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宅家帶娃太崩潰?不用時時陪著孩子,父母要學會做“減法”

長假宅家帶娃太崩潰?不用時時陪著孩子,父母要學會做“減法”

最近,由於疫情的發生,原本為期不多的假期變得更長了,許多學校也紛紛發出延遲開學的通知。這邊意味著孩子在家的時間也更長,從而更加考驗父母帶娃的耐力。於是有許多的父母反映長期宅在家帶娃太崩潰,實時陪伴孩子不但沒有自我的時間和空間,還總是跟孩子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待我變成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確實,假期宅在家帶娃對於一些父母來說,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總有一些父母認為,自己需要無時無刻的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叮囑孩子學習,才不會讓孩子在假期中變得懶惰。但其實,時時刻刻的陪伴,會讓親子雙方都變得很累,時間一久父母自然覺得崩潰。要想假期在家輕鬆帶娃,父母要懂得學會做"減法",有用且有效。

長假宅家帶娃太崩潰?不用時時陪著孩子,父母要學會做“減法”

假期太長,宅家裡帶孩子太崩潰

一到寒暑假,帶娃就成了很多父母的頭等難事。父母既不想讓孩子白白的浪費大好的假期時光,但也不想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宅在家裡帶孩子總是讓父母覺得很崩潰,有一些父母總喜歡給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刻也不離的盯著孩子的學習,在孩子身後扮演著鞭策的角色。

為什麼父母總覺得帶孩子會覺得崩潰呢?首先,父母為了培養更好的孩子,總是無限的參與孩子的生活。但是按照孩子生長的規律來看,隨著孩子的年齡越大,孩子的認真能力也會變得越強。這時候父母總是覺得自己要擔憂的東西變得更多,帶孩子變得很崩潰,不僅體現在身體的疲倦上,也體現在過度的精神壓力。

假期一到,父母總喜歡根據孩子的期末情況來規定孩子假期的生活。當看到別人的孩子考試考了第一名,而自己的孩子,只不過是考了一箇中等的名次 。父母就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想要利用寒暑假的時間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是當父母看到其他的孩子會彈鋼琴等才能,而自己的孩子卻什麼都不會,又開始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興趣班。但父母沒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反而遭到了孩子的反抗和拒絕,自然會覺得疲憊。

長假宅家帶娃太崩潰?不用時時陪著孩子,父母要學會做“減法”

其次,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著年齡的差距,自然在想法和交流方面存在著矛盾。孩子認為假期就是用來放鬆自我,可以盡情無憂無慮的玩。而父母卻總是想要利用假期的時間去提高孩子,可卻忽略了一個要點: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很強的是非能力,並且也可能很有"不講道理,無理取鬧"的特點。親子雙方之間的矛盾加上事情總是不能夠按照父母所想的方向去發展。孩子不僅沒有變得更好,反而可能連一些最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備,也總是違背自己的意願,自然會讓父母覺得假期宅在家帶孩子是一件很崩潰的事情。

最後,有一些父母總是喜歡幫助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甚至是直接提前為孩子準備好一切,這樣孩子自然失去了一些自我鍛鍊的能力。父母總是無限的去參與孩子的生活,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依賴感,久而久之,失去了自主性,無論是對待學習和生活,都缺乏耐心和激情。凡事都要依賴父母,時間一長,父母的壓力越大自然覺得帶孩子是一件很崩潰的事。

要想假期在家輕鬆帶娃,父母首先要學會做"減法",懂得做減法的父母即便再懶,也能夠養出優秀的孩子。

長假宅家帶娃太崩潰?不用時時陪著孩子,父母要學會做“減法”

學會給孩子做"減法",緩解帶娃壓力

1、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生活中總有一些媽媽是典型的"蒼蠅媽媽",所謂的"蒼蠅媽媽"就是指生活中總是事無鉅細的釘子孩子的母親。這種類型的媽媽總是寸步不離的守護在孩子身邊,為孩子清掃生活障礙。他們不願意看到孩子受到傷害,也不願意看到孩子犯錯誤,總是呆在孩子身邊,時刻的盯著他們的一言一行,恨不得事先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好讓孩子前途無助。

