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動態」90後扛起防控大旗,醫護青春力量共同抗“疫”

「前線動態」90後扛起防控大旗,醫護青春力量共同抗“疫”


_


共同戰疫

醫生日記 2

記錄人:

2020年2月9日,陰

最近的天氣一直沒有放晴,陰雲籠罩在不少人的心裡:這場戰“疫”,我們還在繼續。

part1:90後男護士景軍濤

這時候讀到消化內科護士景軍濤的一條朋友圈,感覺又有了力量,心裡很暖:

「前線動態」90後扛起防控大旗,醫護青春力量共同抗“疫”

這位1997年出生的甘肅小夥,同事對他的印象都是“憨厚、不愛說話”,他在工作中確實寡言少語,但會在朋友圈裡記錄下身邊的變化,有迷茫,也有感動和喜悅。

1月25日醫院緊急會議宣佈疫情,要求增設四個預檢分診處,軍濤當天就退了機票,第二天申請去了急診預檢分診處。

他和我說:“因為我們是分診第一關,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了患者,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不能回科室看你們。”

軍濤剛剛從校園踏入社會,來回一趟機票要花掉他一個月收入。為了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他猶豫了很久還是買了機票。當疫情發生,他收到通知後,馬上退了票。他說:“習慣了過年回家,今年第一次沒回去,有點孤單。但家裡人都挺支持我的。等疫情緩和點,我再回家。”

「前線動態」90後扛起防控大旗,醫護青春力量共同抗“疫”

景軍濤和同事的聊天截圖

我曾在急診待過3個月,每逢節假日或下班時間,當普通門診停診時,急診人滿為患。經常忙得顧不上勒到耳根生疼、壓得鼻樑紅腫的口罩,加上早春深夜蝕骨的寒氣,站到浮腫的下肢,都叫人疲憊。當我問他累不累時,小夥子一口咬定:“不累不累,都是分內事。”


part2:愛美的90後護士黃傑渝

2020年1月22日,才結束夜班的黃傑渝,僅僅休息了4個小時,就應召作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應急小隊”的一員,參與組建一個全新的“隔離病房”。當晚,該病房就投入使用,收治了區域內第一例疑似病例。

_

「前線動態」90後扛起防控大旗,醫護青春力量共同抗“疫”

_

黃傑渝的工作照

傑瑜原本計劃近期要去做近視眼手術,讓自己摘下眼鏡,變得更美一點,如今因為疫情需要,長時間密閉防護,導致面部皮膚紅腫瘙癢,也不曾言悔。

當問及是否辛苦時,她笑道:“比起那些辛苦,我的收穫更多。我們的護理團隊來自全院各個科室,我們可以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平時她總是步履匆匆,指頭常纏創可貼,雙腿常綁彈力繃帶;她在工作中收斂個性、遮掩容顏,有著統一的髮式,穿著統一的服裝;她青春韶華,為監護病人的身體起居日夜操勞。當我追問起終身大事時,傑渝哈哈笑道:“哪有時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景軍濤、黃傑渝,

他們倆年輕、稚嫩、平凡,

或許在護理團隊中並不起眼。

20多歲的年紀,放在其他行業,多半是晚輩,而護理行業,普遍入職年齡小,當同齡人還在父母、戀人跟前撒嬌時,他們已經有著大人的模樣,去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幫助別人。

就是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

在國家和人民有需要的時候,

默默付出,

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不平凡。

「前線動態」90後扛起防控大旗,醫護青春力量共同抗“疫”

「前線動態」90後扛起防控大旗,醫護青春力量共同抗“疫”

●向所有一線抗疫勇士致敬! ●

_

_

_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的醫護工作者們不懼疫情、迎難而上,日夜奮戰在一線,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構築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線,留下了諸多令人感動的事蹟與場景。

●同心戰“疫”,記錄下抗疫路上的點點滴滴●

本期撰文、編輯:曾陽、李詩妮、李彥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