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國不伐魏國,而是全力開發南方,開拓越南、老撾,靜待中原生變,可否得天下?

瀟灑黃員外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一直在暗中博弈,每一個國家誰都不讓誰。並且在取得了各自的地盤之後,都各自暗暗的在進行練兵,並且隨時都想把對方打敗。結果最終三國機關算盡,天下最終落入了司馬家手中。這是不是一個太過荒唐的結局?回過頭來去看三國局勢,蜀國在兵強馬壯之後,如果不去討伐魏國,而是全力開發南方,開拓越南、老撾,靜待中原生變,可否得天下?

三國局勢

當時的三國局勢當中,魏國的鼓勵發展最為強盛,東吳緊隨其後,蜀國雖然名面上靠著天府之國,但是在兵力當中,因此是最弱的。在諸葛亮鞍前馬後,先後開發南方,並且七擒七縱孟獲之後,終於將南方的局勢穩定了下來。所以諸葛亮後來也有了北伐的決心,但是蜀國先後9次北伐,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特別是在諸葛亮死後,蜀國大將還是不忘北伐之志。結果還是失敗。

翻過頭來去看魏吳兩國,一直在旁邊靜靜的看著蜀國做跳樑小醜,他們兩個國家狼狽為奸,早就勾搭在了一起。在夷陵之戰大敗之後,蜀國國力已經急速衰退,魏吳開始趁火打劫,他們都一直在覬覦蜀國的那一片天府之國。並且還想瞅準一個時機,把蜀國徹底的打的喘不過氣來。不過那時蜀國有諸葛亮坐鎮,兩國也沒有討到多大的便宜。

  • 不過想想魏吳兩國真的可以給蜀國喘息的機會嗎?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諸葛亮當時的北伐,無異於是把蜀國推向了更加黑暗的深淵當中。本來一直立志北伐,是諸葛亮畢生夙願,當然誰也沒有想到,在北伐過程當中,他竟然死於五丈原。這是不是在暗暗諷刺,諸葛亮本人所堅持的想法是錯誤的。

全力開發南方、開拓越南、老撾,就能等到中原生變嗎?

蜀國由於靠近南方,並且也接近於現在的越南,老撾兩個國家。所以在諸葛亮全力開發南方之後,這兩個國家也在開發之列,本來這裡的雨水充沛,糧食產量很高。蜀國如果慢慢開發,或許能夠把國力增高到很大的程度,但是這也並不表明,蜀國在兵強馬壯之後,就一定能夠等到中原生變。畢竟魏吳兩國是不會給蜀國這樣的機會的。

靜靜發展,等待中原生變,可否得天下?

蜀國一直在中國西南方向漸漸發展,盡全力開拓越南老撾,全力的發展經濟和農業。或許能夠等待中原生變的那一天,但是就一定能夠等來得到天下的機會嗎?這不能肯定。畢竟中原地區擁有很多糧食很能豐收的地區,同時南方的老百姓人數沒有中原老百姓多,就算權力跟中原百姓抵抗的話,勝算也沒有多大。

總結陳述

如果蜀國不去討伐魏國,盡全力開發南方,開拓越南、老撾,可能或許會等到中原生變的機會,不過這萬萬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畢竟時局在變,魏吳兩國的國君也一直在鼓勵老百姓進行農業生產,蜀國在努力,其他人也在努力。因此蜀國就算不北伐中原,努力修養,最終也不可能得到天下。


熟史明智


蜀漢是開發過益州南部的,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可是南中的孟獲歸降後,諸葛亮窮極一生都沒在南中用過兵,更別說越南、老撾這些地方了。


為什麼諸葛亮不集中力量控制南方呢?最主要的還是南方敵對勢力太多,尤其是他們背後的老闆

南中自漢武帝開始就安排官員、設立州郡來控制,到東漢末年,南中一帶一共有四個郡:越巂、牂牁、益州、永昌。劉備入蜀後,以強權手段控制南中(蜀漢的庲降都督是四都督中最早設立,就是專門用來控制南中的),劉備死後,四郡就反了三個:越巂高定、牂牁朱褒、益州雍闓,至於演義裡戲份最重的孟獲,其實只是南中當地的彝族首領,跟著雍闓謀反而已,真正的硬手是上述三位。

