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作者是对李纨的判词极尽嘲讽吗?为何?

润杨阆苑


《红楼梦》中作者是对李纨的判词极尽嘲讽吗?为何?

宛如清扬

  曹雪芹老先生未完稿的《红楼梦》由高鹗等续成一个通行本。书里的大部分人物,如果真要寻根究底,基本都得依判词来推测。这个推测,多少带有些主观的意思,谁也不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就一定符合原意,作为后来爱好者,我也就只能是抱着文本猜一猜了。

  李纨的判词及相关曲子是什么?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和“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网络图)

  判词是《红楼梦》中重要女子一生的命运写照,李纨的判词和曲里面,写的最关键的无非是两句:“枉与他人作笑谈”和“须要阴骘积儿孙”,这两句话真是相当的不客气的。正如题主所说的,就连两面三刀,手上有几条人命的凤姐,作者也都抱着同情与感慨,可是大菩萨大嫂子,却被说成了要积点阴德,这对比,真真是有疑问。

  李纨究竟做了什么哪些事,让作者讽刺她呢?

  应该是贾府遭难,李纨和贾兰不但不积极相救,反而冷眼旁观,甚至极有可能是落井下石,绝情,冷淡得让人寒心。

  李纨在贾府过得好吗?

  虽然谈不上多好,但是也不是多么坏。从日常供给来看,李纨母子是得到比较多的眷顾的。凤姐曾经给她算过一笔账,说李纨月钱十两(比凤姐多两倍),贾兰十两(贾环他们这些都是二两),这就和老太太太太相平了,还有园子,有地租,年终的分红也是上上分,吃穿官中全包,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样一看,李纨的待遇实在不能算低了。有人说凤姐一贪贪三千两,但是那是特例,何况拿的也不是官中的钱,她的年收入,实在不能和李纨这个同等级的划等号。

  估计最让人替李纨不平的是管家的权力问题。李纨身为贾政的大儿媳,王夫人手中的权利原本是该到她手上,李纨也曾隐晦地表示出对权力的向往。但是管家权不给她,也有决策人不得已的苦衷。一来荣国府并没有分家,只是贾赦单独住在东边的院子,两房的财产并没有分割,李纨当家就会完全忽视贾赦一房,于祖宗家法不合的。而交给王熙凤很合适,因为她既是贾赦的儿媳,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还深得贾母喜欢,是最重要的平衡人物。

  二来是李纨的寡妇身份,实在不方便管理,咱就不说才不才的了,就说是管理的范围吧,内宅也就罢了,一旦必须与外面有牵连,比如碰上夏太监来打秋风,李纨咋理?

  至于李纨母子在贾府没得到关爱的事情,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李纨和贾兰孤儿寡母的,按理应该得到家族的关爱。可是除了很多的钱,贾母等人也没给多少爱给她。只是,我们也要这么想,贾母要爱的人太多,理不过来,贾政不惯俗务,对这方面不上心,他对儿子贾环都不咋的,王夫人整天念佛,沉浸在往事中,她的宝玉就够操心的了,至于众位姐妹,用什么姿态去关心李纨呢?说多了,往往会让李纨感伤,不说吧,又被说成是冷漠,人家也很难的好吗?

  再说了,互动互动嘛,山不过来你过去也行啊,可是李纨母子也是天生的牛心古怪,李纨一般出工不出力,贾兰把别人推得远远的,贾政不叫,他就不去。感情是相互的,看看人家贾芸,活动活动,也就有感情了嘛。

  这么看来,李纨过得虽然不如王熙凤贾宝玉那么全身发光,但是比起迎春这样的主子,有哪里差了呢?

