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白居易、李白、杜甫、李贺、贺知章、王勃、陈子昂、孟郊、贾岛、刘禹锡是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小莉²º¹²


初唐(618一一710)

1,王勃(649一一676)

《蜀中九日》(七言绝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陈子昂(661一一702)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五言古诗)

南登碣石坡,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巳矣,驱马复归来。

盛唐(711一一766)

1,李白(701一一762)

《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

峨首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杜甫(712一一770)

《房兵曹胡马》(五言律诗)

胡马大宛名,锋梭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3,王维(699一一759)

《杂诗》(五言绝句)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4,贺知章(659一一744)

《回乡偶书》(七言绝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中唐(767一一826)

1,白居易(772一一846)

《王昭君》(七言绝句)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2,刘禹锡((772一一842)

《乌衣巷》(七言绝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3,李贺(790一一816)

《将进酒》(杂言古诗)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红如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4,孟郊(751一一814)

《游子吟》(五言古诗)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5,贾岛(779一一843)

《寻隐者不遇》(五言绝句)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陈年往事1222


王维是盛唐時期是(公元701一761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時期就很有才华二十岁前就已写出非常杰出的诗篇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十一岁考中进士。

李白是盛唐時期(公元701一762年)是武则天当政时期回到内地,青少年年時期很好学,兴趣广泛,有过许多抱负和梦想,李白的诗有一千多首如,蜀道难,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等名篇。

杜甫是(712一770年)是唐帝國从繁荣到衰落,从统一到分裂的剧变時期,他经历了许多苦难,这使他在思想感情上接近人民,从而能够深刻地反映那个時代,那个社会的现实成为我國人民最愛戴的诗人之一,如丽人行,兵车行,前出塞,秋雨叹等篇,都是同時代别的诗人所不曾写出的主题。

白居易是(772一845年)是唐宪宗当政時期,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取进士䃼校书郎,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授翰林学士,他的秦中吟,新乐府,及其他讽谕性质的诗:主要揭露封建统治政治的黑暗现象

李贺是(791一817)是中唐后期,年轻時就酷爱写诗,他出身于没落的宗室后裔,在二十七岁就死去了他的诗有,秦宫诗,夜饮朝眠曲,还有指向迷信方士神仙妄想长生不老的宪宗如苦昼短,拂舞歌词,官街鼓等诗,又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寄予同惰如,追和何谢铜雀妓,官娃歌等。

孟郊是中唐诗人德宗真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才考取进士,已经年进半百了,他得意洋详地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老病侵袭,得子屡夭,一贫如洗,六十四岁急病而死

刘禹锡是(公元772一842)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考中进士是唐代进步思想家,他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曾写下,天论,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晚年尤精他改革的新体诗如,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对后來词的形成和诗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实我没有写完,因为累了所以不写了。


秋阁一凭栏


问题:王维、白居易、李白、杜甫、李贺、贺知章、王勃、陈子昂、孟郊、贾岛、刘禹锡是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前言

他们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是诗人中的一流人物,不过从时间来看,分为初唐、盛唐、和中唐三个时期。

一、初唐诗人

1、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初唐四杰之一,他的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送别诗中杰作: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少年既有英明,可惜年纪年纪轻轻落水而死。

2、陈子昂:659年—702年

在唐诗的发展过程中,陈子昂大概是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他的《修竹篇序》里,曾经痛批当时的诗风: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在那个时期, 陈子昂的这篇文章如果一只号角,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

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陈子昂《感遇诗之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3、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是李白的伯乐之一,李白"谪仙人"称呼就来自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盛唐诗人

1、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不用介绍了,和杜甫是唐诗中的泰山北斗,以古体擅长,五言律也颇多佳作,七言律略少,绝句和王昌龄相提并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王维: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

王维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出任伪官,后因当时作的一首绝句证明其心迹和立场,避免了受到严厉惩罚。其诗《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云: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3、杜甫:712年—770年

老杜被认为是集大成者,各体兼工,每一种诗体几乎都有超一流的作品,后人学诗多从杜甫的近体学起,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转述苏轼的评价:

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学杜不成,不失为工。

杜甫七言律诗《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三、中唐诗人

1、孟郊:751年—814年

中唐有一个诗派被称为韩孟诗派(韩愈和孟郊)。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韩愈曾经写道:

低头拜东野,愿得始终如驱蛰。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进撞邻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过彭泽》