諸葛亮自公元225年南征三郡,近一年的時間才平叛成功,以竭澤而漁的方法,把四郡的青壯年搬到漢中,組成蜀漢的特種兵——無當飛軍,還把四郡分為七郡,分置太守控制,削弱了南中的力量。可是諸葛亮這種方式不但沒遏制住南中,反而讓當地愈加怨恨蜀漢政府。

事實上自諸葛亮把戰略目光放到曹魏後,南中一帶一直都不平穩,蜀漢不得不把很多將領和軍隊放置在南中,孟獲所說的“南人不復反”也不過是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而且南中之外還有交州,這個地方由於地理原因很少人知道,可它是東漢十三州之一,管轄著今天的兩廣和越南中北部,土皇帝是以士燮為首的士氏一族,司馬光稱其“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儀衛甚盛,震服百蠻”。





士燮是交州之首,當年攛掇南中朱褒造反的就是他,蜀漢如果要進攻越南、老撾的話,那就等於和士家開戰,當年劉表“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帶甲十餘萬”的時候尚且拿士家沒辦法,何況是根據地和交州隔著千山萬水的蜀漢。而且士燮的政治目標十分穩定,東漢還在的時候就聽命於朝廷,曹丕篡漢後就投靠了江東,孫權任命外戚步騭為交州刺史,在政治上控制了交州。

所以南中地方偏遠,人口稀疏,瘴氣害人,山地又多,蜀漢要徹底平叛就得花很大的代價,更不用說地理位置還要更遠的交州,實力強大的盛世王朝都不敢輕易做勞師遠征的事,何況是實力在三國中最弱的蜀漢了。再說了,交州名義上是孫權的地盤,甚至連南中一帶也有江東活動的影子(三郡皆反時,孫權就任命了朱褒為永昌太守,封侯拜將),諸葛亮要動這些地方就是明擺著和孫權開戰。

劉備夷陵戰敗、關羽、張飛被殺被害,這一樁樁、一件件辱國的事,諸葛亮都只能忍了下來,無非就是為了保證江東能和自己一致抗曹,別老在背後下黑手。關羽當年被孫權捅後脊樑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擅過邊界,強取了桂陽的軍糧,現在諸葛亮要聯孫抗曹,又怎麼可能為了幾塊“食之無肉,不食也不可惜”的地盤和孫權翻臉呢?



在我看來,南中和交州對於蜀漢來說就像《碧血劍》裡的五行八卦陣一樣,五行陣是反派石樑派祖傳的看家絕學,八卦陣則是溫家五老苦心自創的累贅陣法,袁承志都說了:“敵人破不了五行陣的話,那要八卦陣來幹嘛?敵人要是破了五行陣的話,那八卦陣也擋不住,只是畫蛇添足罷了”。

同樣的南中和交州也是一樣,三國時期這兩個地方基本就是蠻夷匯聚的地方,蜀漢就算得到了這兩個地方,國力也不可能增強多少,自然也提不上什麼奪取天下了。如果曹魏不能進入益州,這兩個地方無非也就是在版圖上看得大而已,不但要費心去經營,還得派兵駐守,但如果曹魏能攻破益州和漢中的話,這兩個地方也守不住,當年項羽為什麼選擇烏江自刎?劉禪在鄧艾兵臨城下之時,為什麼不選擇逃亡南中建立政權,其原因都在於此。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蜀國雖偏迀一偶,但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適宜種養和人口增長,如果諸葛丞相能把精力和智慧用在發展農業增加人口,改革落後的制國方略,施惠於民,從嚴治史,從嚴治軍,軍民一體,忙時軍支農,閒時民練兵,號令嚴明,不出二十年,定能帶出百萬之大軍,席捲天下,復漢之事可成矣。可惜丞相急功近利,妄圖以小計取天下,用卵以擊石,落得憾死五丈原,應了那句功名未成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戰爭打的是國力、人力和體制,成功需要堅持和智力,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但以小賭大往往註定失敗。


手機用戶5334040091


蜀漢要是不伐魏國,全力開發南方,只怕是會完的更快。

因為首先,當時越南北部是東吳領土,蜀漢向越南開拓,等於是與東吳翻臉。


第二,蜀漢中前期與當時的東南亞地區根本就不接壤,不可能開拓老撾。

上面這話說出來,我估計肯定有人會說,地圖上面明明就顯示蜀漢與東南亞挨著了,你怎麼睜著眼說瞎話,硬說沒接壤呢?

