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辛纳甘步枪已退役70年,为何中东地区还在拿它当狙击枪用呢?

龚钰璟


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一款诞生于一战,活跃于二战的明星武器,伴随着苏联红军夺回一座又一座被占领的城市,消灭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可谓是栓动步枪中的不老传奇。你可以把它当做步枪使用,因为它能够精准点射,你也可以把它当做狙击枪来使用,因为它有千米射程。至于为什么已经退役了70年的老式栓动步枪,会在战火不断的中东地区被当做狙击枪来使用,总的来说还要数几点。

首先就是其栓动结构,我们都清楚任何一支栓动步枪都要比半自动步枪更为精准,而且栓动结构要比半自动结构更为简单,所以两者在造价与维护保养上的差别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常年战火不断的中东地区而言,拥有一支造价便宜,维护成本低廉,射击精度靠谱,射程又远的步枪,你很难不将其用作狙击步枪。因为你要是想连射的话,你会去买一把AK47,可你要想狙击作战,莫辛纳甘步枪恐怕是狙击步枪里最便宜的型号了。

再者就是弹药的通用性,在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大国都统一了弹药的口径与规格,而活跃于二次大战的许多武器它们所使用的弹药口径,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很难找到了。可是明明是活跃于二次大战期间的莫辛纳甘步枪,其使用的弹药口径竟然是7.62x54mm,这种规格的弹药在中东地区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所以选择莫辛纳甘步枪是顺利成长的事情。

最后就是作为中东地区狙击步枪的选择标准,我们要知道狙击步枪不同于普通步枪,一支狙击步枪不仅步枪本身造价奇高,就连配套的弹药也是贵的离谱,这对于常年受战火摧残的中东地区来说,是一种用不起的武器。可是莫辛纳甘步枪的出现却解决了燃眉之急,狙击步枪口径的弹药+栓动步枪的结构+1000米以上的射程,这些都是能够作为狙击步枪的必备条件,所以只要家庄一支瞄准镜,一支普通步枪就可以当狙击步枪来使用。

综上所述:为什么已经退役70年的莫辛纳甘步枪会在中东地区充当狙击步枪的角色?因为中东地区是战场不是靶场,战场中所使用的武器绝对不会选择最好的,只会选择最合适的。


九品侍卫


说真的,这货的精度在现代并不能将其称之为“狙击步枪”但加上瞄准镜之后,确实可以将这种老玩意的有效射程从500米增加到800米。(主要是目视极限)

但从精度上来说,当年二战时产的莫辛纳甘精度并不咋地,美国基友告诉我,如果用毛厂普通弹的精度在2-5MOA浮动,很不稳定。但也有喂精粮,调教完了能打入1 MOA以内的。

但不管怎么说,莫辛纳甘的精度和7.62x54R弹药的弹道比AK那种中间威力弹是要好得多,尤其是叙利亚那边本身接受苏联的库存货挺多,7.62x54R子弹也多(PK机枪通用),在大家普遍都知识装备中间威力步枪,开膛待击式机枪的时候,莫辛纳甘+瞄具之后的精度确实比着两要好那么点


疯狗的轻武


如果单论时间,服役于1891年的莫辛纳甘确实是个"老家伙",距今已有127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生在二十世纪的所有战争中,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莫辛纳甘的影子!

现今,许多持有莫辛纳甘的人还是将其视为一款颇具收藏价值的枪械,但也偶尔会出现在一些局部战争或冲突中;归结原因无外乎性能尚可、价廉耐用!

虽然莫辛纳甘的枪机构造对比毛瑟、李-恩菲尔德来说复杂一些,采用旋转后拉式,但其易于生产,这对那些军工基础薄弱的国家很有吸引力;此外该枪本身简单易上手,不用太多训练就能装备那些军事素养较差的势力武装。

俄国当年决定研发一款步枪时,分别得到了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和艾米尔-纳甘、李昂-纳甘兄弟的两种设计方案;最终,俄国人将两个方案合二为一:莫辛的枪型、纳甘兄弟的供弹结构,因此得名莫辛纳甘!

