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亿时空:增厚战略积累 力保面板业抗疫“生命线”

作为2020年首只上市的科创板个股,八亿时空(688181.SH)备受市场关注。这不仅因为八亿时空是全球真正实现了液晶材料产业化批量生产的6家企业之一,而且也是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执行公司——京东方——最紧密的上游供货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八亿时空防疫成为包括京东方在内的面板企业不可或缺的供货后盾,为此“不落日”行业的原材料“生命线”保驾护航。

2019年成绩难能可贵 战略积累可圈可点

成立于2004年的八亿时空主营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和产销,从诞生之初以TN、STN为主的简单产品格局,发展到现在以TFT混合液晶为主的业务组合,并成为国内少数有能力生产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企业之一,下游已渗透至包括高清电视、个人终端、PC及车载显示器在内等所有的成熟LCD商用领域。2011至2014年,八亿时空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从单晶到混晶IPS-TFT产品体系,与液晶面板龙头京东方展开合作,并顺利完成产品认证;2015 年至今,公司成为京东方国产TFT混合液晶材料的战略供应商并实现规模化供货,同时与台湾群创、惠科股份和中电熊猫等其他大型面板厂商客户与公司的业务合作顺利推进。

受益于LCD 尺寸面板不断放大,2010年以来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面积持续平稳增长。2016至2018年,八亿时空也迎来高速成长期,公司毛利率突出,营业收入自1.33亿元增至3.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2.4%;净利润自0.17亿元增至1.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1.0%,为业内所瞩目。2017、2018年成为全球LCD产业的历练时刻:迎来里程碑的同时,规模化重资产行业固有的周期性属性开始发酵——韩国LCD产能触底,而中国大陆地区LCD产能占全球产能比重升至30%,取代韩国成为世界第一;2018年LCD供需失衡局面触底,液晶面板面积供需比为7.2%,价格下滑20%,全球出货量达到2.89亿片,同比增长放缓至9.1%,行业洗牌加剧。

2019年上半年,面板产业周期性调整才开始退潮,LCD面积供需比收窄至6.4%。然而国内面板行业的激烈竞争不会就此结束,只有龙头公司才能生存。八亿时空在下游产业巨震、众多厂商亏损之际选择“绑定”京东方——2019年中报,公司对京东方的销售金额达1.59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录得新高,升至77.52%。毋庸置疑,北京市国资委旗下重要电子产业平台京东方是当之无愧的业内领袖,是国家战略的一条线,其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八亿时空选择与京东方构建牢固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此周期与竞争业态背景下,集中资源,做大做强,有望进一步巩固上游地位。两家公司珠联璧合,也可以充分发挥业务协同优势。八亿时空的其他重大区域布局也实现平稳发展,台湾群创、惠科股份和中电熊猫——也相继融入八亿时空的业务版图,去年中报,3家公司对八亿时空贡献了逾2400万元销售额。

面板业重点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度迎来拐点,京东方、TCL集团当季业绩好转,其中京东方三季报扣非归母净利增速降幅收窄至45.18%。下游面板业洗牌渐入尾声,上游液晶原材料业洗牌升温,业内盈利与成长性指标分化:2019年三季度5家A股上市公司的净利合计近12亿元,同比增速均值降至17.8%;而八亿空间当季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243万元,同比增速降至13%, ROE与EPS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八亿时空:增厚战略积累 力保面板业抗疫“生命线”

最新的公司2019年报预告显示,八亿时空报告期内净利润逾1.06亿元,同比增速降幅大幅收窄至7.35%,且稳定性好于现有的同行预告表现。总结的说,在此大背景下,无论通过纵向还是横向对比,八亿时空前期的决策选择,可圈可点,于逆境氛围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实属难能,也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产业链优势。

面板产业的特征是规模化重资产,新品研发尤为重要,研发费用不能省。公司已于2016年展开OLED原材料研究,其重点是提升OLED显示材料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与加快产业化并行,在先期OLED 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推进电子传输材料、蓝光、绿光和红光客体染料和主体的研发。2019年三季报显示,八亿时空的研发支出“抢跑”——同比上升近68%,再度拔得业内头筹,在巩固供气技术领先优势做好筹谋。

面板业战疫避无可避 八亿时空力保产业“生命线”

来自IHS Markit(INFO.US)的初步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LCD产能全球占比接近45%,韩国产能回暖,约占全球的28%;台湾地区、日本的产能变化不大,美国、印度原地踏步。至此,全球LCD产业为期两年的深度洗牌刚告一段落。全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排行前三分别为三星、京东方、天马,其中京东方的出货量同比增幅最高,达17.5%。各大公司逐步理顺业务线的同时,新一轮产业升级顺势拉开帷幕。2020年1月,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商韩国LGD因国内人力成本相对上升更快和加强OLED产品的研发需要,宣布将在今年底停止本土LCD电视面板生产,但保留在中国广州的生产线。业内人士认为,LGD此举将导致全球大尺寸面板总供给下降约6%,进一步推动供需平衡,这将提升中国大陆地区的LCD产业集中度,也为京东方、华星光电、鸿海这些国内寡头留下替代空间,面板原材料产业的景气度也将回升。

恰恰此时,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疫情不会改变国内面板产业链发展的长期趋势,但短期影响显著。面板制造业是“不落日”行业之一,因生产流程的特殊性,生产线除了定期维护保养以外,基本无休。所以在春节和疫情期间,面板厂在保证厂区防疫完善的基础上仍要连续运转。而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则成为保证面板生产线的持续运转的关键,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京东方亦不例外。受疫情影响,京东方武汉生产线年中投产计划或推迟,为此公司表示目前生产线总复产率已接近90%,高负荷予以应对。京东方只是整个面板行业的一个缩影。这意味着原材料对整个面板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稳定的上游来源是支撑开工率、争夺后续订单必不可少的后盾。这对上游供货商而言,亦是机遇更是挑战。据悉,近期八亿时空的管理中枢及各职能部门已实现正常运转,严格依政府要求执行有关防疫规定,麾下液晶材料生产线陆续开工,全力发挥自身在产业链中积累的优势,加速协调和组织产品批量生产与运输,保障面板业“战疫生命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