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鲁国交给孔子治理,鲁国能不能成为强国,能不能改变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形式?

民间非知名评论工程师


春秋之际,礼崩乐坏,孔夫子到处宣传周礼,不受各国大员欢迎,自曰如丧家之犬。

孔子在鲁,七日杀少正卯,有人讲是政见不同。无法考证。可见孔家不光著义,也有法家之风。齐国怕鲁国发展,送鲁百名歌舞妓,各个风情万种,都是著名演员,白天观节目,晚上睡午妓,无心理政。

孔夫子一见,无奈只有出走不干了。说实话,孔子干事,也并非不会干,也是能干的。


昆仑4759




要想知道把鲁国交给孔子治理能不能成为强国,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孔孟两位大圣人的主张有多么的荒诞不堪,就知道孔孟两位先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遭遇就是必然的了。

孔子曾经到洛阳去拜访过大学问家老子,老子曾经告诉他了许多道理。孔子曾经这样形容老子,像一头不见首尾的龙,思想深邃,一眼望不到底。

孔子和老子一样认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其根源就在于社会秩序遭到了破坏。孔子认为应该回到周朝初年周公执政时期的礼制阶段,人人都按周公制定的礼去办事,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就能够实现天下大治。

老子的思想更为极端,因为应该回到远古时期,退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实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梦想。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老子的思想,主要来看一下孔孟之道。



公元前499年,这是孔子第一次当官,他担任的是鲁国的大司寇。满口仁义道德的孔子一上任就诛杀了少正卯,并且曝尸三日,俨然没有一点心怀慈悲的样子。

接下来孔子企图打压三桓势力,让他们尊重鲁国的国王。实际上当时这三家势力早已坐大,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难题,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可以解决,更不是一个小小的孔子所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55岁的孔子不得不像一只流浪犬,走上了四处流浪的道路。孔子一路上去了很多国家,甚至还遭遇到了多次羞辱,但结局都一样,根本就没有人重用他。

孔子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呢?因为孔子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思想空洞而无用,他却把自己幻想成为政治家,思想和时代错位,这就是他的悲剧。

此后的孔子就回到了鲁国,放下了自己强烈无比的做官梦,把自己的全部副心思都放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上。直到公元前479年73岁那年病逝,后来经过孔子学生的包装和宣传,儒家思想和孔子开始成为战国时期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说。



要想知道孔子和孟子为什么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所重用,来看一个细节就知道了。有一次有一个小国的公子,前来拜访孟子,希望向他请教强国之道,以便争霸于天下。

他为什么会来拜访孟子呢?因为孟子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吹牛道:周武王之所以能够以百里之地击败纣王,就是因为行仁政得民心的结果。正是如此,周武王虽然只有百里之地,最终也战胜了强大的商纣王,得到了天下。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是不是一个事实。根据古书的记载,商朝东边的东夷势力不断挑衅纣王,商纣王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讨伐东夷上。这时的周文王不断的吞并西方小国,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势力。

但他依然不是商纣王的对手,在战斗中被活捉,然后死在了监狱里。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利用商朝大军在外作战的机会,偷袭了朝歌,才建立了周朝。根据史书记载,周文王和周武王并不得人心,他们治下的老百姓纷纷逃亡到商纣王的地盘,从远古的奇书《诗经》中就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



那么孟子面对这位公子的求教,他是怎么回答的呢?孟子也知道,再推行仁政一个小国也吞并不了一个大国,这原本就是骗人的。他只有老老实实的回答:推行仁政,可以让你这个国家不至于被消灭,想统一天下还是算了吧。

这个故事出自于《孟子》的,基本上是可信的。这本身也宣告了仁义政治的破产,以仁义得天下本身就是鬼话,不过是孟子为了能够做官,而吹出来的治世之道。

那些古代的君主和大夫们并不是傻子,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孔孟之道多么不靠谱,虽然表面上也会给他们很高的荣耀,但根本就不敢重用。孔子和孟子曾经想到秦国去,但推行实用主义的秦君根本就不愿意见他们,他们都吃了闭门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不是哪一个人所能改变的?更不是开历史倒车就能解决的,孔孟之道,不过是一个空想。后世的君主都是表面上重视孔孟之道,但从来都是为了糊弄那些天下人。表面上的孔孟之道下边深藏着法家思想。

