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一)

“生命所繫,性命相托,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1月26日,大年初二。那天,京東中美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劉玉紅接到醫院要選派醫生馳援武漢的消息,她沒和家人商量,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她說,因為“生命所繫,性命相托,職責所在,義不容辭。”作為河北省第一批援助武漢抗疫醫療隊中的一員,劉玉紅帶領三名同院的“90後”醫護人員,於1月30日正式走進武漢第七醫院重症ICU,全力投入到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工作中。

非常时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一)

新聞多一點

匆匆踏上征程

1月26日,大年初二。那天,京東中美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劉玉紅接到醫院要選派醫生馳援武漢的消息,她沒和家人商量,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她臨行前才告訴我,我沉默了片刻,沒有說什麼,只是叮囑她一定平安回來。同樣作為一名醫生,我理解也支持她的選擇。”劉玉紅的丈夫、京東中美醫院內分泌科的大夫趙希兵說。劉玉紅顧不上和家人話別,便匆匆踏上征程。值得一提的是,2月1日,劉玉紅和其他3位醫護人員一同向馳援武漢河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一天會連續工作12個小時

作為河北第一批援助武漢抗疫醫療隊中的一員,京東中美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劉玉紅帶領三名同院的“90後”醫護人員,於1月30日正式走進武漢第七醫院重症ICU,全力投入到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工作中。在重症監護室的時候比較辛苦,病人的吃喝拉撒全靠她們這些護士。為了節約防護服,她們工作期間經常是不吃不喝,減少去廁所的次數,有時候還要戴著尿不溼……有時候一天會連續工作12個小時。

大家互相鼓勵、相互打氣

非常时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一)

劉玉紅(右)和同事一起加油鼓勁。趙希兵 供圖

在重症監護室護理,面對的都是已經確診的危重症患者。這對從業18年的劉玉紅來說,這樣的經歷還是第一次。1月30日早晨7點20分,她吃了一個雞蛋,喝了半碗小米粥,就準備出發去武漢市第七醫院。經過兩天的休整和等待,終於輪到她正式上“戰場”了。這一班是早8點到下午2點,擔心中途去廁所,劉玉紅沒敢多吃,也沒敢喝水。進入ICU,劉玉紅單獨接手兩名患者,一人插管上機,一人清醒。她一邊熟悉環境,一邊照顧患者,忙碌的工作代替了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時間過得飛快,6個小時的工作順利完成。

走出醫院,已是下午3點。這時霧霾散盡,天空放晴,劉玉紅和隊友深深地吸了幾口氣。大家互相鼓勵、相互打氣,為這一天的辛苦付出,也為明天重生的希望。

我在這兒挺好,不用擔心

1月30日晚上,劉玉紅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遠方的家人、朋友、同事請放心,我們協同作戰,定能完成任務,平安返回!”親友們這才知道她已奔赴抗疫前線。

親友們一個個打來電話,流淚囑咐她務必注意安全,每天報個平安。12歲的女兒似乎早已習慣了父母衝在一線,顯得格外堅強,她沒有哭泣,只是不停地詢問母親“什麼時候回家?”

“我在這兒挺好,不用擔心。”這是劉玉紅對大家最簡單又最堅毅的回答和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