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錯捧日本臭腳,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


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並可以繼承、延續、發展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的優秀創造物就是文化。由此可見: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以茶為基礎的,可以繼承、延續、發展的物質與精神的優秀創造物就是茶文化。

可悲錯捧日本臭腳,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

中國茶葉博物館

茶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往往偏重於人文科學,這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它不像思想、文學、藝術、法律制度等全屬於精神範疇,也不像物質那樣,完全以物質的形成出現,它是一種典型的“中介文化”,是一種揉和了物質和精神兩大層面雅俗共賞的一種文化,探討其從物質到精神的發展過程,研究在被利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這就是中國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的內容包括茶的歷史發展,茶區人文環境,茶業科技,千姿百態的茶類茶具、飲茶習俗和茶道、茶藝、茶書、茶畫、茶詩詞等文化藝術形式,以及茶道精神與茶德。


可悲錯捧日本臭腳,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

茶畫

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是諸多方面的,茶文化的物質形態,表現為茶的歷史文物、遺蹟,茶書、茶畫,各種名優茶,茶館、茶具、茶歌舞、飲茶技藝和茶藝表演等等;精神形態表現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茶禪一味等;還有介於物質與精神中間的表現形式,如茶政、茶法、禮規、習俗等屬制度文化範疇的內容。

這裡談到茶德,在我國茶圈裡會經常鬧出些笑話,多數號稱資深茶客的人,把日本提出的“和敬清寂”當作中國茶德,其實“和敬清寂”是日本的茶道精神,“廉美和敬”才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茶德。

此四字茶德有茶學泰斗莊晚芳先生於1995年首次提出,之後被茶界公認為“中國茶德”。此四字分別意指“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卻不知我國有那麼多一知半解的茶葉愛好者錯捧了日本的臭腳而貽笑大方。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可悲啊!

可悲錯捧日本臭腳,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

中國茶德“廉美和敬”


因此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可以理解為包括有關茶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三個層次,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包含養生、修性、怡情、尊禮等四個方面。養生是茶文化的功效見證,修性是茶文化的道德完善,怡情是茶文化的藝術趣味,尊禮是茶文化的人際協調,茶文化的物質內涵和精神內涵決定了茶文化的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然性:沒有茶這一物質,就不可能出現茶的物質文明,就不具備茶葉精神文明的基礎。

創造性:因為只有優秀的東西才能在社會發展的長河中得到繼承創造發展。

時代性: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社會生產力,從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內容。

全球性:茶文化在中國母體誕生就越過了疆域國界,在國際社會實踐中傳播交流,為全人類共有共亨共發展。

多樣性:由於自然環境,國家、民族不同、政治經濟社會領域繁多,結構複雜科學技術,宗教民俗,栽培加工,醫藥保健,詩詞歌賦,書法繪畫、茶食茶飲,茶藝茶道等方方面面,茶葉與之廣泛滲透,結合、派生、衍生,出現了茶文化極高的多樣性,構成了茶文化的大觀園。


可悲錯捧日本臭腳,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

婚俗奉茶禮

茶文化與社會生活關係密切,歷史文人生活中有“琴棋書畫酒詩茶”,平民百姓有“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文化發展到現代其社會功能更加突出,以茶營生,以茶會友,以茶代酒,以茶為畫,以茶為食,以茶健身,以茶為媒,茶禪結合,發揮了茶的媒介和精神寄託作用。


可悲錯捧日本臭腳,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

英國皇室下午茶

中國茶文化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引起人們關注卻是近幾十年的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物質生活富裕起來的同時,人們殷切地期望精神生活也能夠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迫切希望通過與世界各國民間交往,讓外國人瞭解中國,使中國人瞭解世界,目前我國各省市尤其是產茶區均成立了多種多樣的茶文化研究會、茶葉協會、茶葉網站等茶行業組織,並定期舉辦“茶文化節”等茶文化交流活動,有力的推廣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可悲錯捧日本臭腳,中國人不知“中國茶德”

【“茗家論壇”,匯茶界名家,論茶事百態。專注於中國傳統茶文化傳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