是這樣的,歷史地圖上通常都會標有地圖的時間截點,比如著名的《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中的三國地圖就註明了時間,為公元262年。



地圖上標註的這個時間,只能表明蜀漢在公元262年這一年的地盤是這麼大,並不表明蜀漢43年的實控地盤都這麼大。因為古代王朝的地盤經常在變化,並非如現在國家劃定國界後,就一成不變了。

而有歷史時間概念的人應該知道,公元262年已經三國後期了。蜀漢在第二年,即263年被魏國滅亡。

所以簡而言之,地圖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拿著地圖直接開疆,蜀漢中前期的實際地盤遠遠沒有地圖上顯示的那麼大。

對於上面的話,我估計肯定又有人會提出一個質疑:你說沒有就沒有?你說蜀漢與東南亞不接壤,那證據呢?

證據,還真有。

在《三國志》的“馬忠傳”和“張嶷傳”中,就詳細記載了蜀漢將領們在後諸葛亮時代,向雲貴腹地開疆擴土的全過程。

諸葛亮時代,因為要全力北伐,所以蜀漢對西南蠻夷的控制並不強,除了公元225年的一次南征外,蜀漢在其後十年時間,在西南蠻夷地區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相當於沒有影響力。

比如在《三國志·李恢傳》中就有記載。

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鉏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三國志·李恢傳》

諸葛亮的南征大軍剛走,南蠻就叛亂了,殺了蜀漢幾個太守。在被殺的太守中,有兩個太守還是諸葛亮親自委任的。最後幸虧是南中當地的土豪李恢(雲南玉溪人)出面,才平定了這次叛亂。

後來在諸葛亮病死的前一年(233年),南蠻又一次造反了。

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後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縣,去郡八百餘裡,其郡徒有名而已。——《三國志·張嶷傳》

先是越巂蠻夷造反,佔山為王,越嶲郡變成了三不管的地帶。當地的蠻人耍橫,由蜀漢朝廷任命的太守根本不敢去上任,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越嶲郡都是獨立王國,蜀漢的越嶲太守一直都是虛設職務。

接著是牂牁蠻夷造反,帶頭的叫劉胄。當時的牂牁蠻夷比越巂蠻夷還要橫,連蜀漢的庲降都督張翼都搞不定,半個南中都丟了,最後是諸葛亮派馬忠回師,協助張嶷把劉胄乾死了,才穩定了南中。


所以實事求是的說,蜀漢早期對南中的控制很一般,雲、貴、川的很多地區,實際上都是獨立王國。在這種連雲貴都沒有搞定的大背景下,蜀漢又怎麼可能向老撾擴張呢?向更廣闊的東南亞擴張呢?

當然,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對南中的控制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比如公元235年,為了消滅越嶲蠻夷,解決南部隱患,當時的蜀漢大管家蔣琬令庲降都督馬忠以強龍壓地頭蛇之勢,將實控邊界從平夷縣遷推到了味縣(從現在貴州省畢節市移到了雲南省曲靖市),蜀漢的實控地盤也因此向南挺進了幾百裡。

又比如,張嶷被任命為越嶲太守後,出兵收拾越嶲蠻夷,打得越嶲蠻夷叫苦不迭,川西南的蠻夷也被打服了。

三年(240年)春,使越巂太守張嶷平定越巂郡。——《三國志·馬忠傳》在官三年,徙還故郡,繕治城郭,夷種男女莫不致力。——《三國志·張嶷傳》


還比如,為了徹底解決南蠻問題,蜀漢第三任大管家費禕也給張嶷提供支持,讓張嶷又收拾了定莋、臺登、卑水三縣的蠻夷。並且也是在費禕的支持下,張嶷在南中當地設置了七部營軍、四部斯臾,以及赤甲、北軍二牙門和斯臾督軍中堅,把在南中的蜀漢駐軍從之前的幾乎沒有,提升到了大約佔到了蜀漢總兵力15%的水平。

