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概念股大漲背後……

這是《中國經營報》為您分享的第989篇原創文章;我們只發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

區塊鏈發展熱度不減。

根據Wind顯示,2月7日,港股恆指收跌0.33%,而區塊鏈概念股卻逆勢大漲,雄岸科技(1647.HK)漲幅為20%、美圖(1611.HK)、火幣科技(1611.HK)漲幅超過17%、前進控股(1499.HK)漲幅超過12%、金山軟件漲近10%(3888.HK)。

在A股區塊鏈50指數方面,截至收盤,區塊鏈50指數報收3256.24點,漲幅近2%。50只概念股中,上漲39只,多股漲停。

区块链概念股大涨背后……

截圖來自wind

上述市場反應的背景則是區塊鏈應用正在進一步落地。

2月6日,北京市政府發文建議建設基於區塊鏈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提升融資便捷性。

2月4日,央行貿金區塊鏈平臺公佈其上線一年多來,連接的銀行和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中旬,參與推廣應用的銀行已有44家、網點485家,發生業務的企業1898家,實現業務上鍊3萬餘筆,業務發生8000餘筆,累計業務量超過900億元人民幣。

區塊鏈的應用一直被業界寄予厚望,但相比概念持續走熱,各界對於實踐仍在探索。在市場關注之下,還有哪幾類應用值得期待呢?

近期國盛證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區塊鏈有望補足社會運作短板,促進供應鏈金融、稅務、社會募捐等場景在線化運作。“金融、民生和政務三大場景應用,以及區塊鏈與AIoT結合解決場景落地痛點的應用方向值得關注。從根本上提升社會運行的效率、規範度、透明性將成為後續重點,區塊鏈在提升金融、民生和政務三大場景線上化運作水平,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例如,在金融場景,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在民生場景,為公眾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化管理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在政務方面,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

為何非要使用區塊鏈技術?

報告認為,純粹的數據在線化並非難題,但線上業務流程要具備合規的效力、確保市場秩序,傳統手段還需解決信用背書、身份驗證以及數據可信可追溯防篡改等問題與短板。區塊鏈作為可信可追溯防篡改的數據賬本系統。可有效作為線上化社會運作提供基礎設施。尤其涉及多方參與、金融業務等,區塊鏈的可信賬本則在多方提供彼此互信、數據流轉可追述上發揮關鍵作用。

比如在線上化運作效力方面,區塊鏈在司法領域已經有了效率優化的案例。

2019年4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首個採用“天平鏈”證據的判決出爐,此次案件涉及版權侵權,區塊鏈電子存證作為此次判決的關鍵證據,取證環節在線上查詢即可完成。

記者 鄭瑜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