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2、白居易:772年-846年

白居易与元稹合称元白,作诗追求老妪能解,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因为特意印刷保存,因此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的诗作数量可算是名列前茅 。

《垂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3、刘禹锡:772年—842年

刘禹锡当年与王叔文相善,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十年后回来做了一首绝句《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得罪了执政,于是又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后栽。

又过了十年,刘禹锡再次游历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两首诗二十年,光阴似水。

4、贾岛:779年—843年

贾岛与孟郊齐名,曾经出家为僧后来还俗,是著名的苦吟诗人。《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5、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是唐朝诗人的另类,被称为鬼才,深受韩愈的赏识,可惜因为父亲名字里有一个“晋”字,不能参加进士科举,韩愈还专门写文章为其鸣不平。

《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结束语

以上的几位诗人,都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可惜缺少了晚唐的诗人,如杜牧、李商隐等人。

@老街味道

查看更多 >


老街味道


上述这些人从大的方面讲都是唐朝的诗人,算作是同一个朝代的人。但是唐朝从高祖李渊618年立国,到907年被藩镇朱温所灭,前后历时289年。如果没有在同一个时间共同在世,不能算作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把唐朝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他们是否生活在同一时代,把这些诗人的生卒年月列举出来就一目了然了。

一、初唐:(公元618年—712年)

1、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书香门第,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代表作《登幽州台歌》,经典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代表作《回乡偶书》《咏柳》,经典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盛唐:(公元713年—766年)

4、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经典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王维(701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代表作《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经典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登高》、《望岳》、《三别》等。经典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中唐:(公元767年—835年)

7、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后隐居嵩山。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囚”之称。代表作《游子吟》。经典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自称其先人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代表作《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经典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代表作《钱塘湖春行》《长恨歌》,经典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贾岛,男(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代表作:《寻隐者不遇》《剑客》,经典名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1、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代表作:《雁门太守行》。经典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盛世大唐,永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不但在政治上、军事上傲立世界民族之林,而且产生了灿烂不朽的诗歌文化,群星璀璨的一众大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些优美的诗篇,永远在历史的星空中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书生老崔520


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琴棋书画诗酒茶,均有涉猎,希望大家关注。

这个问题问得好,相信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帮助大家更好了解唐代最著名的这些诗人们,所以六甲番人在此整理了盛唐中唐部分著名诗人的生卒年表。

初唐诗人: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陈子昂:659年—702年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

盛唐诗人:

张九龄:678年—740年

孟浩然:689年—740年

王昌龄:698年—757年

王维: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

李白:701年-762年

高适:704年—765年

杜甫:712年—770年

岑参:约715年—770年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

韦应物:737年—792年

中唐诗人:

孟郊:751年—814年

韩愈:768年—824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

刘禹锡:772年—842年

元稹:779年—831年

贾岛:779年—843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从以上著名诗人生卒年表可知,这些著名诗人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最早的王勃和最晚的李贺差了141岁,最有名气的李白和白居易差了71岁。从中也可看出,盛唐时期优秀诗人的数量是最多的,中唐诗人次之,初唐相对较少。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同时代的著名诗人之间大都是认识的,甚至是好友知己,比如盛唐时期,贺知章推崇李白,称他为谪仙,孟浩然和李白以及王维都是好朋友,但奇怪的是李白似乎不鸟王维,李白还和杜甫、王昌龄、高适都是好朋友,王维比较孤独,但他又很推崇张九龄;再如中唐时期,白居易和元稹、刘禹锡都是知己,和韩愈关系也不错,而韩愈呢,对贾岛还有提携之恩,也很欣赏和同情李贺。

以上诗人生卒年表和关系,不知大家看了有何感想,敬请留言点评。


六甲番人


众所周知,唐朝诗歌大致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李源称帝(公元618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 (因为安史之乱时期大诗人还在创作,而列入盛唐,似不妥)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至唐灭,文学史的划分与历史时段的划分有些不同,主要看文人的文化活动,一般都滞后于历史时段。

再看他们的生卒年月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

论年龄,他们三个属于一个历史时代,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一改两晋南北朝以来的浮华诗风,奠定了有唐一代诗歌的雄奇壮美的基调。但贺知章大器晚成,主要活动是在盛唐,所以属于盛唐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

杜甫(712年—770年)

这三人属于一个时代,李白与王维同属天之骄子,都才华横溢冠绝于世,但由于二人先后与玉真公主结缘,同爱成敌,同年生接踵离世而无唱和,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对。而杜甫只是他们的小粉丝而已。