試想一下,如果你擁有一個"蒼蠅媽媽",真的會讓你的生活更幸福嗎?華盛頓大學曾有一項研究表明:"蒼蠅媽媽"不但不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好的幸福,還有可能會妨礙孩子獨立意識以及個人能力的發展。看似無微不至的照料反而會讓孩子降低幸福感,長大後也無法獨立的面對生活。據研究稱,那些收到父母過度照顧的孩子,長大後反而會更加意志消沉,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中。家長關注孩子是出於愛,但是過度的關注不僅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還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也會覺得很累。

長假宅家帶娃太崩潰?不用時時陪著孩子,父母要學會做“減法”

想要輕鬆帶娃,父母不妨要學會給孩子自主選擇了權利。孩子的人生是由她自己選擇的,父母只需要當孩子的協助者和傾聽者,而不要當孩子的決策者。父母要知道,所有的親密關係也是應該要有適當的距離,這不能夠漠不關心過於冷血,也不能過分的干涉。最好的關係莫過於

"不即不離,若即若離",也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能快速的出現給予孩子幫助,當孩子不需要的時候,又能夠適當的離開。孩子的成長並不完全依賴於家長,更是依賴於他們自己,父母要學會給孩子自主選擇生活的權利,這樣才能在家庭裡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家庭環境,才能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和諧。

2、給孩子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父母總以為愛就是無時無刻的在孩子身邊,但其實適當的給孩子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獨處,是自己與自己交流,是更好認識自己的最好方式。

心理學家卡耐基曾經說過:"獨處對我們的心靈運動十分有益,就好像新鮮空氣對我們的身體極有幫助一樣。"不僅如此,意大利著名導演費里尼也曾經表示:"獨處是一種特別的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並不多見,我向來羨慕那些擁有內在資源,可以享受獨處的人,因為讀書能給人一個獨立的空間一份自由。"獨處的好處卻總是被現在的一些父母所忽略,卻不知道懂得獨處的孩子,更具有創造性和獨立性。

紀錄片《零零後》中講述了一個叫做"一一"小姑娘,總是喜歡獨自一個人玩耍。當別人問到他為什麼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她的回應是:"我喜歡單獨玩,我覺得一個人玩挺好的。"幼兒園的院長經過觀察發現,他總能夠"自得其樂",未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打發自己的時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來愉悅自己。而他的父母也一直保持著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對於這個13歲的女孩來說,獨處讓她具有了一種神秘的力量,他比別的孩子多了一份沉著,冷靜,和一份淡然的從容。

孩子假期在家,父母也要學會給孩子讀一些獨處的時間,讓孩子學會獨自玩耍,從而在不知覺中梳理整合調試自己的內心,在與自己的獨處中得到喜悅,喜歡孩子得到新的認知,也能夠鍛鍊孩子的自主力和獨立性。父母也不必受到長假宅在家帶孩子會崩潰的影響。

長假宅家帶娃太崩潰?不用時時陪著孩子,父母要學會做“減法”

3、教導孩子生存技巧,提高孩子綜合素質

現在的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無憂無慮的成長,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可動手能力卻極其的差,無法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要求。現在的很多父母都只要求孩子讀好書,卻缺乏對孩子基本生存技巧的教育。

長假宅在家與孩子相處,父母不妨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行為,轉而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生存技巧,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質。

天才少年魏永康,在13歲的時候就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可他對日常生活的瑣事卻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從小到大他的母親認為孩子只需要專心學習,對她日常的生活瑣事全包辦。等到他在北京讀書時,才發現自己缺乏獨立動手能力,並且血液也深受影響。由此可見,即便擁有最高的學歷,而不懂得如何處理基本的生活瑣事,掌握不了生存技巧,也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所以,長假宅在家帶孩子,不妨從生活的瑣事出發,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生存技巧,不僅能給孩子最好的幫助,也能使帶娃變得更輕鬆。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