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小企业该如何化解危机?

创业公社总部


首先,中小企要有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不会变,所面对的困难是渐时,全国经济的恢复也好比一个刚疗好的病人一定能慢慢康复。因此,企业也一定会兴旺起来。


耕者506


企业开工要听当地政府部门的。如果适合开工条件,如果我是一个企业领导会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从人员的安全抓起。全厂人员发放口罩,上班时全部带口罩工作。员工进工厂大门必须测体温,体温合格才能进厂。场内公共区每天消费毒。

2,复审签订的合同。重新进行合同评审。对近期交货的合同,和客货沟通。说服客户因“不可抗力的因素”,请求向后延期。这样可暂时节约资金和生产资料。用于急待交货的客户。这环节很重要!

3,紧急盘点厂内库存剩余的生产资料。由生产部门评估出在未有后期生产资料支持下,能坚持多少天。

4,企业的运行与上下游关系十分密切。就像链条一样“一环紧扣一环”。紧急与提供原材料和标准件的企业联系。争取得到最大的支持。能得到优先供应。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5,稳定员工的人心。关心员工的生活。拿出一定的补贴改善伙食。

6,与政府部门沟通,希望得到更大的支持!

7,与银行沟通,希望在特殊时期得到更大的支持。

8,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我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会渡过难关。


剑雨1358


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很多经济学家都在思考,疫情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影响。有人得出的结论是与“非典”类似:疫情会对经济产生短期影响,并不影响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

然而,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在当下时点讨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其实非常困难。以2003年“非典”作为参照,或许会得出偏乐观的结论。

与“非典”在4月-5月才大面积暴发不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而在过去17年中,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企业盈利能力、通胀率和信贷规模、杠杆水平乃至面对的外部环境,也都发生很大变化。相比“非典”,新冠肺炎会带来更大的短期冲击,经济增长的恢复也需要花费更大力气、更长时间。

在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力度上,我们的建议是宁可用力过猛,也不可轻敌。政府可能需要采取比“非典”、甚至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更大幅度和更广泛的刺激政策,这样才能避免大量中小微企业破产,从而导致大规模失业风险。

短期经济影响

此次疫情爆发于春节期间,给零售服务业带来的冲击可能甚于“非典”。对零售行业来说,春节期间销售额占全年的比例很大。期间,很多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现在的防控措施,使得很多人暂时无法返回工作岗位,企业不能及时复工。

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是餐饮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餐饮行业收入4.67万亿元,15.5%的收入来自春节期间。自1月25日起,全国范围内众多大型商场、多家全国连锁餐饮品牌停业,部分地区还出台禁止所有餐饮店铺营业的紧急通知。

一时间,全国上下各类饭店餐厅纷纷歇业,营业收入几乎为零。但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支出依然如常,且大量现金已投入春节前的工资、奖金发放和春节期间的食材准备中。

对现金流依赖性强的餐饮业陷入困境。以西贝莜面村为例,其往年春节整体营收7-8亿元,今年几乎全部归零。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现金撑不过三个月。恒大研究院估计,仅在春节7天内,餐饮行业零售额比预期下降5000亿元。

电影业也深受疫情影响。据统计,2018、2019年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分别是57.7亿元、59.1亿元,而专业人士预计2020年春节档票房将突破70亿元大关。如今,这个预期不仅不能实现,影院何时能营业都成了未知数。

相比一二线城市头部影院,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影院受到的冲击更大。一方面,很多中小影院短时间内会面临租金、人工成本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即便能顺利渡过当下难关,春节返乡人流带来的票房收益,往往占到三四线影院年票房的30%,很多中小影院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随着疫情结束,一部分消费或投资可以恢复,相当一部分却是不会恢复的。本打算在春节期间置办的电冰箱、洗衣机,可以等疫情结束再买。但春节期间计划好的旅行、走亲访友,随着疫情结束,人们不会按照原计划再来一次,这部分消费难恢复。

不能恢复的经济需求,对于像餐饮、电影、旅游等行业的公司与员工来说,他们今年的收入就会减少,随之会降低他们的消费或投资。因此,疫情对经济不但会带来短期冲击,也会有中长期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结构

“非典”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2003年2季度。GDP(不变价)当季同比增长速度,从1季度的11.1%,下降到了9.1%。但这种不利影响很快过去,3季度增长率就恢复到10%。2003年全年GDP的增长率达10%,高于2002年的9.1%,与2004年10.1%相当。也许是基于这些数据,很多经济学家预测此次新冠肺炎只会给经济带来短期冲击,不会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态势。

