了子女好,他们尽可能的再把认为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有基础有阶梯去成为我们理想中的自己。不要觉得是唠叨,那是一份难以言说的爱,只能靠唠叨去体现



大萌妈咪


父母的唠叨中藏着对我们掩饰不住的关爱,不知你是否发觉,父母的唠叨是世间最美的一种声音,因为这种声音里有的全都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生活中,我的父母就很喜欢唠叨。吃饭的时候,他们总能揪住我的错处,比如我吃的太急了,碗里的饭落到桌子上了,亦或是我吃饭不记得端碗了,再或者,我吃饭的声音太大了……从前,我不懂父母这么唠叨的原因,但是后来我就知道了,每当我去外面吃饭的时候,总会有人夸我有教养,懂礼貌。父母唠叨我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我,在我们与他们相处的生活中挑出来的刺儿,都是为了我们的成长。

  我以前也有怨过父母,有时候面对他们的话,我心里都会产生一个逆反的心理。记得有一段时间,只要父母说我哪里做的不好要我改正,我就会扭着性子与他们作对。父母的唠叨有时候会烦人,可是随着我的成长,随着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越来越多。渐渐地面对父母的唠叨,我的心里隐隐的涌上了一种感动。

  时间在流逝着,我在慢慢地成长,父母也在渐渐地变老,可是父母的唠叨一直都没有变。如今,每次我回一趟家,父母对我要说的话也就越来越多了起来。一遍又一遍的嘘寒问暖。询问着我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问着我在外面的生活情况。每一次发问中,含着的都是父母对我浓浓的关心与爱护。

  父母的唠叨永远都是以爱为出发点的,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父母的唠叨,要从父母的唠叨中感受到他们对我的那份深沉的爱。天下的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子女的,父母的唠叨也是他们表达对我们关心的一种方式。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曾记否,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曾记否,父母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是父母的结晶,是爱的延续。

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无意间,你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你,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生活中,你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感恩父母。曾听说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户家庭的三个儿女每天必做的事是写一封感谢信,其中的内容确是诸如“昨天爸爸买的匹萨饼真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给父母写信,不是因为父母帮了他们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感觉到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听了这则小故事,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如果有,从现在起,当父母为你呕心沥血时,对父母道上一句“谢谢”!当父母疲劳时,为他们到上一杯浓茶,帮他们捶捶背;当父母生病时,躲在病床前陪陪他们,陪他们多说会话;当你远在他乡时,给父母打上一个电话,捎上一句祝福……

风中的风铃再次响起,似乎在奏响一首感恩之歌,感谢父母的唠叨/因为他们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感谢父母的鞭策/因为他们是为消除你前行的障碍/感谢父母的斥责/因为他们是为了助长你的智慧/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护。

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点滴滴,感恩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