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的阜新什么样?

天地帮主


在唐朝时候,阜新,是东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有高丽人,蒙古人,少数当地的汉人,民族融合而成,李世民,跨海征东,北镇,有一个宝塔,是薛仁贵,当年攻打高丽,随李世民,跨过,渤海,辽河,当时在北镇修,宝塔,意思是说,镇住,他的龙脉,压住他,使它,永远不能反,过去,有史书记载,当时阜新,是一片草原,有少数民族部落,优质的,良马,献给大唐,李世民,用几年的时间,打败了高丽,把高丽人,敢过鸭绿江,所以,阜新当年,在唐朝,人烟稀少的地方,民族结合, 说的不好,谢谢


北斗星3557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为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唐灭隋后改郡称州。唐太宗贞观初今阜新市北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及彰武县境)属契丹辖地;南部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州治在今朝阳市)。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府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北部)。今阜新市北部为松漠都督府辖南部仍属营州。

经过考证,阜新曾是唐朝的古战场。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扎兰营子乡发现了唐朝古战场遗址,至今还能看到古代城堡。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1500多年,但站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这座曾经是古战场的石头山上,唐朝古战场的遗迹还清晰可见。这个小山山顶向东大约方圆2公里的地方是个半圆形的城墙带,城墙全部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城墙早已不见了它的威严。据史料记载,烽火台是当年唐军观察敌军动向的必要军事要地。而在城西方向,则可以明显看出有人居住的痕迹,在石头上能看到层次分明的脚印,脚印旁边还有一个图形,三个“口”相含,向导称它为“联”,是当时人们在休息时玩的一种如同棋类的游戏。再往下走,记者还看到了可以供人畜饮用的水井,井里还有水,但井口却不大,在最西侧一面陡立的古墙上有一个拴马桩,银白色半透明。据说,这个拴马桩是当时唐朝官兵拴马匹用的。据古书记载,在阜新这个古战场上,唐朝军队曾有三万多人在此停留。

  除了扎兰营子乡之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大五家子乡也有当年唐军在此作战时留下的遗迹。当时唐军进入辽西后,唐军由朝阳经阜新、新民过辽河到达辽阳,辽阳是主战场。当年所筑军事建筑大都类似于城堡。虽然时间已经过去1500多年了,历史的遗迹见证着阜新的沧桑巨变,古战场到了今天则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纯属巧合也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为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内蒙古高原和东北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全区呈现长矩形,中轴斜交于北纬42°10′和东经122°00′的交点上。地域面积东西长170千米,南北宽84千米,总面积10445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 隋朝时称为燕郡,唐灭隋后改郡称州。唐太宗贞观初,今阜新市北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及彰武县境)属契丹辖地;南部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卅治在今朝阳市)。贞观二年(628年),大贺氏联盟长摩会率领契丹各部,依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遵照契丹传统习俗,颁赐旗鼓于摩会,表示正式承认其部落联盟长职务,要他代表唐朝统率契丹。贞观22年(648年),唐朝进而在契丹驻地设立松漠都督府(今翁牛特境内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交汇处附近),以契丹大贺氏联盟长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并赐姓李氏。今阜新市北部为松漠都督府辖,南部仍属营州。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热河都统锡良上奏清朝廷请在土默特旗境建阜新县。实行县旗并存蒙汉分治体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派王维墉去鄂尔土板试署阜新县正式建置管理土默特左翼旗全境及奈曼旗南部、朝哈尔哈、唐图哈拉哈旗部分地域的汉民事务归朝阳府所辖。阜新县衙设在鄂尔土板(今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以"物阜民丰焕然一新"语意取"阜新"二字为县名。清宣统三年(1911年)移县治于水泉(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城区街道)。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彰武县为奉天省辖。1940年,阜新行政区划置县为市,并沿用至今,现辖海州、新邱、清河门、细河、太平五个市辖区,彰武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由于今阜新市北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及彰武县境) 在唐初属契丹辖地,后因大贺氏联盟长摩会率领契丹各部,依附唐朝,唐朝进而在契丹驻地设立松漠都督府,今阜新市北部也相应纳入松漠都督府管辖。虽然当时契丹管辖的(今阜新市北部)地区同中原地区的州相比各方面还比较落后,但这对契丹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它对契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今阜新市南部在唐代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唐代营州是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也是唐代丝绸之路东北分支的重要中转站,一些粟特商人从长安经中原、幽州来到营州从事经商活动,在营州故地出土的文物及文献记载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粟特商人的到来,既促进营州经贸的发展,也促进营州文化的繁荣,以至于营州出现了盛唐现象。 另外,阜新曾是唐朝的古战场。唐军进入辽西后,必经阜新过辽河到达辽阳作战。正是因为阜新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唐廷曾派三万多人的部队在此驻扎,并设置有数座烽火台,便于观察敌人军事动向。


玉阶文物盛凭阑古


唐代时无阜新这一地理名称。也可以说唐代时阜新没有史料记载有汉人定居。这里只是游牧民族的属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