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觀察家白明:防疫大局下欲保“剛需”先保“剛供”

 中宏網北京2月11日電(記者王鏡榕)“我們也瞭解到,推動全面復工復產還面臨著返工人員不足、有些地方限制開工、口罩等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產業鏈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暢,以及資金壓力大等問題。”2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指出,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我們要做好“兩條線”作戰的準備:“一條線”是抗擊疫情前線,“另一條線”就是經濟發展前線,這“兩條線”都很重要,互為支撐,缺一不可。

中宏觀察家白明:防疫大局下欲保“剛需”先保“剛供”

防疫與保障生活必需品互為支撐

  “雖然隔離措施像是一把雙刃劍,但只要開動腦筋,要做到防疫與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之間相互兼顧並非沒有可能。”中宏觀察家、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強調,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的電子商務大國,各種各樣的電商平臺不在少數,在確保生活必需品“剛供”上可以大有作為。

  為確保生活物資持續穩定供應,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日前聯合發出通知,強調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癥結,進一步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穩定供應,確保人民基本生活,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對此,白明指出,柴米油鹽醬醋茶之所以被比喻為開門七件事,皆因“剛需”之故。“在當下全國各地正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期間,”白明指出,出於阻隔疫情傳播擴散的考慮,許多地方採取了必要的封閉式管理手段,不僅店鋪關門,一些居民生活的小區、村鎮也處於關門狀態,客觀上加大了我們保障生活必需品供給的難度。

  “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因此從開門七件事演變為關門七件事,但其'剛需'性質不改。”白明指出,在米袋子、菜籃子等生活必需品上做好保障工作意義重大,不僅關乎人民群眾在抗擊疫情時能安心、有信心,而且也有助於實現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日前就做好生活物資運輸等綜合保障工作發出通知,強調著力復工復產,增加供應;著力提供保障,解決難題;著力協調運輸,暢通物流;著力進貨補架,繁榮市場;著力加強監管,維護秩序;著力完善政策,完善預案;著力加強引導,穩定預期;著力科學防控,統籌兼顧。

  “從確保社會生活整體運行的層面看,隔離措施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有助於切斷疫情的傳播鏈,但也會給我們整個社會生活的運行增加諸多不便。”白明指出,在這些不便面前,保“剛需”的難度也會比平時大許多,必須要靠比“剛需”更具有剛性的“剛供”才能克服這些困難。

  “十分難能可貴的是,在疫情面前,老百姓的各種'剛需'依然得到最大限度滿足,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各方的有力保障。”白明指出,現在,主要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基本正常。從最先爆發新冠肺炎的湖北省來看,大米、麵條、食用油、禽肉、牛奶商業庫存可以保障10-15天的供應,豬肉、雞蛋可以保障5天左右的供應,蔬菜動態庫存可以保障3天左右的供應。武商、中百、中商三大超市的肉類可以滿足5-10天的銷售。截止到2月8日武漢已經有14個露天馬路市場開始營業。

用"剛供"保障生活必需品“剛需”

  “在防疫大局面前,人民群眾是通情達理的,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在不得已之時所採取的一些非常規應對手段,並且自覺承受因此而帶來的諸多不便。”白明強調,但也要看到,也有某些地方在採取封閉式管理措施時做出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自選動作”。例如,面對著老百姓對生活必需品的“剛需”,有些地方領導和基層管理者並不是用“剛供”手段來強化保障力度,而是對銷售蔬菜、糧油、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連鎖門店、便利店等經營網點不分青紅皂白地關停,同時也隨意限制快遞、外賣等關係群眾日常生活行業復工及送達服務。

  白明指出,按照前不久商務部與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的《零售、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外賣平臺開展“無接觸服務”模式就受到充分肯定。事實上,自從美團率先開展“無接觸服務”模式以來,許多物流企業也紛紛推出類似的商業模式,如有些物流企業通知用戶自取商品。

  “我們要採取必要手段阻斷疫情的傳播,但不能因此而阻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關係。”白明指出,此時此刻,在滿足老百姓對生活必需品“剛需”之時我們不能無所作為,但也不能胡亂作為,而是要通過構建強有力的“剛供”體系體現出善於作為。

  "當然,防疫工作畢竟是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他工作也要服從於抗擊瘟疫的大局。無論是滿足‘剛需’,還是確保‘剛供’,全社會都需要付出明顯高於平時的成本。"白明強調,從這個意義上講,有必要將"必需"與"必須"兩個同音詞匯緊密結合起來,圍繞著如何老百姓對生活必需品的"剛需",必須用更強有力的"剛供"加以保障,而當務之急就是要貫徹落實好商務部提出的四大工作重點,其中包括在聯保聯供機制下確保重點地區供應,動員符合條件的商貿企業開門營業,擴大急需短缺物資進口,加強市場監測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