PS:不要小看了這個數字。蜀漢在實力最弱,北面要防曹魏,東面也要防東吳的大背景下,能抽出1~2萬兵去南方“不務正業”,這在當時已經是蜀漢調動能力的極限了。

但是,由於向南擴張終究不符合蜀漢的既定國策。西南當時很窮,九山一田的地形,壓根沒多少耕地,並且當地人也多是蠻夷,很難被教化,很難被訓練成漢軍,實在犯不著花大力氣去經營,有這傻力氣沒地方使,還不如去打關中、隴西。所以費禕遇刺,姜維把主攻方向又挪到北方後,蜀漢的向南擴張政策就被叫停了。

這次叫停,是符合當時蜀漢國策的行為。

所以說,終蜀漢一朝,漢軍的兵鋒最遠也就是到雲南中南部地區而已,離當時老撾還有點距離,離緬甸、泰國也有一點距離。攻略老撾或者東南亞,當時是不可能的。



第三,正式回答題主所問的問題:蜀漢如果全力開發南方,會怎麼樣?

我覺得,蜀漢如果丟了西瓜撿芝麻,全力向西南擴張,只怕是會死的更慘。

因為,北伐中原是蜀漢的立國根基,不北伐中原,跑到南方去瞎鼓搗,蜀漢內部的向心力就會出問題。

比如當時統兵的姜維、廖化這些人,都是北方人,他們的人生目標就是北伐中原,打回老家去。全力往南發展,這幫人勢必會有意見。若是內部人事處理的不好,怕是魏國沒打來,蜀漢自己就先內亂了。

並且,約兩千年前的東南亞,基本上就是原始森林,原住民也都是未受教化的蠻夷。蜀漢經營南中,在當時已經是不務正業了,如果蜀漢還把有限的國力放在更落後的東南亞地區,其國力不僅不會加強,反而還會被所謂的開疆擴土而拖垮。

因為在當時去經營什麼東南亞,是一門投入和產出嚴重不匹配的虧本生意。蜀漢去東南亞,不是去開疆擴土的,而是去“扶貧”的。

投入的人力、財力遠大於回報。

若是大一統時代,比如漢武帝時期,中央王朝去蠻夷之地“扶貧”,也都罷了。像蜀漢這種偏安一隅,實力又最弱的小政權,主動放棄北方,拿有限的國力去“開蠻”,這等於是找死。


Mer86


當關羽失荊州,蜀漢有兩個選擇,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東吳,或者繼續聯合東吳,讓東吳牽制曹操,兵出漢中搶佔三輔。

從事前來分析,第二種選擇的成功率並不高,首先東吳不一定真心配合,很可能背後使絆子,其次缺少馬軍的前提之下,在長安附近對上魏軍很難取勝,勝則小勝,敗則慘敗。

第一種選擇看起來更有希望,一、有大義名分,為關羽復仇,二、有形勢上的優勢,從長江上游俯擊下游,三、戰力上也有優勢,漢軍是以中原老兵為骨架,戰鬥經驗豐富,同時也有習於水戰的荊州兵和精於山地戰的蜀兵,以及一大批悍將,而反觀東吳,新佔荊州,還未完全消化,大都督呂蒙又新喪,而且之前的一系列戰爭也證明吳軍的戰鬥力很渣。

選擇已經迫在眉睫,荊州一失,蜀漢立刻沒有了時間優勢,時間拖的越久,蜀魏差距越大。當此形勢,唯有速戰,兩種選擇都有失敗的可能。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劉備當時的選擇並沒有問題,只是失敗了而已。

回到標題,那就純屬扯淡,大一統的王朝都不願碰的南方煙嶂之地,更何況在內憂外患的蜀漢。


去睜開眼


明確地講,不伐魏國,全力開發蜀國南方,這種方法和自殺沒有什麼區別。

想要通過穩固南方,等待中原變局,再出兵爭奪天下,有四大難題擺在蜀國面前。

第一,北伐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

蜀漢的政治體制繼承了西漢初年“虛君實相”的形式,皇帝劉禪負責“宮中”事,丞相諸葛亮負責“府中”事,內廷外廷界限分明,國家政令出自相府。

而有意思的是,諸葛亮獨攬大權11年,北伐竟然達到了五次。

這種頻率高得不正常,平均下來每兩年一次,再除去作戰、開赴戰場以及班師回朝等必備時間,幾乎是軍隊剛剛回國略作修整便再次北上。

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戰爭的本義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而諸葛亮倉促之間的北伐很難成功,非但不能消滅敵人,反而將蜀國國力耗得七七八八。

以諸葛亮的智慧,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呢?