  既然贾府不算亏待他们,在关键的时候,救一救也是应该的。可是李纨和贾兰没有什么动作。视而不见,就是残忍。贾府对李纨母子,尤其是贾兰,有养育之恩,可他们无视贾府的亲人们零落成泥,怎么说都有些过分了。也有人会说她们无能力去救,可是贾兰高中,能给母亲挣来诰命,难道会完全没有一搏之力?那要这样说的话,刘姥姥就更没能力了。只是来贾府打过两回秋风的乡下老太婆,在贾府有难时,尽全力相救,她虽不识字,却识大体,她的所作所为,和李纨贾兰的作法,完全是两个极端,怪不得作者要讽刺他们。

  怎么判断出来的呢?怡红院聚会时,李纨说了句话:“我自饮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将来,贾府有难,必不会相帮。

  为什么说作笑谈?这个笑谈,应该是指李纨老来受穷,她一辈子拼命攒钱(可能理解),到老了没了,一辈子守着儿子期望博得个诰命在身,到后来,诰命有了,给她挣诰命的人却死了。这个也许就是不积阴德,得由儿孙来承受报应,极有可能就是贾兰先死,贾兰一死,李纨的苦守,苦熬都白费,她的一生落空。(宛如清扬)

  就这么着吧,我猜一猜,看客朋友有话也好好说,天热别上火,欢迎置评。


宛如清扬


李纨的判词是: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是说后半生李纨母以子贵,可惜李纨的风光也不过是与他人作笑谈罢了。

李纨的曲子更是极尽嘲讽。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的曲子嘲讽意味更浓烈,“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这排比句更说明了李纨和她儿子小人得志的嘴脸。

前八十回里,李纨是一个典型的恪守妇道的寡妇形象,贾府上上下下都认为李纨是佛爷一样的人。她是完美无缺的人。既然如此,李纨的判词为什么对她毫不留情的批判与嘲讽?

后四十回里李纨如何不积阴德,一定是令人心寒,让人无法想象的。

李纨不积阴德,也许不是她拒绝救巧姐这件事。一定有其他事情,导致李纨没给儿孙留下阴骘。

凤姐善待刘姥姥就给女儿积了阴德,让巧姐化险为夷,遇难成祥。

那么上天一定是用一件非常简单,非常小的事,来考验李纨,结果李纨连举手之劳都不愿意付出。力所能及的事,都不做。所以伤了阴鸷,给儿孙留下祸端。

贾府对李纨还是优待的,她的月利和贾母一样多,都是二十两银子。她还有地可以收租子。她的吃穿用都不必另外花钱。她成天和姐妹们谈诗论词,女红针线,养着孝顺的儿子。虽然没了丈夫,日子也过得去。她总比那些有丈夫,却守活寡的人强些。她理应和贾府同呼吸共命运。

贾府落败后,李纨独自寻求出路,也不排除对某个人落井下石。

如果让李纨做她根本做不到的事,她没有做,有情可原,不会伤阴鸷。也许李纨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救人,可是她就是没有说,因此李纨伤了阴鸷。作者对她痛恨至极,在判词和曲子里对她极尽嘲讽。


润杨的红楼笔记


说极尽嘲讽不是太准确,应该是隐晦而刻毒。

前面说丈夫少年得志,但早逝,留给李纨无穷的孤独。我们只后面这几句: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载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威郝郝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什么是“阴骘积儿孙”?换成现代话,应该是:你积点德吧,小心缺德事做多了,会断子绝孙的。李纨一向不多事,更不用提害人了,怎么会在她的判词里出现这样严重的话?


接下来几句在,说当了大官,很快就死了。李纨没办法当官,但她的命运是和儿子贾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几句可以直接理解为贾兰的命运。或者拐个弯,贾兰当了大官,李纨跟着受封诰命。那么早死的是说?是李纨还是贾兰?

最后两句说古来将相,只能是说贾兰了,因为如果是李纨,让后人钦敬的是贤母烈女的名声,而不是将相之名。

李纨的全部希望和心灵寄托都在贾兰身上,如果贾兰早死,对她更是致命打击。如果反过来,李纨早死,死前看到儿子“胸悬金印,爵禄高登”,她会觉得非常安慰和圆满。那她就不至于落入薄命司了。

问题的关键是李纨作了什么事,竟至于伤天害理、伤阴骘以至于儿子贾兰遭天谴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见死不救。

