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評論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創造了中國帝制時代“四個第一”

1.第一個靠武力成功逆襲的藩王

自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嫡長子繼承製便成為皇位更迭之主要方式,這在客觀上有助於帝國在權力過渡時期政局之穩定。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化之意願,皇位繼承大多時候都是充滿血腥、暴力、陰謀;嫡長子死於非命或者被排除在核心權力之外的不在少數。同樣是皇帝兒子,憑什麼讓嫡長子繼承呢?於是許多手握重兵的藩王就想靠武力逆襲,奪取最高權力,可結果都失敗了。漢代景帝時爆發“七國之亂”,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唐朝李氏諸位王爺起兵反對武則天,但結果都很慘。其中西晉最倒黴,諸侯王不但未能奪取王位,還讓北方“五胡”軍隊南下中原,致使社稷崩盤。朱棣呢?手握800兵馬的燕王殿下,北平九門還處在朝廷控制之中,他居然敢起兵“靖難”,用4年時間奪取了天下。關鍵是,朱棣起兵造反時,北方蒙古很老實,不敢攻入大明。如此,朱棣成為史上第一位靠武力逆襲成功之藩王。

2.第一個五次御駕親征,敢於親自衝鋒陷陣,且獲得勝利的皇帝。

談到中原王朝之武力值,許多人都認為秦朝、漢朝、唐朝這三家最牛。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卻敵七百餘里,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衛青、霍去病連續出征塞外,追殺匈奴,致使漠南無王庭,匈奴大部被迫西遷。李靖、李績、蘇定方等橫掃東突厥、西突厥,草原部落不得不奉行唐朝正朔,叫李世民一聲“天可汗”。不過,這並不能算皇帝特別牛,畢竟帶兵衝鋒打仗的是大將,而非皇帝本人。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繼位之後,並沒再次衝鋒陷陣;李世民雖然御駕親征,但在高句麗慘敗,跟隋煬帝一個下場,只是後來李治獲勝,唐朝才洗刷恥辱。朱棣呢?當上皇帝之後,還五次御駕親征蒙古草原,且大獲全勝;首次出征時還親自操刀上陣,打破阿魯臺軍團。就此戰績而言,帝制2000餘年,誰能比擬。日本學者那珂通世:“昔漢武、唐宗者,雖屢破北狄,但均系遣大將而非親征。漢人天子遠渡沙漠者,唯明成祖一人。”

3.第一個重視“海洋戰略”,著眼全球之帝王

農業是立國之本,歷朝歷代基本都是奉行重農抑商政策;農業是本,得到重視,商業是末,受到歧視。在此背景下,中原王朝就成了如今西方史學家所說的“農耕文明之守護者”,“綠色文明之捍衛者”;而西方則是“海洋文明之開拓者”,“藍色文明之創造者”。確實,中國帝王,很少重視對海洋之開發,海外貿易大多是民間進行;帝王只知道捍衛華夏疆土,很少去考慮開發與利用外海資源。漢朝、唐朝、宋朝雖然重視海外貿易,“絲綢之路”玩得不亦樂乎,但並不能算是國家的“海洋戰略”。朱棣則不一樣?他是第一個重視“海洋戰略”著眼全球之帝王,西方史學家說他是“世界級大帝”。最令他聞名於世的是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溝通了中國與東南亞及印度河沿岸國家的聯繫。

鄭和下西洋,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還要早半個多世紀。

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並不是僅僅為了展示一下大明的綜合實力。他想通過鄭和七下西洋,和各國建立外交,一起建立一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國際秩序。這國際秩序,在鄭和下西洋時,在朱棣帶給世界各國國王的詔書中有說道,“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意思是說,凡是天地承載、罩著的地方,太陽、月亮照得著的地方,霜露所能夠下得著的地方,當地的人民,無論老少,都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地生活,不至於流離失所,沒有產業。因此,朱棣要派鄭和帶著詔書到你們各國去,希望大家一起遵守條約,“循禮安分,毋得違約,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意思是說,大家要按照規矩辦事,不要亂鬧,大國不可欺負小國,強國不可欺負小國,大家一起享受和平發展帶來的幸福吧。

