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说要为宝玉黛玉说亲,为什么没了下文?

读行记


薛姨妈说要为宝黛做媒,为何后来不见动静?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薛姨妈根本就没有为宝黛保媒。

薛姨妈本来是谋划推行金玉良缘的主力,让她去为“木石姻缘"出头,这可能吗?她又不傻!况且,薛姨妈并没有说要为宝玉黛玉说亲,只不过当时大家话赶话,说了句黛玉和宝玉很般配的玩笑话而已。真心没有想过为宝黛做媒。

第57回《慧紫鹃情词是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薛姨妈受贾母所托,到潇湘馆照顾黛玉,林黛玉要认薛姨妈做义母,薛宝钗开玩笑说不行,并暗示黛玉,说薛蟠已经相中了黛玉,等薛蟠回来就要提亲。薛姨妈便说自己儿子配不上黛玉,倒是宝玉,贾母非常疼爱他,如果说外头的人,贾母绝对不同意,如把林妹妹许给贾宝玉,便是四角俱全的事,林黛玉的小丫头紫鹃听了薛姨妈的话后,便请求薛姨妈为宝玉黛玉说亲,原话是这样说的:

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早些说去?

薛姨妈听了紫鹃求她为宝黛说亲的话也没有答应,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

紫鹃听了,羞恼地说了句“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起来",便转身跑了。众婆孑也说这虽是玩话,如果薛姨妈做媒,却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也说她如果出这主意,贾母必定喜欢,但终没有说准一定会向王夫人,贾母去提这件事。

二,也许薛姨妈向王夫人说了,但王夫人看不上黛玉,于是薛姨妈保媒这件事也就搁浅了。

从清虚观打醮之后,贾母坚决反对金玉良缘的态度表示的非常鲜明,而薛姨妈也准备放弃了,特别是见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一往情深,为了女儿的幸福,薛姨妈也应该放弃了,因而说出宝黛姻缘是四角俱全的话。当紫鹃和众婆子都说出要薛姨妈为宝玉黛玉保媒的主意,薛姨妈重视,心里不愿意也赶鸭子上架了。

但是王夫人是真心看不上黛玉,或者无关黛玉本身的优劣,而是王夫人与贾母暗地里打擂台造成的恶果。也可能是王夫人确实嫌弃黛玉无父无母又体弱多病,但不管是因为什么,总之,当薛姨妈想王夫人这个嫡亲姐姐玉成宝黛之事时,王夫人拒绝了。于是薛姨妈为宝黛做媒之事再也不曾提起。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里,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所以他们家进京之后就一直住在贾府,黛玉是无家可归所以寄居在贾府,但薛姨妈一家人明明在京城有自己的房子和生意,却住在贾府很多年不离开,这也太奇怪了。薛姨妈和宝钗用自己的大方和友善赢得了贾府众人的喜欢,薛家也在贾府立住了脚跟。

薛姨妈对所有的孩子都很好,尤其对黛玉,贾母一直都把薛姨妈当作上宾,黛玉又是贾母的心头宝,薛姨妈对黛玉好也就有了缘故。她曾经对黛玉许诺,要向贾母说以成全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这是真心还是假意?根据当时的情景去向,薛姨妈不可能是真心。


第一、薛姨妈早有机会对黛玉说出这样的话,可是偏偏选在宝玉为黛玉大病一场的时机

薛姨妈对黛玉说出这样的话是有场景限制的。宝玉和黛玉虽然从小交好,可是宝玉对黛玉的心意还不够明确,而且贾府还来了一个各方面都完美的宝琴,所以紫鹃为了明确宝玉的心意,就用“黛玉要回苏州”的玩笑话来试探宝玉,宝玉把这话当真,为此生了一场大病,还嚷着要跟黛玉一起走,好容易才缓过来。

知道了宝玉生病的始末,自然也明白了宝玉对黛玉的感情。薛姨妈一直都希望宝钗和宝玉能够成就良缘,如今却知道了宝玉深爱黛玉的事实,薛姨妈不可能不着急。她这个时候不忙着调整局面却来看望黛玉,还安慰黛玉说要说媒成全她和宝玉的婚事。她到底是不是真心实在让人怀疑。

薛姨妈其实早就有机会对黛玉说这样的话,贾府的女人们都要为老太妃守孝都不在家,薛姨妈被请来照顾大观园的孩子们,她就主动要求和黛玉一起住,如果真的要为黛玉说亲事,她早就可以开口,也不至于要等到此事发生之后再说。

