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最吉的一卦“謙卦”


以“謙德”對人,有好結局
“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謙,敬也”,謙就是尊敬別人,也就是說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有一種謙和的心態。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謙卦是六爻皆吉的卦,在這一卦象下,幹什麼事情都是大吉大利,不會出現什麼過錯。
謙卦的卦象是山在地下,山作為高大之物反而處在地的下面,以此來象徵“謙”的德行;山藏在地下,不露山不顯水,表現低調,可以說是謙遜。
謙卦的卦辭是“謙:亨,君子有終”,意思是有了“謙”的德行,十分吉利,君子能夠有終,善始善終,有個好的結局。
君子應該做到的德行是謙遜、達理,如果一生以謙德對人,就能夠使自己越謙虛反而越受人尊重,越韜晦反而德行越光顯,這就是君子有終,也就是善始善終,有個好的結局。而小人則是有慾望就要滿足,有德行就要張揚,所以不能有終。
古往今來,大德之人,必有謙德,因為謙卑,所以平易近人;因為謙和,所以受人愛戴;因為謙讓,所以有好人緣。人心繫於人緣,得人心者,如魚得水。
以謙德對人,就是尊重人,善待別人,而不要瞧不起任何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審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學會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其實,人和人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就像一句諺語說的那樣,“光滑的瓷器來自泥土,一旦破碎就歸於泥土”。
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別人是豆腐渣,那是一種暴發戶心態。
有暴發戶心態的人,稍有些成就,外界稍有些吹捧,便飄飄然把握不住自己了,他們的眼光和胸襟,都侷限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你過你的日子,別人過別人的生活。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以為的“弱勢”,人家其實並不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有意無意地凌駕於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胸襟。
以謙德對人,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己能,不揚人惡。人活著,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做自己該做的事。善待別人的同時,也是善待自己。
以“謙道”做人,有大格局
古人認為,整個道家的思想體系都是從謙卦中來的。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就是“謙道”,謙卑於下,如水流谷底,水流即善流。雄鷹低飛,並非志向不夠高遠,而是為了把沿途風景看得更為真切、更為明白、更為客觀。

以謙道做人,不要目中無人,那麼人生會有大格局。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要瞧不起身邊的小人物,小人物也能給你很大的助益,正如寓言故事講的,獅子瞧不起老鼠,但是當獅子被獵人用繩子捆住時,是老鼠咬斷繩子,救了獅子一命。
《水滸傳》裡的宋江很會做人,不管是普通衙役,還是大街上做小本生意的,他都樂意幫助,所以他怒殺閻婆惜,犯事後能得以逃脫。
天道循環,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有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突然的某一天,或許會以驚豔的姿態出現。
香港商界名人、女作家梁鳳儀說:“記得小時候母親調教我:‘千萬別瞧不起人,世事難以預料。等下人家出了頭,無端自取其辱,成了小丑,犯不著。’”
凡事留有餘地,生活中我們切忌瞧不起誰,也沒有什麼理由去瞧不起誰,因為我們不可能知道命運會在哪一天把我們推向哪裡,上天戲謔我們時,可能會將我們送到那個曾經被自己蔑視甚至是羞辱過的人身邊,那時我們一定會沮喪地想:何必當初!
活著,以謙道做人,才能長久,有一分謙退,便有一分受益!花,奼紫嫣紅,卻只是曇花一現;樹,樸素尋常,卻可以百歲長青。


《周易》中最吉的一卦“謙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