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说:“桑树不当梁,槐树不下堂”是啥意思呢?

棒奔霸


“桑树不当梁,槐树不下堂”,意思是说桑树不能用做盖房的大梁,槐树不能用做农村厅堂的门槛。究其原因桑树和槐树可真是背了千年的黑锅,用现在话来说叫躺枪。

明清时代的文字狱,让桑树和槐树受了冤

房前不种桑树和槐树,这样的民俗传统其实是从明清时期才开始流传的。明清时期搞过很多文字狱,拆字,还特别在乎各种谐音。

桑谐音丧,有丧事、丧门星、不吉利等含义;槐在拆文解字上是木鬼,意思槐树是树木中的鬼,槐谐音坏,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让人感觉特别晦气,所以从此大家就特别忌讳房前屋后种植桑、槐树了。

其实,桑树和槐树在远古时代是吉祥的图腾

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是丝帛的原材料,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皮可以用来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麻可以制绳索和纺布。因此古代人家家植桑种麻,自给自足,“桑麻”一词就专用来指农事。

汉代时期,传说神话中有扶桑树,人们认为扶桑树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连通大门,所以在汉代事情很多的生活器具上,都有扶桑树,三足金乌,女娲,青龙白虎等图腾。

根据《三国志》记载: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

三国时期的刘备,他的家房屋东南角就有一颗大桑树,特别大,树顶如冠,有方士就断定他家必出贵人,结果后来刘备果然称帝了,所以桑树也是特别吉祥的象征了。

另外《诗经·小雅·小牟》说,看到桑树、梓树不免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

从以上记载,不难看出,桑树是多么重要和普遍,也是一般老百姓家里常见的树木。

槐树,《周礼》里边“三槐九棘”的记载让槐树登上了大雅之堂。

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方位分别是“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三槐九棘”遂用作“三公九卿”的代称,因此槐树就成了富贵的象征。

西汉末年的纬书《春秋元命苞》中说:

“槐之言归也。古者树槐,听讼其下,使情归实也。”,

可见古人认为在槐树下听讼,可使案情归实。久而久之,就用“槐门”、“槐堂”来代称断案的公正机构了。

而槐树也成了官府或者富贵人家种植的树木了。

俗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从科学角度说,像桑、枣、梨、槐这些树木不能做房梁、门槛之类,是因为这几种树有甜味虫子会咬,水分大容易开裂,容易坏。也有一定的道理。

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白藜芦醇、花青素等成份,营养价值非常高。

如今,在中国北方地区村落,特别是我家乡,家中种植桑树的非常普遍,门前有棵大槐树更是很平常的事,有一句顺口溜说门前有槐,荣贵丰财。这话也许有些夸大,但也反应了槐树是旺家的吉祥树。


那些旧时光


这是一句从前农村人盖房子上梁时候的俗语老话。

桑树和槐树都是在农村常见的树种,桑树上结的桑果更是一种美味,可是,“桑树不当梁,槐树不下堂”这句俗语却给予了槐树和桑树两重天。一个捧在手心里,一个扔在山沟里。



“桑树不当梁,槐树不下堂”这句话是针对人们盖房子上房梁的有关禁忌,意思是盖房子决计不能把桑树木材当房梁用,而槐树木材确实人们的首选,一定要用一些槐树木材房梁和柱子才好。

为什么呢?

桑树不上梁比较好理解,那就是因为国人爱讲究个吉利的谐音。桑与“丧”谐音,放在人们头顶上的房梁有“丧”相伴,自然是最忌讳的了。

槐树不下堂,按理说槐也有“坏”的谐音,可是为什么槐树却要登堂入室,备受欢迎了呢?



这个就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了,与一个传说有关。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考了多少次都不中,结果有一年他们家门口的一棵槐树枝条垂地,秀才就高中了状元。这叫做状元及第,从此人们把槐树就当做了科考的吉祥物,槐树就成为了高官厚禄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用槐树上梁,盼望全家吉祥如意,盼望子孙后代有出息。

人们还把槐的谐音取作了“怀”,作为感恩先祖的一种象征。

在我们这里许多农村,村里的老槐树都被奉为了神树,上面儿披红挂彩,受到许多的群众的膜拜。

同样是树,不同的偶然机会,造就了人们对之不同的态度。作为我们不同的人,偶然的机会也很重要啊!


村姑说村事


这两个树其实都是绿化环境的好树!

咱先说桑树吧!桑树不但树长的好,而切还能结出美味的果实,叫桑杏,味道不错,甜里透着酸,桑树叶又能养蚤,多好的一种树!

咱在说槐树,槐树搞绿化却实是一种好树,爱旱,防风,防沙尘,能让大家乘凉,槐花也是一种美味!是人人喜欢的树木!

农村俗语说,桑树不当梁,意思桑是一个不吉利的意思,盖新房不用桑树,就这个意思!

咱在说槐树吧!槐树在农村称为木头王,能备邪,盖新房时,必须要用上一根槐木当梁,吉利!


王兴菊979


这话和我们这边的老话“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比较相似,这里的桑指的是桑树,槐指的是槐树,梁指的就是屋子的顶梁,堂指的是以亲放在房门口的门槛。按理说这两种普通的树木在农村随处可见,性价比都比较高,那为何有“桑树不当梁,槐树不下堂”的老话传下来呢?

布衣为你解答,喜欢就关注!