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刺刺地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

薛姨妈不仅说了要为黛玉求亲,而且还故意在众人面前消除众人把宝玉和黛玉连在一起的想法。薛姨妈的心思黛玉作为局中人看不明白,三作为旁观者,薛姨妈此时就是司马昭之心,她在实行缓兵之计,稳住黛玉和紫鹃不再闹出其他事情,薛家也正好等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消散。


第二、薛姨妈为宝钗谋划的“金玉良缘”不会轻易放弃,没理由不帮宝钗帮黛玉

宝钗是贾府所有的女孩子除了迎春之外年纪最大的一个,而且宝钗还错失了进宫的机会,因此她的婚事也迟迟都没有定下。薛姨妈不可能不为宝钗担忧,反而去关心和她非亲非故的黛玉,而且她没有任何理由去帮黛玉说亲,而把亲生女儿晾在一边。

薛姨妈谋划的“金玉良缘”不单单是为了宝钗的婚事,还是为了薛家的未来。薛蟠不成器撑不起薛家的大局,薛家自然需要贾府这个有力的靠山,薛姨妈不管从哪一方面考虑都不会轻易放弃“金玉良缘”。她突然对黛玉说亲要去替贾母说亲,这个分明就是自相矛盾。

薛姨妈说了要去帮黛玉求亲,可是当面对信以为真的紫鹃,薛姨妈又很委婉地拒绝了此事,从这里可知她压根就没有想过为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做主,她所说的不管都是客套话罢了。


第三、薛姨妈心疼黛玉为真,却无成全宝黛婚事之意

薛姨妈独立支撑薛家多年,人情世故她了然于胸,想要让黛玉对她信任和喜欢都是轻而易举的。黛玉5岁就没有了母亲,虽在贾府有贾母和宝玉的爱,但是仍旧替代不了母亲在黛玉心中的地位。

黛玉只是对宝玉任性,她对其他人包括贾母在内都是很懂事的,从来不会为了一点小事去打扰和麻烦,所以黛玉用冷酷的外表当作自己的保护色,但是她这样的姑娘也最容易被温暖打动。

黛玉这样缺爱的女孩,不怕别人的虚伪,反而怕别人的真情,只要给予一点真心就足以打动她,所才会宝钗对黛玉但凡一点真性情就让黛玉哭了一场,觉得宝钗是好姐姐。薛姨妈对黛玉的一点用心,就让黛玉完全信任,甘愿认她做母亲。薛姨妈对黛玉的好是真的,可是对她的欺骗也是真的,她从未想过为黛玉的婚事尽力。

总的来说,薛姨妈对黛玉所说要去替她向贾母说亲的事情,不是发自真心只是一种缓兵之计,因为宝玉为黛玉大病一场,众人都知道了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所以为了让紫鹃和黛玉安心,不再闹出任何事情,以便她们继续实施金玉良缘,薛姨妈才出此下策。她要为宝钗的婚事和薛家的未来做筹划,她不可能为真心为黛玉着想。


少读红楼


薛姨妈根本就不会为宝黛说亲,她说这话是应景而为。她看到了宝玉为了黛玉而发病的这一幕,不仅她看到了,而且还惊动了整个贾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了宝玉对黛玉的心意。此时,薛姨妈若不表态,就有点有失身份了,因为很多人知道金玉良缘的传言。哪怕她先表个态,让大家都知道她们是没有企图的,过后再由王夫人出面,就会更显得她们是被动的,这会让众人另眼相看。薛姨妈也正是有此想法,才会没有下文。

当初薛家入驻贾府时就是带着目的来的,薛家虽是皇商家庭,但和国公世家相比,那地位差的可就太多了。能和贾府联姻是薛家最大的愿望,不然的话也不会住在贾府不走,并且还弄出了“金玉良缘”之说。这么一来,贾母肯定不乐意了。因为老太太一直对宝黛姻缘有打算,薛家等于在挖墙脚。薛姨妈不会不知道贾母想让他们离开,她之所以能够装作不知,一是金玉良缘的诱惑太大,二是王夫人在背后支持。薛家薛家也是四大家族之一,也有过“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辉煌历史。由于薛姨妈早年丧夫,生意就走了下坡路,加之薛宝琴的父亲也早早去世,薛家也就留下孤儿寡母。薛蟠又不争气,宝钗虽说能干,毕竟是个女孩子,在男权时代,薛姨妈和宝钗再有能力也是无法应付官场的复杂。

