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癌症病逝後,妻子每天在恐癌中度過!癌症到底有多可怕

曾經收到一位用戶的留言說:從丈夫去世後,自己每天都在恐慌中度過,感覺快要窒息。黃大夫細問之下得知,她的丈夫在一年前因為胃癌去世,去世前她寸步不離地照顧丈夫差不多有半年的時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強壯的丈夫,從150多斤瘦到不到90斤,到後來不能吃飯、不能睡覺。

這樣的經歷給她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創傷,以至於在丈夫去世後,她始終無法走出來,還總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被癌症所困,害怕死亡。這讓黃大夫想起前幾天剛看到的消息,女子因為醫生告知高度懷疑癌症,在還未確診的時候,就選擇了輕生,家人因此狀告醫生不該把未明確的診斷結果提前告訴患者本人。

丈夫癌症病逝後,妻子每天在恐癌中度過!癌症到底有多可怕

這兩個例子都是恐癌心理的典型表現,因為見證了身邊人的死亡而擔心自己也會患癌,或是在得知自己患癌後,因為不敢面對而選擇輕生。我們常說“談癌色變”,就是隻要提及“癌症”倆字,大家就會大驚失色,而真正經歷過癌症的患者或是其家人,對於癌症的恐懼之心,更是可想而知了。

那麼,癌症真的那麼可怕嗎?

癌症的可怕之處,其實不只在於它的高死亡率,更在於癌症給患者身心造成的傷害。對於健康人群而言,提及癌症,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死亡。對於癌症患者本人來說,既要承受疼痛,還要承擔高額的費用。

丈夫癌症病逝後,妻子每天在恐癌中度過!癌症到底有多可怕

癌症確實可怕,但是“癌症就等於死亡”這樣的言論是不成立的。在現實生活中,戰勝癌症的患者不在少數。當然,這與癌症患者本人所患癌症的分期、類型以及身體條件等都有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心態對於癌症的治療同樣至關重要。

其實,正常情況下,癌症確診後,醫生都會針對診斷結果以及患者自身的身體條件,給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也會說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效果的好壞。

丈夫癌症病逝後,妻子每天在恐癌中度過!癌症到底有多可怕

一般而言,對於早期癌症患者,醫生都建議進行治療,患者預後較好,甚至有可能治癒。而對於晚期患者,可能醫生會直接告知即便是經過治療後,生存機會也不大。

當然,對於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家屬有權選擇。但是,無論結果與否,輕生這樣的做法,斷然是不可取的。對於患者而言,要做的首先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疾病。

丈夫癌症病逝後,妻子每天在恐癌中度過!癌症到底有多可怕

1. 放鬆心態,不要害怕:樂觀的心態是戰勝癌症的先決條件,只有患者端正心態,有所警惕但又不過度恐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

2. 謹遵醫囑,不要慌亂:患癌後一定要相信科學,謹遵醫囑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切忌輕信偏方、保健品等,否則只會加速癌症的惡化。

3. 健康生活,不要放棄:即便醫生說治療的效果甚微,選擇放棄治療,也絕不能放棄生活和對生命的渴望,不防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好好生活,說不定可以創造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