实际上,2003年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加速增长期。GDP增速从2000年的7.7%开始上升,一直到2007年的14.2%。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才打乱快速增长进程。与当年“非典”时期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的阶段,GDP增速从2010年的10.6%,下降到2019年的6.1%。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变化。2003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是12.4%、45.6%、42.0%。2019年,这三个比例分别是7.1%、39.0%、53.9%。第三产业占比增加近12%。

“非典”对第二三产业的冲击要大于第一产业,且第一二产业的恢复速度要高于第三产业。与2003年1季度相比,第三产在2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下降了1.1%、1.9%、1.8%。第一二产业在3季度就恢复增长,第三产业在4季度才恢复到接近于1季度的增长速度。

反观当下,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且第三产业占比更大的今天,此次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可能会更大,从中长期来看经济恢复起来也可能会更慢。

企业盈利能力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体现到企业层面,就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与GDP类似,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也是一路上升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随着四万亿刺激政策的推出,增速有所恢复,并于2010年1月达到峰值29.2%,此后则一路下降。同样,上市公司的ROA、ROE在2001、2002年探底,随后一路上扬直到2008年,在刺激计划后有所恢复,达到2010年高点,此后则开始下行。

工业增加值衡量的是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ROA和ROE衡量的是企业对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利用效率。笼统来看,工业增加值体现了企业盈利的数量,ROA和ROE体现了企业盈利的质量。

2003年“非典”时期,工业增加值增速、ROA、ROE高且还在上升,但2019年这三个指标低且还在下降。因此相对目前而言,“非典”时期,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且还在上升,恢复起来自然要容易些。

消费价格指数、信贷规模与利率

2002年的CPI是负增长,直到2003年1月才重回正增长的轨道。2003年前8个月,通货膨胀率都低于1%,在后四个月才在政策刺激下上升到1%以上。而近期,由于食品价格上升的影响,通货膨胀率节节攀升。2020年1月,通胀率为5.4%,食品价格指数增速更是高达20.6%。

信贷规模也在增长。2003年M2与GDP的比例是161%,2019年这个比例是200%。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占GDP的比例,也从2003年的132%,上升到了2019年的254%。

从通胀率和信贷规模来看,货币政策的空间要比“非典”时小很多。增加货币发行和降息,会进一步推高高企的通胀率和信贷规模,现在增加信贷和货币,对GDP的刺激效果会低很多。

与2003年相比,目前的利率水平要更低。短期贷款基准利率在2003年是5.31%,2020年1月是4.35%。与“非典”时相比利率有所下降,但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降息空间。

杠杆率

一个国家的宏观杠杆率,是非金融部门负债与GDP的比例。非金融部门包括非金融企业、政府、家庭等三个部门,不同部门的杠杆率定义为各自部门负债与GDP的比例。

中国宏观和各个部门杠杆率的总体趋势均是上升的。比如,宏观杠杆率从1996年1季度的100.6%,上升到2019年2季度的261.5%,政府杠杆率也相应从21.4%上升到了52.4%。企业和家庭杠杆率的走势也类似,其中家庭杠杆率上升得更快,从2006年1季度的11.5%上涨到了2019年2季度的54.6%。

纵向来看,中国的宏观和各部门杠杆率上升很快;横向来看,只有政府的杠杆率还比较低,企业的杠杆率严重偏高。

与“非典”时期相比,企业和家庭的杠杆率更高,需要支付更多利息,也面临更大的破产风险,因此企业应对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更加困难。而疫情过去后,企业和家庭借贷进行消费和投资的空间也更小了,即经济恢复起来会更加缓慢。从杠杆率层面来看,政府采取宽松财政刺激政策还有一定空间。

外部环境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占比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中国GDP占世界GDP比例,从1996年的6.3%累年增长至2019年的19.2%,其中2003年占比为8.8%

中国经济体量增加,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也在变大。受疫情影响,不少汽车工厂停工,RBC分析师预计2020年汽车产量将比预期减少大约43.5万辆。停产不仅限于中国工厂,由于汽车零部件短缺,现代汽车公司的韩国工厂将全部停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对世界其它国家造成不小影响,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进口也会受到影响,这些国家的进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下降。

2003年,中国出口占比GDP为26.4%,且这个比例在2006年前都在上升,出口增速大于GDP增速,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很大。

201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18.3%,且自2010年在逐年下降,出口增速低于GDP增速,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在下降。因此,与“非典”时期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对出口的影响不会很快结束,且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也不会那么明显。

2003年,世界经济的大趋势是全球化,世界对刚加入WTO的中国持欢迎态度。时至今日,大趋势演变为贸易战、保护主义以及不断上升的关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等多国撤侨、暂停中国人的签证申请、停飞往来中国的航班,甚至限制来自中国的外国旅客入境。这些动作纵然有防控疫情的考量,也受到当前盛行的保护主义影响,这对中国出口也有不利影响。