好在是王子腾一路高升,这才没让薛家败下去,不然,薛蟠打死人那怎么容易就摆平了,当然贾府也是出力的。所以,薛姨妈才会想到把贾府作为靠山,最稳妥的长久之计就是宝钗能够和宝玉结缘。若是薛家还是一如往昔,未必看得上宝玉这个啥事也干不了的人。在贾府所虽说是贾母德高望重,毕竟老了,慢慢就不管事了。而王夫人也逐渐大权在握,她的底气最主要是来源于元春晋升为妃,若不是元春的关系,也许贾母还是做的了主。女儿是贵妃哪个不是仰望她?贾府的众人,心里的风向标早就转了,悄悄倾斜到王夫人这边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贾母一直没能够把宝黛二人婚事定下来的原因。薛姨妈和王夫人从来就没有过打算放弃金玉良缘之心想法,也就不存在薛姨妈给宝黛提亲的下文了。

END


Mr卡季奇


自私是人的天性。此刻薛姨妈自己的女儿宝钗老大不小、婚姻无着,这是她最上头的事,她疼黛玉哪根筋?

第五十七回,在“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这个时间节点上,宝钗的婚事确为紧迫。首先,比她小的妹妹兄弟都已有了婚约:宝琴早已定婚,而湘云在一年前也“眼见有婆婆家了”,比宝钗堂弟薛蝌也定了岫烟。其次,屈指算来,宝钗委实不小。在去年秋天黛玉作“秋窗风雨夕”那一回,自诉已15岁了,黛玉比宝玉至少小两岁(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讲到黛玉五岁,宝玉七八岁),则五十七回宝玉至少18岁,而宝钗又比宝玉大,可見宝钗着实该订婚了。

薛姨妈大概在宝钗选秀无果后就与王夫人说过宝钗的金须得玉来配,其意不言自明,就是相作成宝钗、宝玉的金玉良缘。虽有王夫人作法,元妃加持(端午节的节礼),但贾母各种拒绝,又是要订宝琴,又是“宝玉不易早婚”,一边又言宝玉黛玉的“怨家”云云,这让薛姨妈心中着荒。宝玉的态度又很明确,紫鹃一番试探他便丧魂失魄;薛姨妈生日,“定了一班小戏,请贾母与王夫人等,独有宝玉与黛玉二人不曾去得。”这极易让薛姨妈生疑并不安。所以薛姨妈所谓要为宝玉黛玉说媒不过是托辞,只是想借此探明黛玉的想法。所以当紫鹃说,“姨太太既有这个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便用有意刺激紫鹃,说她想自己找女婿,使得紫鹃害羞之下,落荒而逃。

“这日宝钗因來瞧黛玉,恰值岫烟也来瞧黛玉,二人在半路相遇”。宝钗对岫烟作了一番教导后,并未结伴去瞧黛玉,岫烟问她“姐姐此时哪里去?”宝钗道,“我到潇湘馆去。你且回去,……。”我想她叫岫烟回去,恐是有意为之。再者她去看黛玉,恰好薛姨妈也在,真是巧合吗?包括宝钗那戏言要将黛玉定给薛蟠好像也并非戏言,似也有探口风的意思。

总之,我以为,薛姨妈一门心思想金玉之缘,又知宝玉情深于黛玉,但不明黛玉的情况,故以保媒来刺探“情报”。


玄真子桑


说起薛姨妈,熟读红楼的人都知道她是荣府王夫人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带着儿女长期客居在贾府。

薛姨妈给人的印象是心慈面善,对宝玉、黛玉这些孩子们慈爱有加,跟他们相处也非常的融洽开心。在贾母那里也很有人缘,常常配合侄女王熙凤逗贾母开心,顺着话茬儿捧场、迎合,起着排忧解难的作用。

对黛玉她也是真心怜爱,一来疼她无父无母身世可怜,二来也因着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

在第57回中,薛姨妈和宝钗先后到潇湘馆看黛玉,黛玉看到她们母女充满温情的场景,触景生情,忍不住伤心流泪。薛姨妈道:“也怨不得她伤心,可怜没父母,到底没个亲人。”又摩娑黛玉笑道:“好孩子别哭,你见我疼你姐姐你伤心了,你不知我心里更疼你呢。你姐姐虽没了父亲,到底有我,有亲哥哥,这就比你强了。我每每和你姐姐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的。”

这回里薛姨妈不仅表示对黛玉身世不幸的同情,更对黛玉的婚姻充满关怀,“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是四脚俱全?”