莫辛纳甘弹容量为5发,装填方式采用常见的抛壳口单发或桥夹装弹,下设弹舱底盖用于清洁和维护!上世纪三十年代后,莫辛纳甘被苏联改进,比如减短枪管长度、简化工艺等,而采用光学瞄准镜的狙击型莫辛纳甘就是在这一时期衍化而生的。

但由于受前苏联光学技术的限制,狙击型莫辛纳甘的瞄具曾数次变化:最初的四倍率PT型瞄准具,改进后的VP型瞄准具,不过该型瞄具被固定在机匣盖后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弹的装填;因此后来又改为安装在一侧的PE瞄准具,不仅解决了装弹问题,还相对提升了命中率和瞄准距离(1400米)。

总而言之,莫辛纳甘即便再优秀也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但其之所以还能在中东战场上现身,完全是囊中羞涩造成的不得已而为之!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不知道,中东绝大部分国家都是不禁枪的,尤其不禁这种老式的猎枪、步枪。

因为中东阿拉伯人有游牧的传统,步枪同藏族人的匕首一样,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物品。

萨达姆童年时间,就会用步枪射击。

少年时期,他就开始背着枪四处游走,练习射击。

一个老人曾经对萨达姆说:在我们伊拉克,一个男人不带枪就在荒野中游荡,简直是邀请别人杀了他。

道理就是这样了。

所以,很多阿拉伯人擅长使用老式步枪猎枪,常见的是英制恩菲尔德步枪。

因为历史原因,苏联曾经将剩余武器大量输入中东,所以莫辛纳甘步枪也很常见。

所以,战场中见到有人使用莫辛纳甘步枪,很寻常的。

莫辛纳甘步枪不安装瞄准镜,也能在400米左右距离,精确击中敌人。

而传统的AK47、M16自动步枪,射程虽然有400米,但主要是在200米内射击,存在射程的差距。

如果给它装上瞄准镜,莫辛纳甘步枪就可以直接当做狙击枪使用。

因为阿拉伯人常年使用莫辛纳甘步枪,用它比用先进狙击枪还要顺手。

使用莫辛纳甘步枪可以在射程上压制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阿富汗游击队就用这些老式步枪在远距离射击。

苏联无可奈何之下,被迫装备了班用狙击枪,德拉贡夫狙击枪。

其实,武器这种东西不是说老旧的就没用了。只要有战场使用价值,武器就很有用。

比如地雷用了上百年,各国一样没有好办法对付。


萨沙


上图的这些都是“莫辛纳甘”,从长枪到骑枪到卡宾枪都有。所以说这是一个枪族。

这是一种传统的旋转后拉式枪栓与弹仓式供弹的步枪,枪机部分简单的设计细小零件很少,内部有5发子弹的弹舱。

现在将莫辛纳甘作为狙击枪,实际上并不是这把枪有多优越,而是枪手使用这把枪习惯了。

很多的人从刚用狙击枪的时候就用这种老枪,以至于很熟悉这把枪的弹道特性。因此就继续用下去了。

例如上图,虽然是一把老的莫辛纳甘M52步枪也就是这个:

换上了一个高倍率的瞄准镜也是基本上照用不误的。


不仅仅是中东有人还在使用这把老枪,就是正式的部队里面用这把枪的人也并不少。


这里就还有一个原因了就是这把枪并不挑弹药,7.62X54mm的弹药是世界上最多的弹药,这把枪可以用这些弹药。

这也就大大的延续了这把枪的寿命。至于这把枪精度高什么的就纯属扯淡了。

它只代表了当年步枪的一般水平而已,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只不过是很多苏联和俄罗斯的狙击电影将这把枪神话了一下而已。


军武数据库


虽然已经退役70多年,但莫辛纳甘步枪仍是可靠的装备,就好像印度警察还在用英制恩菲尔德一样,莫辛纳甘在叙利亚出现并不奇怪。

莫辛纳甘步枪全称M1891莫辛-纳甘步枪,诞生于帝俄时代,曾是沙俄军队、苏联红军的制式步枪。这种栓动步枪使用7.62×54mm全威力子弹,相比今天满天飞的减装药、小口径步枪弹而言,威力大的多。相比自动步枪,老式的拴动步枪占有精度和射程上的优势,合理使用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同时莫辛纳甘较长的枪管,为其提供了不错的精度,很适合做狙击步枪使用,配备瞄准镜的莫辛纳甘能狙杀800开外的目标,而突击步枪的射程不过四五百米,叙利亚战场使用最多的AK-47有效射程也就400米而已。而且狙击步枪恰好又是叙利亚战场上最需要的角色,因为绝大部分的战斗都在城市中进行,想想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明白了,这里是狙击手的天堂。