历史上的皇帝从来都是你听话,我就给你讲孔孟之道,你不听话,我就给你动刀子,从精神和肉体上消灭你。孔孟之道不过是一张画皮,姣美的面容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


新知传习阁


如果把鲁国交给孔子治理,也不一定会治理好的。原因是:1.春秋末期,周王朝覆灭各地诸侯争夺底盘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谁能阻挡了的。何况鲁国不是什么强国。孔子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治国理论和实践。2.孔子宣扬的“仁”的思想,希望各地诸侯克制自己,恢复周礼,这个思想比较好,可是不如法家思想容易让一些统治者接受。孔子在当时是个讲学的,社会地位极低,他的社会地位提高是在他死后一百多年,到了汉朝的时候,董仲舒提出尊孔读经,人们才重视他的思想,从此,他的社会地位才提高。3.能治理国家的人,必须有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当时不少老百姓说孔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孔子游学,有时还要他的学生给他去讨饭吃,他要治理国家,肯定有难度。


渔樵之人W


什么国家交给孔丘孔老二手里都是第一个败亡的!孔老二也曾在故乡鲁国靠骗骗无知小儿混几斗粮为生,有过短暂仕途可是功不成明不就灰头土脸下岗回家哄孔鲤了!后来实在不甘心周游列国,可是那时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只要你有能力那个不是口袋里的锥子脱颖而出呢?可惜孔丘就是一嘴炮不入流的能力,连个最卑微官职都不曾混到,最后如丧家之犬回到老家了!至于儒家所谓的学说,那根本就是个筐,他的学生也好,还是后来的儒生也好只要需要就把自己的东西塞进去!塞来塞去也就是所谓的儒家学说了!至于孔丘给他个村子他都会弄破产了,又有那个君主诸侯敢用他呢?如果他真有能力当时的诸侯还不踏破孔家店来求他出山吗?


刘187716024


假如鲁国交给孔子治理,鲁国必然成为强国。整个战国七雄争霸的局势,将会彻底改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01

孔子执政鲁国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在鲁国出仕,初为中都宰,孔老先生下决心要做官啦。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中都,就是今山东济宁汶上县,孔子在这里做了县太爷,据说是第一任县长。中都宰虽说官不大,但孔子欣然接受,开始他的仕途。当时孔子已经五十一岁,作为一个政治家,正是成熟、稳健的年龄。

一年之后,孔子就把中都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周围的执政者都来参观学习,把孔子的主张作为原则效仿。

这个故事在《孔子家语》、《论语集注》等都有记载。

鲁定公也听说了孔子这个模范县长的事迹,就专门召见孔子,询问说:“按照你这套办法,能把鲁国治理好吗?”

孔子也不客气,说:“天下都能治理好,何况是区区一个鲁国。”于是,鲁定公就委任孔子为司空,不久后又任命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500年),孔子以国相的身份,辅助鲁定公与齐侯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东南)相会。

孔子建议定公说:“文事必有武备。”定公就配备左右司马跟随,并安排军队陈兵鲁国边境,然后前往。

齐人欲以兵劫持鲁公,被孔子所斥责;齐景公听说鲁国大军陈列边境,就不敢有非常举动。于是,两国盟好,齐国还把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等地归还了鲁国,鲁国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让仲由辅佐季氏,拆毁了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城墙,将三家的兵器军队收归国家。

定公十四年(496年),孔子代理国相,诛杀了犯上乱政的少正卯,参与治理国政。三月后,鲁国大治,政治贤明,社会安定。

短短的时间内,孔子就把鲁国治理的颇有起色,引起了齐国的警惕。齐大夫黎鉏说:“孔子在鲁国执政下去,一定会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必然会首先吞并我们。我们先试着阻止他们,实在不行再送他们土地,这样也不晚。”

于是,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女,一百二十匹骏马,一起送给鲁国国君。

主政的季桓子偷偷换上便服前去观看,喜欢的不得了,就劝鲁公接受下来。鲁公就以外出视察的名义整天前往观看,连政事都懒得管理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这种情形,就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啦。”

孔子说:“鲁国现在就要郊祭,如果能按照礼法把烤肉分给大夫们,我们还可以留下不走。”

季桓子终于迎来了齐国的美女和宝马,一连三天都不过问政务;郊祭之后,又违背常礼,没把烤肉分给大家。

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由此可见,孔子这一套不是行不通,也不是行之无效。之所以不能坚持重用孔子,关键在于当时的鲁国国君,没有称王图霸的雄心,只贪图享乐,得过且过,令孔子失望。

在豹眼看来,如果鲁君像齐桓公那样重用孔子,鲁国称霸那是小菜一碟。即便是匡扶周室,一统天下也不是难事。

02

孔子周游列国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子三十岁。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秦穆公国小又地处偏僻,为何能够称霸?”