应对政策

相比“非典”发生时的2003年,中国经济发生很大变化。

2003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且增长越来越快,目前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越来越低的阶段,这点也体现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

此外,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第三产业占比更大,而第三产业受疫情冲击更大且恢复缓慢。由于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当前通胀率要高于2003年,M2/GDP、社融规模存量/GDP也已大幅上升,这些都会降低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

无论是宏观杠杆率还是非金融企业、家庭还是政府的杠杆率都已大幅上升。杠杆率的上升,除了会增加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利息成本、破产风险,还会降低疫情结束后企业和个人借贷进行消费和投资的能力和意愿。这两者会扩大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也会减缓疫后的经济恢复。此外,杠杆率的上升还会减少政府财政政策的空间。

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世界经济保护主义的盛行,都将不利于出口的恢复。中国经济的体量也比2003年大很多,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也将越来越低。

基于这些变化,政府刺激政策可能不如“非典”时期有成效。随着时间流逝,船在河里的位置不同,更重要的是船本身也不一样了。以17年前的事件作为参照,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但这已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选择。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几乎停摆、且延迟十多天才逐步复工,这是“非典”、全球金融危机时不曾发生过的。我们需要做好此次疫情可能会对经济造成比“非典”更不利影响的心理准备,也要做好经济恢复更慢、恢复过程更漫长的应对措施。

在刺激政策的力度和广度上,我们认为宁可用力过猛,也不可轻敌。为克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避免大规模失业,政府可能需要采取比“非典”甚至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大幅度的刺激政策。

首先是财政政策上的减税以及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环保、医疗卫生等方面,这些措施可以拉动整体经济增长。二是增加货币发行和降息,保障企业当前现金流的稳定以及疫后复工的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三是维持股市和债市稳定,保障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股市稳定尤其重要,企业杠杆率已经很高,股权融资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

这些刺激政策都是为了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但实际上是向大型企业倾斜的。相对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更脆弱、也更难直接享受到刺激政策带来的好处,因而它们需要更直接、力度更大的政府支持。比如,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房租、退税、延期纳税、补贴研发成本和直接资金支持等。


李老师—


你好!疫情日益严峻的坏消息与中小企业的忧心、焦虑与迷茫,这是个当下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疫情不可阻挡,中小企业又不得不渡过难关,各行各业都要有所行动,个人根据经验提出一些建议方案供参考,谢谢!

首先,中小企业想化解危机,要知道有哪些危机呢?

1、疫情的不可预估性,到底还会持续多久能恢复?

2、疫情是否会引起经济系统与秩序的崩溃呢?

3、中小企业不能经营,现金流有限,员工工资、房租等,谁来买单?

4、中小企业如何开展远程办公、在家办公?

5、如何安抚员工情绪,尤其是核心员工,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

6、疫情中后期,如何把握业务机会,转危为安呢?

7、如何保证自己可以持续活下去呢?

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难题!知道问题在哪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小编无法深入各个行业详细给出详细解决方案,只能从大局出发给予一些共性的思考。

其次,中小企业化解危机解决方案的思考

1、特殊时期,中小企业压力更大,心态千万别崩盘

特殊时期,心态是先决条件,不管外界局势如何,中小企业老板与员工都不能轻易动摇,不信谣,不传谣,坚信防疫站很快就能胜利。

那么,中小企业在这样节点上可以做哪些呢?

A、临时组建中小企业疫情小组。这是目前国家面对疫情同样的采取对策方案,中小企业通过小组来评估企业的风险以及期间工作推进的安排与分工等;

B、不要试图想去发国难财,越到特殊时期,越要坚守产品的本质与服务品质,才能获得更多的口碑增值;

C、中小企业虽然没有捐钱的能力,可以考虑通过公司产品或业务便利性贡献微博之力,不忘社会责任感;

D、加强自我保护,做好企业全员动向与防护的每天登记与追踪。一定要确保企业全员都能达到零感染,才能让企业更加顺利度过难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性做一些员工宣导制度,比如:要求所有员工在办公区及上下班路上必须全员、全天、全程佩戴口罩;对于近期去过、途经湖北疫区、或接触过疫区人员且没有度过观察隔离期,或自身存在发热症状等人员,将纳入“风险人群”管理;鼓励员工自驾、步行或乘坐班车,尽量减少社会公共交通通勤,降低在途感染风险等等,通过公司政策加强防护,做好安全防控是第一。

2、别抱怨,联合同行集体发声求助

中小企业面临危机,最怕的就是到处抱怨,吐槽,不如联合一些同行或你所在行业的主管协会与部门等,共同发声寻求帮助,抱团取暖。西贝企业就曾联合同行的其它品牌共同寻求政策支持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A、如果是疫情中业务向好的中小企业,应该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分批有节奏的尽快恢复生产,如果你的业务需求进一步激增,更要做好节奏把控,切勿忙碌赶工,忽视了健康防疫的内容。最好多听取防疫专家的建议,先保证防范措施到位才能复工。

