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講:金蟬脫殼

《三十六計》起源於南北朝,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不朽的經典名著,是中國古代兵家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全書共分六章,即

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前三章是自己處於優勢時所用之計,後三章是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用之計。每章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清初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今天我們來講混戰計第三計金蟬脫殼,希望大家能真正學到古人智慧的精髓,並用到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事業有所幫助。


中華經典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講:金蟬脫殼

【原文】混戰計·金蟬脫殼: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譯文】保持原來的形狀和陣勢,友軍不懷疑,敵人不敢輕舉妄動,隱蔽轉移主力,必須先要迷惑敵人。

【解析】金蟬脫殼,本意是: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頭。此計用在軍事上,指通過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我方的戰略目標的謀略。穩住對方,撤退或轉移,絕不能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內容,穩住對方,使自己遠離危險,達到乙方戰略目標,乙方常常可以巧妙分兵轉移的機會出擊另一部分敵人。


中華經典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講:金蟬脫殼

【古代實例】兩將棄盔能活命


十八路諸候伐董卓的時候,一次夜戰,孫堅被董卓手下的大將華雄追得很急,當時只有祖茂跟著。孫堅取出箭向華雄連放兩箭,都被華雄躲過,再放第三箭時,因用力過猛,拽折了鵲畫弓,只得棄弓縱騎奔逃。祖茂為救孫堅,說:“主公頭上的赤幘太醒目,賊兵認得清楚,請你脫出來讓我戴上。”孫堅趕緊將頭盔解下來,與祖茂換了,然後兩人各分一路而走。孫堅乃從小路得以走脫。華雄只認戴赤幘的人追來,祖茂被追得難以逃脫,逐將赤幘掛於人家沒燒盡的庭柱上,自己趕緊躲入樹林中。華雄軍士月下遙見赤幘,四面圍定,不敢近前。用箭亂射一陣後,才發現是假。於是上前取下赤幘。祖茂趁此機會,從山林中殺出,揮雙刀向華雄砍來。但由於敵不過華雄,反被華雄所殺。這裡,孫堅用金蟬脫殼之計轉危為安,可惜付出了大將祖茂。無獨有偶,與此類似的還有司馬懿棄金盔脫逃。司馬懿的木牛流馬被孔明所搶,郭淮等人復奪不利,於是親率大軍前來救援,沒想到落入了蜀將張翼、廖化的伏擊圈,被一陣殺敗,匹馬單槍望空林間而去。廖化當先追趕,看看快要趕上了,司馬懿繞樹而走。廖化一刀砍去,可惜砍在樹上,待取出刀時,司馬懿已經走出林外。廖化趕出來後,不見司馬懿去向,但見樹林之東,落下金盔一個。廖化取金盔捎於馬上,望東邊一路追趕過去,但卻再沒追到司馬懿了。 原來司馬懿將金盔棄於林東,自己卻向西逃走了。看來文官騙武將確實容易,更莫說是司馬懿騙廖化。

中華經典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講:金蟬脫殼

【現代實例】希望集團的騰飛

希望集團賣鵪鶉而做飼料,再做金融投資:劉氏兄弟的發展軌跡,就是脫殼、再脫殼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初,劉氏兄弟以1000元人民幣起家,回村孵雞、孵鵪鶉。隨後數年,劉氏兄弟成為全國的鵪鶉大王,但劉氏兄弟在鵪鶉養殖事業頂峰時,看到危機。於是,把鵪鶉宰殺或送人。成功地開發出希望牌高檔豬飼料,並很快佔領成都市場。1998年,劉氏兄弟在飼料行業達到頂峰,隨後進行資產重組,分別成立了大陸希望集團、東方希望集團、新希望集團、華西希望集團,各自在相關領域發展。東方希望移居上海後,劉永行開始頻頻出手參股金融機構,目前,東方希望在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民生保險、深圳海達保險經紀人公司和上海光明乳業等項目上都持有一定股份,總投資超過2億。從此劉氏兄弟的財富到達了頂峰。

中華經典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講:金蟬脫殼

感悟:

要從某種危險境地逃脫,又不被糾纏,不被追擊,金蟬脫殼的確是妙計。脫逃時不會被發現,等被發覺時,敵對勢力已經鞭長莫及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但走有多種走法,金蟬脫殼可為走計之上計了。

中華經典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講:金蟬脫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