王熙凤曾开玩笑说过李纨,大意是你收入那么高,大观园里起诗社你都不舍得拿出一点钱来陪他们玩。在这里,王熙凤大致估计,李纨每年有四五百两银子的收入,而没有什么开销。

八十回以后,贾府被抄家,李纨因为少年守节这一项,可能不会被连累,早早被释放,她的私房钱也得以保全。但无论如何,她是一个寡妇,私房只是月例、年例、园子地租的积累,而没有王熙凤受贿、放高利贷等收入,也没有机会借管家的机会中饱私囊。抄家之后,她有再多钱,也只是坐吃山空,没了进项。



所以,李纨会比从前加倍的吝啬,不愿意资助受窘迫的亲戚。这一点,贾兰颇有母风,记得闹学堂吗?亲叔叔宝玉跟人打架,贾兰受到误伤,他居然说“不与咱们相干”。

但不肯资助别人,也不算多大罪过。王熙凤等人直接有罪,李纨也帮不上忙;宝玉是成年人了,不能养活自己,啃老已经不对了,何况是啃寡妇嫂子?但如果更小的巧姐遇到困境,李纨母子也不肯相帮,问题就严重了。


王熙凤犯了放高利贷、行贿受贿、干涉司法、杀伤人命等罪过,不至于株连到未成年的女儿,只是让巧姐失去依靠和庇护。“狠舅奸兄”乘机发难, 把巧姐拐卖到烟花之地——不会是卖给外藩作妾。这时候,谁也制止不了“狠舅奸兄”的罪恶,但只要一笔钱,就可以赎回巧姐。

李纨母子吝惜金钱,不肯援手,宁可忍心看着巧姐坠入苦海。这才是伤阴骘的大罪!


等闲看红楼


曹公对李纨的判词和判曲确实极尽鄙视。

判词尚不明显: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这里还只是感叹功名富贵一瞬间,讥讽之意还不明显,但判曲就是赤裸裸地打脸了:《晚韵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韵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谁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需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还可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这段判歌很长,但好在从气昂昂头戴簪缨之后是写贾兰的,只是说他官做的很大,但也寿命不长。我们只看写李纨的一段。

首先是镜里恩情,写贾珠早死,梦里功名写儿子的功名如梦幻,说青春守节,注意下几句,李纨没享受了多久的荣华富贵就早早死亡了,最后一句是重点,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穷,也要阴鸷积儿孙,因为沒积阴德,连儿子的寿命也受牽连,可谓痛恨之极。最后是一句讽刺意味极強的"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在前80回有菩萨的美称,低调作人,冷漠待事,只知育儿,并不多行一步,有些吝啬,但仍为好人,那些小事也不足以挨骂,曹公恨她,比王熙凤更恨,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她在80后作出天怒人怨的事情。决不只是不救巧姐那么简单,那只是冷漠,比凤姐害死人还差了许多。

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她在重大事情上出卖了贾府,换来儿子的荣华富贵。续书上说因为她是节妇没抄她的屋子,但她沒有皇帝的旌表,只守节是不作数的,也有人说她转移财产到娘家,也不可能,因为发现了,李家也要抄家。只有一个解释,昨怜破祆寒,今嫌紫蟒长,而这紫蟒是用亲人的血和泪换来的。

许多人认为贾府抄家贾政这房沒事,恰恰相反,因为老学士闲征姽婳词时就埋下祖孙四人因不敬帝王而入文字獄的伏笔。抄家时贾政、贾宝玉、贾环、贾兰全部入监。'这时尚无笔证,李纨因贾兰入獄吓坏了,可能是通过李守中问忠顺王提供了实据及一些其它证据,而忠顺王正恨贾宝玉与北静王的关系,就释放了贾兰和贾环,并建议皇上返回贾兰一房财产,并袭三等将军的爵位,天上掉下来馅饼,这就是梦中功名的来历。但也可能是提供了贾家藏匿其它罪臣家财物的地点,换来的财富与功名。母子两得到了荣华富贵,再也不管贾家诸人,任其贫困潦到,只怕再沾上边。李纨死后,贾兰至死尚无后代,至此贾家全部败亡。