作为俄罗斯的武器,皮实耐用那是必然的,较为简单的构造给它的维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操作简单,只需短暂的训练即可熟练使用,非常适合叙利亚战场,因为在这里打仗的都是非专业人士。



在叙利亚战争中,无论是政府军还是叛军,我们都看到了莫辛纳甘的身影,经过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双方采用它作为狙击枪的原因。

首先,莫辛纳甘这把枪虽然已经诞生超过一个世纪,但是它仍然有大量的库存,长期在民用市场流通,甚至还有专门生产7.62×54mm弹药的企业,相对98K、恩菲尔德等更方便保证弹药供应。同时,它操作便利、维护简单,非常的皮实耐用,价格也远远低于自动步枪。而且它枪管较长、出速高、精度不错,也可以当作狙击枪使用,性价比较高。



其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各方都打不死了,经过多年的战争消耗,财力人力都达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即便是大马士革也无力再大规模装备价格昂贵的现代狙击步枪。叙利亚甚至连坦克都用不上了,看看下图被魔改到认不出来的T-72就能明白,它没有心思花到轻武器上。


而精度尚可(至少比大家普遍装备的AK-47准的多)、价格低廉的莫辛纳甘步枪,便成为各方的首选,尤其是它威力大、射程远,一般的防弹衣无法阻挡它所发射的7.62×54mm子弹,又能提前于小口径步枪开火,这2点赢得了各方的青睐,毕竟叙利亚战场上少有装备昂贵重甲的部队。

再就是这把枪操作简单,十分适合泥腿子出身的叛军使用,毕竟不是正规军,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系统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把能够正常使用的枪就行,M82A1和莫辛纳甘在他们手里发挥的作用会有差别吗?



综上,莫辛纳甘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一定是最适合他们的选择。再说了,连MP40都上了,凭啥我莫辛纳甘不能上?


兵器世界


莫辛-纳甘,称得上是一把百年老枪,何止服役仅七十年,这玩意发射的是7.62X54毫米大威力步枪弹,具备射程远、精度高等特点,当然,后坐力也非常不。


此枪二战时期,曾经大量装备苏军,是苏军的制式步枪,与德制毛瑟-98K、英制李-恩菲尔德齐名,都是战时著名的栓动步枪。

二战时,基本上没有开发专职的狙击枪和狙击弹,莫辛-纳甘、毛瑟-98K和李-恩菲尔德这三把步枪,在装上观瞄器材以后,就成了各自军队的狙击枪。


中东历来是冲突热点地区,除了地缘政治因素等原因以外,显然富含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成了大国相互角逐的战场,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


在叙利亚战场上,李-恩菲尔德和莫辛-纳甘等栓动步枪,都依然有人在使用,俄军曾缴获了整箱的二战时期的德制MP-43突击步枪,从图片上看貌似新枪一般。

狙击枪,不同于自动步枪强调火力凶猛,而是以精准射击而著称,以求一枪毙命的效果。


因此,狙击枪大都采用栓动方式,半自动步枪当狙击枪,射击精度都不如手动单发狙击枪。

莫辛-纳甘作为栓动步枪,由于具备射程远、精度高等特点,在枪上配备瞄准镜以后,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充当狙击枪的角色,所以即便在当下,此枪依然具备作战能力。

尽管莫辛-纳甘的射击精度已经无法与当下开发的专职狙击枪相比,但在其有效距离内击杀目标的能力还是相当大的,使得老旧的莫辛-纳甘生命得以延续。

得不到价格昂贵的专职狙击枪的抵抗组织,用莫辛-纳甘这杆百年老枪,装上瞄准镜以后,用来充当狙击枪,当在情理之中了。


国平军史


为什么退役之久还会出现在21世纪的中东战场上呢?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俄国诞生了一部二战中经常使用的狙击步枪,莫辛纳甘步枪。曾经历过日俄战争、一战、苏芬战争等,堪称战场上的不败王者。随着二战步兵武器的不断发展,莫辛纳甘枪逐渐落后,后于1948年被前苏联停产。但是,退役并不代表着消失,作为战场上的不败王者,莫辛纳甘步枪仍被中东等地区使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退役之久还会出现在21世纪的中东战场上呢?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性价比高