B、如果是短期内的困难,如餐饮、零售等服务业,此时无生意,现金流吃紧,要赶紧安排与员工、出租方、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协商,解决控薪、减租、减息、减税等方面形成支持与谅解。

C、联合同行业的企业向政府呼吁对中小企业降税减负。

D、同你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单位共同报团取暖,积极沟通,相互扶持。

3、远程办公与弹性工作的执行

中小企业的老板一定要赶紧充分利用免费线上办公软件的工具,快速启动员工工作内容与任务的安排,通过微信等渠道召开临时电话会议,建立定期沟通与工作汇报机制。

如果没有工作紧急事项,就要开展线上学习交流分享的机制,通过业务交流与分享、建议改进沟通等,充分发挥员工宅家的生产力。

对于远程办公,目前比较流行的就是1-3-1’工作法”的方式,即周一碰头会,周二到周四各自在家或办公室开展工作,周五复盘沟通,总结工作内容与安排下周计划等。

根据德勤最新的针对疫情的人力资源政策调查结果,82%的企业认为当下最重要的员工管理是提供“弹性工作”,通过休假或弹性上班等方式开展工作。

4、工作目标与激励双管齐下

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工作开展更需要明确指定工作目标,分解目标任务以及完成时间节点等。

目标一定要多个维度,公司层面,可以将目标拆分为部门层面,部门可以将目标拆分为小组层面,小组可以将目标拆分到个人层面,确保事事有目标,事事有人头。

疫情当下员工坚持工作为目标奋斗,更需要通过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关怀员工。比如薪酬激励既要关注员工的获得感,也要关注企业的人工成本可控性,要做好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的搭配,确保“劳有所得,绩有所得”。

除了奖金等物质激励外,更需要有心理健康的辅导以及文化上的荣誉激励,比如可以针对非常时期涌现的“典型标杆和突出事迹”给予一定的表彰,树立榜样,鼓励“比学赶帮超”等。

因此,有目标,有激励,有关怀,多管齐下形成利益共同体。

5、懂得开源节流与现金流的重要性

首先中小企业一定要针对疫情对自身企业业务的影响,预估疫情持续时间带来的哪些苦难,对公司的收入与现金流做出预判,并形成预案。

顺应当下的时势,如果有不具备快速发展的长期投资项目,该停的要停。

让财务部门重新梳理下企业的成本,把资源资金优先用于经营活动上,压缩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保障现金流。

真心当下可赚钱的业务订单,如果需要老板亲自出动或核心团队骨干,也要不惜一切代价,这才能保障公司的基本营收盘。

剥离掉非核心的业务项目,特使是那种不能快速发展的长期投资项目,该关停的要关停。

多拓展一些融资渠道,与长期合作的银行沟通,争取提供中长期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并加大资本扶持力度。

关注企业的产品库存情况,梳理出短期受疫情影响造成消化周期变长的产品制定预案,同时还要做好疫情后消费反弹的库存准备。

如果中小企业手里有好的项目,老板要舍得释放股权,尽可能引进资金,备足粮草弹药。

6、维护客情关系不可忽视

在特殊时期,稳定客户与供应链以及外部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如果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带来的履约风险,一定要做好客户关系风险制定解决方案。积极了解下游合作伙伴的市场变化、复工时间以及订单交付时间等。

中小企业要全面梳理和评估受影响的业务项目合同,及时通知对方,较少客户的损失,还要考虑订单内容变化是否变更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更要懂得“傍大款”,加强与大企业客户及时有效沟通,寻求谅解,增强对方的信心,争取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7、建立灵活和谐的劳务关系

中小企业自身具有灵活性,在用工方面更要主动出击,可以采取自有雇佣、业务外包、灵活用工等多种方式,用工方式更加社会化、专业化和平台化,工作效率更高,用工成本更低,更能减轻危机时期的用工风险。

如果企业长期无法复工,可以适当调整员工休假或待岗安排等,也可以调岗调薪调工时,一定要做到不裁员或少裁员为好。

如果有中小企业可能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而选择停工停产,一定要果断,不要犹豫。

疫情面前,我们更应该建立灵活和谐的劳务关系,需要发扬吃苦精神和分享意识,被迫停业、不能复工的需要与员工坦诚沟通,可以协商停业期间薪酬支付办法,共度难关。

8、洞察先机,把握机会

2003年非典时期,京东、淘宝审时度势而崛起,疫情过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带来全新的市场需求并催生新的业态。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线上方式”对“线下方式”的无情渗透与强力深度融合,已经在疫情中不断推进智能化、产业互联网化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疫情期间,中小企业老板一定要召集中高管开战略大会,让大家一起洞察新机遇,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能力,看能否及时推出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的措施,核心要将产品与服务做好。

