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嗯哪咋滴


姚广孝,幼名叫天禧,字斯道。祖籍河南汴梁(今开封),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时逃到江南,落脚在长洲相城(今属苏州)。他出家后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忠于寺庙,善终于寺庙。


出家为僧,不忘初心

  • 在乱世寻得一处安稳

姚广孝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郎中,生活虽然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姚广孝十四岁时,父亲让他学习行医,他口气十分坚定地说:“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争得一官半职,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

这些话被家里人当成一些大话并没有去理会,由于清贫加姚广孝的伯父姚震之说:“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

父母亲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终于下定决心,把姚广孝送到了里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从此,姚广孝成了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在为僧期间不断学习,研究兵法,云游四方广交名士。经常与人谈论,精通佛、道、儒、法家之学,成为了当时非常有名的高僧。

  • 平凡而不平淡的前半生

在元末乱世中,姚广孝叩钵吟诗,高谈阔论,确实不像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个胸怀大志的书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刘秉忠的路子,辅佐明君,成就帝王之业。

洪武四年朱元璋号召天下的高僧,不过这一次因为一场大病而失之交臂,

洪武八年姚广孝以通儒的名号被诏,在京城天界寺修行。

洪武九年,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在那里住了四年,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

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游,次年“扬帆于浙江之上”。这时,47 岁的他已经倚仗而行了。正当他感到“死期将至,故痛自鞭策”时,在好朋友宗泐的举荐下。

洪武十五年再次被选高僧进京。从此,他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名扬天下

  • 相见恨晚

洪武十八年同时是马皇后去世的时间,这一年朱元璋命令天下有道高僧来侍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

在宗泐的推荐之下朱棣遇见了姚广孝,两个人一番攀谈竟然觉得有一番相见恨晚之意,在朱棣的邀请之下姚广孝毫不犹豫的答应帮助出谋划策。

朱棣就藩北平,姚广孝就跟随燕王北上,来到了北平。为了遮人耳目,朱棣让他住持庆寿寺。两人从此频繁往来,经常秘密私谈,至于谈论什么,至今不得而知。

  • 连出奇计,谋定江山

在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成为继承人死去之后,朱允炆选择让一群藩王不需要进京发丧,而在已经在半路的朱棣执意要前进。

而姚广孝选择进谏,讲述其中利弊之后让朱棣原路返回,加上操之过急的削藩引来众多藩王的不满。

看着这个愈发紧张的局势朱棣心中也是非常慌乱,而这根最后的稻草就是姚广孝,在姚广孝的鼓动和暗中筹划之下开始准备起兵。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军一路破关拔城,来势凶猛,举国震动。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讨伐。燕王在姚广孝的辅佐下,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大破耿柄文的大军。建文帝着了慌,急忙以曹国公李景隆取代了耿柄文。十月,燕王率兵袭大宁,李景隆乘机包围了北平,筑垒于九门。

燕王起兵三年,与朝廷各有胜负,但没有突破性进展,仅仅保住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在这危急的关头,姚广孝不愧为一个出色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他在总结了三年的作战得失后,提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谋,这就是奇袭京师。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谁也没想到姚广孝能够在危机关头选择这一奇招。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带着一些兵力奇袭京城,第二年五月已经到达长江北岸,这一举动让建文帝大惊,因为主力军甚至没有多少兵力在保护京师,这一招釜底抽薪让朱棣开始站稳阵脚。

六月,朱棣挥师自瓜州渡长江,建文帝派兵迎战,均告失败。燕军兵临城下,建文帝政权岌岌可危,谷王朱橞、大将李景隆等开城投降,京师遂告陷落。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进入京师,夺取了明朝政权,将天下归于自己手中。

清朝赵翼评论《明史》编纂时写道:

姚广孝非武臣,而以其为永乐功臣之首,则与张玉、朱能等同卷。”

这是对姚广孝在这一场争夺做出贡献的最好肯定。


不脱袈裟的参政者

当朱棣即位后,姚广孝也是一路水涨船高,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明成祖和姚广孝谈话,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称他为少师。

为了报答姚广孝的功劳,成祖让姚广孝蓄发,姚广孝不肯;成祖又赐给他府第和两名宫女,姚广孝也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在朝堂上,他的衣着和身份,不仅在当时独一无二,而且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姚广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后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两部大书的编修。

