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hi,我是暖色。今天,又有很多話想說。

——————————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武漢確診死亡病例平均年齡68歲#

65歲的老先生因為新型肺炎,留在發熱門診觀察,而旁邊佝僂著背,寸步不離的,是他90歲的老母親。


老母親獨自在醫院守著兒子五天五夜,當兒子確診終於要送進病房的時候,老人借來了紙筆,給兒子留言:


“要活下來”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我已經90歲了,早已經看透生死;

但你,要活下來。”


請為了活著,拼盡全力啊。


——————————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送餐的騎手間流行一句話,“你都TMD當騎手了,你還在乎個TMD傳染病?”

大部分騎手是不想送醫院餐的,比如2月2號早上,有個送往武昌醫院的單子,掛了很久都沒人領。直到又來了一單武昌醫院的,才被領走。

我猜想那位騎手本來不想跑,但一趟能賺兩趟錢,就願意了吧。

這才打開了生活的真相吧,有時候,生活,僅僅就是為了生活。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農村的年輕人,沒讀過書的,出去打工,上過大學的以專科為主,在武漢能定居也不會回縣城。讀名牌大學翻身的,或者是很能掙錢的,極少數。

大多是不能獨立成家立業和養兒育女年輕人,負擔轉移到老人身上是常態。結婚,房車,父母的積蓄基本掏空,來年生了孩子父母要幫著帶,父母能在家種地幹活的也還得接著幹,年輕人外出掙錢,但其實,也很難掙錢。專科生工資三兩千,和農民工一個水平,自己吃喝都難保障,更別說積蓄了。一家人老的小的,都是捆綁在一起生活的。

這次疫情防控,這些年輕人和老人幾乎都窩到了家裡。沒了收入,一大家子人陷入了極度的焦慮。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你跟他們講隔離講防疫,但你沒法幫他們交房租水電、一日三餐。”

——————————

也許這次疫情對你來說,是個居家提升的大好機會,大段大段的時間和鋪天蓋地的網絡免費課。

但對有些人來說,在家多呆一天,就能影響到過幾天能不能吃上飯的問題。


也許你躺被窩裡還刷著段子,在朋友圈宣佈自己發黴長蘑菇。

但對有些人來說,自己的親人在一線戰鬥著,夜以繼日,承擔著巨大的風險。


——————————

曾經我非常相信努力的力量,相信付出終有好報。且不知自己只不過是好時代,好國家裹挾著前進的一粒沙。


從此刻開始我懷念國泰民安,微博上娛樂明星去個美容院都能上熱搜的日子。懷念自由出入菜市場的感覺。


相信這一場戰役結束後,會有大量的心靈需要撫慰,而此時,能支撐我們的,是強大的國家,和生活中的微光。


——————————

32個病區、1500張床位,借鑑“小湯山”模式的武漢雷神山醫院2020年2月8日交付使用,此前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已經交付。在上千萬網友“雲監工”之下,兩座醫院拔地而起,從項目開始至竣工耗時僅10天。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這些工程師們一直在和時間賽跑。他們知道——

只有和時間賽跑,才能贏得這場戰“疫”!

浙江杭州一口罩廠,趕工製作口罩人手短缺;


婦聯和鎮政府發佈招募後,近200名志願者無償支援。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90後情侶5天輾轉馬來西亞、印度;


揹回2萬隻醫用口罩和200個護目鏡;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6個月大的嬰兒被感染隔離

  護士們輪流上崗

  給嬰兒當起臨時媽媽

90後男醫生給早產兒做袋鼠護理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照片上一名年輕的男性醫生滿懷柔情地對一名新生兒做著袋鼠護理(肌膚接觸),整個畫面溫馨滿滿

——————————

孩子是希望的代名詞

在這個疫情時間點上

我們內心都要有希望

我們有強大的國家和人間的暖陽


微光,已經亮起來了。

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因為你的今天,也許是別人期盼而不得的明天。


疫情期間,請珍惜能安心宅家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