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你需要警惕“信息過載”

疫情肆虐的春節,作為居家隔離的普通人,本想安安心心可以混個長時間的假期,可發現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內心卻變得也來越不安,更加真切的體會到了“命運共同體”的深切含義。

每個人都是整個社會國家這艘大船上的一員,當自己的居住地確診第一例新冠患者時,你有沒有對著手機屏幕捂住了瘋狂加速跳動的心臟?當看到疫區奮不顧身的醫生和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時,你有沒有對著手機雙眼泛紅血脈噴張的想去前線?當看到一些官員和機構不作為導致疫情擴散甚至物資不到位時,你有沒有對著手機屏幕痛心疾首破口大罵甚至傷心氣憤?當對著熱搜看到確診人數不斷刷新時,你有沒有一面冒著冷汗、惴惴不安,一面產生著世事無常、自己做什麼都於事無補的無力感。

疫情之下,你需要警惕“信息過載”


不斷地被病毒消息刷屏的同時,人的心理狀態很容易發生改變。經常會陷入一種越關注疫情,就變得越害怕,越害怕就越刷手機越喪的狀態。這不只是一種悲觀情緒,更提示你可能已經陷入了“信息過載”,長此以往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疫情之下,每個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心理調節和安慰。

首先我們要接納自己的恐慌

在重大疫情面前感到緊張、恐慌是正常的現象,適度的應激反應是自然的,這並不代表一個人心理脆弱、軟弱或膽小。

應激反應積極的一面是使人的情緒體驗會更加敏銳,但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就會導致緊張、恐懼、憤怒、抑鬱等不良情緒,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驚恐、情緒失控、哭泣、喊叫等。

應激反應能使人更加警覺和集中注意力,不讓危機之外的事情干擾注意力。但當壓力過大時,就會使人的注意力變得狹窄,出現“選擇性注意”,只關注和疫情相關的新聞,反覆查詢和疫情相關的信息,反覆和周圍人討論疫情的危險性等,甚至可能會感到記憶力和思考能力下降。

認識我們的“同理心”

人都是會換位思考的動物,當我們透過新聞文字與畫面與疫情中的當事人建立了情感互動,代入他們的處境思考,就會對災難中的人們產生同理心。

同理心幫助我們與在艱苦條件下的人們共情,緊接著便產生了“共情痛苦”。 這種痛苦包括對災情的恐懼、不安、委屈等等,導致人們面對自己的現實生活時所持有的安全、可預測、受保護的信念受到了威脅與挑戰,出現了受傷害假設與不良期待,間接承受著替代性創傷。

這是一種消耗巨大的心理活動。 對於大多人來說,不管ta是否有主動理解他人的意願,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我們刷著微博、讀著新聞,每一條沉重的信息其實都在擊打著生活信念。 一旦負面情緒的堆積量過大,會在某個時候突然決堤。 沒有發燒感冒的我們開始早晨很早醒來,夜裡睡不好覺,工作難以集中,習慣性感到疲憊…… 這些其實都是身體在提醒我們,媒介傳遞來了太多我們承受不及的共情痛苦。 通常來說,如果能夠通過行動對情況做出一些改變或者幫助對方,是能夠解決自身的精神壓力並且恢復情緒的。

不要為“麻木”而羞愧

有另外一群人,因為輸入過量的訊息而變得“冷漠”和“麻木”。 新聞中不斷增加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無法再激起他們的同情心,疫情人民的悲傷和痛苦漸漸變得“與我無關”。

事實上,這也是同樣是在同理心過載之後產生的心理保護機制,叫“同情疲勞”:即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減少同情心。

疫情的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傳來,接二連三的消息讓人無法接受,甚至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著手。 可與此同時,新的信息、新的問題、新的不幸還在不停地湧來。面對紛至沓來的信息,我們會被動地扛起一層心理負擔,進而產生無能為力的感覺。有限的情感不斷流失。,一旦接近枯竭,大腦自然會拉起警報,製造防禦機制,促使我們遠離這些刺激。 許多人決定乾脆就關閉自己的感官,放棄對這些不幸者的同理與同情,變得麻木。 當你面對疫情,開始感到冷感時,不要過於自責和愧疚,這只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機制。

如何進行自我調控

  • 適當控制自己每天接受信息的時間,減少大量信息帶來的心理負擔,每天安排1h的時間較為合理。
  • 要學會甄別、選擇權威的信息源,不道聽途說,減少雜音,避免接觸小道消息或者不實消息以及多次加工的信息源。
  • 獨立思考,不做跟風者,不要傳播不實消息或者參與討論。如果覺得焦慮不安、疑惑倦怠,不妨暫時放下獨立手機。
  • 和家人、朋友、同事多溝通,不方便見面時,可以通過電話、微信、郵件等方式保持社會連接
  • 找到讓自己感到安全的人或空間,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嘗試把自己內心的感受用文字或語言表達出來
  • 利用居家條件進行室內體育鍛煉,活動身體,選擇閱讀、聽音樂、看電影等方式放鬆心情,轉移注意力,但要注意控制娛樂時間,合理分配。

希望大家能試著從過量信息之中將自己抽離出來,用更合適的方式去應對這場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