原来主持编修《永乐大典》的是解缙,解缙并没有理解皇帝编修这部巨书的宗旨。永乐二年二月,这部巨书完成后,定名为《文献大成》,明成祖对这部书不太满意,让姚广孝等人重修。

永乐五年,这部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 阳、医、卜、僧、道等内容的二万多卷的巨书,在姚广孝主持下顺利完成,并更名为《永乐大典》。

袈裟胜过乌纱

姚广孝一生不脱袈裟,但一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结交王侯,策划密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脱袈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认为是信仰和自保。

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前,姚广孝是和尚;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后,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当和尚,因为这一身袈裟代表了一个出家人的身份,向朱棣表了一个态度,表明自己对权势是淡薄的,在朝政上是没有野心。

他深知“狡兔死,良狗烹”和功高震主的恶果,如果一旦脱下这个袈裟,非常容易卷入漩涡中。

因为这身袈裟为他的政治活动和得以善终做了最有效的保护。

原生家庭本身就是信奉佛教,加上十四岁就皈依佛门,如果当初没有迈进佛门,很大程度上就没有后续的名望。

在心里中佛教的经文和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印刻,挥之不去,佛祖也已经成为信仰,所以想要脱掉袈裟就相当于放弃一切。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死于寺中。他希望能够按照出家人的方式来安葬自己,朱棣同意,并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

他被依照僧制安葬于京西卢沟河畔。三十日,镇远侯顾兴祖奉旨祭灵,并宣读了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的祭文。


点个关注,发现历史,改变生活


空梦历史


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智计百出,为朱棣最终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疑是那个年代最顶尖的谋士,但最终却在无尽的凄苦和悲凉当中辞世,其结局不算好。

姚广孝是长洲人(今属苏州),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姚广孝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1399年(建文元年),姚广孝跟随朱棣起兵靖难,成为了朱棣的头号军师,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朱棣最终夺得天下,并于1402年(建文四年),正式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朱棣称帝后,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对姚广孝依然极度尊重,每次与之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后来,朱棣让姚广孝蓄发还俗,但姚广孝不肯,朱棣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依然住在自己的寺庙当中,白天上朝,夜晚烧香拜佛(或许是他觉得自己在靖难之役当中杀戮过重而为死者超度吧)。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庆寿寺中,朱棣数次去探望,临终前,问他还有什么遗言,姚广孝说道":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初,成祖攻入南京,被告知建文帝化妆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朱棣便以此为由将溥洽禁锢了十多年。此时,面对即将离世的老下级、老战友的请求,他实在无法拒绝,最终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即刻下令将溥洽释放。不久,姚广孝去世,终年八十四岁,一代顶级阴谋家、大谋士终归尘土!

纵观姚广孝的一生,作为阴谋家、谋士他无疑是成功的,但本该是意气风发的他,却活得无尽的孤独和凄凉,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并未得到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是无尽的唾弃,因为在他这些家人朋友看来,建文帝才是正统,朱棣是反贼,他随朱棣造反就是助纣为虐,因此给他打上了反贼的烙印。姚广孝在功成名就之后曾经回到过故乡长洲,但衣锦还乡的他,面对的不是乡亲们的夹道欢迎,而是无尽的冷眼和谩骂,甚至连他亲姐姐都对他闭门不见,他又去拜访老友王宾,王宾也不肯相见,只是让人传话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我们可想而知,面对家人朋友这样的态度,姚广孝内心应该是无尽的凄苦和悲凉的,功名富贵不能和家人朋友共享,要来何用!因此,他才拒绝了朱棣的赏赐,一个人又回到了寺庙当中,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聊史论今


姚广孝是朱棣的智囊,朱棣举事成功,离不开他的谋划。姚广孝出生于中医世家,祖辈世代行医,可他却在14岁时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后拜席应真道士为师,学习阴阳之术。

1375年,大明招录精通儒书的僧人,姚广孝被录用,但朱元璋并没有给姚广孝任何职务,只是个打杂的僧人,他这样一呆就是5年。直到1380年,才到天界寺任个僧职,算是有了个正式的官家身份,此时姚广孝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僧人。