比如,针对宅生活,美团推出“无接触配送”,春节档率先挑战和改变传统院线模式的徐峥《囧妈》,今日头条、盒马鲜生线上线下深度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在春节期间得到验证的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大量稳定客源的引流。

疫情已经在孕育着新的商机,如电商、短视频、游戏、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线上办公与协同软件、家用娱乐设备等业务,还有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将强势崛起。

最后,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将推动农牧业、餐饮业、食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地发展。

这些对中小企业而言,如果能够洞察先机,率先出动,有可能迎来一次新的重生。


最后的话:如果中小企业哪天复工,小编在此建议老板们一定要召开一场复工大会,鼓舞士气,建立员工信心,给员工们收心。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中小企业一定要坚定信心,坚持价值输出,深入产业的机遇进行升级,才能真正化解危机,大干一场。

如果你也有其他的建议或看法,欢迎留言探讨,同时也可以关注“醉井观商”收看其他的行业点评与分析,谢谢!


醉井观商


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冲击下,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开工,面临亏本,甚至于倒闭的问题,怎样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首先的问题是搞清楚风险到底在那里的问题。

中小企业,甚至于大企业,在疫情下,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企业倒闭,而是不能触犯国家关于控制疫情所定的法规和政策。

目前,很少有企业想到这一层,据网曝,有家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在疫情期间,组织高层开会,研究疫后复工事宜,高层中有人属于潜伏者,导致数人感染。这个结果不但使公司不能如期开工,连公司负责人都会面临刑事处罚的危险。

由于这次疫情传染力強,党和人民举全国之力极力战疫,如果不清楚国情和政策走向,不但不能摆脱企业困境,反而容易陷入疫情风波,不但恢复不了正常经营状态,就连相关负责人,都会有牢狱之灾。

目前,正是返工潮达到高峰的时候,如何达到疫情与复工两不误,关键在于隔离。

高层:公司领导应该对如何隔离员工的措施达成一致意见,上下思想统一,令行禁止,形成统一战疫格局。

企业高层要研究隔离理论,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制定一系列隔离措施,能不见面就不见面,能不复工就不复工,能不聚集就不聚集,争取不发生一起疫情事故。

一、员工来源

对来自于疫区的员工和确诊病人有接触史的员工以及有相关症状的员工,一律不复工。

二、员工隔离

不论是住宿、吃饭和工作的地点,一律做好隔离,能够单人住宿,绝不双人住宿,吃饭尽量在室外分开就餐,工作能单就单,避免聚集现象。

三、员工消毒

员工一律戴口罩,全身酒精消毒,所有企业场所也全部消毒 ,不给病毒以容身机会。

中层:执行高层决策,灵活自主地采取各种措施达到隔离目的。

我们从网上得知有两件事,企业执行层可以借鉴。

网曝有滴滴打车的,用透明塑料布将架驶位和其他座位隔离开来,达到阻断感染途径,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几块钱的事,一下解决了疫情和工作的矛盾,所以说,只要肯思考,办法总比问题多。

网曝有家公司复工,吃饭时,采取单人单桌,每桌相距三米左右,分批错峰吃饭,虽然多耗点时间,但是毕竟也是保证了吃饭的问题。

所以,中层只要肯多用心思考,疫情就影响不了公司正常运转。

基层:自觉隔离措施,积极反应疫情,尽力完成工作任务。

基层员工一是不能隐瞒自身疫情史,二是积极反应公司疫情情况,三是尽力完成工作任务。

只要公司上下齐心,疫情就没有什么可怕的,甚至于在疫情之下,夺得先机,在其他企业陷入困境中发展状大。


勤奋努力的小蚂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小企业该如何化解危机?

记者从国内多家车企了解到,复工复产正有序进行中。为了保证员工的安全,柔性办公、体温检测、一人一桌式就餐、口罩配发以及详细的复工指南已成大多数车企标配。上汽集团对复工工厂采用了单班生产,平时则多为三班生产;北汽员工大多在集团的倡议下选择自驾拼车上下班,,目前已有465辆员工车辆加入拼车服务;福特汽车位于杭州和重庆的工厂已恢复生产;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在北京的工厂也于2月10日恢复生产。

像汽车这样的行业,整车生产企业对行业的带动和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整车生产企业按兵不动,就意味着大批中小配套企业都要眼睁睁地看着、苦苦地等着,等待整车生产企业的启动。有的企业,则会因为长久的等待而失去生存的希望。如果整车生产企业能够早点复工复产,对于面广量大的配套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也是最大的希望。

