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林园偏爱医药股,马云也说未来能超越自己的行业在医疗健康,你怎么看待这个行业?

琅琊榜首张大仙


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以前估计大家都没有切身体会,相信今年之后,国人都会有深刻的认识!医疗和教育和社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医生和教师吧。

在医药领域,美国可是全球的佼佼者,请让我以美国为例,阐述这个话题。

美国的医疗保健

美国的医疗保健是由许多不同的组织提供的。卫生保健设施主要由私营企业拥有和经营。美国58%的社区医院是非营利性的,21%为政府所有,21%为营利性。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为9403美元,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7.1%。医疗保险是通过私人健康保险和公共健康保险的结合来提供的。与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美国没有全民医保计划。

医疗保健行业由许多不同的行业组成——从制药和设备到医疗保险公司和医院——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动态。

医疗领域的投资受到许多变数的影响,包括与人口统计有关的积极趋势和与偿还有关的消极趋势。医疗投资需要一个多方面的方法来理解潜在的驱动因素。

积极和消极的趋势

当决定投资一家医疗保健公司时,请记住以下趋势。这些趋势的变化或延续可能对卫生保健部门的许多领域产生影响。

积极的趋势包括:

  • 人口老龄化和婴儿潮

  • 慢性病患者寿命更长

  • 肥胖和糖尿病流行

  • 技术的进步

  • 疾病的全球传播范围

  • 个性化医疗

消极趋势包括:

  • 单一支付系统(医疗保险/美国政府)

  • 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不断上升

  • 没有保险的人

  • 成本控制

  • 消费主义

未来趋势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医疗行业的IT工作岗位将增加21%。在所有卫生保健部门,对卫生信息学、移动技术、云系统和数字诊断的创造性、深思熟虑的应用都有需求。

这些新发明中有许多尚未获得FDA的批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但这并没有阻止新技术的研发。以下是改变医疗保健进程的10种技术。

  • 数字诊断


  • 超快的扫描

  • 穿戴

  • 卫生信息学


  • 数字疗法

  • 门房医疗服务

  • 网络和指导

  • 自主保险

可以看到,医疗领域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在老龄话的社会,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


旁解生活与投资


股神林园是投资茅台而成名的,我看过他对医药投资的一个视频报告,大体的意思是要抓住类似“糖尿病”这样的长期需求——如同食品一样,每天都需要消费,只要患病就终身需要抗糖尿病药物。

而事实上,从人口结构角度来看,老龄化背景下,医药就是最大的“刚需”,这是由老龄化人口和人口基数所决定的。而从医药的投资来看,比较困难,主要的难点在于——医药的价值在于创新药,不在于仿制药和一般化学药。而创新药则存在“研发周期长”和 “研发失败”的巨大投资风险。

如果说,马云所言,未来能超过阿里规模的必然是医疗健康,这个观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具体落实到具体投资,则可能林园的观点还是比较容易操作,具备可操作性,即投资于“高消耗”性的糖尿病药物。

目前我国医药医疗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原创”药匮乏,创新药的周期和研发投入大,成功的风险大,对于多数药企来说,不具备可复制性。而国内规模最大的仿制药,从上海“4+7”之后,再到此次业界瞩目和震惊的“入医保谈判”来看,药价的入医保价格,已经由之前的“腰斩”,到上海4+7的腿斩,再到此次医保谈判的脚踝斩。而国内医药体量最大的仿制药,市场规模从医保谈判前的8000-1万亿规模,谈判后快速压缩到2000亿规模。

而作为创新药研发,其周期都在十年以上,研发费用则在十亿美金的体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国际著名的药企和国内类似恒瑞这样体量的寡头,才能够分散投资风险和平滑公司的经营利润。

而一些依旧高毛利的,类似疫苗,医疗器械等行业,预计也会很快进入“医保谈判”的困境。对于“医保谈判”来说,从价格“腰斩”到“脚踝斩”,从一方面来看,的确对百姓用低价药创造了政策条件,但是,从长远来看,药企行业缺乏利润积累,必然带来研发的能力不足和不愿意研发,而更加愿意打价格战。