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皇后病逝,朱元璋非常悲痛。为了表达自己对马皇后的深情,朱元璋挑选了许多高僧,陪伴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因此被分配给了朱棣,姚广孝到达北平后,朱棣让他去了庆寿寺当住持。

此后的日子里,朱棣和姚广孝经常一起畅谈天下事,朱棣称姚广孝为少师,非常欣赏他的才学。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继位后不久,接受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实行削藩,解除各藩王的兵权。



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等先后获罪。此举让其他藩王人心惶惶。朱棣也不知如何是好!没有行动,基本上就是等死。朱棣也是夙夜忧叹,百思也没有想出好的对策。

姚广孝深知朱棣的心思,力劝朱棣起兵,与其等死,不如一博,狭路相逢勇者胜。朱棣心里明白,自己起兵名不正言不顺,是叛乱,不得民心。朱棣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当时他的势力同皇帝朱允炆相比,还是弱不少,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姚广孝看出了朱棣的顾虑,用上了他的专业知识,对朱棣说:“我只知天道,不管民心‘’。这个是最蛊惑人心的话,天道深不可测。于是朱棣下定决心,开始为起兵做准备,一切都马虎不得,天有不测风云。

朱棣还没有选定起兵时间,就出事啦!在 1399年6月,有个叫倪谅的护卫,向朝廷告发了朱棣谋反。朱棣得知起兵计划泄密后,刻不容缓,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矛头看似是直指齐泰和黄子澄,其实不过是为起兵找个借口而已。



姚广孝跟随朱棣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当朝廷主帅李景隆攻打北平时,姚广孝和朱高炽一起指挥将士们坚守城池。击退了李景隆的军队。朱棣率军南下,想把一个个城池攻破,可围攻济南3个月,都没有拿下济南城,将士们士气低落。姚广孝让人送信给朱棣,让他放弃攻城,率军直奔南京,朱棣接受建议,直扑南京城,不久便拿下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

1402年朱棣登基后,大封功臣,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不久后拜为资善大夫和太子少师。朱棣让姚广孝还俗,被姚广孝拒绝了,他不接受府邸、美女等赏赐,仍住庆寿寺中。朱棣出征,姚广孝则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可见朱棣对他的信任。



1418年,姚广孝病重,深感来日不多,朱棣多次前去庆寿寺探望,并问姚广孝有什么要求。姚广孝只请求朱棣放了僧人溥洽,这个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棣破南京后,以溥洽知道建文帝去向为由,把溥洽囚禁,一晃关了十几年,可姚广孝念念不忘此事,对于姚广孝的请求,朱棣答应了。不久后,姚广孝病逝,享年84岁。

姚广孝得到了善终。他去世后,朱棣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朱棣去世后,儿子朱高炽继位后,加赠姚广孝少师散官勋爵,谥号‘’悉如旧”,配享庙庭,这是姚广孝最大的荣耀,因此后人也称他为‘’黑衣宰相‘’。


一本夏


姚广孝,长洲人,字斯道,号独庵老人、逃虚子,一手策划了明初靖难之役。十四岁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入佛却又拜道士席应真为师,专习阴阳术数。著名相士袁珙评价他“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之流也。”

  建文帝即位后,大肆削藩,道衍密劝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起兵反叛,历时三年,姚广孝辅佐朱棣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抵挡全国兵马,大败李景隆、盛庸等人,最后奔袭南京,使朱棣入主京师号令天下。靖难之功,道衍当属第一,明成祖赐名广孝,并封其为僧录司左善、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人称“黑衣宰相”。明成祖征伐蒙古期间,道衍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1407年(永乐五年),道衍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1418年,八十三岁的姚广孝在庆寿寺病逝,谥号恭敬。

  姚广孝,十四岁出家,八十三岁去世,一直是一位僧人,未曾返俗,他辅佐朱棣建功立业,开创永乐盛世,功成名就后不图名利,继续念经打坐,服侍佛祖。洪熙元年明仁宗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仅有姚广孝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寻真探秘


姚广孝,精通阴阳术数之学,十四岁出家为僧,号:道衍。六十岁时,迎来人生的转折点。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从民间挑选十名僧人,给各藩王讲经荐福,姚广孝恰巧身处其中一位。一句:燕王殿下,我能给你送一顶白帽子(王加白等于皇),惊动朱棣。野心家朱棣,便把这位号称能给自己王字上面加个白字的僧人带回北平的庆寿寺,给自己讲经荐福(实际目的不是如此)。