桑树不当梁

我们都知道桑树在农村还是比较忌讳的,不然也不会有前不栽桑,后不插柳这么一说了,可见以前桑树这个名字不太被人们喜爱,所以在桑树的栽种和使用上用的比较少。

我们这对桑树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丧子树”,听我老爷以前给我讲过这个说法,据说是我们这一带以前有个儿子和老子发生了口角,儿子被他爹教训了一顿想不通,然后自己挂在房后的桑树上就这样没了,老爹当时非常难过就挖掉了屋后的那棵桑树,从此就有了这么个名字,我们这也就没人在屋子后面种桑树了。

此外桑木也和丧母有点同音,毕竟人们普遍都希望自家能够兴旺发达,而头顶桑树会被认为影响气运,同时也担心给自家儿子和母亲带来不好的东西,导致家庭不好。所以即使桑树密度小,韧度高,是很不错的木头,但是也没有人太愿意用这个东西当梁。

槐树不下堂

至于以前的门槛出出进进的时候难免会被让一些人磕磕绊绊,尤其是这个槐树做成的门槛,被绊倒一次,人们就很容易因为槐和坏是发音相似,联想到可能是槐树使坏了,再一个用槐树当门槛,也会被人们认为是脚踩坏运,可能没有啥好事,所以很少有人愿意用槐树当门槛,一般都用的是桐木,椿木之类的。

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对好运的期盼而产生的奇怪心理而已,不过桑木确实也不太适合用来挑大梁,因为容易被虫子蛀,所以盖房的人也担心时间久了房屋承载力不足然后垮塌了。其实现在科学都这么发达了,唯心主义的东西就不值得一提了,两种木头现在也都应用到生活当中了,例如很早的时候人们都在用桑木做扁担,据说桑木扁担用起来又轻佻又结实,而槐木我家以前院子里海油棵上百年的槐树,被收木头的直接都收走了,可见这两种树木都各自有自己用途,所以,老黄历也该翻篇了!


布衣小农人


一年建房百年住,农村建房是家庭大事,也是大工程,举一家之力而为,准备谋划多年,甚至举债而做,因而有关建房的方方面面都有讲究有宜忌,是大意粗心不得,要细心谨慎的。桑树不当梁,槐树不下堂。就是建房盖屋的用木材料上要有讲究,不可随便了。


桑树以分阴阳论,是属阴不属阳,建阳宅不用阴树的。桑树是速生树,材质不好,没坚固耐用,又易生虫被蛀坏,房梁木是顶力承重又重要的,为房之耐久,怎可用桑木做梁呢,三几年就烂坏掉了,大亏了,谁都不笨。还有,桑丧谐音,要忌讳,谁不想图吉利怕不吉而招祸灾?门前不种桑(丧),连桑种在哪都有讲究,何况梁木这么重要的,就更讲究了,不可随而用的,更不可头上顶桑(丧),多不吉啊,人是会受心理暗示影响的。

槐树材质虽比桑树略好,但也不耐用,硬度韧度密度不够,有条件之下,建房也不会取用槐树,特别要房好久住的,肯花钱下大本的,都不会选槐木做材料,做梁做桁做门窗。槐树不下堂,就是说,不会选择槐树做堂屋大门的门槛。旧的建房除砖瓦外,多选用木材,门槛也用木做成,而堂屋门槛也是很讲究的。头不顶桑,脚不踩槐,这除了桑槐材质不好,易虫蛀易坏外,正有桑丧同音,槐坏谐音之意在人心中作怪。人重出门,用槐做门槛,岂不是脚踏槐(坏)了?多不好的兆头,这是一般都忌讳的,谁不多少受些心理暗示影响?现在人富裕了,都建钢筋水泥楼房了,用木料少了,年青的许多不知有些讲究忌讳了。




树德汉硕


农村有一些俗语主要是为了讨个吉利,图个吉祥。毕竟5000年的文明流传下来的一些话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人有时真的是为了心情而活着,有一个好的心情,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对于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俗话说十分病三分医七分靠心情。



农村俗语“桑树不当梁,槐树不下堂”,其实这个俗语应该是这么说的“桑树不上梁,槐树不下堂”,意思是说桑树不用做盖房屋的大梁用,槐树不用做农村的门槛用。主要是因为一个谐音:桑的谐音就是丧,也就是丧事的丧,一个很不吉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丧事就是一个不好的事情,也就是人去世以后所办的丧事,的确是一个不吉利。农村的房屋上的大梁都是在墙上面,人在下面,头顶丧事的确不吉利。



对于槐树不下堂避讳的也是一个原因的问题,槐的谐音就是坏,就是坏事的坏,的确不顺利的一个事情。如果用槐树做门槛的话,出门的时候总是出门带着一个不吉祥的坏事情,进门的时候也是迈着一个的坏事情的门槛。总之最初都是一个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农村不会用槐树做门槛的。

还有一句俗语那就是“头不顶桑,脚步踩槐”,那句俗语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想从一些科学方面来讲,与同粗度的红木相比较,或者松木相比较而言,桑树的树木质地不能够承收很多的重量,而且容易会折断,毕竟桑树的树纹属于横纹。当然对于槐树而言,就没有这种说法了,只是槐树确实就用了谐音的原因,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槐树不会做家里的门槛用。而且农民还有一种避讳,那就是槐树和桑树都是招鬼的树,也就避开了这方面的原因。



总之,对于农村做家具、房梁所用的木材都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只是一个美好的希望或者寄托,也是图了一个吉祥吉利。特别是过去那些有钱的人,都是选择上好的木材,比如盖屋的房梁一般都用做红木或者松木,这种树木承重能力强,而且使用的年岁久远。当然也还有一些俗语就是图个吉利,比如俗语说“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中的七、八、九的意思也就是用了谐音,七谐音妻,也就是伴侣的意思;八谐音发,就是发财的意思;九谐音酒,也就应了无酒不成席之意。所以一些农村俗语都试图了一个吉利,题主所说的这句农村俗语也就这个意思。大家对这句俗语有什么高见?敬请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