這是因為,川蜀之地的危機往往不在外敵,而在內鬥。劉璋時代便是如此,益州內部官屬爭權奪利,甚至都不惜賣國投敵。劉備接手的川蜀時所面臨的情況要比劉璋更為艱難,內部勢力更多。劉備原班人馬,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在荊州招募的人才,有諸葛亮、“馬氏五常”等人,原益州人士,有法正、李嚴等人。這三股勢力明爭暗鬥,這才是諸葛亮所說的“益州疲弊”的根本原因。

比如,劉備臨終前破格提拔的副丞相李嚴,就多次要求和諸葛亮一樣“開府治事”,結果都被諸葛亮駁回,於是懷恨在心,在諸葛亮北伐之際,耽誤了糧草的籌備,導致諸葛亮被迫班師。在北伐之際都如此行事,那平時的爭鬥有多麼激烈就可想而知了。但有意思的是,諸葛亮廢黜了李嚴,卻還要重用李嚴的兒子,以此來達到各勢力的平衡。

所以,諸葛亮的高頻率北伐其實主要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利用外在的敵人將蜀國內部各勢力直接的爭鬥緩解,否則的話準備充分一舉北伐豈不是更好,哪裡用得著如此高頻率的對外戰爭。

通過這中情況就能知道,如果蜀國不樹立外敵,想要安心地發展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內鬥就足以耗死蜀國了。

第二,東南亞地區歷來反覆無常,不好安撫

瞭解一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歷史以及與中國本土王朝之間的關係就能知道,這個地區一直是讓中國王朝非常棘手的地方。

越南這個地區的人大部分是遷徙過去的,也就是歷史上的百越之地。幾乎名字上帶“越”字的,基本上都是從越往勾踐那個國家逐漸南遷形成的。越南也是這樣,本土或有居民,但後來形成了簡單的政治組織。

秦始皇統一天下,就曾經將這塊地方武力征服,納入了中國的版圖。但是,僅僅十幾年,秦朝滅亡,趙佗在越南自立為王,不服中央王朝管制。

漢武帝時期派遣大軍直接滅了當時的南越國,再次將這塊地方收回中央,但是東漢末年,這個地方有興起了婆羅門教,殺掉漢朝官屬,再次自立。

隋朝時期,隋煬帝也派兵滅國,將這塊土地又一次收回中央,但是唐朝時期越南等地再次叛亂,自立為王。

到了五代十國,越南地區趁著中原戰亂,擺脫了中原影響,開始了內部的征伐。自此之後,不僅與中原王朝虛與蛇委,更是內部動盪不休。

元、明、清三朝,越南等地多次反叛,或殺掉中原派來的官員,或假意歸順,實則猖獗。

根據歷史就能知道,這個地區與中原相距太遠,和蜀國等也隔著複雜地形,反覆無常是特性。所以歷史上給它一個很形象的稱呼——“反骨仔”。

這樣一個地區,以蜀漢面對的形勢想要安撫,幾乎是不可能的。對越南等地派兵征討,剛剛接到投降,大軍回撤就必然反叛。

第三,東南亞生產力低下,開發成本太高

除了“反覆無常”,東南亞地區還有更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生產力低下,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很多王朝對它的叛亂基本上不在意的原因,派兵征討、收回這個地區,往往只是因為面子問題而已。

這個地區文明程度在當時來看還是十分低下的,農、商等基本行業都不發達。天氣炎熱,瘴氣橫行,人的平均壽命非常短。據統計,晚清時代,雲南等地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東南亞的環境要比雲南等更為惡劣,人口數量以及平均壽命就可想而知了。

蜀國自身富足,天府之國,土壤為肥沃的紫土,物產豐富,三國亂世的時候益州都是出了名的富庶,人口本身也不低。何必再去要這麼一個累贅的地方,將自己的實力拉低呢?