中華這個詞,似乎現在民眾已經習以為常。然而,在漫長的幾千年歷史中,中華這個詞是有特殊含義的,“中”這一字表明認為文明處在世界的中心,“華”這一字則是“華美”轉義而來,含文化優秀先進之意。華夏一詞亦是如此。中華一詞是與夷狄相對應,這在文字上顯示了中華世界的優越性。歷史證明,至少很長的一段時間,約兩三千年,中華文明在與其他文明的比較中,無論軍事上的勝敗,至少在文明程度上基本都是領先的,可以說中華這個詞是有現實意義的。

謀求華夷共存的中華思想在古代中國人是有現實反映的,也映射在具體的統治秩序。如五服圖。中華文明一直被認為具有包容性,這實際上與很早萌芽的華夷之辮有關係。

華夷之辯認為,一方面如果蠻狄被中華禮義同化,就會成為中華子民,另一方面,即便是中華子民,如果喪失了中華禮義,則與蠻狄無異。事實上,致力於打破華夷之別在古代就有思想基礎,如漢代的公羊學派,提出“天下”思想,架構起“天下一統”的中華世界。兩宋的弱勢本就使得華夷秩序搖搖欲墜,蒙古的崛起,更是讓這一秩序墜落谷底。洪武十六年(1383年)施行的勘合制度,就是華夷秩序重建的重要舉措。有些日本學者認為朱棣超越忽必烈,就在於其重新實現了對華夷秩序的完成。明朝憑藉其強大的國家實力,建立起一整套的海禁-朝貢體制,這個體制的特徵就是藉助鄭和下西洋等行為,把周邊諸國對中國物資的需求作為籌碼,將以明朝為中心的華夷秩序推廣遍及亞洲全域。某種程度上,稱呼鄭和下西洋為“南海遠征”實際上是很妥當的說話,鄭和雖未舉一兵,未搭一弓,而竟經略之功,以海外貿易的方式實現朱棣的理想,即用儒家禮儀秩序規範“四夷”,確立以明朝為中心的東亞國際政治秩序。正是憑藉中華的絕對政治經濟實力,構建了中華獨尊的開放性的統治世界,形成了“中華”世界體系。

4.第一個將首都建於邊境線,由君王鎮守邊疆之雄主

拿著東南之財稅收入,去捍衛西北邊防,這是中原王朝之一大戰略特色;防禦遊牧民族入侵,保護農耕文明之發展,是歷代帝王之目標。面對遊牧民族入侵,該如何解決呢?出兵征討可以,但不能常用,因為成本太高,很容易將帝國財政拖垮,成為帝國滅亡之導火索。所以,還是守住邊境,將其擋在外面最靠譜,長城之重要性由此而來。修築了長城、要塞,自然要由得力悍將鎮守,以確保防線收到預期效果。朱棣是個例外,將領守邊關固然好,但距離朝廷太遠,皇帝不好及時瞭解軍情,快速做出反應與部署。為此,朱棣遷都並營建北京,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定都北京的漢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後500餘年的首都地位。以北京作為一個政治、軍事的中心,就近指揮長城一線的軍事防禦,抵抗蒙古族的軍事進攻,保證國家的統一,也就是“天子守國門”。這一點很了不起,面對北方草原強敵入侵,中原帝國都是能躲就躲,保住性命才是關鍵。西晉、宋朝、金國等無不是如此,外敵一來就想遷都,要逃避。朱棣呢?你來了正好,免得去找你;打你沒得商量,這叫霸氣。

梁啟超:“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後,天下初定,國力大充,乃思揚威德於域外,此其與漢孝武、唐太宗之時代正相類。明成祖既北定韃靼,耀兵於烏梁海以西,西闢烏斯藏,以法號羈縻其酋,南戡越南,夷為郡縣。陸運之盛,幾追漢唐,乃更進而樹威於新國。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絕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明史》:“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可謂名副其實,一語中的。

明成祖的諡號叫做“文皇帝”。為什麼是“文皇帝”呢?實際上,這裡頭就概括了明成祖他所處的時代特點,也就是從武功——奪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個轉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奪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來治國的一位著名帝王。