从近期著名的“阿尔海默症”药物的社保年度储备来看,除了一些离退休干部申报一下就消耗完年度供货指标,而多数老年人无药可用的局面,恐怕会很快扩散其他药物。

而医保谈判,从打压“药价虚高”和“医药代表”以及医药行业普遍的“销售费用高”的确是很有帮助,但是,却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药企的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研发意愿不足的长期问题。

因此,投资医药,方向上来说,肯定是对的,但是,具体到实操层面,可能更多的需要关注药企的研发管线能力和研发投产能力,从中,类似林园的观点,即糖尿病这类“日常消耗”药物,和类似恒瑞这样具备丰富研发管线储备,以及为新药研发做“卖水人”的产业,比如cro产业,反而是长期的利好。

总体而言,对于缺乏药品研究能力的投资者而言,更好的方法是投资糖尿病和创新药etf。


屠龙刀fei0598


马云他们说的有道理。在未来,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将大有可为,大概率会出现世界级的大公司,甚至可能出现多家享誉世界的医疗健康行业的“阿里巴巴”。

大神们这么做或这么预言,是有他的道理的。

一、从医药、医疗健康行业来讲

首先,医疗健康行业是刚性需求产业,谁都需要,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对医药、医疗健康产品需求就更加巨大。广阔的市场空间,必将给相关医药、医疗健康公司提供了发展机会,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另外,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这就势必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强烈需求。未来,老年医疗养老服务,老年医药的生产、研发也将会有不错的发展机会。

数据表明,从65岁开始计算,一个老年美国人所需要的医疗健康费用,大约是40万美元左右。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来我们的医疗健康费用支出,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再加上我们的人口基数,这将是一笔可观的医疗费用支出,大的资金必然造就大的公司。

随着数据化时代的到来,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也可能出现世界级医疗健康服务公司,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出现多个世界级公司。

以后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可能会更加普及,因为手机你可以不用,但可穿戴医疗设备却是要用的。以后医生看病,他必须要看这些身体数据,不然他就不好帮病人看病了。

还有,基因科技在新药的研制上,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将对药厂在新药的开发和利用上,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方便医药公司研制出更精准、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二、从国家发展层面来讲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飞跃式的经济发展,但过去那种技术技术含量低、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持续,也不应该再持续了。

现在,我们需要产业升级,在各行业做大做强,需要在新的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中创新,以给我国经济注入新活力。而制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行业是很好的突破口,对这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国家也将会大力扶持。

总结:

在中国的医药、医疗健康行业中,极有可能会出现“阿里巴巴”级别的大公司。

在未来的投资规划中,可对医疗健康行业重点关注。这个行业是个经常出现牛股的行业,隐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这是由它的行业性质决定的,不管是谁,谁也离不开医疗健康。

特别是对那些注重研发,布局大健康,并专注做产品和服务的优质公司,可多加关注。还有,从事新型智能健康产品研发和运营的公司或平台,也应重点关注。

欢迎你关注「@财富总动员」,为你动员财富每一天。

欢迎朋友们在下方留言交流,指点迷津,也请你多多点赞鼓励!


财富总动员


我也看好医药股,未来的医药板块一定会牛股辈出,而且很多牛股会穿越牛熊!

但是医药板块个股有数百只,肯定不会普涨,分化也会明显。中药可能走弱,创新药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大牛股。


我看好的创新药有武生物(300357)、沃森生物(300142)、凯莱英(002821)、长春高新(000661)、药石科技(300725)、金域医学(603882)、安图生物(603658)、昭衍新药(603127)等。

这些创新药股票目前还处于高速成长期,布局正当时。


股市王天线


医药是个潜力巨大的行业,医药股是世界股市最常见的黑马集中营。以A股为例10年来涨幅最大的前20只股票当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医药相关的股票。因为医药行业是属于高科技行业,具有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增长迅猛的特点,股价也随之快速暴涨。特别是基因、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医药股的潜力变得无法估量。