这话且不说黛玉当时听了心里是何滋味,忠心的紫鹃迫不及待地跑过来说:“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但薛姨妈却哈哈笑“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一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堵回紫鹃的建言。

潇湘馆的婆子们却“因也笑道:‘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的时候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作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对于婆子们的热心,薛姨妈就不能以“哈哈笑”含糊过去了,“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但是薛姨妈是否真想把黛玉说给宝玉呢?其实不然,这只是她宽慰黛玉的话罢了。因为在贾母想要把宝琴说给宝玉之后,她就已经知道在宝玉婚姻问题上贾母并没属意外孙女黛玉,而明知贾母的意思却还说要替宝黛保媒,这就显得薛姨妈很虚伪。

其实薛姨妈看似性情温和忠厚,实则心机很重。

本来薛家进京首要原因就是送宝钗应选赞善才人好,可到了贾府以后,这件事就不再提起。而不久就传出了“金玉之说”,且是薛姨妈亲口向王夫人说的,刚来贾府就传布此事,她的目的是再清楚不过了。

宝钗虽然过了及笄之年,却还是“钗于奁内待时飞”。在堂妹宝琴、堂弟薛蝌的婚姻都有了定局,薛蟠也娶了夏金桂后,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的宝钗还尚未论嫁。

有女长成尚待字闺中,薛姨妈其实一直在等待着金玉良缘——“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薛姨妈料定自己会稳操胜券,她对女儿很有信心,所以才苦苦等待了那么多年。但是她绝没有想到她苦心经营促成的“金玉良缘”,带给女儿薛宝钗的竟是“金簪雪里埋”的悲剧命运!





梧桐夜雨



金玉良缘论调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薛姨妈如何肯真心帮助黛玉说亲呢?若真是真心地,紫鹃让薛姨妈现在说去,薛姨妈怎么会打趣紫鹃想要嫁人的话搪塞回去呢,可见薛姨妈哪里是真心要说媒呢?


其实要论说媒这事薛姨妈不是没做过,邢岫烟与薛蝌的婚事不就是薛姨妈促成的吗?要是薛姨妈真心怎么会没有下文呢?其实这只不过是薛姨妈的试探罢了,如何是真心的呢?


薛姨妈的确是个国民好姨妈,并且待人待物都那么慈祥和蔼,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但凡涉及到自己儿女的利益薛姨妈是不会让步的,不然也不会有什么金玉良缘论了。


再者薛家为何赖在贾府这么多年不走,贾府不是没赶过薛姨妈一家,之前元妃省亲的时候买来的戏子让她们住了梨香院,其实贾府怎么会连戏子住的地方都没有呢?其实只是告诉薛姨妈一家我们家有事了,你们需要走了。


但是薛姨妈一家不走,不仅不走还搬到贾府其他院落去了,后来贾母大张旗鼓的给薛宝钗过生日,也就是昭告大家薛宝钗十五岁了大了该嫁人了你们该搬走了,可是薛姨妈一家还是不走。


就连薛蟠娶亲这样的大事竟也是在贾府办的,相见薛姨妈一家就是要做成金玉良缘论,贾母不同意那就耗着,反正贾母岁数那么大了,怕什么呢?薛姨妈也并非不疼爱黛玉,但是有亲生女儿在,当然要可着自己女儿来了,薛姨妈这么做也无所谓对错,天下的父母自然都是爱自己的女儿的。


其实如果林黛玉的父母活着论家世薛宝钗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但可惜啊林黛玉父母都去世了无依无靠,贾母虽然支持林黛玉但毕竟年岁大了,这才是林黛玉长大了之后的心病一日重似一日的根源吧。