1.內閣在明成祖時期初步具有了規模。

朱棣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內閣制度的出現,是中國歷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這個制度被明朝沿用了兩百多年,清朝也繼承下來了。經過朱棣完善起來的文官制度,不僅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甚至與同時期的西方官員選拔制度比較起來,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優點。 1621年,英國出版了一本書,這本書叫《憂鬱症的解剖》,書裡頭有三十多處提到中國,特別是讚揚中國人的勤勞、彬彬有禮,讚揚中國良好的政府和考核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作者說:“他們從哲學家和博士當中挑選官員,他們政治上的顯貴是從德行上的顯貴中提拔上來的,顯貴來自事業上的成就,而不是出身的高尚。”

2.明成祖他的文治採取的第二個措施,就是完善科舉制度,廣泛招攬人才。

明朝洪武年間雖然實行科舉,但在很長時期內並沒有形成完備的制度,到了洪武十八年之後,明朝的科舉制度才完善起來。朱棣重視科舉,把科舉制度制度化、完善化。從永樂年間開始,三年一次鄉試、會試從未間斷。

朱棣這個人很殘暴,對於政治反對派的鎮壓是非常殘忍的,但是,如果你忠於他,你為他辦事情,他看中了,他也要傾心一任,就是他毫無保留地依靠你。因此在朱棣的朝廷裡面,不僅有在靖難之役當中幫他奪取天下的人,還有以前建文帝朝廷當中歸順過來的人,這些人他都給予信任。有的人不經過科舉他也能夠重用。比如說內閣大學士楊士齊,就沒有經過科舉,最後楊士齊不僅做了大學士,而且擔任了《太祖實錄》的總裁官。就是官做得很大,明成祖給予很大的信任。 由此可見朱棣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風格。

明成祖這個人對人才還有一個特點:用人不疑。所以在明成祖期間,有很多官員是久任,就是任職的時間很長。如果一個政權動盪,如果皇帝對下邊的大臣不夠信任,他會經常更換人。但是朱棣不這樣,他看準了人,相信他,一直用他。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在朱棣的內閣當中,剛才談楊士齊,他先後在位43年,經過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在位43年作為內閣大學士;金幼孜,內閣大學士,在位30年;楊榮,在位37年,也是內閣大學士;楊普,在位22年。六卿,所謂六部尚書也都是久任:吏部尚書蹇義,在位34年;戶部尚書夏嚴及,在位29年;禮部尚書胡濙,在位32年。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這說明明成祖他能夠推誠待人,他能夠識別人才,他一旦識別人才他就不懷疑,給他權利,讓他做事情,這反映出他的一種胸襟和他的知人之明。

3. 由於朱棣的提倡,所以一時國內都有一種很注重文化的風氣。

在朱棣的身邊也經常聚集著一批文人、書法家、畫家,能寫詩,能作賦,包括朱棣出征打蒙古,他的身邊大學士都跟隨著,走到一個地方,吟詩作賦,題寫功績。

4.永樂年間的文治還有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就是《永樂大典》的編纂。

朱棣注重加強儒家文化思想的統治,大力擴充國家藏書。他即位後,為整理知識,令解縉等人修書。編撰宗旨:“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過程召集147人,首次成書於永樂二年(1404年),初名《文獻集成》;明成祖朱棣過目後認為“所纂尚多未備”,不甚滿意。永樂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廣孝、解縉、禮部尚書鄭賜監修以及劉季篪等人重修,動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編寫。組織設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等職,負責各方面工作。蔣用文、趙同友各為正副總裁,陳濟為都總裁,參用南京文淵閣的全部藏書,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進呈,成祖朱棣看了十分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清抄至永樂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書。據《進永樂大典表》稱,全書繕寫成22,877卷,目錄60卷,成書11,095冊。

《永樂大典》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其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5.朱棣還十分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朱棣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明朝的社會經濟達到了一個高峰。因此,明成祖可謂是功績累累的一代雄主。


蕭立誌


縱觀朱棣的一生,用雄才偉略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他知人善任,寬嚴並濟!這對比他老爹,完全就是改進版的朱元璋!永樂盛世就是他最好的證明!