来到北平的姚广孝,日复一日的劝朱棣造反,朱棣不厌其烦。终于在建文元年的一天,朱棣深知朱允炆削藩快削到自己了,便听取了这位号称能给自己王字上面加个白字的僧人意见,发动“靖难之役”,夺下北平城为根据地,直指南京。在靖难之役风雨飘摇的四年里,姚广孝无论何时何地,都陪伴在朱棣左右,为他出谋划策。在这四年里,朱棣和姚广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位奇特的僧人在朱棣一统天下后,面对朱棣赏赐给他的金银珠宝,田产房宅,一概不收。还是和未造反之前一样,整日在庆寿寺,念经拜佛。不一样的是,现在需要上朝了。

1418年3月,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在庆寿寺迎来了他传奇一生的终点,卧病在床,命不久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姚广孝见到了与自己经历过无数次生死,之前的燕王,现在的皇帝朱棣。朱棣一见到卧病在床的姚广孝,心里顿时一阵凄凉。姚广孝一开口便和朱棣谈论了许多国家大事。谈论国家大事完结时,在短时间的沉默过后,姚广孝请求朱棣释放知道建文帝出逃内容,但至今未供出一个字的薄洽。朱棣一脸茫然,姚广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向自己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不过朱棣还是顺了这位和自己同舟共济四年的老朋友姚广孝的要求。朱棣走后不久,姚广孝去世,朱棣追封为“荣国公”。


永乐解史


“配享之典,国家所以报功而劝忠也。”——《五礼通考·功臣配享》

古代皇帝通过赐功臣配享太庙的方式来表彰功臣的功勋,历史上配享太庙的功臣有很多,每个朝代和每个朝代都有所不同,如果一个臣子能够在死后配享太庙的话,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庙里面全是皇帝的祖先,也就是说皇帝在祭祖的时候,顺便也把前朝的功臣们祭祀了,这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荣耀至极的。

明朝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彰显对功臣们的恩典,姚广孝就曾经配享过太庙,可见此人在皇帝心中地位之高。

一、姚广孝其人和“靖难之役”

姚广孝出生于元朝末年今苏州的一户郎中家庭,十八岁的时候正式剃度为僧,法名“道衍”,姚广孝这个名字是在“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御赐而得。

姚广孝虽然出身于普通家庭,但是他自幼便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他广交高僧,遍寻大儒、高道,他精通儒释道三教精髓,很早就成为了坊间著名的高僧。

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朱元璋的挚爱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下令选有道高僧侍奉诸王,为诸王颂念佛经,姚广孝在他朋友的推荐下顺利的来到了京城,并且在这里遇见了朱棣,在于朱棣的交谈中,两人相见恨晚,于是在结束法事之后随朱棣北上,到了北平后,朱棣安排姚广孝做了庆寿寺主持(庆寿寺原址在今北京市西长安街上),自此便长期出入燕王府和朱棣交往甚密。

“至北平,主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明史.姚广孝传》

“靖难之役”姚广孝作为朱棣的首席军师随朱棣起兵,虽然正史中并未记载朱棣和姚广孝之间早年的密谈内容,但是从姚广孝个人的行为来看,朱棣和姚广孝或许早有对帝位的觊觎之心,但是为了给自己正名,这一段隐晦的历史就自然而然的不会提起了。

《明史》中还曾经是这样描述姚广孝:

“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道衍大喜。”

由此可见,姚广孝性喜杀伐,这样的描述和民间流传的姚广孝劝朱棣起兵不谋而合,相传,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姚广孝首劝朱棣起兵,朱棣说:“天下百姓都拥护朝廷,我怎么起兵?”姚广孝答到:“王爷您只需知道天道让您起兵,您不用顾虑民心。”

  • 如果没有当年和燕王朱棣的相遇,也许姚广孝会成为一名隐世高僧,为佛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也未尝不可,但是偏偏二人就相遇了,可以说姚广孝和朱棣二人的关系是“相互成全”的,朱棣要皇位,姚广孝要的是证明自己的谋略和实力,毕生所学经以致用才是姚广孝的追求。