孟郊(751—814)

白居易(772年-846年)

刘禹锡(772-842)

贾岛(779~843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以上5人年龄跨度40岁,但几乎都碰上了牛李党争,一c场持续40余年的官场争斗,直接把唐王朝从中唐拖到了晚唐,把无数天才卷入其中,除了以上几位以外,还有杜牧李商隐,韩愈柳宗元。

刘禹锡也属于天才之类,二十几岁就入仕高官,位极人臣,所以诗词里有种其他诗人不可企及的豪气,但不久就遭贬谪。白居易与刘禹锡同年,但因刘做官早,二人唱和时,白居易算是拜见学长。

我的老祖宗孟郊,是这里面的最年长,但终身未能做高官,虽然曾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只有当官的必要条件,却无充分的资源,到老才获得个副县级,却死在了赴任途中,注定一世穷困。贾岛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累试不第,最后升任参军,同样苦逼的死在赴任途中。

而李贺,应该有机会属于晚唐诗人的,但与王勃一样,天才绝伦,英年早逝,硬生生把自己的人生固定在了中唐。

谢谢阅读,我是小林,欢迎一起交流。


龙帅林vlog


关于这个问题,大一点说,他们都是著名的唐朝诗人。但唐朝近300年跨度有点大,所以常常细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所以严格讲他们不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分别属于初唐、盛唐和中唐三个时代。如下图:

(一)王勃、贺知章、陈子昂为初唐诗人

(1)王 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为初唐四杰之首。英年早逝,26岁溺水而亡。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骈文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汉族,诗人和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享年86岁,经历了初唐和盛唐大半,所有也有人把他说成盛唐初期诗人。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便是他的代表作。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39岁时,因武三思迫害终冤死狱中。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李白、王维、杜甫为盛唐诗人

(1)李 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2)王 维(701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人曰“诗佛”。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相思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人曰“诗圣”。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孟郊、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贺皆为中唐诗人

(1)孟 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因无法展抱负,辞官归乡。现存诗歌500多首,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刘禹锡关系神秘,常有往来。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与白居易交往密切。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贾 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有诗文集《长江集》。贾岛喜欢交友,并爱向友人学作诗,据说为学诗交友一百四十几位,故人称"诗奴"。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李 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中唐烂漫主人诗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27岁英年早逝。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四)另外晚唐出现著名诗人如杜牧、李商隐(问题中未提到的著名唐朝诗人)等

当然唐朝诗词鼎盛,人才辈出,除了以上这些诗人,还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比如韩愈、张九龄 、孟浩然等等。


古诗词司马沉香


谚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文学艺术成就文学价值当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了,今人推崇倍至。而唐诗又是中华古典文学艺术长河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言归正传,以上诗人均是唐朝各个时期著名诗人,个个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下面我就来做个简要阐述,敬请览阅批评指正!

唐朝诗人被历代文人分为“初唐,盛唐,晚唐”三个时期。

初唐:(1)王勃,字“子安”。祖籍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初唐四杰之一。出身书香世家,少有才名,十四岁便中举及第,被当世称为“神童”,后世尊为“诗杰”。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滕王阁序》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诗》名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空自流”被后世广为流传。江南三大明楼之一江西南昌“滕王阁”也因王勃名作《滕王阁序》而声名鹊起,成为一处著名景点。

(2)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家世显赫,年少便以行侠仗义闻名遐迩,为人豁达大度,乐善好施,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后被权臣武三思陷害蒙冤入狱,死于牢狱之中,后世尊为“诗骨”。

被后世公认传世名篇是《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朝皇室后裔,天宝初年玉真公主推荐入朝为官,遭诬陷离京四处漂泊。安史之乱后,做了永王幕僚,永王反叛受牵连,流放“夜郎”,途中获赦免因病去世。后世尊为“诗仙”。

名篇太多,枚不胜举,这里略举部分名句。《客中作》:“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

(2)杜甫,字“子美” 襄阳(今属湖北襄樊)人,后世尊为“诗圣”。一生不得志四处飘零,死于贫病。如李白一样传世名篇较多,这里略举部分名句。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


(3)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因信佛,为官期间一直过着半归隐生活。很有才华,享誉当世,书画俱佳,苏东坡曾言“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世尊为“诗佛”。

名篇名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等。


(4)贺知章,字“季真”,号“石窗”,晚年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与吴越名士包融,张旭,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后世尊为“诗狂”。