孔子说:“秦国虽小,但志向远大;地处偏僻,但施政恰当。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了百里奚,把国政交付给他。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王还算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来到了齐国。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的方法,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说:“真对啊,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便有许多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

改日,景公又问孔子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

景公听了很高兴,就打算把尼溪的土地封赏给孔子。

齐相国晏婴就用一大堆理由来劝阻,之后,景公很礼貌地接待孔子,但对孔子说:”像对待季氏那样对待您,我做不到。“于是,就用鲁国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给孔子。

齐国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得知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经年老,不能再重用您了。”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齐国,返回鲁国。

有说法是晏婴害怕孔子得到重用,会抢占了他的位置,就力劝景公不要重用孔子;而且派人去威胁孔子,逼迫他离开。

这个无法确切考证,总之,虽然晏婴也推崇仁政,但跟孔子在道德、行政方面存在巨大分歧。孔子上任七天就把鲁国的闻人少正卯给杀了,晏婴阻止孔子在齐国做官是事实,采取其他一些措施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就不多说了,主要还是最高当政者景公,没有雄心大志,孔子也就没啥作为。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了陈、蔡之间,楚昭王慕名就派人去聘请孔子。由于战事影响受阻,楚王派遣军队迎接孔子。

楚昭王准备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地方封给孔子,楚令尹子西阻止说:“大王的使臣有子贡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又问:“大王左右辅臣有像颜回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又问:“大王的将帅有像子路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又问:“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员有像宰与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接着说:“我们楚国的祖先受周天子分封时,只是子爵,土地方圆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治国方法,申明周公、召公辅佐周天子的事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楚国还能世世代代保有方圆五千里的土地吗?当初,文王在丰邑、武王在镐京,只是百里之地的国主,最终能统治天下。现在如果让孔丘拥有七百里土地,再加上那些有才能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

楚昭王听了以后,就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楚昭王就是个守财奴,他也不想想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不就是平定子带之乱,匡扶周室,得到周天子赏赐才得到的吗?既然能封你子爵,为何就不能封你公爵呢?

究其原因,孔子的到来,还是动了楚国士族大夫们的奶酪。

在豹眼看来,楚昭王没有接纳孔子,并不说明孔子没有执政能力。恰恰相反,从子西的议论中看出,楚昭王是害怕孔子超凡的能力。

孔子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就如他在卫国时说过的话。当时,卫灵公老了,懒得处理政务,也不起用孔子。

孔子长叹一声,说:“如果有人起用我,一年时间就差不多,三年就会大见成效。”

豹眼认为,孔子没有吹牛,孔子从不说过头的话,他说到做到。

只可惜,孔子没有遇到想称王称霸的主;孔子又过于拘泥于礼法,不依靠阴谋或者强暴的手段取得高位,这是孔子一直没有机会一展拳脚的根本原因。

鲁国当时能让孔子一直执政下去,不说图霸,就是称王,也易如反掌。不要说战国七雄的局面,就是整个中国历史也要改写。


豹眼看历史


中国人,奇葩一族的典型。

一个奴隶制,不论如何奇葩,只要体量大力量强就能被中国人认可。而比如瑞士,无论其国民福利如何高生活品质如何好,中国人是根本不会把瑞士这样的国家放眼里头的。

所以,有的国家,为了民众的生活满意,他们可以从一个国家里分裂出去,而中国,绝对是宁可要统一也绝不会要国民的权利与福利。在中国人眼里,千万人做牛马不打紧,一个强大但是作威作福的国家才重要。

所以,中国人自古都是------只要是夫妻,不论夫妻双方如何不和谐,妻子如何不堪忍受男人,也不能离婚。中国人重视和,比重视人权严重得多。

所以,从春秋时期一直到现在,中国人都几乎一致认为孔子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是“不切实际”,一直一致认为不论对内多么严苛残暴(比如商鞅),只要能把别人吃掉就是爷,而不论自己国内的民众多么得孙子。民众孙不孙子永远不重要。

一个几乎最早在地球上提出民本的先进思想的人,在中国,从来不会被认为是骄傲,而是笑话别人是傻逼。

这,就是中国人的骨性。中国人何其贱哉!