▼姚广孝在“靖难”期间一直为朱棣镇守大本营北平,他辅助世子朱高炽管理北平,稳定后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数次朱棣南征,北平空虚被建文帝集团偷袭,都是姚广孝和朱高炽拼尽全力才能够保持大本营的平安,又数次和朱棣里外夹击击溃了朝廷的兵马。

“靖难之役”可以说姚广孝居功至伟。

二、姚广孝在永乐一朝的事迹

  • 第一、朱棣命他辅佐皇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这二位都是出自姚广孝的高徒,明朝的“仁宣之治”就是由这两位皇帝创造的,这其中姚广孝应该是有很大的功劳。

  • 第二、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确实是一部非常有高度的类书,甚至可以说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超级类书,这部典籍的编纂就是由姚广孝来主持完成的,可以说为我国文化事业留下了很大的一笔财务。

《明太祖实录》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朱棣继位后为了给自己“篡位”正名,他销 毁了很多明初的史料,这部《明太祖实录》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给自己继位添 点加分项而已,有失公允。

  • 第三、姚广孝为朝廷广荐贤才。

  • 第四、以“和尚”的身份弘扬佛法

姚广孝的结局:

姚广孝临死之前,朱棣来探望,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说道,“出家人夫复何求?”表现出一位智者看空一切,了无挂碍的高人本色,圆寂之时,是端坐在蒲团上,呈现出了庄严法像。

明朝嘉靖时期,姚广孝从太庙里请了出来,接替姚广孝的是刘基,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后世皇帝对姚广孝有意见,而是因为宗教问题。

嘉靖皇帝在继位初期掀起过一股“灭佛之风”,常言道:“好道者则必仇佛!”嘉靖皇帝一生崇尚道教,因为姚广孝是佛教徒,所以就把他请了出来。



鸿涵先生


姚广孝的结局还算是好的,虽然最后是病死的,但也是得以善终,享年八十三岁,死后被朱棣追增为荣国公,谥号恭靖。成为大明王朝第一也是唯一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庙的大臣。

公元1348年,14岁的姚广孝出家为僧人,法号道衍。大明建立后不久,朱元璋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和尚的缘故,下旨传令精通儒书的和尚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便在其中。

公元1382年,经宗泐举荐,姚广孝随燕王朱棣前往北平,达到北平后,姚广孝被任命为庆寿寺主持,因姚广孝与朱棣交往深厚,时常前往燕王府同朱棣密谈。

朱元璋逝世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鉴于各地藩王势力过大,决定削藩,见次形势,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此刻天下人还是心向朝廷,但姚广孝却说只知天道,不管民心。在姚广孝的多次劝告下,朱棣决定起兵,并密令姚广孝暗中训练兵马。

不久朱棣暗中练兵的事败露,朝廷便密令北平都司都指挥使张信等人逮捕燕王,但不想张信却将此事密报给朱棣,朱棣于是决定立马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令姚广孝留守北平辅佐世子守卫大本营。

后朝廷军队趁朱棣领兵在外北平空虚,率军包围了北平城,姚广孝用计与外围的朱棣内外夹击大败朝廷军队,后姚广孝又多次向朱棣献计大败朝廷军队。

公元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不久朱棣登基,拜姚广孝为太子太师,并赐其俗名为姚广孝,后朱棣还希望姚广孝还俗,但姚广孝并没同意,仍是上朝官服,下朝僧衣,居所也在寺庙。朱棣对姚广孝尤为尊重,从不直呼其名,称其为少师。

公元1418年,姚广孝病重,不久病逝,朱棣听闻泣姚广孝病逝的消息不成声,并下令罢朝两日以示哀悼,并荣国公,赐谥恭靖。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聪慧,我是混沌聊史,欢迎【关注】

混沌聊史


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藩国对付全国。显然,这种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朱棣和姚广孝)

正是因为不能确定是否能够成功,所以朱棣不敢贸然行动。毕竟如果失败的话,项上人头以及一觉老小的性命,都是保不住的。

当时与很多人劝朱棣造反,朱棣都不为所动。朱棣明白,对于那些劝说他的人来说,就算造反失败了,也未必就死。说不定还可以在中途的时候,根据风向标,选择投奔哪一方。而朱棣要是失败的话,则死无葬身之地。这就如同当年鲁肃给孙权说的那样,如果大家都投降曹操,他鲁肃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曹操的阵营里,谋个一官半职,也是办得到的。但是,曹操绝对不会允许孙权这样一个竞争对手活着。

不过,当时有个人给朱棣说了一番话以后,他就下定决心造反了。这个人是个和尚,他叫姚广孝。

那么,姚广孝给朱棣说了什么,他因此就痛快答应了呢?

