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是比慈禧更“厲害”的角色嗎?

奇葩歷史大觀


孝貞顯皇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咸豐帝的第二任皇后。三等承恩公、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史稱"慈安太后"。

咸豐二年(1852)二月被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六,少於文宗六歲。她生前沒有子嗣,但卻依靠丈夫咸豐皇帝的信任和寵愛,由嬪連升四級成為皇后,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堪稱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駕崩後,尊為母后皇太后。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於鍾粹宮,死因成謎。葬於普祥峪定東陵,經光緒、宣統兩朝加諡,最終諡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慈安太后,能夠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榮登寶座,拋開容貌顏值因素,那也是有一定手段和謀略。縱觀慈安一生的幾件大事:1.咸豐託孤,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2.辛酉政變。此次政變的關鍵人物就是恭親王奕訢和兩宮太后。因為慈安為嫡,母后皇太后,正統地位明顯,話語權明顯;3.理政之能。作為大家閨秀,深熟政治理念,後宮掛鉤前朝,每遇朝政大事,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的爵位都有慈安決定的影子;誅殺慈禧貼身太監安德海;立阿魯特氏為後;開國庫,洋務運動的支持等。慈安能夠成為皇后,也是有魄力和謀略。其理政更偏向於明處。

慈禧,是母憑子貴,被稱為聖母皇太后。古代的嫡庶有別的約束,深深地壓制著慈禧的政治野心。正是如此,她的手段便不可越於慈安太后,即另闢蹊徑,借他人之手來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負。相對應慈安而言的陰謀,更能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從大清的層面來說,慈安的手段正當,隨勢而動,隨勢而發,比較難實施,也就是說其效果要考慮方面因素多,政策阻力明顯。

慈禧的手段,更注重實際效果,效率明顯,能夠握住執行者弱點,從而讓其在晚清的實際統治者,使其具有"優於才"的評價。

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歷史人物的一生,從時、事來破譯風雲人物的起伏。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關於慈禧,恐怕是人盡皆知了,但晚清歷史上,有一人一直被忽略了,她就是東太后慈安。

慈安16歲入宮,開始只是嬪妃,然而不到半年,就登上皇后寶座,可見慈安若非聰明之輩,是不可能冠絕後宮的。

事實上,咸豐帝雖然風流倜儻,心機深沉,連大臣都摸不透,卻始終寵愛她,信任她。

彌留之際,咸豐唯獨將慈安召到身邊,告誡她慈禧有可能“恃子不法”,於是特給她一個“御賞”大印,限制慈禧。

如何限制?八個顧命大臣要是頒佈政令,必須蓋上“御賞”和“同道堂”(在慈禧手上)大印才有效。

由此可見慈安深得咸豐信任和依賴。


小ELEVEN


在晚清歷史上,有一個一直受到忽視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太后慈安。在人們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無,她的存在彷彿就是一個錯誤,她的垂簾更像慈禧的一個道具,至多也就是個令人同情和可憐的角色。其實,這是個致命的誤讀,慈安是一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物。

總理後宮,榮寵不衰

慈安,鈕枯祿氏,滿洲鑲黃旗人。16歲人宮,之後在4個多月的時間內,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寶座,這種情況在整個清代都是十分罕見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慈安無論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都是出類拔萃的。從此,慈安就開始了總理後宮、母儀天下的生涯。

咸豐帝風流多情,後宮聚集了眾多上品女人,要管理這一群體,讓皇帝的這些女人“安居樂業”,談何容易?這要求皇后具有超強的管理水平和卓有成效的處理與眾妃檳、與夫君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光有這些還不夠,她還要成為整個後宮和天下女人的榜樣。慈安顯然是優秀的,史上說她:“素性貞嫻”。“貞”,為“正”、為“定”,即意志堅定,固守正道,忠誠不二,勁節凌霜;“嫻”為文雅、美好、寧靜,是說慈安沒有半點野心,看不出一點妒忌,只做自己該做的,不越雷池半步。因此,她一直受到廣泛的尊敬,包括皇帝本人。為了躲避英法侵略軍,咸豐帝亡命熱河避暑山莊,憂慮煩悶無法排遣,經常拿太監、宮女等身邊人出氣。慈安一方面掀心於丈夫的內心煎熬,以似水柔情不時地安慰寬解;另一方面對這些無辜的奴僕,想方設法地好言嘉慰。咸豐帝眼見大好河山慘遭塗炭,而又無力改變分毫,無奈之下就以自虐式的自娛得過且過。他親筆寫下“且樂道人”四個字,讓人懸掛在寢殿內。大臣和妃嫉們都知不可如此,但也只是急在心裡,無一人敢去勸諫。咱獨慈安聞知此事後力勸不可並命人將字取下,皇后的諫使皇帝慢慢冷靜了下來。

大象無形

咸豐皇帝死後,既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他生前設計的用兩宮太后和小皇帝的政治地位來與顧命八大臣相平衡制約的政局。