虽然在疫情还没有得到全面控制的情况下,整车生产企业也无法全面复工复产,对中小配套企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还非常有限。但是,不管怎么说,已经看到了希望。至少,可以先获得一些机会,增加一些原材料供应。就算暂时不需要配套企业的产品,也可以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避免金融机构的抽贷、压贷。因为,即便管理层有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机构不能向企业抽贷、压贷。可银行也是企业,他们更多的还是会站在自身利益出发,对可能出现风险的资金进行管控的。更何况,我们的银行,擅长锦上添花的很多,愿意雪中送炭的则比较少。如果整车生产企业启动了,银行的担忧就会大大减轻,继而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多希望,避免可能出现的被抽贷、压贷现象。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整车生产企业可以依据各自的实力状况,主动采购一些原辅材料,让配套的中小企业获得一些订单,增加一些资金注入,可能对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生存压力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困难时期,抱团取暖,是最重要的,也是共度难关最急需的。大企业需要中小企业的支持,在中小企业遇到困难时,大企业也要伸出援助之手,拉中小企业一把。

实际上,需要这种帮助的,不只是汽车行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如船舶、机械等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带动力、影响力比较大的行业,都需要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共度时艰。大企业一定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复工复产,给中小企业增添信心。


谭浩俊


疫情当下,受到客流减少、经营时间及空间限制,很多企业和职场人士都将面临大考!这是一个需要大家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这个环境下,尤其是抵抗风险能力较弱、资金需求密集的中小该如何自救?

企业的管理层要如何应对呢?

今天,我围绕汽车4S店的视角,梳理了部分注意事项和应对思路,与大家分享:

1、正确看待疫情,做好团队心理疏导,尽快回归正常业务开展状态。

关于疫情对我们经营的得失影响昨天已经分享过,今天主要是谈一下我们对待疫情这件事的态度认知如何合理定位!

疫情发生,正常人的思维是基于自我保护的行为措施行动。对待疫情,存在侥幸心理、不注重科学防护肯定是不对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为信息或认知的问题,产生了过度恐慌的心态。过度恐慌导致自己思考和行为的受限,进而扩大了疫情本身的影响。也有部分人因疫情自我设障或把防疫摆错了位置,完全打乱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规划,也就明显顾此失彼了!

针对疫情,只要做好科学防空,根据自己的岗位,该干的活还得干,该办的事还得办,哪怕是换种方式也要干,这才是正确的心态。比如目前我们无法改变大众心态导致的线下客流减少,就要努力从线上做;无法及时邀约客户到店就要想非接触的办法维护好客户;线下无法团购活动就要探索进行线上的团购尝试等。而我们的营销传播也应该向复工日后的“出门请做好科学防护”的视角转变,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消毒防护,积极进行员工的筛查和教育,从人员值班安排、防疫物资准备、专项资金支持、组织领导建设、应急措施制定等方面为全面复工做好准备。

任何风险的背后都有机遇,但稍纵即逝。在复工不复工、邀约还是不邀约客户线下到店的犹豫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替代措施并开展行动,就可能错失机会。我们汽车行业的员工普遍年轻,需要提前做好引导,并针对时下大众的普遍心理给予相应的话术指导和支持。

在这个心态中,我们要做到即不能轻视疫情,也不能恐慌!在做好硬件、意识、措施防护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业务的开展,是最重要的。

所以,大家要坚持做到疫情之下,防控绳时刻紧绷,但是不能凡事都拿疫情来说事,更不能拿疫情成为拖延甚至推脱的借口!

2、疫情之下,线下业务少,要下更大的力气研究和思考工作中的不足应对、重点工作的提升问题。

在企业经营中,困扰你许久的问题,并不会因疫情而消失,反而可能因疫情而加重!这个时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梳理问题,同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重点。

作为汽车4S店,要结合品牌和团队表现,围绕当下疫情对客户的影响,重点应针对市场策划、品牌传播、线上拓展、新车库存、毛利趋势、售后吸收率提升、合理的费用管控、团队优秀人才留用和新人培养提升进行分析和应对。

要利用未全面复工和客流小的空档期,好好反思工作短板,制定未来的应对措施,为全面复工后做足准备工作!

3、正视我们的现状,但要致力于改善,为抓住未来机会打基础!