(朱棣和姚广孝)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姚广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姚广孝是朱元璋在全国征集通儒学的僧人进宫的时候,被征集起来的。不过,虽然被征集起来,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授予他官职。后来,朱元璋把这些僧人派给他的儿子们,姚广孝就被派给了朱棣。

姚广孝由于学识渊博,深得朱棣喜爱,成为朱棣的身边人。

当姚广孝已经说动朱棣造反以后,他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给予了朱棣很大的帮助,被后人称为朱棣的“第一谋士”。

那么,姚广孝给予了朱棣什么样的帮助呢?

其一,姚广孝帮朱棣找到了起兵的理由。

朱棣想要造反,必须要获得认可,至少要有人支持他,因此理由是十分重要的。姚广孝帮朱棣找到“清君侧”这条理由,同时,还找到朱元璋当年自己拟定的《皇明祖训》中,提到如果天子有难,被大臣欺负,藩王可以举兵进京“靖难”这一条根据。

可以说,姚广孝给朱棣找的这个理由,是十分凑效的,让朱棣在举兵打仗的时候,不再是孤军作战。

其二,姚广孝帮朱棣调整了进攻的节奏。

建文二年,朱棣围攻济南,三个月都难以破城。姚广孝及时发现了问题,赶紧建议朱棣撤兵,避免和朝廷军队打消耗战。要知道,朱棣本来兵力就少,和朝廷打消耗战,只能自己失败,所以姚广孝及时阻止了朱棣的鲁莽行动。

(朱棣和姚广孝)

其三,姚广孝帮朱棣获得了胜利的策略。

朱棣和建文帝打了三四年的时间,一直无法获胜。根本的原因,就是朱棣和朱允炆进行城池的争夺。这样的争夺,形成一种拉锯的模式。虽然朱棣取得了不少局部战争的胜利,但因为兵力很少,一直处于不利的局面。因此,朱棣推进的速度非常慢。

姚广孝洞察到这一点,他对朱棣说,擒贼先擒王,不要再纠缠那些城池了,直接往京城打,只要攻陷了京城,当了皇帝,坐了江山,还怕那些城池里的人不服?

朱棣豁然开朗。他明白,这才是制胜的策略。因此,朱棣就一路势如破竹打进了北京城。果然,当他坐稳江山以后,地方上那些曾经和他拼死血战的人,看见江山已易主,也都不再纠缠,而是很快就投降了。

由此看来,姚广孝在朱棣打江山问题上,所做的功劳确实是不小的。当初他之所以劝朱棣一定要起兵,看来他确实很有把握。

但是,朱棣当初却并不知道姚广孝有把握,就算姚广孝对他说,自己很有把握,保证他能够打胜,估计朱棣也不大可能相信他的话。那么,当初姚广孝是通过什么办法,说动朱棣起兵的呢?

姚广孝是利用他和尚的身份劝说朱棣的。当时朱棣对姚广孝说,只有获得民心,才能获得江山。现在老百姓都是支持朝廷的,恐怕我们不能取胜啊。姚广孝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意思是说,我作为出家人,只知道“天道”,我不管民心。同时,姚广孝又找来相士袁珙、卜者金忠,给朱棣算命。大家都说朱棣命中会得到天下。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很相信“天道”的。既然和尚道士们都说朱棣命中能得天下,他还担心什么呢?因此就断然起兵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姚广孝结局挺好的,事实上结局这么好的谋臣并不多。活到84岁,朱棣、朱高炽两代帝王都对他礼遇有加,并有“配享太庙”的殊荣,享受皇家祭祀,这可不容易。

朱元璋、朱棣两朝,配享太庙的都是出生入死的武将,以文臣之身而得以进太庙的,只有姚广孝一人。

就连刘伯温,都是在嘉靖年间才被提议配享太庙。

(电视剧里的道衍)

