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溺爱”,界限清晰,为什么总被有些父母混为一谈?


“爱”与“溺爱”,界限清晰,为什么总被有些父母混为一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春节前的一天,天气还好,彼时也没有任何疫情的风吹草动,我如往昔一般正常带小宝外出散步。

一个小男孩正在对自己的妈妈怒目相斥:“你不给我买这个,我就把你的手机摔了!”

小男孩的妈妈却笑着说:“买,买,买,你是我的乖儿子,你要了妈妈就会买。刚才只是觉得咱家里已经有了两个这种玩具了啊!不过你喜欢咱就买!来,亲一口!”

小男孩转而灿烂的笑,踮着脚尖亲了妈妈一口。母子二人去买玩具了。


“爱”与“溺爱”,界限清晰,为什么总被有些父母混为一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忽然想起这个场景,是因为如今天天呆在家中,小宝的脾气有些渐长。

昨天姥姥让他吃饭,他却跑来跑去的就是不吃,一会儿说热,一会儿说不饿,一会儿又说不好吃。

姥姥准备喂他的时候,我却告诉小宝,“你现在可以不吃饭,只不过不到晚餐时间,也没有任何东西吃。你确定现在不吃,就可以不吃了。”

小宝当时坚持不吃,到了半下午却是又哭又闹,想要吃零食、想要吃饭、想要出去玩……

虽然觉得孩子困在家中也这么久了,的确是需要一个宣泄口,但是我们已经约定好的事情,也不能随便就不作数啊!

于是,我坚持搂着他,企图安抚他,但依旧坚持之前的约定。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孩子来讲,有原则的规则和成长,对他的未来,才是真正有帮助的。

当然,当天晚上,小宝自己津津有味的吃饭,并且不断地夸饭菜的香味。我想他以后都会珍惜吧!


“爱”与“溺爱”,界限清晰,为什么总被有些父母混为一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爱”与“溺爱”有本质区别】

“爱”与“溺爱”,同样是对孩子的爱,两种不同的结果罢了。

第一种“爱”,是规则、是分寸、是彼此尊重;

第二种“溺爱”,是盲目、是任性、是披着“爱”的外衣,自私的占有和控制。

不是吗?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和欣赏。给孩子自由,就是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机会,不怕犯错误,并且有能力尝试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家长更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

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和批评。更多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独立性。怕孩子犯错误,凡事就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他们对孩子“关心和付出”越多,对其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越多。


“爱”与“溺爱”,界限清晰,为什么总被有些父母混为一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爱”是不能放纵,“溺爱”却是毫无底线】

教育孩子,到底是该树立权威,建立规则,还是强调民主、平等?往往是很多家长比较困惑的问题。

其实,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因为权威并不意味着专横,规矩也不是束缚孩子的武器。

无论是民主型的家庭,还是权威型的家庭,规则都是必须建立的。就像孩子必须知道过马路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样,对睡觉、看电视、做作业,以及在某些场合必须遵守的礼仪等,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定。

规则让孩子感到安全,因为规则让生活有一个固定的结构,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是有章可循的。当他逐渐自觉地遵循这些原则的时候,他不但不会感觉束缚,反而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给孩子在有规则的前提下,最大的自由、宽容和安全,才是真的“爱”。

而“溺爱”,父母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事无巨细地包办代替,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是“眼里没活儿”。

自己生活空间乱糟糟的,从不知道整理;地板上有水,也不愿意去拖一拖;看爸爸妈妈忙的团团转,自己依旧悠然自得的游手好闲……偏偏孩子不自知,而家长则不断的自我安慰:“孩子不愿干就算了,把成绩弄好就行”“现在懒点就懒点吧,长大就好了”……但实际上,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最早就是通过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因所谓的“爱”而不让孩子参与家务,那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就得不到健康发展,越长大越不好管教。

假期在家,让孩子适当的动起来,参与家务活,参与到对家庭的贡献中来吧!


“爱”与“溺爱”,界限清晰,为什么总被有些父母混为一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爱”是相互尊重,“溺爱”是变相控制】

父母之爱,要为之计深远,要尊重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学会等待成长,而不盲目违背规律。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知道不提前透支孩子的能量,遵循孩子每个阶段所要发展的东西,不拔苗助长,让孩子不断地体验到成功、快乐,得到认可、肯定。

对孩子自身来说,人生是一个长跑,不是靠速度,是要靠耐力。静待花开,是一种为人父母的涵养,也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尊重。

“溺爱”就像一种捷径,让孩子在早期可以通过自己的哭闹、耍赖等方法,得到一种“不劳而获”的快乐。从而更加依赖于父母,只想坐享其成,却不愿付出辛苦努力。

而父母,则更多的担心孩子是否会受到伤害,是否做不好一件事,而毫无根据的战战兢兢,盲目的帮助孩子,导致孩子除了依赖,毫无自信。

“溺爱之患”,往往体现在人生长跑的中段,但却让人悔不当初,毫无退路可言。


“爱”与“溺爱”,界限清晰,为什么总被有些父母混为一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未来孩子长成什么样,都取决于父母当下种的种子而决定的。因此,父母要有眼光,看得远一点,不仅要看到孩子的今天,还要看到孩子的未来。

“溺爱”不是“爱”,为人父母要知道如何权衡,用真正的“爱”来陪伴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