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建文帝繼位後,為鞏固皇權,削弱藩王勢力。結果在削弱燕王朱棣時,遭遇了朱棣的反擊。

本文作者『揮墨歷史』,歡迎閱讀文章後點贊、關注和留言。

燕王朱棣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攻克京師南京,稱帝永樂。而建文帝則在宮中大火中,不知所蹤。

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在這場中央朝廷和地方藩王的爭鬥中,朱棣能夠取勝,實在是特例。因為在雙方對決中,朝廷所能擁有的綜合實力和調用的資源,是地方藩王難以企及的。

而且建文帝即位時,接手的是經歷過洪武之治的鼎盛明朝,這時的明朝,在經過朱元璋三十多年的統治下,正處於蒸蒸日上的境地。

可就是這樣擁有極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何會在鎮壓燕王的靖難之役中落得慘敗,並最終不知所蹤呢?

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急於求成,策略激進

朱元璋時期分封諸王,共計二十多位,在長時間的經營下,藩王勢力日漸強大,並對皇權造成了威脅。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剛上臺,便在重臣黃子澄的幫助下,立馬著手削藩。

當建文帝提出削藩時,朝中有大臣反對立即削藩持反對意見,因為在他們看來,藩王問題若是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國家動盪。於是有朝臣上書主張將藩王們進行徙封,弱化藩王勢力,樹立皇權。

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對於朝臣的建議,建文帝並沒有採納,在沒有認識到削藩嚴重性的情況下,建文帝開始了他的削藩政策。

在重臣黃子澄的支持下,建文帝先後廢除五位親王,那些被廢黜的藩王們,要麼流放,要麼斃命,都沒有好下場。

弱小藩王勢力的倒臺,使得燕王朱棣越發堅定了靖難的決心。同時在建文帝削弱弱小藩王的同時,朱棣也得以積蓄自己的力量,以備不時之需。

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用人失當,得不償失

朱元璋在位期間,大肆殺害武將勳貴,使得建文帝即位後的朝堂出現了很大的缺陷。武將不足,善於謀劃的大臣也很少,即便是建文帝重用的黃子澄等人,也只擅長治國,而不擅長戰爭。

正因如此,在靖難之役中,建文帝錯誤任用貪生怕死的李景隆,使得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並且在戰敗後,建文帝念李景隆是他的表兄弟,並沒有嚴懲他,使得朝廷不滿。

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可讓建文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是他的表兄弟李景隆,居然在燕王軍隊圍困南京城時,大開城門迎敵,使得南京徹底失守。

除了李景隆,建文帝在對魏國公徐輝祖的處理上,也出現了極大的錯誤。

建文四年,魏國公徐輝祖力阻燕軍南下,卻因他是朱棣妻弟而引起建文帝猜忌,使得事情的轉機徹底消失。徐輝祖被召回南京城後,燕王大軍勢如破竹,攻向南京城。

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優柔寡斷,性格缺陷

歷史記載中,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幾乎註定了建文帝的失敗命運。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因多次率軍衝鋒,所以屢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可建文帝卻給領軍的將士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

明朝建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什麼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正是這封詔令,使得朱棣多次死裡逃生,而反觀建文帝麾下軍隊,在作戰中束手束腳,難以施展。

朱棣靖難之役能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建文帝和中央朝廷在削藩策略以及鎮壓燕王上出現的種種失誤造成的。也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失誤,使得朱棣積蓄了足夠力量,並最終導致了中央朝廷被推翻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