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错捧日本臭脚,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


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并可以继承、延续、发展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就是文化。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以茶为基础的,可以继承、延续、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就是茶文化。

可悲错捧日本臭脚,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

中国茶叶博物馆

茶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往往偏重于人文科学,这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它不像思想、文学、艺术、法律制度等全属于精神范畴,也不像物质那样,完全以物质的形成出现,它是一种典型的“中介文化”,是一种揉和了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化,探讨其从物质到精神的发展过程,研究在被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的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


可悲错捧日本臭脚,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

茶画

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诸多方面的,茶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为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饮茶技艺和茶艺表演等等;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还有介于物质与精神中间的表现形式,如茶政、茶法、礼规、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畴的内容。

这里谈到茶德,在我国茶圈里会经常闹出些笑话,多数号称资深茶客的人,把日本提出的“和敬清寂”当作中国茶德,其实“和敬清寂”是日本的茶道精神,“廉美和敬”才是不折不扣的中国茶德。

此四字茶德有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于1995年首次提出,之后被茶界公认为“中国茶德”。此四字分别意指“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却不知我国有那么多一知半解的茶叶爱好者错捧了日本的臭脚而贻笑大方。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可悲啊!

可悲错捧日本臭脚,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

中国茶德“廉美和敬”


因此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可以理解为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三个层次,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包含养生、修性、怡情、尊礼等四个方面。养生是茶文化的功效见证,修性是茶文化的道德完善,怡情是茶文化的艺术趣味,尊礼是茶文化的人际协调,茶文化的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决定了茶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性:没有茶这一物质,就不可能出现茶的物质文明,就不具备茶叶精神文明的基础。

创造性:因为只有优秀的东西才能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得到继承创造发展。

时代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力,从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全球性:茶文化在中国母体诞生就越过了疆域国界,在国际社会实践中传播交流,为全人类共有共亨共发展。

多样性:由于自然环境,国家、民族不同、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繁多,结构复杂科学技术,宗教民俗,栽培加工,医药保健,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茶食茶饮,茶艺茶道等方方面面,茶叶与之广泛渗透,结合、派生、衍生,出现了茶文化极高的多样性,构成了茶文化的大观园。


可悲错捧日本臭脚,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

婚俗奉茶礼

茶文化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历史文人生活中有“琴棋书画酒诗茶”,平民百姓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文化发展到现代其社会功能更加突出,以茶营生,以茶会友,以茶代酒,以茶为画,以茶为食,以茶健身,以茶为媒,茶禅结合,发挥了茶的媒介和精神寄托作用。


可悲错捧日本臭脚,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

英国皇室下午茶

中国茶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却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的同时,人们殷切地期望精神生活也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迫切希望通过与世界各国民间交往,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使中国人了解世界,目前我国各省市尤其是产茶区均成立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研究会、茶叶协会、茶叶网站等茶行业组织,并定期举办“茶文化节”等茶文化交流活动,有力的推广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可悲错捧日本臭脚,中国人不知“中国茶德”

【“茗家论坛”,汇茶界名家,论茶事百态。专注于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播,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