因为只能从前后伏线和诗词中猜测,又沒有脂评作依据,作为一种想法,供大家参考。


旁观者岚


当然这就是讽刺李紈的,从李紈的判词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好水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在《红楼梦》中,关于李紈的描写无论如何都不会看出李纨与她的判词有什么联系。也看不出李紈有什么可以被人耻笑的,为什么作者说她“枉与他人作笑谈”呢?这就要说到李紈的原型了。

《红楼梦》是一部明末清初时期历史故事的寓言小说,李紈的原型就是闯王李自成。李纨的纨字就是完蛋之意。李紈,字宫裁,就是为皇宫所裁的意思,指李自成当了几天的皇帝,就完蛋了。

下面详细说说李紈的判词:

第一句“桃李春风结子完”,桃,用的是《诗经》中“桃之夭夭”之意,夭,同妖,指的是闯王李自成。春风,说的是李自成于甲申年三月攻进北京城,崇祯帝被迫自缢,大明灭亡。随即吴三桂投降满清,打开了山海关大门,满清入关,李自成御驾亲征,于山海关阻击满清,结果被满清打的大败。李自成逃回北京,仓促称帝,随即逃离北京城,不久就死去了,所以,作者说他“结子完”。

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是说李自成就像一盆兰花,到头开了花,然后就没有以后了。

第三句“如冰好水空相妒”,如冰好水,像冰一样好的水,指的是雪(薛),《红楼梦》作者从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取雪字用来代指满清,所以这个“如冰好水”就是满清。空相妒的意思是说满清得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感到很震惊,急忙发兵入关,与李自成争夺天下。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是说李自成千辛万苦,出生入死打下了江山,没坐几天,就被满清唾手而得,白白忙活了一场,反而被天下人耻笑。《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注解的《好了歌》中,最后一句“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就是说李自成的。

最后,用我的一首小诗结束本文:

千古荒唐笑闯王,出生入死为人忙。

刚把朱明扫荡去,却招满请坐龙床。


柴鹏程的航海日记


李纨这个形象有所原型。

通常,我们认为,李纨的原型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婶婶,曹寅的儿妇,曹顒的妻子马氏。

曹寅死后,儿子曹顒继任户部郎中,江宁织造,不久,年轻的曹顒也死了。曹寅绝后,康熙选曹寅的侄儿曹頫过继给曹寅,继任户部员外郎,江宁织造。马氏有遗腹子(此子绝非曹雪芹),以曹頫嫂子身份居住织造府。

雍正六年,曹家被第一次抄家,因为当初曹顒任职户部多年,与雍正十三交好,所以雍正专门优待马氏,划出嫁妆单独生活。

此后,乾隆四年,曹家第二次被抄,曹家彻底崩溃,子弟零散。但马氏不愿拿自己的养老钱来资助曹家子孙,作者作为曹頫的儿子当然会不满意。

不过,马氏也是有道理的。

嫁妆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曹家被两次抄家,完全都是曹頫的个人责任,与曹顒和自己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马氏凭啥用自己母子的生活费去接济废物们?


张勇達州


也许李纨判词中含有嘲讽意味,但“极尽”却说不上。在我看来,其中还含着同情,以及醒世的意味。看李纨判词:



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判词在告诉读者一个事实:贾兰最后荣华富贵,李纨也得封诰命。这本是可喜可贺的事,但是祸福相连,生死相依,

李纨年青守寡,奉行三从四德,活成了槁木死灰,虽然晚年诰命加身,那只不过得了个虚名儿,而她在贾兰显达之前,不知做过多少人的谈资笑料。

说白了,也就是有人嫉妒李纨晚年好运,重提她当初的枯木死灰生活,快活嘴巴罢了。



如果李纨一生安分守寡,不惹是非,并把儿子培养成才,还会被作者鄙视讽刺,我不知道,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李纨如何渡过她的人生才算是合适的,正当的。难道让她高扬反叛大旗,涂脂抹粉,携子再嫁?果真那样,她会更被人嘲笑的了吧。

也有人抓住李纨判曲中的“不积阴骘”而脑洞大开,认为李纨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而致儿子短命,这应该是误读,贾兰能做到“爵禄高登”“嫌紫袍长”,绝非一年两年的功夫。其实判曲是说李纨虽然等到了儿子爵禄高登,可是也年纪老迈,距离黄泉近了。



至于说李纨“不积阴骘”,我觉得是读者,甚至是作者对李纨的道德绑架,李纨有什么能力帮助贾府众人,当时李纨母子二人也是过着“破袄寒”的日子。而大家又凭什么要求寡妇孤儿去帮助贾府众人?