由於八大臣的專擅和傲慢,政令根本不與兩宮太后商量,認為婦人干政有違祖制;更有甚者,他們竟敢對年幼的皇上大聲呵斥。這些無疑引起兩宮太后特別是慈禧的極度不滿,兩個尖對立的政治集團很快形成了。

慈安本是個嫻靜的人對權力和政治沒有什麼興趣,但險峻和急迫的現實卻迫使她必須選邊站,因為她正位中宮多年所具有的法統地位,是任何人難以撼動的,她所擁有的巨大影響也是任何人無法比擬的。她加入哪一方,哪一就會取得絕對優勢。結果她選擇了皇帝,也選擇了慈禧、奕訴。很快,以載填、端華、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灰飛煙滅,從此兩宮太后的垂簾聽政拉開了序幕。慈安比較超脫,不喜政務,就放手讓慈禮去做,也樂得輕鬆自在。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慈禧可以任意而為,凡是朝政大事還是要慈安說了算,因為雖然同是太后,但慈安為長,禮制所束,慈禮並不敢逾越。因此,在兩宮共同垂簾時期,政策還是比較英明的。總管太監安德海是慈禧的親信,聰明伶俐,機巧過人。慈禮非常寵信他,安德海可說是志得意滿、勢焰熏天。同治七年冬天,他竟然張燈結綵,大擺酒宴,正式納娶徽班美人馬賽花為妻。對於這些,慈安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未有過半點表示。然而,安德海卻錯看了慈安太后的忍耐力和決斷力。同治八年八月,安德海借到江南置辦龍衣的機會,足足地招搖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張龍旗,浩浩蕩蕩,大肆索要給養,甚至召訓地方官。自侍有慈禧這個強硬的靠山,置滿朝文武於不顧,特別是將“太監不得出宮”的鐵律忘得一乾二淨。結果山東巡撫丁寶一上奏,雖然慈禧有意祖護,但慈安“立命誅之”。朝野上下無不拍手稱快。慈禧再心疼,也不敢公然對抗理直氣壯的大當家,更不敢對抗煌煌之祖訓。小事不在乎,原則絕不讓,這就是慈安。慈安聯手慈禮,朝內倚重奕訴、文祥、委仁等大臣,封疆啟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批優秀的漢將,內外相維,朝政清明,使得同治年間出現了“中興之象”。

大智若愚,深謀遠慮

按照朝廷的規矩,當皇后沒有子嗣時,其他被選為太子的嫉妃之子,要過繼給皇后,成為皇后之子才算符合條件。此皇子要由皇后親領親帶親撫親養,而生母卻無權養護,甚至隨便看一眼都不行。可是兩個女人垂簾,皇帝年幼,正處於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再按以往的老規矩辦就會有弊端產生。慈安是這樣做的:她下令關閉其餘各宮門,請生母慈禧與她這個摘母同居養心殿,共同撫養6歲的同治皇帝。這樣固然破壞了宮中規矩,自己的專一撫養之權也被分出,與皇帝的感情培養也增加了難度係數和不確定性,這對她顯然是不利的,但是對大局有利。難道就不怕親生母子朝夕相處合起來架空自己嗎?看看慈安是怎麼說的吧!“吾兩寡婦人撫一孤子,設不幸奸人乘機造作語言,居間播弄,則天下大事去矣。今寢處一所,朝夕相見,各坦懷相示,諉何由興?”

於此一端,可見慈安的眼光、胸懷氣度和大局意識。慈安謙讓慈禧,但並不是甩手推掉撫育同治幼帝的責任,而是像親生母親一樣關懷、呵護、疼愛無微不至。

比生母慈禧更盡心,更親切同治也因而對皇太后慈安更尊敬,更親近,他們更像一對母子。在為同治帝選後這個重大問題上,慈安、慈禧產生了分歧。慈安看中了淑靜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繚之女阿魯特氏,而慈禧則看中了年輕借麗、姿性敏慧的鳳秀之女富察氏。慈安沒有無原則地隨聲附和,但也沒有武斷行使她的否決權和拍板權,而是將權力交給同治帝自己選。皇后地位重要,對整個朝政形象、得失、興衰關係極大,歷朝歷代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多多。慈安之所以爭,正在於此。

而慈禧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也沒有妥協。慈安將選擇權交給了皇帝自己,一方面可以避免兩宮分裂,二也體現公正無私,讓慈禮和內外臣工心服。結果,慈禧認輸。這件事情再一次證明了慈安在同治帝心中的崇高地位及其對朝廷大政目 方針罕有其匹的影響力。

慈安的死,對清王朝的影響是致命的。慈禧從此大權獨攬,唯我獨尊,敗亡覆滅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有歷史學者認為,如果慈安沒有早亡,清王朝的歷史恐怕要重寫。


歷史小新


慈安地位人品比慈禧高,但是為人比較寬厚慈善。慈禧陰險歹毒做事不擇手段,說她是陰謀家並不冤枉,政治手段也令人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