第四,蜀國不北伐,中原將有何種格局

據守蜀地,觀天下格局變化,這種想法有點類似戰國時期的秦國,地居西方,有崤山、函谷關等險地,有河西走廊等肥沃地區,所以可以安心發展。

但是蜀國面對的情況和秦完全不同。

秦國當時面對的是六國,互相之間牽扯不斷,短時間內沒有統一的可能。但是蜀國面對的只有吳、魏兩個國家,並且實力有很明顯的對比。魏國有天下三分之二,並且在當時經濟中心還在北方,可以說如果蜀國不去攻打魏國,魏國必然會再次發動滅吳的戰爭。

以兩國實力來看,如果沒有蜀國的支援,魏國滅掉吳國是遲早的事,不論經濟水平、人口數量以及軍隊戰鬥力,吳國都遠不是魏國的對手,更別說還沒有像蜀道一樣的地理優勢了。

三國鼎立最終必然會變成二分天下,不論是魏蜀吳都會經歷這個過程,要麼就是吳蜀合併,與魏國劃江而治,要麼就是魏國吞吳或滅蜀,利用山川或長江鎖死敵國。

所以,蜀國最主要的敵人就在北方。

從當時面對的形式來看,通過開發東南亞的越南、老撾等地來靜待天下有變,這種方略是沒有可信性的。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三國曆史雖然是三足鼎立,但曹魏是大腿,蜀漢和東吳都是小腿。那麼如果蜀漢不去北伐曹魏,全力開發南方,開拓越南、老撾等待時機有沒有得天下的可能性,聽我來分析:

首先,基數差距大。曹魏所在是中原地區,經濟、文化、農業、人力等領域都具有毫無爭議的領先地位。


而蜀漢所佔地盤都比較貧瘠,雖佔有益州“天府”之地,但人口還是太少。


古代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是人力資源,打仗需要士兵,生產需要農民,人才要從龐大的人口基礎中產生。人口不足是蜀漢和東吳弱於曹魏的根本原因。

其次,開發成本高。越南和老撾在當時屬於蠻荒之地,想想看南蠻反叛,諸葛亮南征孟獲就廢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更何況越南還是在東吳境內。

東吳也常駐大將鎮壓山越暴民,陸遜時期就有很多將領是鎮壓山越獲得軍功晉升上去的。這也是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的。

古時可沒有汽車飛機,出兵要考慮到很多因素,天氣、水土、道路不通等。要去攻打哪裡或者開發哪裡不是那麼容易的。

最後,時間越長,差距越大。如果蜀漢能安心開發自己的領地,那麼曹魏呢?當然也是在發展了,只不過曹魏基數大發展更快而已。

打個比方吧,曹魏是美國,蜀漢是朝鮮,同樣發展20年會怎麼樣?美國20年不知道又出了多少黑科技,而朝鮮還是在玩槍弄炮,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所以為什麼是一直北伐,而不是全力發展,時間越久,差距越大。這就是為什麼蜀國一直要北伐的根本原因,搶奪地盤,搶奪資源,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三國御史


即便如此,還是不可能統一天下的。

其實在關羽大意失荊州,而劉備又起兵復仇,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之後,蜀國就再無統一天下的可能了。當年諸葛亮高臥隆中,曾對天下格局作了一個大體的規劃:曹操佔據北方,孫權佔據江東,而劉備集團則奪取荊州益州,東和孫權,南撫彝越,內修政理,外敵曹操,只等天下有變,一擊而定乾坤。這算是劉備集團發展的總戰略和總方針。但是猇亭之敗後,荊州丟失已成既定事實,而蜀國的大部分軍事力量也損失殆盡。實際上蜀國已經被困在益州這個狹小的空間之內了。