一方面,中东地区,战争多,费用消耗大,更多方面,需要考虑武器的价格与实用性,战争往往需要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恰恰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并且在价格方面,它也较一般的新式武器便宜。莫辛纳甘步枪的子弹通用性较高,价格也合理低廉,容易买到,反观其他二战步枪,适合口径的子弹早就停产已久,如果想用,就需要专门找人定制,这样不仅耗时,价钱也更好,相比之下,自然就选择莫辛纳甘步枪了,战争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的库存量也是有目共睹,拿出来继续用于高激烈战争也无可非议。

速度快,精度准

另一方面,莫辛纳甘步枪的精准度也是极高的,他的子弹中装药量是最多的,造成弹道低伸,可以说是具备狙击弹的属性。在枪管长度上,莫辛纳甘步枪较长的枪管使得火药对弹头做功较多,能够使弹头发出的速度更快,精度更准。

安全可靠性高

莫辛纳甘步枪属于老式武器,在性能和使用方面是可以估计的,他使用历史较长,值得信任度高一些,合适的战场上,老装备更能发挥出效果。

其实不仅仅在中东,其他地区也对莫辛纳甘步枪有着极高的兴趣。旧的东西依然有他独特的功效,在面对新的物品与旧的物品时,也需辩证一些,不能喜新厌旧,要了解这些老装备的历史和评价,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老装备余热,让老装备在合适它的领悟焕发新生。


说古明今


你好,我是冬雨AK,说下我的看法

爷爷辈的莫辛纳甘重新出现在中东地区各个武装派别手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穷”,谁不想用现代化的高精狙!?但那玩意多贵!穷嗖嗖的武装分子哪里装备的起?!长期的战争让双方都筋疲力尽损耗严重,武器供应出现不足,所以有啥就使啥呗!只要能作战,还讲究个什么啊!不仅仅是莫辛纳甘,还有STG44突击步枪 ,甚至T-34-85坦克都被从博物馆里拖出来参战了!

此外,莫辛纳甘的性能也能满足中东地区那种巷战 乱战,作为一款爷爷辈的老枪,它使用的是7.62×54全威力步枪弹,射程远,威力大,最大射程能达到800米,加装上现代的瞄准镜完全可以成为一款可靠的狙击步枪,二战中就曾作为狙击步枪被广泛使用。再者,中东的作战多是巷战,双方交战距离都不远,所以拥有几百米射程的莫辛纳甘完全满足需要!

最后一点就是因为,莫辛纳甘使用的7.62×54在中东地区有大量储备被广泛使用,物美价廉,很容易就能找到,而且它仍然在生产

在战场上,只要装备能适应战场,那就是一型好装备,而不一定非要选择最新的武器装备,实用最重要!


冬雨AK


莫辛纳甘步枪虽然最早在1891年就被俄国军队使用,但是我们分析一下这把步枪的优劣再看为什么为什么至今中东地区还在拿它当狙击枪。


当初的莫辛纳甘实际上有三个型号,分别是步兵步枪、龙骑兵步枪和哥萨克步枪。后两种是骑兵步枪。

从1924年开始,这种当时就已经服役三十多年的步枪逐渐开始了改造工程,最早是龙骑兵步枪的改进,然后是1930年改进为M1891/30式步枪,仍然采用六角形机匣不过安装了新型瞄准器,称为I型,而圆形机匣的则称为II型。一直到二战中,莫辛纳甘的改造版本用新型瞄准镜的有效距离已经达到了八百米。完全能够当狙击枪使用了。

虽然二战结束后,在苏联已经退役,但是苏联将它的生产线卖给波兰、中国等其他国家,例如在中国,就被继续改造成1953式步骑枪。





这种枪既容易保养又容易生产,因此才有了这么强的生命力,例如在朝鲜战争时,我国有记载表明特等功臣张桃芳曾使用这种步枪,在中方纪录中以442发子弹击毙或毙伤214名敌人且全部是美军,创下了志愿军冷枪杀敌的单人最高战绩。


而这种便利性和高性能,使得它参与到了上个世纪几乎每场战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阿富汗战争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而对于那些战乱地区,更先进的生产线被引进而且要保持生产,还要求这种枪技术要求不高、能应对恶劣气候,这是很难做到的。再加上世界上有数千万支莫辛纳甘步枪被生产出来,那么在他们彻底被针对无法发挥作用前一直被使用就是必然的了。

因此,高实用性(苏联、中国等国家狙击手都保持该枪杀敌最多,有千米左右的有效杀伤距离)和高性价比(技术要求低、维护容易)决定了莫辛甘纳步枪短时间内还会继续活跃在中东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