那姚广孝为什么这么牛呢?因为是他,帮助朱棣下定了夺皇位的决心。

姚广孝14岁时就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之后又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是个佛道双修的人才。出家并不能打消他的雄心壮志,谁说出家人就该淡泊名利四大皆空的?道衍那没意识。

如果是在乱世,道衍必然要投一方明主,成为开国功臣。没乱世也不打紧,可以制造一个。

朱棣虽然很不服小侄儿朱允炆,但他毕竟是父亲指定的继承人,就此反了有点不好,所以还是坐视朱允炆登上了皇位,打算当个手握重权的藩王,结果朱允炆开始削藩。

《明史》上的记载是: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

朱棣就怒了,你小子想干什么?皇父尸骨未寒,叔叔们都没动你,你还打算来动叔叔们?

(电视剧里的朱棣和道衍)

早已熟识的道衍和尚劝他造反。但朱棣怒归怒,并没下定决心,因为他知道,民心向的是正统,是得到朱元璋认可的朱允炆。

道衍神神叨叨的说:“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朱棣眼睛就亮了,民心哪有天道重要?如果上天注定他当皇帝,那他还管什么民心!

但怎么证明天道在朱棣这边呢?

别急,道衍有办法。他找来了相士袁珙、卜者金忠,通过迷信手段让朱棣相信他才是天选之子。接来又帮朱棣训练兵马、打造兵器、出谋划策。

靖难之役正式发动后,朱棣率大军攻往南京,道衍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以极少数兵力抵抗住了朱允炆方面李景隆50万大军的围攻,保住了北平。之后屡有进言,每一次都帮助朱棣做出正确的决定。

(李景隆攻北平)

所以朱棣对他非常看重,登基后让他复俗姓姚,赐名广孝,拜他做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言必称少师,不直呼其名,非常尊重。

按朱棣那意思,姚广孝索性还俗得了,成亲生子也不晚。但姚广孝坚决不还俗,还做着他的和尚,我认为这是他保全自己的一种方式。

事实也证明,很有效。朱棣从未对他起疑心,数次征伐蒙古都命他留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还让他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1418年姚广孝去世,朱棣为他废朝两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追赠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的官职。

(道衍画像)

做为一个和尚,这算是人生巅峰了。

有些朋友可能要问,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个和尚,有意思吗?我们可能觉得没意思,但这也许是姚广孝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天道什么的,虚无缥缈啊。

太监都想弄权,和尚怎么就不能建功立业呢?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姚广孝不简单,精通儒释道三教,并且融会贯通。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朋友说他写《史记》的企图: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只是一个理论家。

姚广孝在人生事功中实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姚广孝是一个行动派。

以区区燕地一方几万兵马敌全国兵马,在上下五千年中,只此一例。

其有大功于朱棣,朱棣非常感激他,尊重他,言听计从,事其如师如兄。

后,姚广孝以83高寿病逝于庆寿寺,朱棣追赠他“荣国公”,谥号恭靖,朱棣亲自动手为姚广孝撰写碑铭,也就是墓志铭。准他以大臣身份入祭明祖庙,在大明朝276年的所有臣子中的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个。

就是说,大明朝的所有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每年都要向姚广孝磕头如仪去祭祀。

可谓尊荣备至!

就是姚广孝死后的名声,也就是历史评价,依然不低。

从大明之后,无论大清,民国,还是现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人间俗世,还是佛家道家;无论学界达人,还是贩夫走卒,无有对他吹毛求疵者,全是敬仰和赞叹,甚至神化他,他确实无懈可击。

虽然《道余录》一书,不少儒家学人颇有微词,然对姚广孝之人本身还是尊敬有加,人前身后不敢微词也!

  1. 朱棣说他:(姚)广孝德全始终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泽被后世。

  2. 大明思想家李贽说他:我国家二百余年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于战争,皆我成组皇帝与姚少师(姚广孝)之力也。

  3. 一代大儒顾炎武说他:少师(姚广孝)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说之作时也。

做了那么大的事业了,顾炎武还在说他姚广孝生不逢时,被埋没了人才。

顾炎武说的对。

姚广孝应该是“立功,立德,立言”的大圣人!

姚广孝没有“立言”,也许是因为他“四大皆”吧!人生层次还在“圣人”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