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

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纏人。

——《立夏》左河水


立夏,2020年5月5日。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01

立夏▪三候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所謂“初候,螻蟈鳴”中的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溼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濃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生活在潮溼陰暗的土壤中,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出來湊湊熱鬧。

而所謂的“三候,王瓜生”,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於六、七月還會結出紅色的果實。

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02

立夏▪習俗


01 吃立夏飯

舊時,在立夏當日,大多地方的人們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化為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覓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計。在桌上擺上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據說立夏吃蛋主心。因為蛋形像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補充心氣精神。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日,為了避免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耗,立夏應該進補。

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02 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誌》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

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03 秤人

相傳三國時孟獲被諸葛亮所收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前囑託孟獲每年都要來看望蜀主一次,那一日恰好便是立夏日,此後每年孟獲都會去看望蜀主,後晉滅蜀後,每到立夏這天孟獲都會帶兵前往洛陽拜望阿斗,並稱重阿斗,揚言若阿斗被晉主虧待,必然起兵。每到立夏日,民間各地都有稱人體重的習俗,古人多以胖為美,物質較貧乏的古代,體重的變化代表著人們對“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美好祈盼。30年代《寧國縣誌》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

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04 掛蛋、吃蛋、鬥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夏日容易腹脹厭食,消瘦乏力,尤其是孩童,相傳是女媧娘娘告訴百姓,立夏日給孩子胸前掛上雞鴨鵝蛋,可防止孩子疰夏,於是立夏掛蛋吃蛋這一習俗便沿襲至今,不過孩子們在吃蛋前會鬥蛋,把煮熟的蛋相碰,碎者輸,最後勝者稱大王。


立夏養生,記得多“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