医疗健康行业是近年来新兴的行来,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到来,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其前景发展巨大。

但是在看好医药、医疗行业的美好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辨证的看到这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很多的药品和技术的研发都投入巨大并且有多年以后研发失败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医药等高新技术特有的风险。由于医药相关行业的高技术特征,普通人是无法对医药相关公司的风险进行甄别的。只有从事与医药行业有关的专业人员才能更好的鉴别医药公司的发展前景。所以投资医药相关行业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投资医药相关行业一定要做好风险控制,做好资产组合。


孟可的思想空间


我觉得这个行业大有可为,接下来我就先说说自己的故事。

我也是人到中年了,可能比林园要小一点。但自己也已经是三高人群了,比起林园(据他自己分享,有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岛素),那应该要轻微很多。我是甘油三酯偏高,而且是高的离谱,数值要超标3倍,也已经到了需要药物干预的地步。高血脂,虽然还不至于让我有明显的不适感,不过我还是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也难怪股神林园偏爱医药股,首富开始关注医疗健康。那接下来我来说说医药医疗健康,未来能成为超越马云新零售的行业的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人口老龄化,生育高峰的60后,70后,都已经步入中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4亿。

其次,亚健康的情况非常普遍,三高人群,肥胖人群都趋向于年轻化。

再次,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强度下降,脑力劳动偏多,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但生命在于运动。过少的工作量,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最后,医药医疗行业是刚需,进入门槛很高,消费者议价的空间极低。对照国外的医药行业龙头个股的情况。成长空间巨大。同样是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估值水平跟国外比起来差了7倍左右。

综上所述,林园认为未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是医药的刚需消费者。而且成长空间巨大,有望对标国外医药行业的估值水平。完全是说的通的。他所说的30年,100倍,甚至500倍。大家拭目以待吧。

文末,我自己持有相当多的医药投资标的。未来重点布局的行业。我也是医药股的铁粉。另外我也是林园的粉丝,过去他已经预测过银行业,家电业,高端白酒业,医药龙头股。我也相信他的下一站,医药行业依然能成为最牛气的板块,跟国际接轨。主要是因为他是国内投资圈最最勤奋的投资人,用腿丈量上市公司,请专家研究上市公司财报,有着敏锐的投资天分。以上存个人臆测,供大家参考。


谦秋说


之前就回答过一个问题,大致意思是如果经济危机了哪些行业不会垮掉,其中就有医疗产业。

马云说,作为成功的企业家,要有预见未来市场的能力,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作为企业家要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抓住机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马云所认为的风口上的行业有三个:医疗方面,人工智能,教育领域。

林园更是放出话“我们认为未来30年投资医药最坏的结果是100倍,100万在我这儿放30年会有1个亿。”早期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林园认为长期投资医药股的确定性与银行存款差不多,应对医药股更应该跑步入场。

医药行业市场巨大。目前医药行业面临几个现象。

第一,中国老龄化人口加速增长,平均年龄增大。

第二,国家开放二孩政策,幼儿医疗需求增加。

第三,目前慢性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

从以上三个现象可以看出,医疗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些就形成了巨大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产品的需求。

各项医疗方面立法完善,支持医药产业发展。自2017年起,国家逐步修订和完善药品相关立法,,体现了我国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医药行业面临着如此大的需求,同时也是国家政策倾斜的行业,可以说存在很多的发展前景。而受医学水平限制,医疗行业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亟待后人发现和探索,所以可以说医疗行业后续大有可为。


50计划


医药股确实是A股市场比较特殊的一个板块,最近一段时间医药股的调整比较剧烈,尤其是一些前期的趋势股,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让人们对医药股的前景有了一定的怀疑,A股市场自2015年的5178点以来,一直陷入到熊市调整之中,各个板块都是大幅下挫的状态,但这里边比较特殊的就是医药板块,在2018年全年下跌的情况下,医药板块整体的涨幅超过30%,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成为市场逆势运行的一种力量,也体现出了医药股的价值。


