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杜甫《望嶽》

古詩詞:杜甫《望嶽》


杜甫二十四歲時,貢舉落榜,懷才不遇的杜甫離開長安,來到山東,看望當時做兗州司馬的父親杜閒,隨後在齊魯大地漫遊,登臨泰山,寫下《望嶽》。

年輕的杜甫少年意氣,胸懷天下,登上泰山,被五嶽之尊的宏大氣勢震撼,遼闊的視野隨即開拓出來。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它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站上去才知道,它是如此高遠!縱目四望,南方的魯地和北方的齊地盡收眼底,綿延無盡,青綠的顏色融為一體,大地變成泰山的延伸。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真的是大千造化,造出如此神秀的山巒!站在山之巔,看到山南的青翠是明亮的,像早晨的霞光,山北的青翠是沉鬱的,像黃昏的暮色。同一個靜止的時刻,風景竟是迥異的。

此一刻,人在山巔,“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山巒層雲迭出,胸中長風浩蕩,自己的心胸中彷彿也瀰漫充盈著無際的雲層……飛鳥從遠方直撲山巔,我的眼睛想容納飛鳥的翱翔,眼眶幾乎都睜裂了!

一個人與雲朵、飛鳥、山巒都能融為一體的時候,他才能夠真正懂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每上一重山,視界拓展一個層次,就會看淡一點世間紛紜,人的精神境界也會隨之產生變化。

泰山頂上有一副楹聯:“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大海有邊,它的盡頭真的是岸嗎?還是蒼天為岸能夠延展到無垠。登上了山巔,人與山融為一體,山巔的孤獨的個人,轉變為山的一部分,大山把人融合成了自己的頂峰,這叫做“山登絕頂我為峰”。

登山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不是一種人對自然的征服,而是人對自然的尋訪,同時也是自然對人的接納與成全。只有經過改造的眼睛,才能一覽群山的渺小;只有經過改造的心胸,才能容納山川的壯麗雄奇;只有經過與自然的合而為一,人在登山的時候,內心才會充滿敬畏、謙卑與感恩。


氣勢磅礴的泰山,到底是怎樣雄偉壯觀呢?哪知都走出了齊魯大地,卻依然能夠清晰地看見它蒼翠的峰頂。神奇的大自然竟然在這座雄奇的山上會聚了萬千美景,在同一座山的山南和山北就能分隔出清晨與黃昏。飄渺其間的層層白雲,頓時能盪滌去胸中一切的不如意,翩翩飛翔的歸鳥,進入我們陶醉的視線中,使人目不暇接,令人心胸激動,這是何等的暢快與卓然。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當俯瞰它周圍的群山時,才知道眾山是那樣渺小,極目遙望四周,不僅豪情滿懷,任何困難都能被我們踩在腳下。

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景色優美,名勝古蹟數不勝數,單在群山之中,五嶽之首的泰山名氣就最大。有語云:“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歸來不看嶽,這跟杜甫的古詩對泰山的讚美是有一定關係的,這首千古傳誦的《望嶽》,使原本崇高偉大的泰山增加了人文內涵。 杜甫在這首詩中,開篇以問句方式非常傳神地抒發自己乍見泰山時的激動喜悅、驚歎和揣摩之情感。然後用豪邁的氣勢,大筆揮灑出一片蒼翠山色,彰顯出泰山的高大雄偉,氣勢磅礴。不僅從近望的角度寫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形象,使大自然染上了濃厚的感情色彩,傳達出他對泰山的鐘愛、讚美和敬仰,還運用虛實結合,化靜為動的方法,寫出了泰山靜止的山峰也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用點睛傳神之妙筆,從側面表現出他的喜愛。如若不是如此摯愛,天已至傍晚歸鳥還巢,詩人卻無半點歸意。讓人彷彿看到他久望泰山時,那痴迷入境的神態,體會到他內心洶湧的豪情。最後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從望嶽產生了登嶽的想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抒發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把自己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毫無保留地展現給世人。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擁有大胸懷大氣魄之人所不可或缺的品質,更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如今,它已被刻在泰山頂上,當我們登臨泰山極頂,讀到這兩句詩時,“詩聖”那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以及他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為我們平添許多信心和勇氣。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