不错,可能贾府被抄后,李纨独善其身,不曾给过其他人帮助,但也仅此而已,毕竟,她最后的名声不错,虽是“留一个空名儿”,却仍是“受后人钦敬”。



如果作者不曾讽刺鄙视过故意害死人命未遂,过失害过人命,违法高利盘剥的王熙凤,他就不会去极力贬斥一个安分守己,明哲保身的寡妇孤儿。






萍风竹雨123


李纨是荣国府一个特殊的人。她是荣国府的寡妇,是小厮口中的至善之人,可她的判词和曲子曹雪芹写来却带有一丝嘲讽。我认为这是曹雪芹有意为之。

首先,李纨的判词嘲讽的是“禄蠹”。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甲戌双行夹批:真心实语。】

脂砚斋说李纨的判词是“真心实语”,这里很多人觉得判词对李纨的嘲讽,我有一点异议,我认为这是曹雪芹对所有追求功名利禄人的嘲讽。曹雪芹通过贾宝玉鞭挞所有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称他们是“禄蠹”,而他的侄儿和嫂子不就是两只“禄蠹”?

李纨早年丧夫,心如枯槁。万幸留有一子贾兰在身边。李纨一生的希望就寄托在儿子贾兰身上。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可李纨教育下的贾兰少年老成,“牛心古怪”。完全没有一点孩子的可爱,从闹学堂的表现可以看出贾兰性格冷漠。这样的孩子就算出落得再优秀又如何?曹雪芹借李纨和贾兰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嘲讽世间追求功名的“混账”人。所以他说“谁似”,谁又比的了呢?

贾家抄家后,贾兰有了出息,贾家人上门说咱们本是一家。你是冰,我们是水,本是一源应该相互扶持。而贾兰却说我们虽是一家人,但冰和水已经不同了,你们别连累我。这句如冰水好空相妒出息《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明显后面贾兰出息了,落魄的贾家有人来投奔。贾兰不管,一家人有一番攻讦,一翻争执,最后遭自家人记恨。最后这事成了笑话被人们茶余饭后讨论。

二,李纨救不了贾家人。

李纨的判词和曲子一直和贾兰捆绑在一起。《金陵十二钗》从来不是只讲一个人。警幻仙姑也解释说: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硬将金陵十二钗一一对应是不对的。而李纨的晚韶华就是和贾兰的合写,写事大于写人。需要阴骘积儿孙应该说的是贾兰。

多数人认为李纨在贾家被抄家后有钱见死不救是不对的。其实李纨绝无可能幸免。《好了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也表明贾兰母子也经历了一场异常的贫穷。当时孤儿寡母一定也求到了贾家那些幸免的人。可一样没有得到帮助。后来贾兰出息了,贾家人又求上门来,也遭到了拒绝。所谓“阴骘积儿孙”是相互的。就像王熙凤一样,不相信阴司报应,却偶尔帮了刘姥姥,就得到了福报。李纨母子抄家后没人管他们,他们出息了也不管别人,就是互相不积阴骘!

所以最后贾兰的富贵也不过梦一场。尘归尘,土归土。不过李纨显然已经看不到了。她在儿子出息的那一刻也到了人生的尽头,有了诰命却无福享受。这样的遭遇,可不是成了她人口中的笑谈?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李纨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相空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在《红楼梦》中,李纨其实是一个将情感深藏在心底中的虚伪人物。她出身于官僚之家。书中一开始就说李纨这个自幼被父亲教育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贾家媳妇,“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的性格真的是罕言寡语,一味沉默吗?平时不吭声,一是因为情势所迫,二是因为没有触及到她的利益,一旦涉及到李纨本身的利益,她的口才比王熙凤还要泼辣,其反击力度还要稳准狠。原来她只不过把苦痛和悲哀深深掩藏在内心不流露而已。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原文: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她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忖度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这一段话一气呵成,辛辣尖酸,一针见血,有理有据,绝不容对方半点反驳,就出自于这位”大嫂子“的嘴里。