鲲抓封D资大息奇贵族


孔子如果在鲁国执政,他能执政多久,鲁国就能称霸多久。

孔子周游列国,是因为他在鲁国执政仅仅三个月,鲁国就得到非常好的治理,堪比尧舜之世。齐国因此而害怕鲁国的强大,使用美人计,离间鲁国君臣,孔子失望之余,被迫离开鲁,开始漫长的周游之路。

不只孔子如此厉害,他的七十二名弟子也个个了得。吴越争霸,吴晋争霸,吴齐争霸,这都是孔子弟子子贡巧舌如簧的杰作。使本来属于鲁国的灾难,转嫁给了上述四国。

孔子另一弟子子夏,因魏文侯曾拜他为师,使魏国当时强盛无比,为魏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打下了基础。

....

五四运动,近代革命者总结中国贫弱的原因,认为是孔孟之道所致,便将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思想文化全盘推翻,引用西洋文化,结果也并没有象他们想象的那样,使中国尽快地强盛起来。相反,军阀混战几十年,使中国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文化大革命,更是将一切打倒,混乱异常,更谈不上什么治理。

文化大革命之后,经过了多年的跌打滚爬,总算明白了治理中国还须要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作为指导,只不过不同时期得需要不同地灵活变更。所以邓小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传统思想的灵活变更。

现在这些人,动辄就对孔子思想作这样那样的指责,这并不能说明你们的思想前卫,只能说明你们浅薄无知。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


姬付文


答案是不能。

因为鲁国拥有难以解决的的历史遗留问题。首先,鲁国从第一代国君伯禽开始,到第九位武公敖,一直是稳定的一继一及制度,即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相互交替。然而武公死后,由于周宣王插手,依照惯例贝莱应该是父死子继,却使得武公小儿子越过兄长括继位,是为鲁懿公,后来鲁懿公的儿子被括的儿子干掉,而括的儿子又被周宣王干掉,新的国君变成了鲁懿公的另外一个儿子戏,即鲁孝公。

鲁孝公死后,依照惯例传给儿子,也就是鲁惠公,再往下传该轮到兄终弟及,但惠公却在活着的时候立幼子为太子,也就是说,他明确地打算终结鲁国从立国之初就实行的一继一及制,

改为嫡长制。鲁惠公这种“自我作古”的做法,给鲁国政局埋下相当大的隐患。由此导致了后来鲁国历史上最大的内乱“庆父之难”。

庆父之难后,鲁公室衰微,三桓专政,到了孔子的时代,发生了“三分公室”和“五分公室”,鲁国的军赋兵役征取权力被瓜分,。孔子第一次出仕,经历了齐鲁夹谷之会,孔子化解了齐国迫使鲁国背晋附齐的各种不光彩手段,于是登上了鲁国执政的地位。

孔子执政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准备堕毁三桓的私邑事件,开始三桓之二季孙氏和叔孙氏因为发生过家臣叛乱事件,而这些家臣就是在私邑造反,所以相对支持孔子之举,但是这种情况因为孟孙氏的阳奉阴违,以及最后的公开反对,最终失败,孔子被驱逐,开始了14年流亡式的周游列国生活。

这件事情,实质上是孔子打算削弱三桓实力,加强国君权威,然而孔子低估了三桓的实力,以及他们的居心叵测,半途而废也是必然之事,毕竟鲁国的军政大权几乎被三桓所垄断,孔子空为执政,以无兵力,二无财赋实权,又如何解决得了鲁国这个遗留了很多年的历史问题?