熟悉地形的朋友都知道,益州大部分屬於今天的四川,主體更是在四川盆地之中,對外交往很是不便,故而在諸葛亮的規劃中,荊州便顯得特別重要,向北可以威脅中原腹心,向東順流而下可以直到武昌金陵。關羽在荊州時曾一度逼得曹操想要遷都以避其鋒芒,可以說只要荊州在劉備手裡,無論是對魏還是對吳,他都佔據著絕對的主動,或許還真有可能恢復漢室,還於舊都。

相比之下,雲貴以及現今的東南亞地位就差得多了。當時雲貴地區開發程度還比較低,部落土著盤踞,生產能力十分底下,而老撾越南等地就更不用說了,要麼是茫茫蒼山,要麼水澤縱橫,人煙稀少,地形不便,得之不足以強國,失之不覺得可惜。諸葛亮南征,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穩定南方,而不奢求從南方得到諸如益州本地的資源。再者,開發之難,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便在現有條件下,雲貴高原,以及東南亞各地的開發依舊十分緩慢,更不要說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了。

所以希冀靠雲貴以及東南亞翻盤是不現實的。開玩笑說就是:在越南老撾徵一隊兵,等到他們來到成都,估計都老的不能作戰了;徵集糧草,等送到前線時,早已經腐爛生蟲了。

劉備,說實話,才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典型例子啊。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肯定不能得天下。

1、就蜀國自身來說,實力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歷史上沒有佔有四川后得天下的。劉邦統一天下是因為當時中原各國沒有抱成團,很快取得關中,又有眾多名臣良將輔佐,外部形勢比較有利。蜀國國力弱小,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因為他知道蜀國等不起,任由魏國修養生息,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遲早被滅國。蜀國失去荊州後,最多有軍隊十萬左右,以這點軍隊對南方用兵,損失稍微大一點,蜀國就承受不起。當時越南、老撾都有自己的政權和民族,蜀國朝這邊發展就是侵略,肯定會引起極大的反抗。何況當時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交州,交州是吳國的地盤,吳國肯定是不會給的。越南、老撾與蜀國交界的很多地方地形複雜,後勤補給困難,蜀國拖不起,參考現代美國打越南就知道了。美國軍隊還是現代化軍隊,古代的蜀國軍隊的情況去打仗就更不用說了。至於蜀國立國口號“光復漢室”我就不多說了,那就指明瞭作戰方向,不按方向走,後果很嚴重。

2、蜀國對南方用兵時魏國、吳國的態度。蜀國大規模對外用兵,魏國肯定會干擾。干擾後蜀國很可能會半途而廢。再說天下生變,當時有司馬懿在,他的軍事政治能力是數一數二的,變故都可以搞定,否則諸葛亮不至於急著除掉他。司馬懿長壽而終,熬死曹家三代人,那是一種本事。再說吳國,雖然跟蜀國是盟友,但是還是有利益關係的。他們一起打魏國可以,你要佔我的交州肯定是不會讓的,搶地盤也不行。

3、越南、老撾的立場。不同民族的人,你要搞侵略,廢話我就不多說了,後果你們知道的。


像一陣風吹


親愛的問主,你是不瞭解,封建社會時,尤其是宋朝及以前,人口是多麼的少,獲得食物是多麼的困難啊,那時候,糧食畝產一二百斤都做不到,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不可能吃上一塊肉,吃上蔬菜都難。

蜀國倒是不想討伐魏國,傻子都明白,魏國比蜀國和吳國,加起來都強大。可是,不討伐它,怎麼辦。

往南,諸葛亮幹了,還有七擒孟獲的故事,可是,這個過程,得到的,比損失的多得多,只是讓蜀國的南方邊境,略安靜一點兒了。

往南,挨著蜀國的,都是窮山惡水,荒無人煙了,佔來幹嗎?看風景嗎?

遠的,都挨著吳國的,先不說,跑一千多公里,去佔了,有意思嗎?就算有,那就是直接討伐吳國了。魏國乘機南下,死得更快。

所以,沒辦法,蜀國,只能打魏國,還得提防吳國,給冷刀子。這吳國,給蜀國的冷刀子,實在太多了。把關羽搞死,當然是最大的一次,後來,又把張飛、劉備都間接搞死了。

打南方不行、打吳國不行,那就只剩下打魏國了。魏國也不好打,蜀國,在歷史的車輪面前,只有被吞併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