今年可能是汽车品牌经营最困难的一年。

有的品牌没有新车型,而库存压力、厂家支持力度也有限、竞品的挤压和同品的价格战对大家的规模发展和利润提升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同质化的项目和客户便捷的议价渠道使产品更加透明,包装变得困难,品牌销售前端的整体弱势也将传递到售后,新增不足与流失的存在将限制大家售后的增量。目前的情况是,即便售前通过牺牲一定的短期利润来拉升销量,但意向客户基数小,导致难以使销售规模实现大的增长,盈亏平衡挑战大。

针对此种问题,2020年作为独立运营的汽车经销商要明确努力方向:尽可能多的争取到厂家的市场支持;优化市场费用支出,加大异业合作、自媒体传播等低成本引流;三是挖潜现有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的维护质量找增量;四是线索和基盘客户利用过程质量的再提升。其中,扩大线索开口应该是当前大部分市场工作核心,提升线索利用转化质量是销售工作核心,激活基盘客户的活跃性是售后工作的核心。

4、切实做好4S店最本源性的项目,抓主要矛盾。

当前形势下,作为汽车经销商,大家要加强四个维护和沟通,分别是保持与厂家及相关上下游供应商的沟通衔接,从任务、资源、资金等方面成为真正的共同体,共克时艰!保持与属地疫情管理部门的对接,做好相关的防控措施落实!加强与潜在客户、保有客户的联系,丰富非接触式联系渠道!加强与团队的沟通,保护好员工的安全,及时帮助团队应对复杂的局面,上下一心,风雨同行!

在业务层面,好好思考一下! 新车销售方面,你要是能够返璞归真的思考一下的话,其实基点是裸车,需要延展的是二手车业务。目前,新车销售能挣钱的店和品牌屈指可数,加上疫情影响后雪上加霜!售后业务方面,单车产值下降是趋势,核心基点是客户的有效保有量和客户的活跃性。其他业务在基点业务带动下来弥补一些损失。

5、注重核心竞争力培养,决策更多的立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项目或流程设计的领先优势有时效性,核心竞争力才不容易被模仿。汽车品牌经营的核心竞争力要基于核心团队和梯队的建立、4S店和汽车的技术密集型和重资产性的特点、团队特色服务理念和文化的固化传承等角度来开展。

6、员工与企业,到了同心同德、共渡关山的时刻了!

在市场好的时候,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可以丰富多彩,因为大家都有很多的选择和余地!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确实是需要员工和企业一块抗的时候了!

本次疫情何时结束,目前不好妄言!虽然有专家预测2月底可能迎来峰值后的拐点,但是结束至少要到4月份,而本次疫情对客户的购买意愿、购买心态的影响将会持续较长时间。而四月份之后,汽车行业的春季车展行情预估会受到影响,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流动资金的周转压力会纷纷而来,部分单店或经营吃紧的经销商可能真成了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所以,此时此刻,投资人压力非常大,管理层挑战压力空前!同样,因为业务受限、业绩缺失,员工的收入甚至岗位有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企业出现了风险,自然部分人的就业都可能成为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企业、投资人还是员工,都到了经受考验的时候!作为员工,要立足自身岗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不能等,不能懒,不能习惯性的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要高度自觉的集思广益,多渠道并举的为团队多做贡献!而此时,也是考验企业的时候,只要能坚持下去,尽量不要通过裁员、分流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也要想方设法保障员工的正常收入和工作中的疫情防护安全!

疫情之下,更能考验一个人、团队和企业!此刻,大家要做的就是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共越关山!切不可因为放假时间久了、办公形式灵活了而失去组织性、纪律性和自觉性!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与大家分享一句我很认同话:做企业有心法,有技法。心法到位了,技法哪怕差一点也没关系。但是怕反过来,技法精湛,心法却一直立不住,最后就一起放倒了!

不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这句话都可适用为准则,尤其是在疫情当下!这句话的核心是战略与战术的协调统一,策略性的大方向找准、找正确就要坚持下来,固化为习惯或文化,战术性的动作鼓励百花齐放,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违背了策略大框架。心法要正,技法要活,守正方能出奇!

疫情之下,在做好防护防控的前提下,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学习、多思考、有关切和密切客户关系维系的行动,调整好管理团队和分散办公的员工状态,有前瞻性的做好各项计划和统筹安排是最重要的!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恢复正常状态!也恳请各位读到本文的朋友立足岗位,为全民防疫、早日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狙击战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以上浅显认识,不足之处请指正!

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谢谢!

