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雙勝利”奮進⑩|東莞:以優質營商環境增強經濟“抗疫力”

向著“雙勝利”奮進⑩|東莞:以優質營商環境增強經濟“抗疫力”

資料圖

疫情是對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一次大考,對東莞這座外向型經濟城市更是如此。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

助企撐企,服務護航。圍繞企業復工復產的迫切需求,東莞千方百計給政策、出實招,迅速出臺“助企撐企15條”“企業復工達產10條”“優化服務15條”等系列助企撐企政策。

而疫情中的東莞,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切實當好企業的服務員:無論是對企政務服務“網上辦”,還是提供法治援助、便利化的通關服務,為企業對外貿易追回訂單鋪路,圍繞的都是外貿企業的痛點和難點。通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東莞為企業復工復產、奮起直追注入強大動能,增強了企業戰勝疫情、加快發展的信心。

近年來,東莞通過積極探索推動商事登記制度、項目投資建設直接落地、通關監管模式、“互聯網+政務服務”等重點改革,不斷推動法治化、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良好的營商環境底色,為東莞經濟全面、迅速、精準應對疫情夯實了基礎。

向着“双胜利”奋进⑩|东莞:以优质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抗疫力”

資料圖

優化行政服務:

數字化助推“不見面審批”

2月27日,許多企業收到一條便民信息: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週六日繼續對外開放窗口。信息中還提醒:各級政務大廳還將進一步增派預約號,更多服務可“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

政務服務,是一個地方營商環境最直接的縮影。東莞以“三來一補”起家,對外貿易是東莞經濟的生命線。重商親商,是東莞這座城市的“基因密碼”。

最近,日資企業歐姆龍精密電子(東莞)有限公司幾位外國職員需要延期補辦一張來華工作許可證。寄出材料僅兩天,她就收到了許可證,而且其中的郵費不用她來承擔。

“沒想到特殊時期,還能跟稅務人員‘見面’辦稅,而且簡單、方便、快捷,我們財務人員在家也能辦公。”在長安鎮的市民麥女士驚喜地跟記者分享了在疫情期間一次“特別”的辦稅體驗。麥女士所體驗的是東莞市稅務局推出的V-Tax遠程可視化自助辦稅系統。

這只是市民服務中心政務大廳推出425項“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中的其中一項。早在2月初,東莞市商務局發出了公告,對行政審批服務進行了優化。針對進出口企業訴求,海關部門也在推行業務辦理“零接觸”,除應用“互聯網+海關”在線辦理業務、設立服務熱線外,更推行“不見面”審批和外勤作業。

事實上,作為廣東省4個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去年以來,東莞依託“數字政府”建設,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越來越強的“化學反應”,有力支撐了“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高質量崛起。

向着“双胜利”奋进⑩|东莞:以优质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抗疫力”

資料圖

對標國際規則:

法律支援送上“及時雨”

東莞經濟結構以外向型為主,雖然各項數據顯示企業正加速實現復工復產,但面對疫情,外貿企業除了面臨一般企業的共性問題外,不少企業復工之後或將面臨各類國際貿易糾紛。

1月31日,東莞某服裝生產企業的業務負責人李某心急如焚,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無法按時向境外客戶交付產品。如不能及時提供無法履行合同原因的合法證明,企業要承擔價值450多萬美元的直接合同損失,商譽受到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

李某面臨的困難,是不少外貿企業的真實寫照。情急之下,李某向東莞市貿促會尋求幫助。“我們2月3日向市貿促會提交了資料,4日便給我們出具了證明。如雪中送炭!”李某表示。給海外客戶出具後,企業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遲延履行合同的責任。截至2月26日共為38家企業免費出具70份證明,涉及合同金額3.37多億人民幣。

而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是不少外貿企業復工後遇到的共性問題。

2月20日,鳳崗鎮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工作人員來到竹塘村某塑膠公司。該企業負責人黃先生表示,法律服務團的到來化解了他的焦慮,經過諮詢後,他清楚了工資待遇及發放等問題。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該局聯合相關部門和專業機構搭建了涉外企業法律綜合支援平臺,為我市涉外企業面臨的法律問題免費提供諮詢服務。之後,東莞各鎮區迅速行動。例如長安司法分局、長安鎮法學會也組建了一支由53名律師及法律工作者組成的法律服務團,鳳崗鎮也專門成立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

在依法辦事的前提下,東莞以最快速度辦理相關手續,制定產品許可應急審查機制,積極支持企業轉為防疫物資生產商、貿易商。

位於東城的東莞久林吉良淨化用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東莞安排專人全程指導、協助企業快速完成《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發放,企業正開足馬力,從防塵口罩轉向醫用外科口罩的生產。東莞市迅安塑膠纖維製品有限公司則是另外一種類型,原本該企業只經營出口貿易,為此,東莞快速為企業辦理了相關手續,清除了企業從出口貿易轉為內銷貿易的障礙。

向着“双胜利”奋进⑩|东莞:以优质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抗疫力”

資料圖

智能通關提速:

開闢綠色通道力爭“零延時”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記者表示,這次大考,不僅考驗著企業,更考驗政府能夠給企業提供怎麼樣的定心丸,幫忙他們“跨坎”。在政策制定上,白明認為,要體現東莞特色。

作為全球產業鏈重要一環,復工復產只是開端,如何幫忙進出口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貨物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客戶手中,爭取外貿訂單,考驗東莞貿易環境的便利化水平。

近日,裝載著2.17萬噸液化丙烷的貨輪在東莞立沙島鴻源碼頭順利靠泊。該批液化丙烷是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的關鍵原材料,海關為其進行“零延時”。而在沙田鎮的啟盈國際快件中心內,滿載電商包裹的車輛有序駛入駛出,經沙田海關監管驗放的商品發往世界各地。

作為全球知名的外貿城市,貨物進出口的便利程度,關係著企業復工達產的信心。早在2月初,黃埔海關就推動東莞外貿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外貿穩增長,配套出臺了20條舉措,隸屬的東莞海關也細化了16條具體指引。

疫情結束後,如何為外貿企業追回訂單、開拓新的市場?東莞已為企業鋪好路:市商務局將加快在全球各地複製“東莞製造”品牌展銷中心建設,每年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支持。出臺新一輪《境內外品牌貿易型展會推薦目錄》,展會範圍擴展了超過30%。值得一提的是,將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資助金額由50萬元上調到100萬元,降低企業拓展新興市場的風險。

疫情中的東莞,無論是對企政務服務“網上辦”,還是提供法治援助、便利化的通關服務,為企業追回訂單鋪路,圍繞的都是外貿企業的痛點和難點,體現的不僅是東莞支持東莞企業共克時艱的決心,更是東莞引以為豪的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一系列有溫度和力度的政策、服務正在發揮作用。2月14日,中歐班列恢復運營,“東莞製造”物流大動脈開始暢通;1月份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5.6倍,居全國第一位;外資企業加碼在莞的投資額……東莞企業車間機器的轟鳴在莞邑大地上重新響起,聲聲喜人。東莞經濟正逐漸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煥發生機,快步向前。

全媒體記者 曹麗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