鲁国要实现强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桓专政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跟晋国的世卿制度差不多,几乎难以解决,晋国最后还不是被韩赵魏三家给分了。鲁国之所以没有被瓜分,是因为三桓之间矛盾重重,而且家臣经常叛变,后来甚至一度威胁三桓的统治。

鲁国的外部环境也不太好,依附于晋而被齐欺辱,夹在两个大国之间,还有泗上几个小国,简直就是个四战之地。这么糟糕的外部环境,使得鲁国在整个春秋时期,国土不断收缩,实力不断下降,到了春秋末期,几乎已经成为了摇旗呐喊,大国博弈的筹码了。

基础就不好,内部还纷乱不堪的鲁国,十个孔子怕是也拯救不了,哪怕还上历史上种种政治强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大概只有实现生产力的跨时代发展,改变社会结构,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才能实现,例如,比其他诸国首先进入铁器时代的封建农业经济,废除世袭制,打破束缚农民的加锁,这样或许还有崛起的机会。

然而诸国之间最先完成这个变革的是秦国,用的法家的刑法,而孔子的仁政是反对刑法的,支持分封制下的“礼”的制度,这种注定要被淘汰的政治制度,是无法在恢复了,毕竟生产力不断发展,早已经不合时宜。


江畔初见月


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为政以德,以德治民”、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与春秋时代的“霸道”不相符合,周游列国,历经十四年而得不得重用。假如鲁国交给孔子治理,鲁国不可能成为强国,是不能改变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形势。

一、以德治国有缺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执政的官员要以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并且用恩德施于普通民众。历史上确实出现了包青天、海瑞的千古留名的清官,但是跟腐败的官僚体系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才是良好的治国方向。秦国商鞅变法,依法治国,国势日趋强盛。

二、以周礼治国,是历史倒退。孔子主张,恢复周朝初年的礼治。恢复西周的宗法制,恢复旧的等级制度。贵族是贵族,贵族的子孙代依然的是贵族的世卿世禄制,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吸收。“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春秋时期晋国之所以强盛,跟楚国的才智之士大规模投奔晋国是分不开的。

三、鲁国的基础太弱。鲁国地处中原,位于晋国,齐国,楚国大国之间,是一个良好的战略缓冲地带,没有战略纵深,没有发展空间。鲁国即使有孔子改变的话,也会被诸大国强行干涉,强行终止。孔子曾经有段时间把鲁国治理的有声有色,齐国看不下去了,只是送了几个美女给鲁公,孔子就被逼走了。

孔子的以德治国对后世王朝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为法治的补充。但是孔子治理鲁国的话,是不可能使鲁国称王称霸的。


木其三


我认为不能。

战国时代是弱肉强食的年代,实际上比的是那个国家的动员能力最强,那个国家就能逐步吞并其他国家,继而成为强国,然后再吞并更多的土地,变得更强,最后统一六国。

当时能够通过变法强国的都是施行法家思想的国家

法家思想,说白了就是施行的霸道,与孔子的王道是相对的,法家的法是王法,君王是全国最高的领袖,所有的事情都要掌握在君王手里,所有人都要听从王法。比如说最成功的商鞅变法,就是施行的这一套,其结果就是国家变成了一部机器,全民基本变成了战士和农业两种职业,再配以少量的官吏进行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达到了最大化,从而保障了战争的需要,使得秦国在历次战争中逐步占优,最终统一六国。其次是魏国的李悝变法,实质也是加强王权,提升国家动员能力,其他的还有吴起的楚国变法、申不害的韩国变法等等都是这个思路。

当时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国家有很强的动员能力才能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

如果细心的话大家会发现春秋时期不管多大的国家,一次战争很少能够动员10万人以上参战,因为春秋时期参战的战士基本都是贵族,平民没有资格成为战士。这种体制下国家动员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动员贵族参战,而广大平民则不能成为国家的战争力量。进入到战国之后,战争规模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人规模的大规模会战,比如伊阙之战,白起斩杀韩魏联军24万人,长平之战,赵国秦国两国集结了超过百万军队,秦国灭楚之战,秦国动员了60万人,楚国也至少在30万人以上。所以,当时的战争,如果你是一个大国,你动员人数不能超过10万人就去和对方作战,基本就只有被对方大兵团碾压的份了。

儒家思想实际上是治理国家的一套思维,不适合于当时的战争环境

儒家思想更多的是建立人伦结构,治理社会,用在和平年代非常有效——后来我国2000多年的帝国时代就是用的儒家思想对社会实行了有效治理,但是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根本没有发挥的可能。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仁爱”,主张施行仁政,也就是一个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秩序性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或许会很和谐,但是政府的动员能力相对于法家思想治理下的国家来说,就差的太多了。

所以当时的孔子就算能够在路过施行自己的理想,结果也是鲁国仍然受其他国家的攻击,国力逐渐衰退,最后还是会灭亡。

综合以上来说,孔子治理鲁国,鲁国也不会变强,只会更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