<strong>

谈企说车话生活


面对此次疫情,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没有开源的同时,还要大量的支出,这给企业带来的很大的挑战;此时企业如何化解危机,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放平心态:目前国家对疫情的控制力度不断的加大,在这个时候也是考验每个企业经营者的心态,只有一个好的心态,遇事不急不躁,头脑才会清醒,多加思索遇事的解决办法。

二、企业财务管理:每个企业经营者不需要懂财务,但是必须掌握企业财务情况,特别是在这危机时刻,做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要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节流开支。

三、企业员工的安抚:危难时刻,企业不好过,员工也是同样的,但越在这个时候,企业越要跟员工一起拧成一股绳,可以集思广益,利用每个员工的优点,知识,创意,汇总一个企业如何度过难关的办法来。

四、商业模式: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跟业务渠道,但面对此次疫情的影响,我们企业是否想想自身的经营模式是否还符合现代市场的运作,目前对企业可能是个危机,但面对企业商业模式运作也不乏不是一个改良的好机会。

当然,可能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企业的经营者去做,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有的困难都是短暂的,希望所有的企业经营者都能安全度过此次危机,未来的发展是美好的,每个人的潜力也都是无限的,我们要利用好自身的优点团结起来,共度难关!


我是伟光


危机危机、危中藏机。企业的发展就是在这些危机中不断前行的。

五步化解危机:稳定情绪→集思广益→缩减开支→重新布局→灵魂拷问

1、稳定情绪。不管再难,对于老板来说,这一步很重要。困难已经出现,不平静也没用。况且,做公司本来就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测的困难,这次相对大一点而已。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集思广益。借这次危机跨越过程,提升骨干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甚至有些内部矛盾可能就可以趁这个机会解决掉,好好利用。

3、缩减支出。市场消费信心预估6个月才能完全恢复,且这次疫情会让很大一部分人今后消费理念会起一些变化,所以根据你自己行业做个评估,尽可能缩减规模和支出,保住不死。

4、重新布局。这次疫情一定会让很多基础很弱的同行死掉,也会有很多消费习惯的变化,赶快趁这段时间在销售端和产品研发端重新布局,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转危为机。

5、灵魂拷问。多数在这个时期非常艰难的企业,根基都不牢固,我指的不是资金实力。作为企业老板,有问过这三个问题否:这个公司存在的价值吗?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想要将公司推到什么高度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三个问题的作用在平时是不太容易突显出来的,越是危机时或重大决策时,才能发挥作用。可见这灵魂三问的威力。你完全可以趁这次危机,将自己的公司在这个角度上做个升级。


越是厉害的人,越会利用危机强大自己。愿你能抓住这次机会!


成在天下


看了大家的评论,有些云里雾里,我觉着,要化解中小企业危机,必须这样做:1.评估;2.振作;3.信誉;3.开工。

1.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从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到今天2月12日,刚好20天,除去春节假期,也就10多天。若是一个企业没有抵抗这么一点时间的能力,那么可想而知经营状况是怎样的?所以我们不妨在不能开工的当下,总结反思一下,看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能否转型升级,何去何存。若是惨淡经营,没有前途,不如早点下定决心转行。若是前景看好,困难是暂时的,请继续向下看。

2.振作

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属于不可抗力造成,按照今天的数据看,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发病人数7天连续下降,相信很快就会逆转。我们创业,必须有顽强不怕死的‘光头强精神’!信心决定成败得失!你自己作为老板都没了信心,在这点挫折和困难前,失去了斗志,怎么激励员工,带好队伍?

要相信,危机是困难也是机会,从困难中寻找到机会,才是成功者的基本素养。同行业都不景气,倒闭破产遍地,试想我们若坚持到最后,竞争对手是不是少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收入的不断改善,消费和需求会逐渐的变大,是不是机会来了。

3.信誉

行业不景气,失去斗志,合同违约,员工工资拖欠,哀鸿遍野。我们想脱颖而出,企业信誉是我们战斗的杀手锏。在这个时间段,千万不能忽视了信誉。

首先,我们得主动向客户说明原因,合同约定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对违约一般都有豁免权,我们必须向客户诚实的答复履行合同的可能,时间,给客户信心和保证。

其次,不要拖欠员工工资。克服困难,尽快融资,解决现金流。员工的信心决定企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工资是第一,大家为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说其他的都是空话,赚钱养家才是最真实的目的。你拖欠工资,员工想的不是努力工作,而想的跳槽。你若解决了工资的问题,相信行业中优秀的竞争对手职工,只要你积极争取,很可能就会被你所用。供应商看到了你好的口碑,也许还能赊欠部分原材料。

4.开工

现在国家已经提倡,积极有条件的逐步恢复企业产能,你必须尽快,组织开工。和员工一起,集思广益,寻找发展方向,或实体转线上,线下线上一起发展,或者调戏经营项目,实现多种经营,或者完善产能,突破拳头产品,彻底增强动员大家的信心,积极寻找办法,争取早日运作起来。停工这段时间,零售商缺货,消费者消毒被压制,疫情过去后会有一波消费的高峰,别到时手中没货。

讲了这么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什么困难,可以私聊。我也是一个坚持了多年的生意人,人就是不断从困难走向困难,一辈子都在解决问题。相信自己!必赢!

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