医药股之所以能够逆市上扬,主要就是在于其业绩的稳定和资金风险的偏好,医药股历来被认为是市场的避风港,当股指大幅调整的时候,避险资金一般会选择医药股抱团取暖,主要的原因就是医药股的业绩比较稳定,别管什么时候,看病吃药是必须的,之所以现在医药股出现大幅的调整,主要是医药采购制度的改革,带量采购压缩了药品的价格,医药板块利润空间被压缩,基本面的支撑变弱,加上各个股价都处于高位,大幅回调就不可避免了。但从长远来看,医药板块依然是值得关注的方向,只不过是对医药板块的关注有以前的单纯药品价格,转向科技+医疗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依然看好医药板块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幸福美好,对于健康的追求会越来越高,医药板块作为保障人们医疗健康的支撑,未来一定会有比较好的空间。


小散李大鹏


大牛股多来自消费领域,这是不争的事实!伟大的公司往往是人类生存最离不开的公司,人类离不开什么呢?除了衣食住行之外,还有医疗健康。唯有这些永续消费行业才有了源源不断,不可穷竭的需求。林园与马云看好医药行业的逻辑不过以下三点。

人口老龄化趋势成为医药行业的最大风口

我国人口在近20年大概率仍将维持正增长,但人口结构即将迎来巨变,老龄化已无声而至。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在2022年突破20%,计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绝对数突破3亿人,2034年突破3.4亿人。

老年人对医药护理的需求较高,医药产业的扩张属于确定性事件,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的局面对医药股形成较强的支撑,该领域在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将迎来最大风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越来越重视

在外部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医疗穿戴设备的流行就能够说明这一点。医疗设备移动化、年轻化是未来趋势,未来移动化创新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望成为医疗市场的主力军。

“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

这些年来,“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水平不断得到满足和提高。而且在未来,这种战略的推进将稳步向前。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在不断增加,截止去年末,总数已达达 997434 个。卫生总费用占比 GDP 比例在提升,社会卫生支出呈增长态势。这些变化都为医药行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市场前景。

因此,未来医疗行业大发展是确定性事件,其中也将产生巨大的行业红利。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欢迎关注懿财经!

懿财经


如果让我给股市最值得投资的行业进行排名的话,金融、医药、消费、科技、公共资源。林园确实偏爱医药股,自开始进入股市之后就寻找好的标的,一直持股至今。而林园不仅仅偏爱医药股,还偏爱消费类的上市公司。

马云之所以言论“未来超越自己的行业在医疗健康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市场巨大,并且也对这个行业表示期望。

金老师对医药行业的理解,是利用必需品资源看待的。我们人生之中,或多或小的都会生病,小道跌倒摔伤、感冒,达到危机健康。而这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药品、医疗。可以说,地球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市场,并且一些病害每一年都可能有着重复。市场是巨大的。

那么,为什么要利用必需品资源看待呢?如果要划分,医药、医疗可以将其划分到公共资源里。日常生活中,我们知晓的学区房、江景房、公园房、商圈房等,也是一种资源。学区房享受的是周边学区的公共资源,商圈则是享受着商圈资源。而这些资源是不是无限的呢?

并不是无限的,城市中的不管是学区、江景、公园还是商圈,资源都是有限的。而药品呢?也是有限的,因为阶段资源是有限的。

既然会生病,阶段的药品也是有限的,当然医药也就是必需品资源。

那有的投资者会说,只要多增加产量、培养人才就能够扩大产量。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有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呢?实际载体就那么大,从某种程度将,不可能出现无限,只会是有限。

有限的数量,也就代表着必需品资源的价值性。

就拿不同的行业来讲,比如传统行业的钢铁、煤炭,往往这类行业的估值不到10倍。而医药行业呢?如果一家能实现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估值能达到80倍、100倍水平。可见市场对医药行业的认可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