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雙黃連口服液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謠言:雙黃連口服液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闢謠:

“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1月31日晚,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究的這項發現被媒體報道後,很快引發各地的雙黃連搶購潮。

雙黃連口服液真的能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嗎?

對此,中央指導小組醫療小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指出,雙黃連口服液就是一種普通的中成藥,主要成分是金銀花、黃芩、連翹三味中藥。在以往的研究中發現,這些藥物是具備廣譜抗病毒的作用,甚至還有抗細菌的作用。但是還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正式臨床的研究。這些中成藥只能起到調節體內狀態的作用,對新型冠狀病毒並不具有針對性。

針對使用部分中成藥防治新型肺炎的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隨著疫情發展,根據總結的疫情防治的經驗,國家衛健委專門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下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對一般治療和重症治療所使用的中西藥物進行了比較詳細闡述,請大家通過衛健委官網查看。

可抑制是藥理學實驗研究階段觀察樣品藥理作用後得出的結果,離藥物的臨床實際真正有療效還有很多研究需要做。對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措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及《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都指出,應當強化標準預防措施,具體措施包括保持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發生的暴露風險選用手套、防護服、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安全注射裝置、安全注射、被動和主動免疫及環境清潔等。實際上,目前臨床對大多數病毒感染缺乏特效藥物治療,進行人工免疫才是預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研發還需要很多工作、較長時間才能完成。

因此,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保持手衛生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措施,不建議健康人群通過服用藥物,包括雙黃連口服液等中成藥來預防。

雙黃連口服液能幹什麼?

雙黃連方劑由銀翹散(《溫病條辨》)精簡化裁而來,是由雙花(金銀花)、黃芩、連翹3味中藥所組成的現代中藥複方製劑,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是外感風熱所致感冒的常用藥。藥理研究表明,雙黃連方劑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

金銀花,性甘、寒。主治外感風熱或溫病發熱,中暑,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痺。脾胃虛弱者不宜常用。

黃芩,味苦,性寒。主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溼溫、暑溼,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連翹,苦,涼。主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癧,小便淋閉。脾胃虛弱,氣虛發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

從雙黃連這三味藥以及其性味、功效主治來看,三味藥基本屬於寒涼藥,雖然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點之一是發熱,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提出要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進行辨證論治。根據該病臨床階段初期屬於寒溼鬱肺,中期屬於疫毒閉肺來看,不區分個人體質直接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藥來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都不是正確的方法。

雙黃連口服液對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否臨床有效,目前還有待臨床研究後得出的結果才能判定,這個研究至少需要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中成藥使用注意事項

中成藥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中藥飲片為原料,按規定的處方和標準制成具有一定規格的劑型,可直接用於防治疾病的製劑。

大量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中成藥的安全性是較高的。因此,使用中成藥一定要依據合理的使用方法。中成藥合理使用的具體步驟是依據中醫理論進行辨證,針對證候確定具體治法,依據治法,選定適宜的中成藥。對於有明確使用劑量的,慎重超劑量使用。有使用劑量範圍的中成藥,老年人使用劑量應取偏小值。

中成藥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應。具體到雙黃連口服劑型,有報道服藥後出現噁心、嘔吐胃腸不適症狀,出現喉部充血、水腫等不良反應。從目前資料來看,口服劑型雙黃連所致藥物不良反應比較輕微,通過立即停藥、對症治療後症狀緩解。但小兒和年老體弱患者服用雙黃連製劑時還應提高警惕,避免不良反應。因雙黃連製劑藥性寒涼,建議脾胃虛寒的老人或小兒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從國家衛健委等官方專業渠道獲取防控信息,克服恐慌情緒,做好個人衛生措施,積極學習基本醫學常識,科學應對疫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