名篇名句:《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数半消磨”等等。

中晚唐:(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下部(今陕西渭南)人。晚年信佛,故被后世尊为“诗魔”。

名篇名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等。


(2)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常自称“陇西长吉”。唐宗室后裔,屡次应试不能及第,一生郁郁不得志,加之体弱多病年仅27岁便离世,后世尊为“诗鬼”“长吉诗人”。

名篇名句:《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马诗》(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等。


(3)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属苦吟诗派,作诗苦心孤诣,苏轼言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后世尊为“诗囚”。

名篇名句:《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4)贾岛,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法号“无本”。亦为苦吟诗派诗人,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后世尊为“诗奴”。名篇名句:《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

(5)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后世尊为“诗豪”。

名篇名句:《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愁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竹枝词》(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等


一朵芙蓉著秋雨


路过,跨时代的题目,试答一下。

我是梦酣三天,和大家一起交流诗词心得。

众所周知,唐朝诗歌大致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李源称帝(公元618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 (因为安史之乱时期大诗人还在创作,而列入盛唐,似不妥)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至唐灭,文学史的划分与历史时段的划分有些不同,主要看文人的文化活动,一般都滞后于历史时段。



再看他们的生卒年月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

论年龄,他们三个属于一个历史时代,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一改两晋南北朝以来的浮华诗风,奠定了有唐一代诗歌的雄奇壮美的基调。但贺知章大器晚成,主要活动是在盛唐,所以属于盛唐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

杜甫(712年—770年)



这三人属于一个时代,李白与王维同属天之骄子,都才华横溢冠绝于世,但由于二人先后与玉真公主结缘,同爱成敌,同年生接踵离世而无唱和,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对。而杜甫只是他们的小粉丝而已。

孟郊(751—814)

白居易(772年-846年)

刘禹锡(772-842)

贾岛(779~843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以上5人年龄跨度40岁,但几乎都碰上了牛李党争,一c场持续40余年的官场争斗,直接把唐王朝从中唐拖到了晚唐,把无数天才卷入其中,除了以上几位以外,还有杜牧李商隐,韩愈柳宗元。

刘禹锡也属于天才之类,二十几岁就入仕高官,位极人臣,所以诗词里有种其他诗人不可企及的豪气,但不久就遭贬谪。白居易与刘禹锡同年,但因刘做官早,二人唱和时,白居易算是拜见学长。

我的老祖宗孟郊,是这里面的最年长,但终身未能做高官,虽然曾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只有当官的必要条件,却无充分的资源,到老才获得个副县级,却死在了赴任途中,注定一世穷困。贾岛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累试不第,最后升任参军,同样苦逼的死在赴任途中。



而李贺,应该有机会属于晚唐诗人的,但与王勃一样,天才绝伦,英年早逝,硬生生把自己的人生固定在了中唐。

谢谢阅读,我是梦酣三天,欢迎一起交流。


梦酣三天


贺知章、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这些人是一个时代的,他们彼此生活都有过交集;

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则是当时著名的小虎队,tfboys,三个人关系很好;

孟郊和贾岛算是同门,都是苦吟派诗人,孟郊比贾岛大20岁左右,被韩愈成为苦吟派的两位大神。

李贺书与晚唐了,英年早逝,26岁就去世了;

王勃和陈子昂是初唐的,两个人相差九岁,属于一个时代的。


这里面最精彩的就是王维、李白、杜甫这几个人。李白和王维差不多大,相差一两岁,但两个人互不来往,相当于现在都是大咖但互相没有朋友圈,也没有互粉。但杜甫和李白关系不错,是李白的铁杆迷弟。这里面还有孟浩然、王昌龄等都是一个时期的,盛唐的代表,掀起了唐诗第一波高潮。他们的关系如图,红色箭头就是有交往。


你比如,李白给杜甫写的诗《沙丘城下寄杜甫》、杜甫给李白写的诗那就更多了。

李白也给孟浩然写过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维也和孟浩然关系不错,写过很多诗词。

其中王维、孟浩然、杜甫都非常崇拜一位大叔——张九龄

张九龄是当时文坛盟主,官至宰相,王维、杜甫、孟浩然都给张九龄写过诗。但杜甫比较惨,没有机会接近,其余两位都得到过张九龄的帮助。



唐诗的第二波高潮就是白居易、刘禹锡和元稹他们了。和他们三个同时有交集的诗人还有:韩愈老师、柳宗元、张籍张水部等,他们的唐诗掀起了第二波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