尤其是繼位後,遷都、疏通大運河、下西洋等一系列的舉動使得明朝國力空前強盛,並一直影響到現在。

但是靖難成功後的篡位卻成了他一生抹不掉的汙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登基前的朱棣:

朱棣出生時他爹還沒當皇帝,正到處征戰,別說陪孩子成長了,就是連看一眼都不一定有時間!所以小時候的朱棣並沒有和朱元璋有多少感情。而朱元璋也一樣,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太子朱標身上了,朱標也是爭氣,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也是仁慈寬厚,可以說天生就是帝王相,因為對弟弟們十分照顧,弟弟們對他也是十分敬佩。所以那時候的朱棣肯定沒有造反的想法!

朱元璋登上皇位後,冊封朱棣為燕王,二十歲赴任,從此,他的人生舞臺才剛開始。明初,漠北的元朝殘餘不時騷擾內地,燕王朱棣年輕氣盛,在和元軍交戰中屢戰屢勝,慢慢成為了北部邊疆勢力最強的藩王。但這時的朱棣也沒有反叛之心。

但因馬皇后的去世,朱元璋的一次決定,為以後朱棣叛亂埋下了禍根!朱決定為每個兒子身邊派一名高僧為馬皇后祈福,就這樣,姚廣孝走到了朱棣身邊,別看姚廣孝是僧人,到他是個野心家,以至於後來被稱為“黑衣宰相”,而朱棣正是幫他實現抱負的那個人!從走到朱棣身邊的那刻起,就沒有念過佛經,而是為朱棣傳遞他的陰謀論!朱棣不是傻子,他明白姚廣孝在告訴他什麼,但是這時的他,也就聽聽,真要幹,想都不敢想!

不得不說老天既然選擇了你,肯定會為你鋪上一條道路!這不,機會來了,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標突然得疾病死了,並沒有等到登基的那天,朱元璋悲痛萬分!但這卻正是朱棣的機會,因為朱棣是朱標以外最有能力接位的人選,朱棣也是滿懷信心,然而現實卻像一盆涼水澆下來!朱元璋逆天而行,直接越過兒子立長孫朱允炆為繼承人!這是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的,這時的朱棣,敢想不敢做,因為他爹!

洪武三十一年,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年輕的皇帝屁股還沒坐穩,就在大臣齊泰、黃子澄的提議下開始削藩,而現在的朱棣也沒有了任何顧慮,削藩更是給了朱棣一個叛亂的理由-清君側!於是開始了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風輕雲淡品趣史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他在位時文治武功,命令解縉編寫《文獻大成》,後在此基礎上又任命姚廣孝歷經五年編纂了《永樂大典》,這是一部規模空前的大型類圖書,包括了凡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各書內容,被稱為世界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浚通了京杭大運河,促進了貿易的發展,遷都北京,由燕王守國門升級為天子守國門,五次親征蒙古,出兵安南,改安南為交阯,加強了邊防的防控,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置哈密衛使司,西南設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使司。他在位的22年間,經濟繁榮,國家富強,疆域遼闊,開創了“永樂盛世”的大好局面。

但朱棣皇位的來歷頗具爭議,朱棣是奪了他侄子朱允炆的天下。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位時,立謫長子朱標為太子,但朱標未到繼位時,就患病身亡了,隨後,朱元璋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炇登基,成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繼位不久,聽信黃子澄,齊泰的建議,開始削藩,以消除藩王對中央的潛在威脅。

“藩王”,是朱元璋時分封的,朱元璋為大明江山萬代相傳,長長久久,天下死死的掌握在朱家人的手裡,把他20多個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並配備武裝,名義上不得干涉地方政務,但朝庭若有難,可以召回勤政。分封到全國各地的藩王,擁兵自重。

朱允炆先削掉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接著開始動手收拾屬地北京的燕王朱棣,朱棣以“靖難”,“清君側”為名,起兵南下,取得“靖難”的勝利。朱棣闖入皇宮中,沒有發現侄兒朱允妏的屍體。

朱棣在位時,曾派心腹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宣揚國威,使沿岸小國臣服,促進了對外貿易,同時,也擔負著秘密尋找朱允炆下落的任務。

明成祖在位時取得的了巨大的成就,是僅次於朱元璋的成功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