在书中,李纨表面没有害人之心,却也没有救人之心,非常自私;另一方面李纨看似与世无争,实际上是闷声发大财,她的收入王熙凤帮众人算得清清楚楚;李纨与王夫人的婆媳关系、对宝玉 的关系都是表面层次。

《红楼梦》中曹雪芹将李纨安排住在稻香村,本身表面是符合其身份。李纨选择这个地方,料想也出自于“自己寡妇”的身份,所以“竹篱茅舍自甘心”。其实,对利益,对周围的一切,她一点儿也没有甘心。这实在是一个讽刺。

作者对李纨这一形象,同情其命运的不幸,但讽刺意味更明显。因为李纨是《红楼梦》中没有同情心的人,这是其自私性格决定的,”也须要阴骘积儿孙“一句,在贾府衰败后,李纨并没有伸出救助之手,帮一帮贾府子孙。李纨晚年”母以子贵“,如判词中”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

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所写,无限风光,还是抵消不了她的悲剧,因此”昏惨惨黄泉路近“,贾兰升官,李纨也就一命呜呼了。最终”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喜欢经典《红楼梦》,关注老林文学社




老林文学社


李纨的判词是“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这一联里说的是李纨青春丧偶,养育儿子最后功成名就。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是说她的行为如冰贞洁,如水清洁,惹了很多人空自妒忌她,却不知道她最后的结局不过是给别人当做了一场笑谈。

我们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看到的李纨,生活简单,因为是个寡妇,衣着不艳,本人又绝不修饰。和青春靓丽的王熙凤比起来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她因为自己是寡妇,也只知道侍亲养子,闲暇时节,不过是领着小姑子们学做针线活。

让她最出彩的时候,就是大观园里,起诗社做社长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她,才仿佛有点活泼的青春时光。在整本书里,没见过她刻薄对待过任何一个人。自然,她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笑话的地方。

只有在她的曲子词里,我们才知道,原来她的可怜可笑是在后半生的。“[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她和丈夫不过是一场非常短暂的婚姻,过后就是一辈子的寡妇。到得儿子功成名就,也是非常短暂,如同在梦里一般。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可怜她终于做成了诰命夫人的时候,却也已经是死期将近。

这里最为嘲讽的一句话是“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一句,大家都觉得是在讽刺李纨,因为舍不得钱,不肯受那老来的贫穷,却让儿子没有积下阴德和福气,而早早的死了。

甚至有人还翻出了李纨的原型马氏,认为是马氏在曹家败亡的时候,没有伸出援手。可是我认为书里作者的意思一定不是这样的,因为作者写这部书的时候,应该是早就看透了世间的炎凉的,从那个提领全篇的《好了歌》里就可以明白得来。

所以我认为作者不是讥讽李纨,而是同情悲悯的。他这里是用了反讽的用法,是疑问的意思。

因为我们看到书里的凤姐,可以说是李纨的强烈对照,她身上背了多少人命,她高利贷盘剥,无形之中,又害了多少命!可是,因为她偶然接济了刘姥姥,就保全了巧姐的命?难道她做的恶还不少吗?

而我们知道慈祥的老太太,经常是吩咐人不要苦待穷人家的孩子,还经常叫宝玉的小子拿了钱去散给穷人。可是老太太的子孙们,有好下场的吗?

所以我认为,他这里就是一句犀利的反问句,是极其悲悯的。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可怜她母子全无害人之心,却谁知道爵禄高登时,就是黄泉路近?就连古来将相,也不过是留下了一个虚名叫人钦佩敬重。

为此,我认为,这是作者在家族败亡后的清醒认识,也是说明了贾府败落的必然性,以及暗示贾府的不可重兴,而不是对李纨的嘲讽。更多的只是大厦将倾,不可力挽的哀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