婉兮历史


有不少人坚决不相信宝钗母女二人进贾府的目的是为了宝玉,因为在第五十七回薛姨妈和宝钗在黛玉面前表现得非常慈爱,还开了个玩笑,说出这样的话:\r“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薛姨妈说的这话确实不错,从当时紫鹃和婆子们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宝、黛二人的结合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如果薛姨妈真的在贾母面前提这件事,确实有可能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可她后来从来没有跟贾母提过,只能说明她这是在糊弄黛玉,薛姨妈怎么可能跟贾母提此事呢?她们娘俩在贾府死赖着不走不就是为了宝玉来的吗?不然为什么非要整出个“金玉姻缘”之说来在贾府里搅局呢?我觉得这不光是糊弄黛玉,也是在麻痹黛玉,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被表面上的故事所蒙敝,换个角度才能看出薛家的本质来。表面上看薛姨妈说得很风趣,让青春萌动的少女的怀里象揣了个兔子一样上窜下跳,估计羞涩得脸红到脚脖子,可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感觉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简直就是在向黛玉宣战呢!书中有关“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这样的人除了黛玉和宝玉还能是谁呢?黛玉和宝玉后来应该是订了婚的,前八十回中还两次提到过“林姐夫”,还称她为“潇湘妃子”,黛玉在第四十五回里无意中提到宝玉和自己是“渔翁”和“渔婆”,在第三十六回里宝玉梦中还提到了“木石姻缘”,潇湘馆和潇湘妃子也都暗示着二人后来应该是成了亲的。紧接着薛姨妈居然说“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并强调说:“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这明摆着就是说:“别看宝玉现在跟你林黛玉一天到晚粘粘糊糊、腻腻歪歪的,宝玉一副非你不娶的驾势,还动不动为你疯疯颠颠要死要活的,到时候到底谁能成为宝二奶奶还不一定呢!”最让人意外的是居然薛姨妈还提到了“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是在暗示我们家宝钗无论处于何等劣势,宝玉对你林黛玉再痴情都是没有用的,只要宝玉没有跟你林黛玉登记,从理论上来说宝钗还是有机会的!就算你们领证了,最后宝玉到底能上谁的床还不一定呢!表面上看她是将宝钗和黛玉的婚事并提,但其中隐含了一层叫板儿、甚至有不服的意思。可惜的是黛玉没有听出来,还差一点认了薛姨妈当干妈了,连在一旁的紫鹃也以为薛姨妈的话是好意,居然还想求她帮忙,真是敌我不分,严重缺少阶级立场和警惕性。薛家母女怎么可能真的替黛玉向贾母提黛玉和宝玉的亲事呢?然而她这样说确实起到了麻痹黛玉的效果,搞得从小没娘的黛玉敌我不分,听不出话外之音来,从骨子里看她们娘俩实在是太阴险了!你还会觉得薛姨妈“慈”吗?



红楼梦代言人


薛姨妈说要为宝玉黛玉说亲,之所以没了下文,这是在大家庭中是权衡利弊后的最佳选择。

一、 薛姨妈有意把自己的女儿宝钗许给宝玉。

薛姨妈和王夫人姐妹两个,一直有意于亲上加亲,结成儿女亲家。为此,薛姨妈早早公开了宝钗的金锁,并且说定要捡个带玉的方可婚配。薛姨妈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分明就是说宝玉是宝钗的良配。

王夫人是薛姨妈亲姐姐,两人一开始都希望宝玉宝钗成婚。

二、 但是在紫鹃试宝玉后,薛姨妈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并且公然表示,要向老太太说,把黛玉许配给宝玉。便有了在原著第57回《慧紫鹃情词是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薛姨妈受贾母所托,到潇湘馆照顾黛玉,林黛玉要认薛姨妈做义母,薛宝钗开玩笑说不行,并暗示黛玉,说薛蟠已经相中了黛玉,等薛蟠回来就要提亲。薛姨妈便说自己儿子配不上黛玉,倒是宝玉,贾母非常疼爱他,如果说外头的人,贾母绝对不同意,如把林妹妹许给贾宝玉,便是四角俱全的事。

三、 所以说,薛姨妈从一开始都没有要为宝黛做媒的意思,事后,薛姨妈不再提这件事也是正常,薛姨妈虽然知道贾母很喜欢这个主意,但她也知道王夫人很不喜欢这个主意啊。就算薛家单方面放弃了金玉良姻,薛姨妈也不好意思不经过王夫人同意,就找贾母去给宝玉黛玉提亲吧?

毕竟王夫人才是宝玉的亲妈。薛姨妈就算是亲妹妹,她也不能代替王夫人去选儿媳妇。所以只要王夫人没表态,接受黛玉做儿媳妇,薛姨妈就不好真的去贾母那给宝玉黛玉保媒。


行走的读书笔记


薛家母女都很有心机,会查眼观色,有时会口是心非


可可9534238564381


薛姨妈是想宝钗嫁给宝玉,她不会真心为此事费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